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邑村

青邑村

青邑村,位於鄒城市最東部。東邊與臨沂市平邑縣的龐莊鄉接壤,隸屬於濟寧鄒城市城前鎮。青邑管區,設在青邑村。青邑村原為尚河鄉管轄,2000年撤銷尚河鄉併入城前鎮。全村約2600人,400餘戶,青邑村歷史悠久、民風淳樸、人才輩出。據考,此村隋朝年間就有人在此開荒居住;村內主要以趙、鞏兩姓為主,另有王、楊、李姓等居住。村內有一棵600餘年的大槐樹,形成了村內獨特景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青邑村
  • 行政區類別:山東省
  • 所屬地區:濟寧鄒城市城前鎮
  • 面積:3.2平方公里
  • 人口:約2600人
  • 方言:山東濟寧方言
  • 氣候條件:暖溫帶季風氣候
  • 現任支部書記:鞏祥遷
青邑村,歷史演變,典故,新農村建設,年節風俗,春節的習俗,元宵節,青邑村七八十年代孩童記憶,攢零花錢,學騎腳踏車,上學那些事,交公糧,秋天刨芋頭,青邑管區,

青邑村

青邑村,位於鄒城市最東部。東邊與臨沂市平邑縣的龐莊鄉接壤,隸屬於濟寧鄒城市城前鎮。城前鎮青
邑管區,設在青邑村。青邑村原為尚河鄉管轄,2000年撤銷尚河鄉時併入城前鎮。全村約2600人,400餘戶,青邑村歷史悠久、民風淳樸、人才輩出。據考,此村隋朝年間就有人在此開荒居住;村子西部與東部是丘嶺,村南部是肥沃的平窪地。村內主要以趙、鞏兩姓為主,另有王、楊、李姓等居住。村內有一棵600餘年的大槐樹,形成了村內獨特景觀。
青邑村共分為8個生產小組,分別是13.14.15.16.17.18.19.20生產組,小組的稱呼一直延續了上世紀80年代前的叫法。原來,青邑村周圍的青邑南嶺、楊家峪、上黑石、下黑石、王家台、扈家溝統稱為青邑村,是一個大的自然村。從第一至十二生產小組分設在這些小的村莊。
青邑村主要以花生、地瓜、大豆等農作物種植為主,有少量的小麥、玉米種植。金銀花在青邑有大量栽植,青邑採摘的金銀花上粗下細,略彎曲,表面綠白色,花冠厚稍硬,握之有頂手感,氣清香,味甘微苦,成色好藥效更好好,藥用價值也很高。

歷史演變

青邑村,發源於尚河西南部的一支河流——沂河支流 經青邑村後流入平邑縣境內,河流最寬處在青邑村,約30餘米,河內積存了大量的優質黃沙。
明朝末以前,村址在河的南岸,約有100餘戶人家。原村址地勢較低且土質肥沃,是種糧種菜的好地(原村址現在成了村里最好的菜園),每年汛期遇到大水整個村莊就被洪水吞噬。而河北岸的是地勢較高的丘嶺,收糧較少。加之河南岸屬陰,北岸屬陽。因此許多人們商議,把房子建在河的北岸,遷到河的北岸居住,騰出好地種糧。當時先有一家趙姓人家帶頭遷居,隨後許多老百姓陸續遷移到了河的北岸居住,直至清朝康熙年間全部搬到了河的北岸居住。在原村址南一公里處也有一處丘嶺,當時有部分老百姓不同意北遷,向原村址南進行了遷移,就形成了現在的青邑南嶺村。
此次搬遷是整體清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搬遷過後新村址再也沒受過洪水之災,即多收了糧食又減少了洪災。當時的老百姓非常高興,為了慶賀便把該村取名為——清移村。因青邑村與平邑縣搭界,附近村莊的認為是清邑村,並逐漸認同。後人為了簡寫,變“清”成了“青”,因而演變成了現在的村名——青邑村。

典故

趙慶祿
清朝末年,青邑村人;民國7年(1918年)7月飛蝗過境,遮天蔽日,莊稼葉桿被吃光。加之瘟疫流行、社會動亂、民不聊生。是年縣人公舉趙慶祿創辦鄒、滕、費、泗聯防,政府允之;並由趙慶祿出任四縣聯防。並在此期間趙慶祿救過劉黑七 一命,而劉黑七卻是燒殺搶擄無惡不作的土匪匪頭,所到村莊處處遭殃。劉黑七也是個知恩圖報之人,對趙慶祿特別敬畏。為了報答救命之恩,每次帶領土匪路過青邑村時繞道而行,因此村人少受了傷害。
趙慶祿的毛筆字的非常有功底,題寫了許多碑文。他寫的毛筆字,當時被臨近許多富人家拿來當字帖臨摹。

新農村建設

現如今青邑村搭上了新農村建設的快車,村村通、街街通水泥路環村而行、穿村而過,一條條筆直的街道縱橫交錯,並裝上了路燈,駐村幹部籌集資金裝上了自來水。現如今走進青邑村,村容村貌整潔清新、環境怡人,絲毫感覺不到農村貧窮落後的氣息,被一種清新、整潔、氣派、優雅的感覺簇擁著。
現任村支部書記鞏祥遷,正以積極奮發有為的志向,帶領全村人致富奔小康。青邑國小經過幾次改建擴建以達到現代化標準。在這裡,人們可以感受青邑村大力發展教育事業的堅定決心,可以感受青邑村以德育人、強化素質教育的濃厚氛圍。
村內新建了地瓜澱粉廠、粉皮粉條廠、花生油榨油廠,青邑村的粉皮粉條以優質純正的口感非常暢銷,一直是供不應求。而青邑村”無農藥殘留“花生油淡黃透明、色澤清亮、氣味芬芳、滋味可口、味道香濃,能與“魯花”、“金龍魚”媲美,更是飄香萬里,每到榨油廠生產之時整個香味瀰漫全村及附近村。

年節風俗

春節的習俗

由於青邑村與沂蒙山區平邑搭界,許多風俗與平邑縣的比較接近。
過去
一般在除夕當天早晨或除夕前一天就村民們早早貼上春聯和紙掛。紙掛非常有講究,紙掛共有五個,貼時從左向右的順序;分為紅、黃、綠、藍、紫五個不同顏色的五張工藝紙。上邊琢刻著吉祥的圖案,分別刻有五.谷.豐.登.福或慶.吉.祥.有.余等吉利語言。
過年上墳過年上墳
到過年的時候,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初一早上天不亮就起床,有的甚至三十夜裡不睡覺,早上去挨家挨戶的拜年,回來的時候,衣服的挎包里都是鼓鼓的全是好吃的……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之前,農村電視機沒有普及,吃過除夕年夜飯婦女便開始包水餃(村人稱為包包子),而男人和孩子們則串門嘮家常或聚在一起打打撲克牌。因天氣寒冷,一般在晚上12點前便睡下,以便大年初一有個好的精神氣。一般凌晨2點半以後便陸續響起鞭炮“發紙”過年,從此時一直到黎明,鞭炮聲接連不斷,此起彼伏。“發紙”後便不再睡覺,帶領孩子邀齊近們平輩人,去給近們的長輩們拜年,一直到天亮街上逐漸熱鬧起來。
現在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現在,村民們不約而同統一了習俗,看電視、或上網等到12點一起發紙;子時(零點)一到,首先要上香擺供(有的地方還要將供品即雞、魚、大肉、油炸食品之類放到籠里在鍋上蒸一會兒,冒著熱氣兒端上來),祀神、祭祖,家家戶戶竟相燃放鞭炮,稱為“發紙”。等到天一明,開始“拜年”。先是在自家拜年,按輩份、長幼依次向長輩、年長者拜年。如一家有祖孫三代,孫子(女)先要給爺爺、奶奶拜年,然後給爸爸、媽媽拜年。受拜者發給晚輩“代歲錢”,也稱“壓歲錢”。接著,男女各聚,由大帶小,先從本門本族拜起,依次到近鄰、街坊以及平日有來往的。舊時拜年興磕頭,現時農村對長輩、本門近族也有磕頭的,一般關係只是坐坐,問“過年好”、“過整年(或長年)了沒有”。
大年初二,青年男子要偕妻子兒女去岳父母家送禮拜年。此外,大年初一早晨(太陽沒出來)不能從井中汲水,不能打掃庭院和室內(白天即使掃也要從門口往裡掃,且垃圾不能往外倒),吃過飯的碗筷不洗,洗臉水須待太陽出來後才能潑掉。這些習俗現多已不從了。

元宵節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俗稱“小年”,過了這天,“年”才算真正過完。城市居民吃元宵,鄉村居民仍以吃水餃為主。兒童們則竟相比燈(大多是用蘿蔔或胡蘿蔔挖制的,中間掏空,安上燈芯,倒點花生油;有的在外皮還刻劃出各種圖形),或燃放禮花筋、地老鼠、鑽天追(俗稱“氣火”)等。入睡前,老年人要挑燈照遍住宅內外,意為“不生蟲豸”。次日,即正月十六日,還有出嫁閨女回娘家和“走百病”的習俗。

青邑村七八十年代孩童記憶

攢零花錢

孩子們為了攢幾塊錢的零花錢,爬山去扒蠍子、扒土鱉子,夜裡去照節料龜、白天去拾節料龜退的殼,到街上去撿個廢銅爛鐵、酒瓶子、廢紙、塑膠,過了秋天就去撈果子、撈芋頭......

學騎腳踏車

那時腳踏車是大梁的,具體學法是,先學會溜,再學會在大梁下面想蹲著似地掏腿騎,然後就要學騎大梁了,在大樑上騎屁股要扭過來扭過去的,最後才好不容易能做到鞍子上夠到腳踏板了,挨摔是經常的事。

上學那些事

上國小的時候,學校就在村內的大槐樹下(後來搬遷到了村子北1公里處)。學校要求學生在學校里睡午覺,都拿著一個化肥袋子,在地上鋪開就睡,老師還會來巡邏,發現有不睡覺的,就要挨一頓訓,嚴重了會挨打。
童年記憶童年記憶
上國小的時候趕暑(寒)假作業,是暑(寒)假快結束時的頭等大事。俗話說“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兩本每天一頁的暑假作業,通常是迅雷之勢完成。但最要命的是每天一篇的日記,真難為我一天憋出二十篇來,從此落下了見什麼都要抒發一通情感的毛病。最慘的是鄰居的學生,總是要借來作業來抄。
青邑國小青邑國小

交公糧

小時候跟著大人去管區交任務(公糧),拉一排車果子(花生)米,心裡那個疼啊,不交?大喇叭上會一直喊提名的名字。現在好了,不用交”任務“,還給種糧補助。

秋天刨芋頭

那時,刨的芋頭(地瓜)全部搽芋頭乾。搽芋頭乾子,曬芋頭乾子是秋天的一道風景,那時候最怕下雨了,更怕晚上下雨,夜裡下雨了,大人喊起來剛睡下的孩子拾芋頭乾子,孩子們睡的癔癔症症,揉著眼、抓起個簸箕,跟著大人親往地瓜地里跑,那根本不叫拾芋頭乾子了,叫摸芋頭乾子,看著有點發白就去抓,手忙腳亂的亂摟,渾身上下都濕透了。

青邑管區

青邑管區下轄:青邑、趙家嶺、南嶺、楊家峪東官莊西官莊、苗家溝、上黑石、下黑石、王家台、扈家溝等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