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村港村

青村港村位於上海市奉賢縣境東部偏南,跨青村港市河兩側,距縣府13公里,是南奉公路上主要集鎮之一,為青村鄉政府所在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村港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上海市奉賢縣
  • 面積:657.68畝
簡介,自然資源,文化教育,經濟,人口,基礎設施,

簡介

鎮呈梭子形,東西長,南北窄,面積657.68,人口6905人,其中居民2726人,農民1442人,鄉辦企業職工2735人。青村港,原名青溪。宋初有移民流徙居住,漸成漁村,溪水穿村而過,直通大海,故被呼作青溪。元末明初,青溪逐漸發展,遂成濱海小鎮,隸於陶宅巡檢司。明嘉靖年間,陶宅因屢遭倭患,日趨衰落,青溪便成了商品集散之地。清雍正九年(1731年),縣令舒慕芬引南橋塘水,經益村壩疏青村港以通城壕,青溪且為青村所千總駐地,故易名青村港。嘉慶年間日趨繁榮,據清嘉慶《松江府志》載:“分邑後,舟楫往來如織,百貨聚焉,廛之盛,遂冠東鄉諸鎮”。
民國26年(1937年)冬,日軍在青村港燒殺搶掠,燒毀店鋪200餘間,死傷30餘人,商市一度蕭條,抗戰勝利後商市恢復。解放後,一直是區、鄉、公社機關所在地。1958年,首建青村化肥廠。青村港現發展成為以工業為主的集鎮,有縣屬奉賢油脂廠和奉賢機械配件廠。奉賢油脂廠原為清光緒年間的油坊,解放後由胡橋遷青村,幾經改建更新,已成為機械化、自動化程度較高的油料加工工廠。鄉辦廠有化肥廠、萬象電扇廠、農機廠、機械五金廠、印花廠、針織廠、拉絲廠等11家。1984年,鎮區工人3696人,總產值6815.47萬元,利潤872.88萬元。青村化肥廠為上海市郊區規模較大的磷化肥生產重點廠,有職工500人,年產值900餘萬元,向公社上交利潤100~150萬元;該廠生產的磷肥,質量達部頒標準,全國80%的味素廠使用該廠生產的硫酸鎂用於製作味素,部分供出口。萬象電扇廠為上海市電扇生產定點廠之一,萬象牌電扇為上海市名牌產品。商市原僅東西老街,現新建南北人民路新街,形成“丁”字街。新街兩旁建有百貨、飯店、旅館等大樓及影劇院。鎮上工交、商業、文教衛生等設施比較齊全,設有60餘個商業、服務門市部。青村衛生院中醫針灸、眼科、小兒科較為出名,江浙等省病家常慕名遠道前來就醫。

自然資源

截止2008年,該村國土面積36平方公里,有耕地總面積4297.5畝(水田1955.34畝,旱地2342.16畝),人均耕地0.85畝,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297.5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237.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84畝;擁有林地16309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4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7畝;水面面積150畝,其他面積33243.5畝。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 所,校舍建築面積4802.4 平方米,擁有教師 30人,在校學生1195人,距離廠口鄉中學2 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85 人,其中小學生1195人,中學生290人。
青村港村
全村建有文化站10個、業餘文娛宣傳隊9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經濟

該村農民收入以種殖業和養殖業為主。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594.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30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46.14萬元,占總收入的8.56%;畜牧業收入731.38萬元,占總收入的9.93%(出欄肉豬3939頭,肉牛238頭,肉羊473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收入1632萬元,占總收入的80.61%;工資性收入69.8萬元,占總收入的0.86%;全村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77人(占勞動力的13.19%),在省內務工647人,到省外務工30人,外出務工收入62.99萬元。

人口

截止2008年,該村有農戶1345戶,鄉村人口5164人,其中男性2562人,女性2602人,其中農業人口5164人,勞動力3576人,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343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苗族、彝族混居地,其中苗族233人。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路燈,有1154戶通自來水,有190戶飲用井水,有1344戶通電,有119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19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9.74%和89.9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6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11戶(分別占總數的57.84%和46.83%);該村委會到鄉道路為柏油、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擁有汽車88輛,拖拉機112輛,機車85輛。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10戶;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3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8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2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