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瘡

凍瘡常見於冬季,由於氣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膚反覆紅斑、腫脹性損害,嚴重者可出現水皰、潰瘍,病程緩慢,氣候轉暖後自愈,易復發。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chilblain,frostbite
  • 就診科室:皮膚科
  • 常見發病部位:皮膚
  • 常見病因:寒冷
  • 常見症狀:反覆紅斑,腫脹性損害
  • 傳染性:無
病因,臨床表現,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寒冷是凍瘡發病的主要原因。其發病原因是凍瘡患者的皮膚在遇到寒冷(0~10℃)、潮濕或冷暖急變時,局部小動脈發生收縮,久之動脈血管麻痹而擴張,靜脈淤血,局部血液循環不良而發病。此外,患者自身的皮膚濕度、末梢微血管畸形、自主性神經功能紊亂、營養不良、內分泌障礙等因素也可能參與發病。缺乏運動、手足多汗潮濕、鞋襪過緊及長期戶外低溫下工作等因素均可致使凍瘡的發生。

臨床表現

凍瘡好發於初冬、早春季節,以兒童、婦女和末梢血液循環不良者多見,這些患者常伴有肢體末端皮膚發涼、肢端發紺、多汗等表現。皮損好發於手指、手背、面部、耳郭、足趾、足緣、足跟等處,常兩側分布。常見損害為局限性淤血性暗紫紅色隆起的水腫性紅斑,境界不清,邊緣呈鮮紅色,表面緊張有光澤,質柔軟。局部按壓可褪色,去壓後紅色逐漸恢復。嚴重者可發生水皰,破裂形成糜爛或潰瘍,愈後存留色素沉著或萎縮性瘢痕。癢感明顯,遇熱後加劇,潰爛後疼痛。
有一種特殊類型的凍瘡多見於女性的股部。臨床上有特徵性呈藍紅色浸潤性的斑,對稱分布在過度肥胖的股外側面,偶可有繼發性潰瘍和常合併毛囊性角栓。這些損害完全與冷暴露有關,且在溫暖環境中消退。

診斷

根據寒冷季節發病,皮損的特徵性分布及皮疹特點,不難診斷,無需其他輔助檢查。但需與系統性紅斑狼瘡多形紅斑乾燥綜合徵冷球蛋白血症、肢端發紺症等疾病鑑別。

治療

1.系統治療
口服煙醯胺、硝苯地平等血管擴張劑。或將丹參(2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靜滴,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增加血流量和溶血栓等作用。
2.局部治療
可用氦-氖雷射和紅外線照射,或作雷射穴位照射(足三里、復溜等)後,對凍瘡局部行散焦普遍照射。未破潰者可外用複方肝素軟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維生素E軟膏等。可用桂附煎藥液浸泡患處,每日3次,每次20~30分鐘,邊浸邊用藥渣揉搓患處。(方藥組成為:桂枝、紅花、附子、紫蘇葉、荊芥各20g,加水3000ml,煎沸,稍冷後用。已破潰者外用5%硼酸軟膏、1%紅黴素軟膏等)。

預防

1.加強鍛鍊,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
2.注意防凍、保暖防止潮濕,不穿過緊鞋襪;
3.受凍後不宜立即用熱水浸泡或取火烘烤;
4.伴有其他相關性疾病時應積極治療;
5.對反覆發作凍瘡者,可在入冬前用亞紅斑量的紫外線或紅外線照射局部皮膚,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