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鳳山組

內蒙古第二區測隊1967年命名。命名剖面位於內蒙古西拉木倫河以南敖汗旗敖吉鄉東溝山;參考剖面位於克什克騰旗廣義南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鳳山組
  • 命名時間:1967年
  • 命名單位:內蒙古第二區測隊
  • 參考剖面:克什克騰旗廣義南山
沿革,特徵,

沿革

1966年內蒙古第二區測隊和蘇養正、郭勝哲確定該沉積屬下石炭統,改名朝吐溝組。1983年,谷峰等建議將西拉木倫河以北林西地區的本組地層改稱大石寨組。1991年,內蒙區自治區地質礦產局以克什克騰旗廟台東山剖面為代表厘定本組為一套含腕足類化石的海相沉積。

特徵

以碎屑岩為主夾少量火山岩。下部為雜色石英砂岩夾板岩,底部有一層含礫砂岩或礫岩;中部為灰綠色變質安山玢岩、灰白色英安岩及中性凝灰熔岩夾板岩、硬砂岩及少量酸性凝灰岩;上部為灰綠、灰黃色硬砂岩、板岩、石灰岩夾薄層凝灰岩及變質玄武岩。與下伏酒局子組、上覆於家北溝組均為整合接觸。厚大於1013 m;為火山島弧邊緣沉積。該組分布於敖汗旗中、西部青鳳山、沙金溝、喇叭皋、克什克騰旗雙合廣義南山等地,本組向西火山岩夾層減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