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遠寺兒溝石窟

靖遠寺兒溝石窟

靖遠市兒溝石窟,又稱紅羅寺。在靖遠縣西南寺兒灣村。開鑿於黃河北岸紅砂沉積崖上。始創於唐代,現僅存1窟。窟前有磚木結構樓閣,清康熙十二年(1673)修建,嘉慶元年(1796)重修。窟前原有配殿、僧屋等建築,同治年間(1862-1874)毀於兵燹。石窟前樓基北壁一佛龕,為北魏所開鑿,龕內造像保存完整。窟內共有唐及後代石雕和泥塑造像66尊,有釋迦、迦葉、阿難、觀音、羅漢、天王等,形象生動,神態逼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靖遠市兒溝石窟
  • 外文名:紅羅寺
  • 地理位置::靖遠縣西南寺兒灣村
  • 創建時間:唐朝
簡介,地理位置,歷史沿革,建築結構,

簡介

又稱紅羅寺。在靖遠縣西南寺兒灣村。開鑿於黃河北岸紅砂沉積崖上。始創於唐代,現僅存1窟。門為磚券拱結構,窟內共有唐及後代石雕和泥塑造像66尊,有釋迦、迦葉、阿難、觀音、羅漢、天王等,形象生動,神態逼真。窟頂原有彩繪,因煙燻而難以識別。窟前有磚木結構樓閣,清康熙十二年(1673)修建,嘉慶元年(1796)重修。窟前原有配殿、僧屋等建築,同治年間(1862-1874)毀於兵燹。石窟前樓基北壁一佛龕,為北魏所開鑿,龕內造像保存完整。

地理位置

靖遠縣西南寺兒灣村。開鑿於黃河北岸紅砂沉積崖上。

歷史沿革

窟前有磚木結構樓閣,清康熙十二年(1673)修建,嘉慶元年(1796)重修。窟前原有配殿、僧屋等建築,同治年間(1862-1874)毀於兵燹。石窟前樓基北壁一佛龕,為北魏所開鑿,龕內造像保存完整。

建築結構

始創於唐代,現僅存1窟。門為磚券拱結構,窟內共有唐及後代石雕和泥塑造像66尊,有釋迦、迦葉、阿難、觀音、羅漢、天王等,形象生動,神態逼真。窟頂原有彩繪,因煙燻而難以識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