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菜灰霉病

青花菜灰霉病

在大棚生長的青花菜,灰霉病是非常常見的病害,青花菜灰霉病主要在老菜區冬春保護地內發生,以冬季和早春溫室發生較為普遍,發病率15%-6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花菜灰霉病
  • 別名:Broccoli and Purple cabbage gray mold
  • 病原中文名:灰葡萄孢
  • 病原拉丁學名:Botrytis cinerea Pers.
基本信息,為害症狀,形態特徵,傳播途徑,防治方法,

基本信息

中文名:青花菜、紫甘藍灰霉病
英文名:Broccoli and Purple cabbage gray mold
病原中文名:灰葡萄孢
病原拉丁學名:Botrytis cinerea Pers.
病原分類地位:半知菌亞門
病害類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青花菜、紫甘藍
主要為害部位:主要為害花序,也為害莖、葉

為害症狀

主要為害花序,也為害莖、葉,病部組織呈淡褐色水漬狀,後軟腐遍生灰色霉狀物,後期病部產生黑色小粒點。

形態特徵

BotrytiscinereaPers.稱灰葡萄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與金瓜灰霉病相同。分生孢子聚生、無色、單胞,兩端差異大,狀如水滴或西瓜子,大小3.2~12.8×3.2~9.6微米。孢子梗淺棕色,多隔,大小896~1088×16~20.8微米。

傳播途徑

以菌絲、菌核或分生孢子越夏或越冬。越冬的病菌以菌絲在病殘體中營腐生生活,不斷產出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條件不適病部產生菌核,在田間存活期較長,遇到適合條件,即長出菌絲直接侵入或產生孢子,借雨水濺射或隨病殘體、水流、氣流、農具及衣物傳播。腐爛的病莢、病葉、病卷鬚、敗落的病花落在健部即可發病。菌絲生長溫限4~32℃,最適溫度13~21℃,高於21℃其生長量隨溫度升高而減少,28 ℃銳減。
該菌產孢溫度範圍1~28℃,同時需較高濕度;病菌孢子5~30℃均可萌發,最適13~29℃;孢子發芽要求一定濕度,尤在水中萌發最好,相對濕度低於95%孢子不萌發。病菌侵染後,潛育期因條件不同而異,1~4℃接種後1個月產孢,20℃接種後7天即產孢;生產上在有病菌存活的條件下,只要具備高濕和20℃左右的溫度條件,病害易流行。病菌寄主較多,為害時期長,菌量大,防治比較困難。

防治方法

(1)選用紅畝、早紅、特紅1號等紫甘藍優良品種。
(2)加強保護地或露地田間管理,嚴密注視棚內溫濕度,及時降低棚內及地面濕度。
(3)棚、室栽培甘藍類蔬菜於發病初期採用煙霧法或粉塵法,如:施用10%速克靈煙霧劑,每6672200~250克,或噴撒10%滅克粉塵劑,每667m2 lkg。
(4)棚室或露地發病應及時噴灑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65%甲霉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4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每667m2噴藥液50~60升,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採收前3天停止用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