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艾灸

非艾灸法是指不是以艾絨作為刺激源的灸法,是我國豐富多彩的灸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非艾灸
  • 內容:指不是以艾絨作為刺激源的灸法
  • 分類1:線灸法
  • 分類2:點灸法
非艾灸,概述,灸法作用,非艾灸法分類,

非艾灸

非艾灸法又因其剌激源的不同而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以溫熱作為刺激源的熱灸法;一類是在常溫下以某些對皮膚有一定刺激作用的物質進行灸治的冷灸法,也稱為天灸法,現代亦稱為;發泡或引泡療法;另一類則是以溫度在攝氏零度以下的刺激物作用於穴區達到灸治目的的冰凍灸法。

概述

非艾灸法,尤其是熱灸法和冷灸法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晉代《肘後備急方》中就載有用蠟灸法治狂犬咬傷,方法是“火灸蠟以灌瘡中”。唐?《千金翼方》治療疔瘡以竹茹為熱源:“刮竹箭上取茹作炷,灸上二七壯。”在宋代的《針灸資生經》中更對冷熱兩類灸法均作明確記述。如熱灸法,就提到用乾燥的鼠糞燃著施灸:“舊傳有人年老而顏如童子者,蓋每歲以鼠糞灸臍中壯效也。”另如冷灸法:“鄉居人以旱蓮草搗碎,置在手掌上一夫,當二筋中以古文錢壓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謂之天灸。尚能愈瘧。”到明代,非艾熱灸法有進一步發展,出現了類似艾條灸的桑枝灸、桃枝灸等,如李梴的《醫學入門》:“桑枝燃著,吹息火焰,以火頭灸患處。”而桃枝灸則更類似雷火針法:“取桃枝削為木針,如雞子大,長五六寸,平之。用時,以棉紙三五層襯於患處,將針蘸麻油點著,吹滅,乘熱針之。”(《本草綱目》)。除此之外,明清時期還出現各種不同形式的非艾灸法,諸如燈火灸、神燈照法、藥錠灸法、藥捻灸法以及水灸等法。非艾灸法在現代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一方面是對傳統方法的揚棄,即將一些已不適應現代臨床的灸法如桑枝灸、桃枝灸及鼠糞灸等淘汰出局,而對一些確有價值的灸法予以挖掘、完善、推廣、提高,特別是一些少數民族的灸法如壯族藥線灸,更得以繼承發揚。另一方面,隨著現代科技的參與,出現了大量新的非艾灸法。

灸法作用

總結古往今來的實踐經驗,灸法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作用。
1.溫經散寒 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有賴於氣血的作用,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血氣在經脈中流行,完全是由於“氣”的推送。各種原因,如“寒則氣收,熱則氣疾”等,都可影響血氣的流行,變生百病。而氣溫則血滑,氣寒則血澀,也就是說,氣血的運行有遇溫則散,遇寒則凝的特點。所以朱丹溪說:“血見熱則行,見寒則凝”。因此,凡是一切氣血凝澀,沒有熱象的疾病,都可用溫氣的方法來進行治療。《靈樞·刺節真邪》篇中說:“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靈樞·禁服》亦云:“陷下者,脈血結於中,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套用其溫熱刺激,起到溫經通痹的作用。通過熱灸對經絡穴位的溫熱性刺激,可以溫經散寒,加強機體氣血運行,達到臨床治療目的。所以灸法可用於血寒運行不暢,留滯凝澀引起的痹證、腹瀉等疾病,效果甚為顯著。
2.行氣通絡 經絡分布於人體各部,內聯臟腑,外布體表肌肉、骨骼等組織。正常的機體,氣血在經絡中周流不息,循序運行,如果由於風、寒、暑、濕、燥、火等外因的侵襲,人體或局部氣血凝滯,經絡受阻,即可出現腫脹疼痛等症狀和一系列功能障礙,此時,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平衡機能的作用,臨床上可用於瘡瘍癤腫、凍傷、癃閉、不孕症、扭挫傷等,尤以外科、傷科套用較多。
3.扶陽固脫 人生賴陽氣為根本,得其所則人壽,失其所則人夭,故陽病則陰盛,陰盛則為寒、為厥,或元氣虛陷,脈微欲脫,當此之時,正如《素問·厥論》所云:“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陽氣衰微則陰氣獨盛,陽氣不通於手足,則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陽氣衰微,陰陽離決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陰寒,回陽救脫。此為其他穴位刺激療法所不及。宋代《針灸資生經》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臍中即活”。《傷寒論》指出:“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下利,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無脈者,灸之”。說明凡出現嘔吐、下利、手足厥冷,脈弱等陽氣虛脫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關元、神闕等穴,由於艾葉有純陽的性質,再加上火本屬陽,兩陽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陽固脫,回陽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臨床上常用於中風脫症、急性腹痛吐瀉、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4.昇陽舉陷 由於陽氣虛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虛下實,氣虛下陷,出現脫肛、陰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靈樞·經脈》篇云:“陷下則灸之”,故氣虛下陷,臟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療。關於陷下一症,脾胃學說創始者李東垣還認為“陷下者,皮毛不任風寒”,“天地間無他,唯陰陽二者而已,陽在外在上,陰在內在下,今言下陷者,陽氣陷入陰氣之中,是陰反居其上而復其陽,脈證俱見在外者,則灸之”。因此,灸療不僅可以起到益氣溫陽,昇陽舉陷,安胎固經等作用,對衛陽不固、腠理疏鬆者,亦有效果。使機體功能恢復正常。如脫肛、陰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會穴來提昇陽氣,以“推而上之”,又如《類經圖翼》云:“洞泄寒中脫肛者,灸水分百壯”。總之,這也是灸法的獨特作用之一。
5.拔毒泄熱 歷代有不少醫家提出熱證禁灸的問題,如《聖濟總錄》指出:“若夫陽病灸之,則為大逆”;近代不少針灸教材亦把熱證定為禁灸之列。但古今醫家對此有不同見解。在古代文獻中亦有“熱可用灸”的記載,灸法治療癰疽,就首見於《黃帝內經》,歷代醫籍均將灸法作為本病證的一個重要治法。唐代《備急千金要方》進一步指出灸法對臟腑實熱有宣洩的作用,該書很多處還對熱毒蘊結所致的癰疽及陰虛內熱證的灸治作了論述,如載:“小腸熱滿,灸陰都,隨年壯”,又如“腸癰屈兩肘,正灸肘尖銳骨各百壯,則下膿血,即差”。“消渴,口乾不可忍者,灸小腸俞百壯,橫三間寸灸之”。金元醫家朱丹溪認為熱證用灸乃“從治”之意;《醫學入門》則闡明熱症用灸的機理:“熱者灸之,引鬱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醫宗金鑒·癰疽灸法篇》指出:“癰疽初起七日內,開結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瘡痛灸至不痛時”。總之,灸法能以熱引熱,使熱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熱,表明對機體原來的功能狀態起雙向調節作用。特別是隨著灸增多和臨床範圍的擴大,這一作用日益為人們所認識。
6.防病保健 我國古代醫家中早就認識到預防疾病的重要性,並提出了“防病於未然”、“治未病”的學術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療作用外,還有預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這在古代文獻中有很多記載。早在《黃帝內經》就提到;在“犬所齧之處灸三壯,即以犬傷法灸之”,以預防狂犬病。《備急千金要方》有“凡宦遊吳蜀,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癘溫瘧毒氣不能著人”。說明艾灸能預防傳染病。《針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預防中風。。民間俗話亦說“若要身體安,三里常不乾”、“三里灸不絕,一切災病息”。因為灸療可溫陽補虛,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氣常盛,而胃為水谷之海,榮衛之所出,五臟六腑,皆受其氣,胃氣常盛,則氣血充盈;命門為人體真火之所在,為人之根本;關元、氣海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氣盛,陽氣足,精血充,從而加強了身體抵抗力,病邪難犯,達到防病保健之功。現代,灸療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非艾灸法分類

線灸法:藥線灸 麻線灸 線香灸 藥捻灸 香菸灸 元寸灸 壯醫藥線灸
點灸法:燈火灸 閃火灸 貼棉灸 火針灸 火柴頭灸(燎灸)
其他熱灸法:蠟灸 竹灸 罐灸 蒸灸 鋁灸 藥火灸 桑枝灸 桃枝灸 藥錠灸 麝火灸 麝丹灸 油捻灸 硫黃灸 手心藥灸 藥棉隔物灸
灸療儀灸法:噴灸 光灸 酒藥灸 電熱灸 紅外線灸
冷灸法:漆灸 冷點灸 蒜泥敷灸 代灸膏灸 毛茛敷灸 蔥姜敷灸 斑蝥敷灸 吳茱萸敷灸 威靈仙敷灸 白芥子敷灸 瑤族藥罐灸
凍灸法:冰灸 冷凍灸 液氮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