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牛膽

青牛膽

青牛膽(學名:Tinospora sagittata(Oliv.)Gagnep.)雙子葉植物綱防己科常綠纏繞藤本植物。別名:山慈姑、青魚膽、青牛膽、八步拿、半邊勞、地膽、地蛋、地苦膽、黃雞蛋、幾牛子、箭葉青牛膽、金狗膽、金古欖、金古杬、金果欖、金蓮膽、金牛膽、金獅藤、金線吊葫蘆、九連珠、九蓮膽、九蓮子、九龍膽、九牛膽、九牛仔、九牛子、寬筋藤、破石珠、破岩珠、三石菇、散血蛋、山茨姑、山茨菇、山慈菇、銅秤錘、八不拿、半邊癆、箭葉金果欖、金帶、金果蘭、苦地膽、毛術防己、清牛膽、雲南青牛膽。

青牛膽塊根入藥,名“金果欖”,味苦性寒,功能清熱解毒。根為不規則長圓形、陀螺形或不規則圓形,大小懸殊,面棕黃色或淡褐色,有深而密的縱橫皺紋,質堅實,橫切面黃白色,粉性,皮部甚狹,形成層環隱約可見,木部外緣可見少數導管束,呈放射狀。味極苦。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青牛膽
  • 拉丁學名:Tinospora sagittata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毛茛目
  • :防己科
  • :青牛膽族
  • :青牛膽屬
  • 亞屬:青牛膽亞屬
  • :青牛膽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臨床付方,民族用藥,名家論述,

形態特徵

草質藤本,具連珠狀塊根,膨大部分常為不規則球形,黃色;枝纖細,有條紋,常被柔毛。葉紙質至薄革質,披針狀箭形或有時披針狀戟形,很少卵狀或橢圓狀箭形,長7-15厘米,有時達20厘米,寬2.4-5厘米,先端漸尖,有時尾狀,基部彎缺常很深,後裂片圓、鈍或短尖,常向後伸,有時向內彎以至二裂片重疊,很少向外伸展,通常僅在脈上被短硬毛,有時上面或兩面近無毛;掌狀脈5條,連同網脈均在下面凸起;葉柄長2.5-5厘米或稍長,有條紋,被柔毛或近無毛。花序腋生,常數個或多個簇生,聚傘花序或分枝成疏花的圓錐花序,長2-10厘米,有時可至15厘米或更長,總梗、分枝和花梗均絲狀;小苞片2,緊貼花萼;萼片6,或有時較多,常大小不等,最外面的小,常卵形或披針形,長僅1-2毫米左右,較內面的明顯較大,闊卵形至倒卵形,或闊橢圓形至橢圓形,長達3.5毫米;花瓣6,肉質,常有爪,瓣片近圓形或闊倒卵形,很少近菱形,基部邊緣常反折,長1.4-2毫米;雄蕊6,與花瓣近等長或稍長;雌花:萼片與雄花相似;花瓣楔形,長0.4毫米左右;退化雄蕊6,常棒狀或其中3個稍闊而扁,長約0.4毫米;心皮3,近無毛。核果紅色,近球形;果核近半球形,寬約6-8毫米。花期4月,果期秋季。
青牛膽

生長環境

生於山谷溪邊疏林下或石縫間。

分布範圍

中國分布:產於湖北西部和西南部陝西南部(安康)、四川東部至西南部,西至天全一帶、西藏東南部、貴州東部和南部、湖南(西部、中部和南部)、江西東北部、福建西北部、廣東北部和西部、廣西東北部和海南北部。國外分布:越南北部也有。

主要價值

清涼解毒藥,對於治急慢性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口腔炎,腮腺炎,乳腺炎,闌尾炎,癰疽疔瘡,急慢性腸炎,菌痢,胃痛,熱嗽失音等有很好效果。

臨床付方

1、治咽喉一切症:金果欖一、二錢。煎服。
青牛膽青牛膽
2、治喉中疼爛:金果欖三錢,冰片一分。為末吹之。
3、治腫毒初起:金果欖醋磨敷,露出患頭。初起者消,已成者潰。(以下出《百草鏡》)
4、治癰疽疔毒惡瘡:地膽、蒼耳草。搗爛,加好酒稀釋,濾汁溫服。(《四川中藥志》)
5、治乳腺炎,闌尾炎,疔瘡,急性及慢性扁桃體炎,口腔炎,腮腺炎,咽炎,急性菌痢等:地苦膽每次二至三錢,開水泡服。或研末,適量外敷。(《全展選編·外科》)
6、治療口腔潰瘍:金果欖磨醋,點敷潰瘍面。(遵義醫學院附院《新醫藥資料》(11):17,1971)
7、治療血管瘤、脂肪瘤:山茨菇磨高梁酒,塗患處,每日3~4次。(《全展選編·腫瘤》)
8、治跌打損傷,瘰癧,魚口便毒,蛇咬:金果欖磨汁外搽。(《湖南藥物志》)
9、治療急慢性腸炎菌痢:金果欖切片曬乾,研粉口服,每次2克,一日三次。(《廣西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
10、治療小兒喘息型支氣管炎:金果欖三錢,水煎分二至三次服。(遵義醫學院附院《新醫藥資料》(11):17,1971)
青牛膽青牛膽
11、治療胃痛:青牛膽切片曬乾研粉,每次服一錢,一日三次,兒童劑量減半。忌食生冷酸辣食物。(《全展選編 內科》)
12、毒蛇咬傷:青牛膽根3克,米酒少許,磨汁內服;另用青牛膽根適量,用白酒磨汁外搽傷口。
13、癰腫療癤:青牛膽根適量,用白酒磨汁外搽;或搗爛外敷。
14、菌痢:青牛膽、龍牙草(子不離母)根等量,研末,每次吞服3克,每日3次。連服數夭。
15、急性扁桃體炎:青牛膽、百兩金各10克,水煎服。
16、防治流感:青牛膽、百兩金等量,研末,每次服1克,一日3次。

民族用藥

【傣藥】竹扎:用於祛風除濕,氣虛體弱《傣醫藥》。竹雜領:藤莖治風濕關節痛,氣虛體弱《傣藥志》。全草治風濕疼痛,跌打,骨折,蛇狗咬傷;赫端(德傣):根治跌打,骨折,風濕,筋斷,骨痛,蛇咬,犬咬,拔毒《滇藥錄》。嘿豁羅:藤莖治感冒,痢疾,月經不調,風濕筋骨痛,腰肌勞損,跌打損傷,坐骨神經痛;治風濕關節痛,氣虛體弱;德宏州還用於蛇、狗咬傷《滇省志》。赫端:莖或葉主治風濕疼痛,跌打,骨折,蛇咬,狗咬《民族藥志二》。
青牛膽果實(未熟)青牛膽果實(未熟)
【阿昌藥】隔夜找娘:莖治筋骨折斷《滇藥錄》、《民族藥志二》。藤莖治感冒,痢疾,月經不調,風濕筋骨痛,腰肌勞損,跌打損傷,坐骨神經痛,風濕疼痛,跌打骨折《滇省志》。
【崩龍藥】隔耶召娘:莖治跌打,傷折,風濕《滇藥錄》、《民族藥志二》。
青牛膽青牛膽
【景頗藥】矛刀鎳:莖治骨折,跌打風濕《滇藥錄》、《民族藥志二》。藤莖治感冒,痢疾,月經不調,風濕筋骨痛,腰肌勞損,跌打損傷,坐骨神經痛,風濕疼痛,跌打骨折《滇省志》。
【苗藥】蔓瓜,慢栝,莽作欏:藤莖、葉治跌打損傷,風濕疼痛,半身不遂,骨折牙痛,外傷出血《滇藥錄》。藤莖治感冒,痢疾,月經不調,風濕筋骨痛,腰肌勞損,跌打損傷,坐骨神經痛。用於風濕疼痛,跌打骨折《滇省志》。莽作楞:莖主治骨折筋斷《民族藥志二》。
【佤藥】額思多,答額息多:葉用於目赤痛;藤莖治感冒,痢疾,月經不調,風濕筋骨痛,腰肌勞損,跌打損傷,坐骨神經痛及陽痿《滇省志》。答額息多:葉主治目赤痛《民族藥志二》。
【藏藥】勒哲:莖用於肝熱,五臟熱,肺病,風濕性關節炎,衰老病《部藏標》。勒哲:莖用於肝熱,五臟熱,肺病,風濕性關節炎《藏標》。勒哲:莖治“龍”病,“龍”,“赤巴”合併症,“培根”病,時疫,熱病,肺熱,五臟熱,風熱,風濕性關節炎《藏本草》。勒哲:莖主治肝熱,五臟熱和肺病,風濕性關節炎《中國藏藥》。列志,勒哲:莖治肝熱,肺熱,五臟熱,風濕《滇藥錄》。勒哲:莖治肝熱,五臟熱,肺熱,風濕性關節炎《民族藥志二》。勒哲:莖、枝用於風熱時疫,流感,“龍”病,咽喉痛,肺炎,肝炎,風濕疼痛。
【毛南藥】繆硬:根、莖或全草治風濕,腦膜炎後遺症,跌打傷筋,半身麻痹,莖水煎沖酒服治陽痿《桂藥編》。
【仫佬藥】貓馬:根、莖或全草治風濕,腦膜炎後遺症,跌打傷筋,半身麻痹,莖水煎沖酒服治陽痿《桂藥編》。貓馬:莖或全株主治風濕,腦膜炎後遺症,半身麻痹《民族藥志二》。
【瑤藥】紅堆梅:根、莖或全草治風濕,腦膜炎後遺症,跌打傷筋,半身麻痹,莖水煎沖酒服治陽痿《桂藥編》。藤莖治時疫,熱病初期,風熱,風濕,衰老《滇省志》。青九牛:用於關節不利,半身麻木,跌打損傷。
【壯藥】棵溫:根、莖或全草治風濕,腦膜炎後遺症,跌打傷筋,半身麻痹,莖水煎沖酒服治陽痿《桂藥編》。棵鉤溫:莖或全株主治風濕,陽痿《民族藥志二》。
【哈尼藥】咧則:藤莖治感冒,痢疾,月經不調,風濕筋骨痛,腰肌勞損,跌打損傷,坐骨神經痛。
【德昂藥】隔耶召娘:藤莖治感冒,痢疾,月經不調,風濕筋骨痛,腰肌勞損,跌打損傷,坐骨神經痛《滇省志》。

名家論述

1、《藥性考》:"解毒。咽喉痹急,口爛宜服。疽癰發背,焮赤疔瘯,蛇蠍蟲傷,磨塗。治目痛,耳脹,熱嗽,嵐瘴,吐衄,一切外症。"
2、《柑園小識》:"祛內外結熱,遍身惡毒,消瘴癘,雙單喉蛾及齒痛,切薄片含;磨塗疔瘡腫毒。"
3、《本草再新》:"滋陰降火,止渴生津。"
4、《陸川本草》:"治小兒胎毒。"
5、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利咽止痛。治白喉,急性咽喉炎,扁桃體炎,熱咳失音,菌痢,跌打,蛇傷。"
6、《廣西中草藥》:"治急性胃腸炎,口腔炎。"
7、《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治胃痛,外感高熱症,接觸性皮炎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