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橋(雲南省鳳慶縣青龍橋)

青龍橋(雲南省鳳慶縣青龍橋)

青龍橋在鳳慶縣城東北約60千米。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嘉慶十九年(1814年)、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兩次復修,其後經多次修葺。橋身距江面高15.64米,橋體由16根鐵索構成,上鋪木板,兩端各有橋亭5間,岸邊有摩崖題刻數處。青龍橋是滇西南的重要通道,是瀾滄江上現在惟一的古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龍橋
  • :3米
  • 類別:橋樑
  • 位於瀾滄江
基本介紹,歷史沿革,相關人物,束河古鎮,

基本介紹

在4880公里的瀾滄江上,有數不清的橋樑:溜索橋、藤橋、竹橋、鐵索橋、鋼索吊橋、水泥大橋——但青龍橋,是獨有的一座,是無法忘卻、無法替代的一座。這是瀾滄江上最古老的橋樑之一,十餘次被毀,十餘次重建;這是中國交通史上著名的茶馬古道的咽喉要塞,在長達200多年的時間裡,是內地進入雲南臨滄的必經之道。這裡走過叱吒風雲、享譽中外的名人志士、英雄豪傑,走過絡繹不絕的馬幫,也走過抗日遠征軍的千軍萬馬;這裡的每一股鐵索,都沐浴過槍林彈雨;每一塊木板,都鉻下了歷史的深深印跡。所以在歷史上也是影響比較大的一所橋。

歷史沿革

乾隆年間知府親自督造
雲南鳳慶古稱順寧府,以產茶著稱。但由於鳳慶地處大山腹地,交通閉塞,加之瀾滄江阻隔了與內地的交通,鳳慶的茶雖好,卻一直無法運往內地。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順寧知府劉靖鳳慶縣城東北約50公里的瀾滄江上,親自督造青龍橋的修建。青龍橋全長93.52米,寬3米,橋身距江面高15.64米,橋體由16股鐵索構成,呈現出中國古代橋樑建築上的三奇:其一:青龍橋固定鐵索別開蹊徑,先在江崖上鑿一U型的“牛鼻子”岩洞,將鐵匠手工鍛造而成的16股鐵索穿洞而過,再以石墩高高托起,橫過江面。此洞在橋樑建築史上價值獨特,這是“牛鼻子洞”之奇。
青龍橋青龍橋
其二:青龍橋16股鐵索,14股在下,2股在上,分布兩側,整個橋面江心高、兩端低,狀如飛虹,飛渡兩岸,這是“高橋飛虹”之奇。
其三:青龍橋兩端建有橋廊、橋樓,廊、樓相連,白牆青瓦、飛檐翹角,廊可供行人休憩避雨、憑欄遠眺瀾滄江風光;樓可令兵丁住宿守望。而兩岸驛路相接,樓門暮閉晨開,更有一夫當江、萬夫莫開之勢,自成一種景觀,這是“橋樓江關”之奇。
青龍橋不僅設計精美、造型獨特、工藝高超、結構牢固,還比著名的西南第一大鐵索橋——霽虹橋長30米,在清代,成為順寧府的第一宏偉建築。由於該橋的工程巨大、橋面艱險,知府劉靖將其取名為“青龍橋”。在當地,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據說,當年建橋時,請了劍川第一石匠蔡登燃師傅。蔡登燃師傅為調查水文和地質情況,花了半年時間,但橋址遲遲未選定。一天清早,老師傅突然看到一條美麗的晨霧平鋪在瀾滄江峽谷最狹窄、最陡峭的江面上,以為這是上天的旨意,便決心將橋址選在這裡。建橋時,先在兩岸的絕壁上鑿洞,再用16股鐵索往返穿於洞中,而打造鐵索,就整整用了5年時間。在鐵索即將合龍的一次勞作中,老師傅的兒子一腳踏空,不慎墜入滾滾的瀾滄江中。就在他墜入江面的剎那間,江面上驀然升起了一股濃霧裹住了他,當地人紛紛傳言這橋建在了龍脈上,是一條青龍接走了老師傅的兒子。於是,青龍橋因此得名。
橫跨瀾滄江南北的青龍橋建成後,聯結著魯史鎮金馬村小灣鎮正義村,自然也聯結著臨滄和大理兩個地州。自此,這座橋成了歷史上順寧府通往下關巍山的唯一橋樑和順寧府各轄地到昆明的必經之路。由於青龍橋扼守要塞,為兵家必爭之隘,從建成起,就常年有兵丁看護,民國期間,最多時有一個營的兵力駐守。
一臥長波競引韻士折腰
從青龍橋上走過,最引人心旌搖曳的,除了腳下的滔滔江水,兩岸的對峙絕壁,還有數百年間紛至沓來的文人墨客們從這險峻的青龍橋上走過時,留下的題詩吟聯。青龍橋的題詩吟聯之多,在瀾滄江上的眾橋中實為少見,橋墩上、橋門上、鐵索拴著的石壁上,橋頭兩邊的山崖上,目光所及之處,盡皆高走低伏、龍飛鳳舞的詩賦楹聯,令人流連忘返、痴情迷戀。被譽為“昆華五子”的清代大理詩人李於陽賦詩曰:“橫亘水中央,垂虹百丈長。鐵索飛碧落,石壁破青滄。浪急蛟龍吼,山深猿穴藏。臨流憑眺望,天塹壯遐方”。
青龍橋附近風景青龍橋附近風景
畢映霄題曰:“報罷南闈十一秋,蘇秦已被黑貂裘。題詩溫自追司馬,氣阻長江水不流。”
梅爭彩賦曰:“何處驕龍逃至此,一臥長波永不起。天公不使龍飛去,削壁千丈築囹圄。”
這其中尤引人注目的,當數被後人一遍遍用朱漆刷新的對聯了。“筆掃千軍,題橋早已羞司馬”,這是張漢臬的上聯,下聯則由江北詩人毛健對上:“圖開八陣,排石還當法臥龍”。整付對聯工整、嚴謹,自成一體。
湘中楊國棟的撰聯“是幾時混沌鑿開,鐵索連環,萬壑千峰通鳥道;將半壁河山撐住,金湯鞏固,蠻煙瘴雨落虹流”,被許多人視為青龍橋上,最為精闢叫絕的對聯。
遙想當年行走於高山峽谷間的文人墨客們,初見青龍橋時,內心涌動的是何種情緒?何種感懷?對此,我們永遠都在彼此的陌生之外,但那些留在橋上的詩賦,歷經風雨百年卻沒有因為時光的流逝淡化,而仍能象一撥一撥的江濤一樣,濕潤地流進了許許多多行旅者的心田。
屢毀屢建見證歷史風雲
歷史上的青龍橋,或毀於大火、或毀於暴風、或毀於戰亂,曾十餘次被毀,但屢毀屢建,足見其當年地位之重要。據史載:清朝嘉慶十九年(1814年),青龍橋遭受火毀,由當時的知府黃德濂主持重新修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青龍橋再遭火毀,由知縣麟德率士民修復;鹹豐七年(1857年),青龍橋毀於戰亂,十八年後,也就是同治十三年(1875年),由知府陳泰琨飭士民籌款修復;光緒十三年(1887年),暴風中的青龍橋突然鐵索齊齊斷落墜江,知府蕭鳳儀、知縣胡政舉帶領士民捐資重修。此後的民國年間,又遭屢毀的青龍橋又經屢次重修。
青龍橋青龍橋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日寇大舉入侵,僅約一年半時間,半箇中國落入日寇魔爪。1938年9月28日,日寇派出9架飛機第一次轟炸昆明。1941年4月21日,三架日寇的戰機飛臨瀾滄江的青龍橋上空,連續投擲了13枚炸彈。由於青龍橋位於茶馬古道上,北接大理昆明,南走雲縣臨滄,又可通耿馬鎮康,直下緬甸。日寇重創青龍橋,其用心可謂險惡歹毒之極。所幸此次轟炸,只炸毀兩岸松樹十餘棵,江面上竄起13股幾丈高的水柱,青龍橋絲毫未損。日寇並不死心,後多次派飛機轟炸青龍橋。由於青龍橋兩岸奇峰聳峙,地勢險要,橋體深藏在瀾滄江峽谷的大山皺摺中,敵機無法俯衝,陰謀從未得逞。當時10萬中國軍隊防守怒江,糧食彈藥、軍需物資,不少都經青龍橋南下運輸。在抗日戰爭中,青龍橋可謂立下了赫赫戰功。新中國成立後,距青龍橋上游不遠的漭街渡建起了公路大橋,青龍橋從此行人冷落,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僅附近的村民過江行走而已。但鑒於它在歷史上所發揮過的獨特、重大作用,政府多次撥款對它進行修復。
永沉江底另擇安身之所
2004年10月25日,西電東送的標誌性工程——雲南小灣水電站大江提前一年實現截流成功,此舉標誌著小灣水電站已進入292米的混凝土雙曲拱壩基礎的開挖及澆築階段。而隨著這座水電站截流後的蓄水,附近橫跨瀾滄江的橋都消逝了,這其中,列入國家級文物的青龍橋址也長沒於瀾滄江底。此前,青龍橋址將永沉江底的訊息牽動了不少人的心。
2004年2月,雲南省考古研究所、臨滄地區文物管理所、鳳慶縣文體局等組成的勘察設計組再次對青龍橋進行了勘察、測繪。但考慮到小灣電站是國家重點工程,工期緊、任務重,遂決定嚴格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對青龍橋進行拆遷,並將青龍橋遷移到鳳慶縣羅閘河,按照原狀恢復重建。羅閘河是瀾滄江的一條支流。將青龍橋遷移到此河上,是經過多次勘察、測繪、研究後的決定。對於這座著名的青龍橋,勘察設計及施工人員對橋兩端進行了認真的考古發掘和清理,全面詳盡地收集、保存了現有資料,包括測繪、照相、錄像、文字、複製模型等;對從原橋拆下的所有構件進行殘損鑑定、分類編號,通過人力、畜力、船運、汽車運到搬遷點;同時對橋旁的摩崖石刻,先進行化學清洗、加固、封護等,然後用電動珍珠鋸進行分塊整體切割,隨青龍橋一道,易地保護。為此,相關部門投入了巨資。
但是,即使青龍橋可以挪到它處複製,那種“筆掃千軍,題橋早已羞司馬;圖開八陣,排石還當法臥龍”的磅礴氣勢,那種“迴環鳥道接長橋,雲影山光入望遙”的蒼茫意境恐怕是無法複製、難以重現了。走過、路過、見過青龍橋的,也許的細節依然清晰可見,卻永遠埋在了自己心中,成為了記憶;與青龍橋失之交臂的,從此只能做一個夢的瞻仰者,或是到羅閘河,尋找夢的延續。

相關人物

地理學家徐霞客
崇禎己卯年(1639年)八月初七,著名的地理學家、旅行家、文學家、歷史學家徐霞客從永昌(保山)城到達順寧(鳳慶)城,在順寧至雲州(雲縣)之間考察;十四離開順寧府城,十五渡瀾滄江至阿祿司(今鳳慶縣魯史鎮),十七到大理州蒙化(巍山),成為在他之前乃至他以後的400年裡,唯一走完茶馬古道——“順寧道”全程的歷史學家。以舊時的順寧為中心,其真正意義上的茶馬古道有兩條。 一條是北道。一條是西南道。其中的北道,起初,是用竹筏在漭街渡口將茶葉和騾馬分別渡過瀾滄江,經魯史、犀牛,再以竹筏在犀牛渡口舟渡過黑惠江,然後經蒙化抵下關,再轉運於麗江茶馬市場,銷往康藏。
當時乘舟北渡的徐霞客絕不會想到,在他渡過瀾滄江,離開這裡100多年之後的1761年,在他筆下的這條茶馬古道上,建起了最後也是最巨大的一項古道建設工程——青龍橋。該橋修建起來後,北道的舟渡改為索道,自此,一批又一批馱著茶、土特產品的馬幫,過青龍橋 ,爬上“騾馬萎”坡,過魯史、犀牛,乘筏橫渡黑惠江抵達下關。徐霞客若不錯過,定會在瀾滄江邊,為江風激越中信步天塹的自如而感慨萬千。那時的他,會不會像那些紛至沓來的行旅者一樣,在飛檐翹角的青龍橋頭穩穩地坐下來飲一杯茶,或是在青龍橋上留下一闋山水詞,閒寄懷想一抒豪情呢?
“護國之神”趙又新
一生追隨孫中山倡導的三民主義,歷任講武學校校長,護國討袁時第一軍第二梯團團長,戰後第七師師長。曾被授予二等“嘉禾勳章”和二等“文虎勳章”。1920年在瀘州城外與川軍激戰中彈身亡,年僅39歲。孫中山南方軍政府追贈他為陸軍上將,雲南省政府追贈“武烈公”,靈柩葬於玉案山麓。朱德題詞“護國之神”。孫中山為其中殿題額“砥柱南天”,並贈輓聯:“大局賴同撐,我在粵嶠君在蜀;束芻聊借奠,生為名將歿為神。”
趙又新是鳳慶縣鳳山鎮人。他幼時拜鳳山書院掌院舉人張尚志先生為師,學業出類拔萃。1904年,適逢清政府選送留日學生,他被知縣選中保送到省,穿過青龍橋的他,經省督考試選定,赴日本學習,在那裡參加了同盟會,此後獻身靖國護法運動,屢建奇功。名將葉荃
青龍橋車站青龍橋車站
臨滄雲縣草皮街人。辛亥革命護國運動、反袁、反北洋軍閥的戰鬥先鋒和主將之一,曾率8000名家鄉子弟兵轉戰大半箇中國,戰功卓著。孫中山逝世後,他自棄軍職,返回家鄉,出家隱居而終。葉荃考上秀才時,年僅18歲。1903年春,因得罪雲州地方官的兒子,恐遭報復,又值省城考試,他踏上了青龍橋,從此離開家鄉,走上了獻身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後來,曾任護國軍第五軍軍長、孫中山護法靖國軍第八軍軍長的他,多次往返青龍橋,組織臨滄子弟參加討袁護國起義。
大翻譯家羅稷南
北京大學畢業,曾任廈門大學校長,精通英語、俄語。曾翻譯高爾基的作品《幼年時代》、《沒落》、《旁觀者》、《磁力》、《燎原》、《魔影》,梅林的名著《馬克思傳》,高爾斯華綏的《有產者》,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英國狄更斯的《雙城記》等20多本(部)外國名著。羅稷南祖籍南京,到定居鳳慶縣鳳山鎮時已是第11代。1914年,高等國小畢業的羅稷南因鳳慶尚無中學,15歲的他,徒步經青龍橋,過瀾滄江,到大理應考,以優秀成績考入省立大理第二中學。此後的羅稷南,苦學深造,終成赫赫有名的大翻譯家,將20餘部總計800多萬字的世界名著介紹到中國,影響了一代中國人的生活。
滇紅創始人馮紹裘
湖南衡陽人,河北保定農業專科學校畢業,鳳慶茶廠首任廠長。1938年,時在中國茶葉公司工作的馮紹裘,被派往雲南調查茶葉產銷情況。10月中旬,馮紹裘與中茶公司專員鄭鶴春先生,由昆明乘汽車到達下關,然後步行山路十來天,於11月初,過青龍橋,到達迤西順寧(即鳳慶縣)。自此,馮紹裘開始創製紅茶,並將試製成功的紅茶命名為“滇紅”。新中國成立前,滇紅茶由順寧茶廠60匹騾馬的馬幫馱著,經青龍橋,過魯史鎮,到下關,再由汽車運往昆明,調轉廣州口岸出關到香港富華公司售於倫敦茶市。隨著“滇紅”從青龍橋走出鳳慶,名揚五洲四海,鳳慶也被譽為“滇紅茶鄉”、“滇紅茶都”。
青龍橋青龍橋

束河古鎮

建於明朝萬曆年間,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它的西面就是聚寶山,青龍橋的中軸線正對著聚寶山,這是木氏土司的設計,也是木氏土司鼎盛時期的標誌性建築。長25米、寬4.5米、高4米,全部由石塊壘砌,列為麗江古石橋之最,可見束河在麗江歷史上的經濟文化格局中所占的重要地位。青龍橋的橋面經過數百年風雨的洗刷使它變得斑駁蒼老,卻不失它的英雄氣勢和莊嚴厚重感,站在這裡,你也許會聽見馬蹄的聲音在束河迴響。
這裡還流傳著一個故事:藏傳佛教大師葛瑪馬追趕一個魔鬼,從這裡一步跨到了玉龍雪山上,在橋上留下了一個仙人腳印。開春時節,橋畔的楊柳長出了新芽,如煙似紗,仿佛綠色的波浪要涌到橋面上來,這就是束河八景中的又一景:“煙柳平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