面向訂單裝配

面向訂單裝配

面向訂單裝配(Assemble-to-Order,ATO)是指在生產的最後階段,用庫存的通用零部件裝配滿足客戶訂單需求的產品。這些通用的零部件是在客戶訂貨之前就計畫、生產並儲存入庫的。收到客戶訂單後,就把它們裝配成最終產品。當產品有許多可選特徵,而客戶又不願等備料及生產所需的時間時,就可以採用這種生產計畫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面向訂單裝配
  • 釋義:一種生產計畫方法
  • 特點:交貨期短庫存水平低製造成本低
  • 作用:實現了大批量製造的成本完成生產
生產方式,產生背景,生產管理過程,生產組織形式,特點分析,管理需求分析,功能作用,生產方法,關鍵控制點,運作模式,軟體套用,

生產方式

面向訂單裝配(Assemble-to-Order,ATO)是近年來在多品種中小批量生產企業中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生產組織方式,也是今後的一個主要發展方向。面向訂單裝配的生產組織方式是在接到客戶訂單後,將有關的零部件裝配成客戶所需的產品。面向訂單裝配的生產方式交貨期短、庫存水平低、基本沒有成本庫存,用較少的零部件庫存來滿足產品生產的需要;企業的資金占用少,製造成本低;並且可以提供給客戶多樣性和定製化的產品,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客戶的個性化需求。面向訂單裝配以一種簡便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大規模定製(Mass Customization,MC)的思想,以大批量製造的成本來完成定製化的生產。
中小企業要採用面向訂單裝配的方來組織生產,首要的問題是改變傳統的生產管理和組織方法,規範企業的經營管理,通暢企業內外部的信息,科學地進行生產的計畫和控制,這就需要生產管理軟體系統的支持。

產生背景

對於按訂單生產的ATO/MTO類機械製造業企業的銷售部門來說,最頭痛的是,面對客戶的交貨期與價格要求不知道是否該接受。因為不清楚自己到底能否在客戶要求的日期前完成生產並交付產品,不清楚客戶願意支付的價格是否足以抵消自己的成本使不少企業難以抉擇。 通常的做法是根據過去經驗人為地推斷一下,覺得可行就接受,覺得不可行就不接受。一旦面臨交貨期緊的情況時,就採取加班加點的方式,即增加成本又造成生產率下降。如果加班加點也無濟於事或者加工能力已經滿負荷的話,只能採取外協的方式,而這種做法僅僅是為了不用承擔違約責任。這個時候,即使是虧本也要履行契約否則損失更加慘重。有時即使是及時完成了生產,事後經過實際核算後,往往發現因為事先估計得不充分而造成虧損
最經常的現象是一個經營良好的企業每年都處於盈利狀態甚至不斷增長,可是對於一些單筆訂單核算後卻是虧損的。只是均攤後每筆訂單才顯示盈利,這純粹是數字遊戲。更可怕的是,企業因為沒有嚴格、有效的管理機制,可能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等到財務數據上有體現時,可能企業已經處於整體虧損的局面了。事實上,許多管理優秀的企業非常擅長於這種成本預核算,它們往往通過這種方式去發現有待改進的地方,甚至通過精確的成本核算來考核不同部門或不同業務,為發展或縮減甚至裁減部門或業務提供決策依據。

生產管理過程

面向訂單裝配製造企業的產品是模組化、系列化的產品,具有模組化的產品結構,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從選擇件中選擇所需的零部件,進行產品的配置,最後裝配成客戶需要的一系列不同規格的個性化產品。對於面向訂單裝配企業的生產計畫管理體系來說,主生產計畫同其他類型的企業的有很大的區別。主生產計畫MPS的計畫件會出現在兩個層次上,上層是最終產品,下層是模組化的產品結構中的通用件和專用件,即標準BOM結構中的產品物料,稱為計畫零部件。在編制計畫時,先根據各種產品的預測銷售量和模組化BOM表計算各種計畫零部件的需求量,然後以此安排生產,保有一定的零部件庫存儲備;一旦收到正式契約訂單,再編制產品裝配計畫,從庫存儲備中選擇訂單所需的零部件,總裝成產品即可。產品裝配計畫從收到訂單以後,經過核查物料可用量、配套領料、裝配、測試、檢驗、包裝以及發貨等項作業,跨度是相當短的,可以大大地縮短交貨期。在面向訂單裝配生產方式下,零部件預設計畫是一種預計的生產計畫,產品裝配計畫是一種實在的計畫,是確認的產品計畫。 面向訂單裝配的生產方式下,企業按照預測安排組織零部件的生產,在接收到客戶的訂單以後,根據實際客戶訂單的情況,在裝配時間許可的條件下,進行所缺的少量的或者短周期的零部件的追加生產,按照客戶要求的時間組織最終產品的裝配生產和包裝等後續過程。

生產組織形式

面向訂單裝配(ATO)製造企業生產主要是縮短交貨期、減少成品庫存的一種相對較先進的生產組織方式。零部件預先生產加工,並貯存於中間庫房中,在接到訂單之後,將有關零部件裝配成客戶所需的產品。這種生產以模組化設計為前提。 在這種生產類型中,客戶對零部件或產品的某些配置給出要求,生產商根據客戶的要求提供為客戶定製的產品。所以,生產商必須保持一定數量的零部件的庫存,以便當客戶定單到來時,可以迅速按定單裝配出產品並傳送給客戶。為此,需要運用某些類型的配置系統,以便迅速獲取並處理定單數據信息,然後按照客戶需求組織產品的生產裝配來滿足客戶需要。生產企業必須備有不同部件並準備好多個柔性的組裝車間,以便在最短的時間內組裝出種類眾多的產品。屬於此種生產類型生產的產品有:個人計算機和工作站,電話機,發動機,房屋門窗,辦公家具,汽車,某些類型的機械產品,以及越來越多的消費品叉車、電氣開關櫃等的生產也屬於訂貨裝配型生產。
面向訂單裝配-主業務流程面向訂單裝配-主業務流程

特點分析

以下主要介紹的是面向訂單裝配(ATO)類製造業的特點:
一、產品、成本核算及成功因素分析
1、產品:標準裝配件;預先定義子裝配產品結構;標準工藝和裝配規則。
2、成本核算:裝配件成本基於標準成本;利用作業成本核算標準成本。
3、成功因素:裝配件庫存量;快速生產能力。
二、市場需求、生產任務的特點分析
三、訂貨提前期分析
四、業務流程
面向訂單裝配的生產流程圖如下所示:
五、面向訂單裝配型生產在ERP系統中的套用流程
面向訂單裝配(ATO)型生產的用戶可以將組件或產品族的需求預測輸入系統,通過MPS運算產生零部件的需求進行採購或生產。當客戶訂單下達時進行最終產品的裝配。

管理需求分析

對於機械製造業企業,管理的重點是精確的計畫與良好的成本控制。其實這也是MRPII的核心,這也再次驗證了ERP起源於機械製造業的事實與適用於機械製造業的觀點。機械製造業企業的管理需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採購、庫存、生產、財務四個業務環節應緊密銜接、數據信息及時充分共享,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盲目採購、庫存成本增加、生產過剩(或跟不上)等現象的發生。
(2)採購計畫的編制、請購申請、供應商的選擇及考核、採購人員的評價考核、契約的擬訂及簽訂、採購契約的執行等等這些構成了一個現代化企業的採購業務的整個過程,而採購作為一個企業業務循環中的一個環節,就必須具備以下特點才能使採購環節更好的服務於生產等其他業務環節:採購計畫的制定要有據可循;供應商的選擇體系要完善合理; 採購契約的執行要有條不紊;採購部門進貨提前量的控制;採購資金的占用要有計畫而不盲目等等。
(3)庫存管理是機械製造業企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尤其是多種物料型機械製造企業的庫存管理更顯重要,所以要做到使成千上萬種物料的賬實相符、降低庫存、減少資金占用、同時避免物料積壓或短缺,則現代化企業的庫存業務應具備以下特點:能隨時得知某種物料的收、發、存狀況;及時得知需要盤點的物料及盤點結果;隨時能對現存的物料進行生產配比的模擬預算;在保證生產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降低庫存;應和財務部門緊密銜接,形成高效的過賬措施等等。
(4)生產計畫環節是機械製造業企業的核心,也是整個企業管理最煩瑣和最難管理的環節。生產計畫的制定要求能適應不同的生產模式,特別是能否成功處理按定單裝配與按訂單設計是考驗一個ERP產品功能是否強大的重要指標,為了滿足個性化生產的需要,需要採用精益生產的方式。這對於企業的內部管理、設備與控制系統的能力及人員素質都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一個現代化的機械製造業企業要想使自己的生產嚴密有序的進行,其生產的業務體現上則應有以下特點:能合理建立物料清單(BOM) 及各項生產用基礎數據;主生產計畫的建立應有據可依,切實可行;物料需求計畫的管理應涉及到最原始的零部件管理;組裝過程的廢品係數、廢品因子的準確考慮;能及時靈活的進行各種生產計畫的應變;合理制定與企業生產模式相匹配的生產控制等等。
(5)成本核算與控制是機械製造業企業管理的主要核心內容之一。成本分析與成本考核,是對影響企業成本變動的各種技術經濟因數及其影響程度做出定量的描述和定性的說明,它既為下一時期的成本預測、決策和控制提供了新的數據依據,同時也為前一時期成本計畫執行情況做出了全面的總結,以反映企業成本管理水平,並對企業內部各級單位成本管理的成績或失誤進行責任獎懲。成本控制的重點是事前預測並通過事後核算修正預測數據為以後提供更精確的預測。為了能夠為事後核算提供精確的數據用以修正事先的預測數據,需要能夠提供實際成本實時統計的功能;為了能夠精確的評估某個部門(某個利潤中心或成本中心)或某項業務(某個訂單),需要採用ABC(ACTIVE BASIC COST/動態基本成本)方法。
為滿足管理上的要求,成本核算與控制系統應具有以下特點:可分批、分步進行結賬作業;將成本要素細分,分別求算;人工權數、費用權數的設定維護;可計算各期間各成品、半成品及在制品的實際成本;可提高各項管理報表等等。

功能作用

面向訂單裝配(ATO)類製造業介於訂貨型和備貨型生產之間,其作用如下: (1)企業製造標準化的和客戶要求專門設計的兩類產品,並通過許多標準化產品的選項進行組合以滿足客戶的不同要求。(2)不同組件、部件的生產批量相對較大。
ATO製造業常見企業組織機構ATO製造業常見企業組織機構
(3)通過預投生產,可減少生產周期,縮短總裝計畫時間,加快對客戶需求變化的反應。
(4)只要預投生產的生產量在主生產計畫範圍之內,向客戶供貨時間就可縮短。
(5)典型訂單裝配型生產是按批次進行的,越來越多的企業使用單元製造方法進行通用件和同族零件的加工。

生產方法

面向訂單裝配(ATO)型生產,其產品的零部件或元器件大都由供應商提供,少量的主要件自行生產。;通常向客戶提供產品配置清單,由客戶選定配置後進行組裝。通常在生產計畫時需確認產品零件或元器件的需求。接到訂單後進行最終產品的裝配,其生產組織大多是以重複式生產為主,其生產資源都按生產線配置。 面向訂單裝配(ATO)型生產方法主要用於以下情況:
ATO-倉儲管理業務流程ATO-倉儲管理業務流程
(1)產品製造周期超過客戶需求;(2)最終產品不同且容易造成成品庫存資金積壓;
(3)工程設計按模組和選項進行並且模組組合可以滿足客戶特殊要求
這樣,安排好組件(或選項)庫存可以減少整個製造周期,裝配最終產品可以滿足指定客戶訂單的供貨日期。

關鍵控制點

(1)最終裝配物料計畫單基於一般產品和選項組合性能。(2)物料計畫單眼映產品如何銷售,而不反映產品如何製造。
面向訂單生產企業的參考模型面向訂單生產企業的參考模型
(3)通常使用物料計畫單來簡化準備和維護主生產計畫的數據要求。
(4)在訂貨裝配型生產環境下,不確定性是產品系列組合的基礎,而不是產品數量。
(5)主生產計畫和最終裝配計畫的設計保證在最後可形成按客戶訂單要求的產品配置,並使用戶有一個較大的選擇範圍。

運作模式

ATO生產方式是裝配零組件為成品以滿足顧客訂單,所有組成最後可送產品的各模組都得規劃主生產計畫(MPS),並視同最終項目來庫存。而最後裝配作業將於“最後裝配排程”(Final Assembly Schedule,FAS)中安排排程。其中物料需求規劃即工廠生產作業由前述已安排主排程的各模組來驅動,而非由FAS來驅動。 在目前競爭激烈的環境中,ATO的優點為最能滿足有多種少量快速回響需求的顧客、使供應方的存貨成本較低,且可以較短的時間滿足訂單需求。但其缺點為模組化分類、零件模組預測及模組設計均需視根據需求更新,否則將產生零件存貨生產不適用,造成存貨過多等情形。ATO生產環境的活動順序如右圖所示。
ATO 信息流與物流運作模式圖ATO 信息流與物流運作模式圖
滿足這種生產類型的ERP軟體必須具有以下關鍵模組:
產品配置(Production Configuration);分包生產;車間管理和成本控制;高級的工藝管理與跟蹤功能分銷與庫存管理;多工廠的排程;設計界面;以及集成模組。

軟體套用

金蝶K/3ERP電子行業解決方案主要針對廣泛分布在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的、以電子產品組裝、五金件製造及塑膠產品生產為主的生產型企業,同時也適用於生產管理與電子廠類似有信息化管理需求的企業,旨在為他們提供一套貼身的管理信息化解決方案。
根據ATO的套用模式,K/3計畫的主要策略如下:
物料計畫模式:ATO比較典型的BOM形態未X型,X中間層為標準件和通用件。這樣標準件及其下層設定為MTS計畫模式,上面部分設定MTO計畫模式。 BOM:典型的Planning BOM
面向訂單工程企業的參考模型面向訂單工程企業的參考模型
計算方式:MRP MTO
需求來源:MRP—預測單;MTO—銷售訂單
主要邏輯:
企業對產品系列或者最終產品的預測肯定比對單個產品或者是對半成品原材料的預測更加準確。因為預測的主要數據依據是銷售數據,而不是生產數據,這樣才能正確反映市場需求。因此企業在ATO模式下,最初預測是以產品系列或者最終產品預測,但是僅僅是對通用件和標準件提前備貨生產,所以在X型的BOM中,第一次MRP運算需求來源為預測單。MRP運算完畢後會產生BOM所有層次的計畫訂單,通過K/3計畫的系統參數將來源為預測單計畫模式為MTO的計畫訂單不允許審核投放,這樣第一MRP運算只能投放生產X型下面的MTS件,這時候是對通用件和標準件的備貨生產,上層的MTO件只是傳遞預測需求用的。
當真正接到訂單後,再運行MTO,需求來源為銷售訂單。這樣X型上面的MTO物料產生自己相應的生產計畫或裝配計畫,而X型下面的MTS物料之前已經有預測的備貨生產,所以可以立即使用。
這樣就很好地支持了ATO模式下的計畫模式。K/3在這方面,不僅僅支持“裝配”方式,而且引申出來,所有提前預測備貨生產通用件和標準件,甚至是生產周期或採購周期長的物料,而裝備或生產周期短的面向訂單轉配和生產的這種混合型的生產類型。
同時,也可以採用MPS MRP MTO的方式來更好地解決這種生產模式,即X型的BOM最窄的地方設定為MPS,以下為MRP。先按預測進行MPS運算,之後可以調整MPS計畫訂單,在主生產計畫層面先對需求和產能進行平衡,然後再運算MRP。實際訂單接到後,再運算MTO。
控制關鍵點:面向庫存生產的標準件和通用件的準確預測,合理的生產提前期、合理的庫存水平;面向訂單製造層的物料的訂單獨立性、穿透性以及成本計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