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凍結性冷傷

非凍結性冷傷,是在10℃以下至冰點以上的低溫、潮濕條件下所造成的冷傷,如凍瘡、戰壕足、浸潰足等。發生凍瘡後,局部表皮存在者可塗凍瘡膏,每日溫敷數次。有糜爛或潰瘍者可用含抗菌藥和皮質激素的軟膏,也可用凍瘡膏。戰壕足、浸潰足除了局部處理,宜用某些溫經通絡、活血化瘀的中藥以改善肢體循環。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non-freezing  cold injury
  • 就診科室:外科
  • 常見發病部位:手、耳、足等
  • 常見病因:冰點以上低溫
  • 常見症狀:皮膚蒼白、發麻,繼而紅腫、疼痛、患處疼痛、發麻、蒼白等,局部皮膚紅腫,溫暖時發癢或刺痛等
病因,臨床表現,治療,預防,

病因

暴露於冰點以上低溫的機體局部皮膚,發生血管收縮和血流緩慢,影響細胞新陳代謝。待局部皮膚達到常溫後,血管擴張、充血且有滲出,反應較大者在表皮下有積液(水泡)。有的毛細血管甚至小動、靜脈受損後發生血栓,而後引起一些組織壞死。

臨床表現

手、耳、足等部位的凍瘡發生在不知不覺中,直至出現症狀才察覺,先有皮膚蒼白、發麻,繼而紅腫、疼痛、起水而且治癒後可能對寒冷敏感,患足有疼痛、發麻、蒼白等反應。局部皮膚紅腫,溫暖時發癢或刺痛。較重者可起水皰,水皰去表皮後創面有滲液,並發感染後形成糜爛或潰瘍。好轉後皮膚消腫脫屑,可能有色素沉著。治癒後遇相同的寒冷環境,凍瘡可再發。戰壕足、浸漬足等的病變比凍瘡較重,皰破創面滲液,可並發感染,治癒較慢。

治療

發生凍瘡後,局部表皮存在者可每日塗凍瘡膏,溫敷數次。有糜爛或潰瘍者可用含抗菌藥和皮質激素的軟膏,也可用凍瘡膏。戰壕足、浸潰足除了局部處理,宜用某些溫經通絡、活血化瘀的中藥以改善肢體循環。

預防

冬季在野外勞動、執勤的人員應有防寒、防水服裝。患過凍瘡的人、特別是兒童,在寒冷季節對手、足、耳等處採取保暖措施,並可塗擦某些防凍瘡霜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