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狗娃花

青藏狗娃花

青藏狗娃花(Aster boweri Hemsl.)是菊目菊科狗娃花屬植物,莖單生或3-6個簇生於根頸上,基部葉密集,條狀匙形,頂端尖或鈍,基部宿存,舌片藍紫色,瘦果狹,倒卵圓形,長2.8-3毫米,淺褐色,有黑斑,被疏細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藏狗娃花
  • 拉丁學名:Aster boweri Hemsl.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菊目
  • 菊科
  • :紫菀屬
  • :青藏狗娃花
  • 分布區域:西藏南部至西北部(拉薩)、青海(祁連、柴達木、都蘭夏日等)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近種區別,

形態特徵

二或多年生草本,低矮,墊狀,有肥厚的圓柱狀直根,根頸徑約5毫米,圍有基部葉的殘片。莖單生或3-6個簇生於根頸上,不分枝或有1-2個分枝,高2.5-7厘米,纖細,被白色密硬毛,上部常有腺。基部葉密集,條狀匙形,長達3厘米,寬約0.4厘米,頂端尖或鈍,基部宿存;下部葉條形或條狀匙形,長1.2-2.5厘米,寬0.1-0.2厘米,基部寬大,抱莖;上部葉條形,長0.5-0.8厘米;全部葉質厚,全緣或邊緣皺縮,兩面密生白色長粗毛或上面近無毛,有緣毛。
頭狀花序單生於莖端或枝端,徑2.5-3厘米。總苞半球形,徑1-1.5稀達2厘米;總苞片2-3層,條形或條狀披針形,頂端漸尖,被腺及密粗毛、外層長7毫米,寬達1毫米,草質,內層較尖,長7-9毫米,邊緣狹膜質。舌狀花約50個,管部長2-3毫米;舌片藍紫色,長9-13毫米,寬1.5-1.7毫米;管狀花長4.5-5毫米,管部長1.5毫米;裂片0.5-0.6或1-1.2毫米,外面有微毛。
瘦果狹,倒卵圓形,長2.8-3毫米,淺褐色,有黑斑,被疏細毛。冠毛污白色或稍褐色,長4毫米,有多數不等長的糙毛。花果期7-8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5000-5200米的高山礫石沙地。

分布範圍

分布於西藏南部至西北部(拉薩)、青海(祁連、柴達木、都蘭夏日等)。也分布於甘肅西部。

主要價值

主要功效為花序用於感冒咳嗽,咽痛,痧症,蛇咬傷《滇省志》。

近種區別

青藏狗娃花的墊狀體態和柱狀直根在本屬中至為特殊。據記載是多年生(Hemsley)或二年生(Onno)。從外形推測,該種應有蓮座狀葉叢在幼期存在,頂芽於次年發育成單生的花莖或基部分枝成數個莖的墊狀植株,似與圓齒狗娃花H. crenatifolius (Hand. -Mazz.) Griers.)比較接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