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花兒會

青海花兒會

“花兒”是流傳在青海甘肅寧夏三省(區)廣大地區的民歌,譽為大西北之魂,是國家級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團結的象徵,人類罕見的文化現象,2009年9月被聯合國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青海是花兒的重要傳唱地區,歷史悠久,曲令眾多,歌手輩出。2006年國務院頒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的全國8個花兒會中青海省互助縣丹麻的土族花兒會、大通縣老爺山花兒會、樂都縣瞿壇寺花兒會、民和縣七里寺花兒會榜上有名,“花兒”又稱“少年”。男青年唱的叫“少年”,女青年唱的稱“花兒”。青海是“河湟花兒”的發祥地之一,大通則享有“花兒之都”的美譽,“花兒”至少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它內容豐富多彩,形式自由活潑,語言生動形象,曲調高昂優美,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鄉土特色,深受回、漢、藏、東鄉、土、撒拉等民族的喜愛。除了農事勞動和山野運貨等勞動場合歌唱外,各地還有“花兒會”的習俗,一般在農曆四、五、六月間,民眾雲集,對歌聲此起彼伏。青海花兒會是青海各地的民眾對歌集會,目前主要花兒會有:西北五省(區)花兒演唱會、青海大通6月6花兒會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海花兒會
  • 外文名:Qinghai Huaer
  • 拼音:qing hai hua er hui
  • 流傳地區青海甘肅寧夏三省(區)
  • 歷史:至少四百多年
  • 曲調:高昂優美
西北五省,民和七里寺,樂都瞿壇寺,互助丹麻場,大通老爺山,互助波波會,

西北五省

為彰顯“花兒”這朵綻放在西部百花園中奇葩的藝術魅力,在中共青海省委宣傳部、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的支持下,由青海省文化館2004年發起、策劃、創辦的“西北五省(區)花兒演唱會”已在西寧市鳳凰山成功舉辦了十一屆,有力地推動了青海省花兒藝術的傳承保護工作。經數十年的推促,花兒傳唱活動已延伸至青海除果洛、玉樹以外的各地,每年活動期間近百萬人參與。2014年,新疆焉耆縣建縣六十周年大慶期間,我館和新疆文聯,焉耆縣委、縣政府在焉耆縣聯合主辦了“首屆新疆·焉耆西北五省(區)花兒演唱會暨新疆第三屆回族花兒藝術節”活動,並在新疆焉耆建立了“西北五省(區)花兒傳唱”基地。在參加大慶活動的中央代表團和來自全國二十多個代表團中產生了廣泛影響。這也是該品牌活動創建以來首次走出青海,在省外舉辦。截至目前,在省內形成以西寧鳳凰山為主會場的固定大型演出點8處,設立傳唱基地7處。
目前,這項活動是西北地區花兒演唱活動中人氣最旺、規模最大的傳唱活動,在海內外產生廣泛影響,真正成為樂民惠民的揚善工程和人民的節日,成為宣傳大美青海的金色名片和推動青海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推手和新的文化業態。2013年,時任文化部長蔡武前來青海考察工作時,對青海省文化館聚西北五省(區)優秀花兒歌手傾力打造花兒品牌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並提出了“加強交流、做大做強、走出西北、走向全國”的殷切期望;同年,“西北五省(區)花兒演唱會”榮獲第十屆中國藝術節項目類“群星獎”

民和七里寺

民和有"青海東大門"之稱。民和縣境內雖然山地多,但文化發展較快,尤其是土族居住的三川地區,文化素質較高,有民和"文化之區"和稱號。
青海花兒會
在民和,較大的花兒會有農曆五月端陽峽門花會,五月廿五西溝花會;小型的花會中也有一些較有特色,如斜拉村花兒會。
七里寺,原名"慈利寺",是當地的一座廟宇。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成了"七里寺",現在成了一個地方的地名總稱。在七里寺,還有一座藥王廟,一個藥水泉。
關於藥水泉、花兒會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說明七里寺花兒會的起源與這藥水泉有密切的關係:相傳在很早很早的時候,有個藥王爺,騰雲駕霧路過這裡。到這地方時,發現這地方相當美,於是他看著看著就入迷了.一不小心,身上的葫蘆掉下來了,葫蘆一直滾到山溝.在半坡上,塞子開了,藥水灑了一地,再後來,葫蘆鑽到石縫裡了。山坡上的都變成了中藥材,如黃薺,拘祀,柴葫蘆等。滾到山溝的則從石縫裡冒出來了,冒個沒完,形成泉水。當地一個牧童,他的一頭牛,天天下山時總單獨行動,漸漸地它越長越肥,越長勁越大,與別的牛不一樣,健壯得很。後來,牧音跟著牛,發現牛專門喝這些泉水。於是他也喝,那水與別的泉水味道不一樣,後來他才發現泉水還能治病。以後這藥水出名了,四面八方的人都到這裡喝水,周圍的民眾為了感謝藥王爺,就在七里寺附近建了一個藥王廟,供大家燒香,磕頭。過去,除了喝藥水,還有人到藥王廟求神藥。藥王廟建後,慢慢地,來的人越來越多,男女老少都有。年輕人除了喝水、逛廟會外,漸漸地唱起了花兒,越唱越多,於是形成了花兒會。七里寺的花兒會因此就跟藥水泉,藥王廟有了密切的關係。
六月初五下午,這裡已經搭上了許多帳篷(主要是做買賣的);一些"先行者"們甚至已經開始縱聲歌唱。整個會場有一種節目般的熱鬧氣氛。
六月初六:四面八方的人們,穿上大紅大綠十分鮮艷的服裝,乘車、拖拉機、騾車,或是步行,來到七里寺花兒會場。婦女們打著傘,男子們戴上草帽,穿上他們平時也許捨不得穿的最艷麗的服裝,唱花兒來了。回望來路,絡繹不絕的人流向七里寺湧來。

樂都瞿壇寺

瞿壇寺,位於青海省樂都縣境內。瞿壇寺的花兒會在農曆六月十五舉行,參加者也以樂都南山的藏、漢兩個民族的民眾為主。瞿壇寺花兒會一般舉行三天。從十四日拉開戰幕,十五日進入高潮,十六日傍晚接近尾聲。花兒會在新城街外的道路兩旁舉行,帳篷、布帷擠的滿滿的,確有“車水馬龍人如潮”之勢。這裡唱少年的形式沒有互助“雷台花兒會”那么規則,一般都是親會親,友會友,熟人中間接“連手”。高亢、響亮、委婉跌岩的歌聲,和著嗩吶、二胡、笛子的旋律而悠揚起伏。
十五日拂曉,人們不斷湧來,道路為之擁塞。從新城街到瞿壇寺大殿,密密麻麻水泄不通,歌手們設據點,各自拉開賽花兒的陣勢.“開靶”的多是女藝人,精神抖擻,即興抒情舌底生香,向應戰者發出扣人心弦的歌聲: “雄鷹在半天裡轉三轉,翅膀在雲彩里翹了;少年的把式往前站,比武的時刻到了。”
一經交鋒便不在泛泛地唱了,而是很系統,有板有眼,有根有據,一問一答,從頭到尾,依次獻唱,爭奪魁首。待到深夜時,歌手重聚邀朋請友,再次進行長夜賽。詞曰:“天上的星星麻拉拉,大星把小星壓了;各個帳篷里出唱家,花兒哈唱不罷了。”
傳說,瞿罷寺在清朝初年香火鼎盛,那時該寺是禁唱“少年”的。有一年,一股土匪包圍了瞿壇寺,連續圍困數天,想讓寺內僧俗水斷糧絕後不攻自破,情況越來越危急。這時,有一位老漢率領大家唱起了“少年”,歌聲像風一樣傳向四面八方,在黑夜中越傳越遠。香客、腳戶還有方圓幾十里的人都被驚動了,都用“花兒”應和,從四方湧來,土匪賊兵越聽越慌張,在遍野傳來的歌聲中,飛快地逃走了。第二天是六月十五廟會,寺院住持說:沒想到這山歌退了賊兵,唱吧!從這以後,瞿壇寺每年都有“花兒會”。

互助丹麻場

土族是青海特有的少數民族,互助土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以土族為主體民族的自治縣,被稱為"土族之鄉"。土族花兒與河湟地區其他民族的花兒旋律有明顯區別,具有特殊的韻味。
丹麻場物資交流會是融物資交流、花兒會等經濟文化於一體的綜合活動。
關於丹麻場花兒會的來源,也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這裡本是一片森林。後來,一個土司霸占了這?/SPAN>,弄得民不聊生,連續乾旱了三年不下雨,幾乎旱死了所有的生物。後來,有一男一女兩個人來到這裡唱歌,他們不斷的歌聲唱來了雨,但兩人也隨即變成了兩棵樹。以後,大家為紀念這一男一女,每年在一定的時間裡,就到這地兒來唱花兒,慢慢地形成了現在的花兒會。如今,這兩棵由兩個生命化成的樹仍然枝葉繁茂,成為了當地民眾心目中的聖物。
這一天,男女老少穿上艷麗的民族服裝來到這裡。河灘及其附近一片小小的樹林子,是唱花兒的主要場所。
我們首先加入了圍坐在一起的一個小群體。他們中有男有女,是同一個莊子裡的,彼此之間也相互認識,但並沒有親戚關係。得知我們從北京來,他們很歡迎我們的加入,其中一男子還按當地的風俗給我們敬了兩杯酒。他告訴我們,以前日子過得苦,沒有好條件,雖然也唱花兒,但遠不如現在熱鬧。改革開放後,大家富裕了,有吃有穿,心情好了,兩口子感情也好,花兒會也越搞越熱鬧,並且與物資交流貿易結合得更加緊了。
與其他地方一樣,男女對唱的花兒,主要是講感情上的事,"她唱一句少年,我答一句回話"。這裡的花兒主要也是以愛情主題為多。如:
你倆人打了一對雨傘,好像撐開了一對牡丹。
清水淌了一河灘,丹麻的會場上我們倆好。
又有如“找個朋友去過個生活”等詞句,表達的均是"感情上的事"。
也有用花兒來對自己的心情進行描述的:
她的雨傘打起來花得很,唱一句少年我們都喜歡。
此外,自然也有反映其他事情的,像:"老天爺晴了雲彩多,為啥不降個雨來",唱的是天氣。
除了以上外,還有完全從生活場景編出來的花兒詞。我們看到,一開始,男子喝"互助大曲",婦女喝的是另一種青裸酒;過一段時間後,男女交換各自手中的酒瓶,然後一同唱起了花兒。他們說,這是“換酒歌”。

大通老爺山

老爺山花兒會,是每年農曆六月初六在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老爺山舉行的大型民歌演唱活動,產生於明代,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從以娛神為主逐步演變為以娛人為主的大型民間歲時民俗活動。
關於“老爺山花兒會”還有一段發生在玉皇大帝靈宵寶殿里的神話:有一天,西王母與眾仙在這裡聚會,玉皇大帝坐在寶殿里看眾仙畢集,樂得合不上嘴,覺得自己是三界至高無上的天神,好是威風!這時,西王母看透玉帝的心思,便對玉帝說:“你坐在這個寶殿的年代太久了,人間的帝王換了又換,你就不應該讓位嗎?”眾仙聽了都暗暗點頭。西王母又說:“現在該輪到我坐了,你以為如何?”玉帝被突如其來的提問弄得不知所措,想了一想便計上心頭,說道:“也罷,我給你一件很細的寶物,你到西方須彌山去,那裡有兩座大山,你能挑到這裡來我就給你讓位”。西王母接過針那么細的寶物,化作一個大姑娘去西方挑山,晝夜兼程地回來。走到大通縣境時,碰上了一位老漢,老漢見她用很細的鐵絲挑著兩座大山感到很驚訝,便問到:“姑娘,你用那么細的鐵絲挑山,不怕它折了嗎?”誰知道剛一說“折”,寶物折斷了,兩座山落在地上:一座是老爺山,另一座是氂牛山。西王母駕雲站在老爺山山頭,不禁流下淚來。這一天正好是人間的“六月六”,西王母的眼淚便成了“六月六”的“洗山雨”。
老爺山花兒會演唱形式有兩種。一是民眾性自發演唱,農曆“六月六”在老爺山的密林花叢中,或數十人或幾百人自由唱和,情景交融;二是1949年以後興起的有組織演唱,有固定的演唱場所和舞台,歌手經過層層選拔,在舞台上賽歌競技。老爺山花兒會以演唱“河湟花兒”為主。演唱者有漢、回、土、藏等民族的歌手,他們共同用漢語演唱花兒。老爺山花兒內容主要以歌詠愛情生活為主,也涉及宗教、民俗、生產勞動、歷史故事、新人新事等類型。其唱詞以七字(一三句)與八字句(二四句)相間的四句體為主,特別規定二四句句尾必須是“雙字”詞,另外一、三句和二、四句分別押韻,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唱詞格律,在全國漢族民歌中也屬特例。。河湟花兒的語言生動、形象、優美、明快,多用賦、比、興等修辭手法,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大通老爺山花兒有《大通令》、《東峽令》、《老爺山令》,《老爺山上的刺梅花》等代表性曲目,其中《老爺山上的刺玫花》刻在了老爺山底下關羽神像旁。這些曲調韻律獨特,優美抒情、高亢嘹亮、婉轉悠揚。
老爺山花兒花是青海眾多花兒會中最為盛名的花兒會之一,政府高度重視,民眾參與積極,在青海大通花兒會影響力極大,大通縣依靠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把文旅融合發展作為提升第三產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文化旅遊業對大通經濟發展所作的貢獻日益突出,2000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將傳統的“六月六物資交流大會”定名為“六月六花兒會暨物資交流大會”,2005年,又上升為“2005青海·大通六月六花兒文化旅遊節”。2010年再次提高節會規格和水平,上升為“中國·青海老爺山花兒會”,至今已成功舉辦五屆。
2006年5月20日,老爺山花兒會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互助波波會

"波波"為土族語,意為法師作道場。俗稱跳神。青海省互助縣土族不僅信仰藏傳佛教,而且信仰從漢地直接傳入的神祇供奉神祇的寺廟每年都要舉行酬神祭祀活動,一些地方沒有固定寺廟,也要搭起帳篷神廟進行祭祀,屆時要清"波"來作道場。
"波波會"的主要儀式有:豎幡、跳神、招魂、放幡、卡卦等。在神殿前豎高10米的幡桿,埋地60厘米深,寓意為三十三天界和十八層地獄。用黃表和彩紙剪貼的雲紋、水浪、萬字紋、連環套等花樣長幡和長線,掛在桿頭,垂落於地,幡桿頂端橫置兩齒叉,叉尖各戳一個大饅頭。因幡繩端拴著包有五色糧食、紅棗、花生、水果糖、硬幣等物的"糧蛋子"。"波波會"的高潮是最後一天,作道場時把所有供品拿到廣場上,煨桑、上香、點燈、磕頭禱祝.然後由大法師領班,其餘法師隨其後,手舉法鼓,身穿法衣,頭戴法冠,齊敲鼓點,高頌禱詞,左族右轉,前移後挪,還做各種動作。法師跳神一般約二三小時左右。隨後大法師還要做法招魂,把一小瓷瓶勾倒,意為勾來一童男魂酬神.所以每到"波波會"時節,民眾都給男孩佩戴一個裝有蒜、五色糧、五色布的小紅布袋,以免被勾掉魂。放幡時,眾人圍觀搶"糧蛋子"和桿頭饅頭,得饅頭者生"狀元郎",得"糧蛋子"者可攘災避禍。人們還撕一點幡紙,作為孩子沖邪時用。
"波波會"是土族傳統的民俗活動,每逢農曆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等日子,青海互助縣的許多土族鄉村都要舉行"波波會",時至今日,每年的"波波會"仍香火旺盛,法鼓不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