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蓼

青藏蓼

一年生草本。莖細弱,直立或上升,高5-8毫米,分枝,枝開展,無毛,帶紅色。葉倒卵形或橢圓形,長3-6毫米,寬2-4毫米,頂端圓鈍或稍尖,基部楔形,兩面無毛或下面被疏柔毛,葉柄細弱,長1-2毫米;托葉鞘膜質,2裂,頂端急尖,褐色,基部具柔毛。花簇腋生或頂生,花被4深裂,白色,花被片橢圓形,長1-1.5毫米;雄蕊3-4,與花被片互生;花柱2-3,極短,柱頭頭狀。瘦果長卵形,雙凸鏡狀,稀具3棱,褐色,無光澤,長2-2.5毫米,比宿存花被稍長。花期7-8月,果期8-9月。產甘肅、青海、四川及西藏。生山坡草地、山谷濕地,海拔2700-4900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青藏蓼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蕨綱
  • :真蕨目
  • :蓼科
  • :扁蓄屬
  • :青藏蓼
  • 分布區域:甘肅省, 青海省, 四川省, 西藏自治區
  • 海拔下限:2700
  • 海拔上限:4900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性狀鑑別,顯微鑑別,理化鑑別,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莖匍匐或斜上,基部分枝甚多,具明顯的節及縱溝紋;幼枝上微有稜角。葉互
生;葉柄短,約2~3毫米,亦有近於無柄者;葉片披針形至橢圓形,長5~16毫米,寬1.5~5毫米,先端鈍或尖,基部楔形,全緣,綠色,兩面無毛;托鞘膜質,抱莖,下部綠色,上部透明無色,具明顯脈紋,其上之多數平行脈常伸出成絲狀裂片。花6~10朵簇生於葉腋;花梗短;苞片及小苞片均為白色透明膜質;花被綠色,5深裂,具白色邊緣,結果後,邊緣變為粉紅色;雄蕊通常8枚,花絲短;子房長方形,花柱短,柱頭3枚。瘦果包圍於宿存花被內,僅頂端小部分外露,卵形,具3棱,長2~3毫米,黑褐色,具細紋及小點。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700-4900米的山坡草地、山谷濕地。

分布範圍

產於甘肅、青海、四川及西藏。

性狀鑑別

莖圓柱形而略扁,有分枝,長10-40cm,直徑1.0-3mm。表面灰綠色或棕紅色,有細密微突起的縱紋;節部稍膨大,有淺棕色膜質的托葉鞘,節間長短不一;質硬,易折斷,斷面髓部白色。葉互生,葉片多脫落或皺縮破碎,完整者展平後呈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長l-4cm,寬約5mm,全線,灰綠色或棕綠色。有時可見具宿存花被的小瘦果,黑褐色,卵狀三棱形。氣微.味微苦。以質嫩、葉多、色灰綠者為佳。

顯微鑑別

葉表面觀:表皮細胞多角形,細胞壁微呈念珠狀加厚,垂周壁平直或微彎曲;靠葉脈上的表皮細胞呈長圓形,平周壁可見條狀紋理;上下表皮均有不等式氣孔。
葉肉橫切面:為兩面柵欄式,薄壁細胞含有草酸鈣簇晶。

理化鑑別

薄層色譜:取該品粗粉2g,加甲醇30ml,回流提取半小時,濾過。取濾液10ml,濃縮至2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扁蓄甙少量,製成對照品溶液。將上述兩種溶液點在聚醯胺薄膜上,以丙酮-乙醇-甲酸-水(3:2:1:3)展開,展距6.3cm,取出晾乾。噴1%三氯化鋁乙醇溶液後在紫外光燈(254nm)下觀察,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的相應位置,有相同顏色的螢光斑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