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月如夢

基本介紹

  • 書名:靜月如夢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R_上海人民出版社
  • 頁數:144頁
  • 開本:32
  • 作者:陸逐
  • 出版日期:2014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靜月如夢》(作者:陸逐)以孟慶輝、單豐、單萍,以及孟顯榮的經歷,表現知青一代的人生軌跡,真實的心路歷程。既有上海人真實的生活場景與已日漸日遠的真實習俗,又有上海、農場、內地、異域的多種文化的交融與撞擊。全書風格細膩沉穩,可讀性較強,十分有助於今天的年輕人了解他們的上輩所生活的時代及他們的所思所想。

作者簡介

66屆高中,畢業後赴上海農場工作。1982年畢業於華東師傅大學中文系。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涉獵小說、散文、雜文創作。

圖書目錄

自序
一 閣樓相托
二 湖畔琴聲
三 盧姐捎書
四 秋收苦樂
五 搜書風波
六 “隔離”受辱
七 難遣的思念
八 開河與“上調”
九 誣告與悔過
十 美國來信
十一 相聚訴心事
十二 驚魂失棧橋
十三 兩封遺信
十四 到機耕隊
十五 意外回城
十六 三人小組
十七 同游嘉興
十八 沉浮見真心
十九 紅燭花海
二十 高考機遇
二十一 情事生喜憂
二十二 魂斷藍橋
二十三 分離情徊徨
二十四 小酌狀元樓
二十五 落葉思歸根
二十六 婚事奈何天
二十七 隔洋重託
二十八 橫道出鬼
二十九 紅杏出牆
三十 再聚品純真
三十一 獨行尋遺蹤
三十二 婉拒孔公子
三十三 一家人團聚
三十四 誰出賣了父親
三十五 鳩占鵲巢
三十六 遲到的祭祀
三十七 靜月清輝

文摘

臨近春節,街上比平時熱鬧多了。在寒風凜冽天氣中出門的人,原本都勾頭縮頸的,現在也似乎因為節慶的緣故,他們的身軀才伸展開來。來來往往的人群中多出許多來自天南地北返鄉過節的年輕人。紅撲撲的臉龐洋溢著笑容,好像屯墾戍邊或是插隊落戶的日子都是那么浪漫那么充滿詩意般的。
這一天孟慶輝騎腳踏車接連穿過普陀、靜安、虹口三個城區,只送出了六份五好戰士獎狀。頂著寒風騎車,孟慶輝到過一家又一家,那些農場戰士的家長都把他看作是領導。孟慶輝很鄭重地把獎狀遞上。這是經過大家討論評選然後由領導批准的,雖然名額是人員總數的十分之一,但總量還不小。孟慶輝一個排有四個班,每個班有二十多人,能獲得獎狀的也有十幾張。“……他(她)很吃得起苦,工作負責,得到大家和領導的好評……”孟慶輝對家長說這些話時倒是很誠懇很有感情的,並不枯燥。於是,“感謝領導的培養幫助”之類的話就會從家長嘴裡說出。孟慶輝感到有點不自在,他能算領導嗎,一個小排長?可是他還是很認真地聽,很負責地回答,他覺得這是必須的,雖然他的領導沒有作過這樣的指示。
從早上到傍晚,中午只吃了一副大餅油條。一晃到了下午四點,孟慶輝只能騎車回家了。這個時候到人家家裡,肯定要被留下吃飯,讓人家破費,誰叫他是“領導”呢?剩下的獎狀明天再送吧!
孟慶輝進了自家石庫門弄堂。本來還算寬敞的弄堂,似乎變得狹窄了。幾乎是家家戶戶有年輕人下鄉,此時他們陸陸續續回城過春節,好久不見,總有說不完的話。他們擠在自家門口嘻嘻哈哈地說個不停,一個個或玉樹臨風,或亭亭玉立。他們見到孟慶輝都不由得向他打招呼。他是老高三的,下鄉是最早的一批,那時他成了孩童們的偶像。才過兩年,呼的一下子孩童們似乎像雨後春筍般都拔高了,都長成少男少女了。孟慶輝心裡不由得暗叫:“怎么會一下子湧出來一大批小伙子、大姑娘?”
晚飯後,孟慶輝跟也是回滬過春節的弟妹們閒聊。孟慶輝是最早報名到農場的。他當時有個心愿:根據政策,一個家庭中只要有人到農場,那么餘下的弟妹中就可以有人進上海工礦。他把留在上海工作的機會留給了弟妹。誰知道政策朝令夕改,最後是應屆生一律下鄉,稱作“一片紅”。只苦了父母,一下子三個孩子都走了,身邊突然變得冷清不說,還要節衣縮食,為孩子作經濟上的接濟。有年輕人的地方就有笑聲,現在弟妹全回家了,家裡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此時其樂融融,大家全忘了平日的悽苦。
正說笑時,忽然門外有人叫:“孟慶輝在家嗎?”一位姑娘的聲音。把門拉開,只見一位姑娘粉雕玉琢的,笑盈盈地正對著他。“是你,單萍?有事嗎?”“無事不登你的三寶殿。”單萍說著,在她身後是一位身材頎長的女子,明眸淺笑,文雅端莊,對著孟慶輝點頭,她身邊還有一位十五六歲的少年,怯生生地望著他。孟慶輝先是愣了一下,接著說:“家裡人多,就到閣樓上去吧!”單萍點點頭。
石庫門房的木樓梯窄窄的,即使開了燈,也暗暗的。前面的人在跨樓梯,後面的人幾乎緊貼著前者的腳踵前行。因為生疏,腳尖時不時會磕碰到樓梯後的擋板。的的篤篤地總算到了閣樓。閣樓正對著陽台,似乎寬敞了一些。孟慶輝把門打開,拉開了燈,大家鑽洞似地進了門。這是頂層的閣樓,頭頂上方是老虎窗。沿屋頂斜坡靠牆邊有一張床,在這裡人站起來會碰頭。一張書桌,貼牆安放,牆上原來是房架梁木,上面架上幾塊長短不一的擱板,書成排地直連到屋頂。客人只能在床沿坐下,孟慶輝在唯一的一張凳子上坐著。
“你哥哥回來了嗎?”孟慶輝順便問單萍。“他還在雲南,路太遠,今年不回來了。”單萍的哥哥單豐是孟慶輝的同班同學。他喔了一聲,心裡在想:“真是個肯為父母弟妹考慮的傢伙!一來一回要花家裡不少錢呢。”
單萍接著介紹來者。“她是我家的親戚。不,是朋友,那種比親人還親的朋友,叫盧靜娜。這是她的兒子余放,是青鋒中學七。屆的,就是愚園路市西中學旁邊的那所民辦中學。他分配到農場,就是你們農場,想進你的連隊,還望你能多照顧他……”單萍說的時候,這母子倆不約而同地站起來,孟慶輝急忙用手止住,輕聲說:“地方小,不必。”盧靜娜臉色沉靜,微微笑著接著說:“我就這一個親人,人還小,離開了不捨得,也不放心。聽單豐、單萍介紹,說你是位很豪爽的人,有愛心,所以想讓余放到你身邊,希望能得到你的照顧……”孟慶輝心裡咯噔了一下,“我無法拒絕你的盛情相托。可是我又能照顧什麼呢?”他回頭看著單萍,“你到農場時,你哥哥不是也這樣托我的嗎?我能照顧你嗎?隔一條河,我在長江農場,你在前進農場,可是像隔著一個天!我答應也是空的,啊!”單萍說:“你說我和你隔一個農場,你照顧不到,現在小弟余放就在你們農場,怎么照顧不到呢?”“那還只是個新建的不成型的連隊。我就是想盡力照顧,也是眼看不到手夠不到啊!”盧靜娜著急地說:“我已經跟學校聯繫了,他們說儘量把余放分到你的連隊。”孟慶輝還是嘆了口氣,心裡在想:“我已經自顧不暇,怎么能照顧到別人呢?他們都把我看成什麼人物了,我能有這么大的能量嗎?”但面對盧靜娜充滿期待的眼神,面對瘦削的余放,他只能點頭:“那么,我盡力而為吧。”盧靜娜細聲說:“謝謝你,讓你為難了!”她把余放拉過來,“請接受這個小弟弟!”孟慶輝撫摸著余放的頭,苦笑著,而余放則是純情地笑著。他能接受這位大哥哥。P1-4

序言

我大概有二十多年沒有好好地寫小說了。其間寫過一些小的作品,那是偶然興之所至;也寫了一個長篇,幾集電視劇本,但多少有點應命的成分。
2013年春節,我和妻到潮汕平原和福建閒遊。同往常的旅遊不同,我忘了帶隨手翻看的書,在乘車中常常有幾個小時空坐著,於是只能邊欣賞窗外景色,邊讓思想任意閒遊,倒也自由自在。到汕頭已廢棄的老市場,到泉州的開元寺清真寺,到潮州、南澳島……在古今之間任意穿梭,擺脫了平時有形無形的束縛,漸漸地我生活中的一些片斷一些人物一些想法都不知怎么地涌了出來,在腦際遊蕩……到乘上高鐵回上海時,居然已經能夠把眾多的人物和線索團起來。於是我想要寫下來。初稿花了四、五個月吧,我每天抽空寫四、五千字,也還算順手。寫作的過程自然牽腸掛肚,有時高興有時悲傷,甚至流淚哀嘆,但是總有一種一吐為快的感覺。
我自然要寫我在上海長江農場的知青生活。我看過人家寫黑龍江的,寫陝北的,寫雲南的知青小說,也曾被感動得死去活來。但可能是我孤陋寡聞,寫上海知青在上海農場的作品似乎很少,至少我沒看到過,沒有什麼印象,我不知道這是因為什麼。我也應該寫這些上海知青回上海的生活。我要真實地寫出這些上海知青在那個年代裡的想法、苦惱,以及扭曲的人格、人性……他們以後要上大學,戀愛,結婚……他們有他們的事業和人生。人生的二十至三十、四十歲,是不可分隔的整體,應該連起來寫才合適。他們只能生活在現實社會中,而且注定與那個年代的政治結下不解之緣,不管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也不管是歷史的還是文化上的延續。至於人品上的高下雅俗,也自然有社會的公論,有自己或出於本能或出自社會文化的浸潤的生動的表現。當作品基本完工時,我的心卻沉了下來,我突然發現我筆下的人物,怎么都有某種茫然之感,甚至有某種抑鬱?是我把自己的種種情緒帶給了這些人物,還是這些人物本來應該是這樣的呢?我不得不擱筆了。思考了幾天,我覺得我沒有辦法不這樣寫,我本來就不想寫“高大全”的人物,我寫的只是像我一樣的普普通通的人物。普通人物有茫然之感,應該是很正常的。後來,我又想到理想,有的人的理想高遠,有的人的理想低俗,可是在我看來,理想的高遠與低俗對一個人而言常常是兼而有之的,只是怎樣承認它的問題。而稱得上理想的,就必然同時給人某種茫然,即不確定的意味,我想是因為茫然才使理想具有如此不凡的魅力,值得我們去為真善美而追求不止!
我讀中學的年代,班級里所謂出身不好的同學很多,有些同學雖然成分很好,但是,親戚、朋友中成分不好的也不少。我跟許多這樣的同學的家庭有來往,有的家長是謹小慎微,緘口寡言的,也有雖然成分不好備受歧視但是仍然熱情好客的。那時我們到同學家稱他們的父母都按當時上海人的習慣,叫“阿爸”、“姆媽”的,不像現在的年輕人稱“某某爸爸”、“某某媽媽”。我跟這些長輩關係還比較融洽,漸漸地也了解了一些他們的情況。我發現他們大都是很善良的人,或是學問很高的人。對此應該如何理解?我真的不知道。不過,我是按小輩應有的禮數來對待他們的。以後,隨著政策的逐漸落實,這些父輩或“解放”了或甄別了。我想,是不是還有因為無法知道的原因,仍然被湮沒的人呢?我想也許有的吧。在這個世界上總有被湮沒的人,有的是因為自己的原因,就像許多偉人一樣,他們可從來也沒有想過要成為偉人;有的是因為無法證實才不得不湮沒的,否則怎么有“無名烈士”的說法呢?我們這代人的政治,在當時往往表現為對家庭成分的認識與態度上。那么我是否處於二元的狀態之中呢?
這種種的困惑,在當時我們這一批同學中應該是大量存在的。愛讀的書,要說成是不好的;愛聽的音樂,要說是靡靡之音;佩服的人,常常是有問題的:穿戴乾淨,原來是資產階級的;有禮貌,說成是虛偽的……說假話反而是很正常的,心口不一成了很正常的保護自己的一種生存方式,並且見怪不怪。哪怕你去批判他人,而所批的罪狀其實也存在於你自己身上。即使是很正直的人也往往是如此。這一切究竟是因為什麼?這真是一個值得我們反思的問題!可惜一直以來,對此我們常常輕輕放過。在我看來,這不僅是“左”或右的問題,是吃過或沒吃過“狼奶”的問題,恐怕跟我國幾千年的封建文化的傳統根深蒂固有關。其實,由此而產生的觀念上的衝突,在“文革”以後,在改革開放初期表現得是很充分的。
人的本能的訴求,應該有它的合理存在的理由。沒有必要把所有的人規定在相同的軌道上。由此,同樣稱為智慧就有雅俗之分。上海小市民的“精乖”,表現為“不吃虧”、“賺便宜”,而肯吃虧,“戇頭戇腦”,便是與俗相對的雅了。不過真正的雅,還應該表現在對俗的寬容上,有時候甚至是“欣賞”,因為誰又是絕對的雅呢?純真中本來有俗的因素。大雅同俗,是有合理的道理的。
雖然人是能夠戰勝環境的,但人本質上仍然是環境的產物。上海知青在上海的農場,跟其他地區的知青在各地的農場,自然有它的不同的個性。所以,我的小說中的人物也只能活在上海的環境中。上海有她的獨特的地方,在整個近現代史中尤其明顯。它有過別的地區所沒有的比較完整的民族資本主義,它的民主與平等也有與其他地區不同的表現,它跟內地與國際的聯繫又特別密切,它吸引中國各地的文化與革命的精英,為民族浴血奮戰。因此,上海人的民俗也有著近現代史的影子。在小說中,我以我從小生活過的區域為基本環境,這不僅可以為熟悉這些區域街坊與當時民俗的人增添一點親切感;同時又因為那些地方能夠很自然地輻射內地或海外,可以自然地與歷史文化緊緊聯繫在一起。上海本來就是個移民城市,而小說中的人物,在血脈上自然也就有我國近現代史上的種種痕跡。而從上海到各地的知青,以及以後的“洋插隊”,自然也應該與上海構成關係。
小說的語言究竟如何選擇呢?以前,有位大作家說過,中國人要寫小說,就應該到北京去生活一段時間。這樣,寫的小說,是中國人都能看懂,但是又不乏地方風味。我想是很有道理的。在我的小說中,免不了有方言的影子,因為我畢竟在上海生活了大半輩子。我是偏重現實主義手法的。但是有時也必須借用浪漫主義手法來表現。尤其是小說中有關於愛情的內容,我想愛情本來就應該是浪漫的,是美的,應該是如中國畫那樣是寫意的。這部小說雖然是以我的生活經歷為基礎的,可以說許多人物、事件都是有原型的,但不能說是自傳體的。創作是需要虛構的,需要完整與和諧,東挪西湊是免不了的,移花接木也是自然的事。即便是卑微的人也有權在他的筆下表現崇高,更何況如我這樣的普通之輩表現普通的人。
小說的主人公是誰?我本來是寫孟慶輝的,後來從全書看來,是盧靜娜了。因為她在結構上能夠串起全文主要情節,能夠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貫穿起來,把國內外聯繫起來,把新與舊統領起來,把迷茫與追求、坦誠與扭曲、執著與反思、激情與理智、使命與承擔、愛與恨……交織成鮮活的整體。甚至她寫的詞,也讓她把古代文人的情感與現代人的多稜角的氣質,蘊藉為一體。此外,盧靜娜也可以說是純真與美的象徵。她並不偉大,但是,她實實在在,生活在我們身邊,生活在上海的市井中,並且讓人們感受到她的美,裝點著上海人的低調而不張揚的,深沉的美。
可是從根底上看,主人公還只能說是孟慶輝。從內容上,他貫穿全書.他的迷茫與純真,讓他有別人無法替代的反思。他做的,未必都是對的,違背自己良心的言行讓他心裡痛苦。他的內心是扭曲的,自然是無奈的。他又有著太多的傳統因襲,有太多的因逆來順受而帶來的抑鬱,讓他只想靠自己,憑良心做事,卻往往無濟於事。他是個需要推一推才能走出困境的人,是一個雖不迂腐卻走不出迂腐的人。我們生活中的大多數人不也是這樣嗎?我想,有過知青經歷的人,一定也有過同孟慶輝相仿的心理處境,或者從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我想與其一味地沉浸在對當年革命的狂歡與激情的讚賞中,還不如對過去作些反思。激情洋溢的時代未必是很真實的,最需要的偏偏還是人性與理性上對靈魂的追問與自我救贖。
俄羅斯著名作家阿·托爾斯泰說過:人生,須得“在淚水裡泡三次,在鹼水裡泡三次,再在血水裡泡三次”。那么我的這部小說中的一些人物,可以說在“淚水”、“鹼水”、“血水”中都泡過幾次了,他們被吃掉了嗎?雨果的《九三年》中說過“革命會吞吃掉自己的兒女”。事實上,要想成為革命者,就真的應該做好這個準備。而我還認為,面對為民族與革命已經作出了犧牲的前輩,我們後人是無權責備的。我們只能敬畏!只不過因為我手下的筆缺乏力度,因為我的思想的蒼白而讓我寫的人物受辱。
寫這樣一部小說,不是為了應景,與一哄而上的年代相比,它已經過時了。不過,它可以給我一種慰藉。在放鬆閒遊中有著對靈魂的思考,是有些詩意和哲理的。但願也能夠讓讀者有一些思考和感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