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發育期

青春發育期

青春發育期是指青少年13到23歲的這一時間段,這個時期的兒童正處於身體和心靈的發育階段。其主要特點是身心發展迅速而又不平衡,是經歷複雜發展,又充滿矛盾的時期。

有學者指出,近幾十年來,人類在生物性成熟方面存在著全球性提前的傾向。這主要表現在青春發育期提前到來和青春發育期完成的縮短化兩個方面。從而使每一代人提早達到成人的成熟標準。這種具有時代性的發展加速現象受當代經濟和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現代文明的普及以及全球氣候條件的變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所致。這種青春發育期普遍提前趨勢,給社會和教育帶來很多的矛盾和問題,也使青春期兒童身心發展的不平衡和種種危機與困難更加明顯地表現出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春發育期
  • 外文名:Puberty
  • 拉丁文名:Quippe
  • 年齡:11-16歲
  • 對象:青少年
  • 性質:一個發育階段
發育加速,身體成長,生理機能,性成熟,思想特徵,記憶廣度,形式運算,邏輯推理,自我意識,概括,表現,性格特徵,心理紊亂,心理偏差,矛盾特點,情緒變化,自我中心,獨特自我,假想觀眾,逆反期,表現,主要對象,形式,不良表現,遊戲成癮,分裂症,自殺傾向,犯罪,

發育加速

青春發育期的生理迅速變化是由激素分泌量的快速增加所造成的。這個時期的身體變化可區分為整個身體的加速成長和性成熟兩個方面。兩者之間相互聯繫,並受激素分泌變化的調節。

身體成長

青春期是個體生長發育的鼎盛時期,這個時期,身體和生理機能都發生急速變化,成為生長發育的高峰期,也就是第二加速期。這個時期的兒童的身高、體重、肩寬、胸圍都發生非常明顯的變化。
1.身高快速增長
身高的快速增長是青春發育期兒童身體外形變化最明顯的特徵。據統計,在青春發育期之前,兒童平均每年長高3—5厘米,在青春發育期期間,平均每年長高約6~8厘米,甚至達到10—12厘米之多。
2.體重迅速增加
體重是身體發育的一個重要標誌,體重反映肌肉的發展、骨骼的增長以及內臟器官的增大等。青春發育期兒童體重年平均增長量達4.5—5.5公斤。

生理機能

青春期兒童的生理機能也迅速增強,肌肉與脂肪的變化,使男性肌肉強健,女性身體豐滿;腦與神經系統逐步發育成熟。
經歷青春發育期的成長加速,少年兒童的體形和面部特徵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通過這一變化,他們的體貌特徵開始接近成人。

性成熟

生殖系統是人體各系統中發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標誌著人體生理髮育的完成。
1.性器官發育
生殖器官在青春發育期之前發育非常緩慢,一旦進入青春發育期,發育速度會迅速上升。
2.第二性徵的出現
男自15-20歲起、女自12-18歲起,就出現青春期的下一性徵(第二性徵)開始出現。第二性徵是指身體形態上的性別特徵,也稱副性徵。女性第二性徵主要表現為乳房隆起、體毛出現、骨盆變寬和臀部變大等;男性第二性徵主要表現為出現鬍鬚、喉結突出和嗓音低沉、體毛明顯等。第二性徵的出現,使少年男女在體徵上的差異凸顯出來。
3.性功能成熟
生殖系統發育成熟標誌著人體生理髮育的完成,性腺的發育成熟使女性出現月經,男性發生遺精。
月經初潮出現是女性少年身體發育即將成熟的標誌。初潮年齡約在10—16歲,平均年齡為13歲左右,但一般到18歲卵巢發育方達成熟水平。
男性性成熟要晚於女性,首次遺精約出現在12~18歲之間,平均年齡約為13~15歲,但約4—5年之後生殖系統才能真正發育成熟。
青春發育期的發展存在性別差異,女性比男性平均提早兩年。

思想特徵

記憶廣度

一項記憶廣度的研究,即從嬰兒期至老年期畢生的發展研究結果表明,國中階段的成績是一生中最高( 11. 04)的,超出大學階段的水平(9.4)。記憶廣度屬短時記憶的範疇。記憶發展的一個重要表現,是在記憶中可儲存信息量的多少。少年期兒童擴大了記憶更多材料的空間。這項研究結果說明,少年期的短時記憶達到個體一生的最高峰。
對各種材料記憶的成績都達到高值
台灣的一位心理學家對有關青少年各項記憶研究做了概括,發現從9歲至18歲期間的被試者對各種不同材料的記憶(包括物理刺激、聲音、數字與數學、語言等8項)成績都隨年齡的增長而發展,十五六歲達到最高峰,到十七八歲出現略有下降的現象。這可以表明,少年期記憶的發展已進入全盛時期。

形式運算

按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少年期處於形式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的思維屬於形式邏輯思維。這一階段思維的主要特點有兩個:其一是思維形式擺脫了具體內容的束縛;其二是假設演繹推理能力的發展。
1.思維形式擺脫了具體內容的束縛
與具體運算階段不同,形式運算階段兒童的思維能夠理解用言語表述的命題的邏輯關係,並能夠依據邏輯關係對命題作出正確的判斷。
一項研究(奧爾松)設立三種條件:第一種條件是主試者手中握一小球,沒讓被試者看;第二種條件是主試者手中握一紅色小球,給被試者看到;第三種條件是主試者手中握一綠色小球,讓被試者看到。在這三個條件下,主試者都分別向被試者提出兩個同樣的命題讓被試判斷。
命題I:“我手中握有一個綠色的或者不是綠色的小球。”
命題Ⅱ:“我手中握有一個綠色的和不是綠色的小球。”
每個命題給出三個答案,即“對”、“不對”、“不知道對不對”,令被試者選擇其中的一個。
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對兩個命題的回答基本相同。其答案如下:在第一種條件下,多選擇“不知道”(因為沒有看見小球);第二種條件下多選擇“不對”(因為看到的是紅色球,不是綠色球);第三種條件下多選擇“對”(因為看到的是綠色球)。很明顯,他們的思維受顏色這一具體內容的束縛。
形式運算階段的少年兒童的答案則是:不論在第一、第二還是第三種條件下,選擇答案只關注命題本身所表達的邏輯關係。凡有“或者”的命題就選“對”,凡有“和”的命題就選“不對”。
分析上述兩個年齡階段兒童對命題判斷的差別: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的判斷受事物的具體特徵(小球的顏色)的束縛;而形式運算階段的兒童的判斷關注命題語言表述的邏輯關係(“或者”與“和”)。這說明形式運算階段的兒童能夠運用抽象邏輯思維規則的排中律進行正確判斷,得出正確答案。
2.假設演繹推理能力的發展
少年期兒童已經具有抽象邏輯推理能力,能運用假設演繹推理,推論出問題的結論。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特點是從假設出發,提出問題的可能性。其思維過程是,當他面臨問題情境時,首先運用“一般的理論”思考影響結果的各種可能因素,並形成假設,然後通過實驗驗證假設的真偽,或者運用系統的科學方法,運用演繹推理檢驗假設,得出結論。
皮亞傑運用鐘擺實驗證明,形式運算階段的兒童已經具有假設演繹推理能力。
皮亞傑的鐘擺實驗是要求兒童得出影響鐘擺速率的因素。被試者中包括幼兒、小學生和中學生。演示鐘擺運動後,向被試者提供幾種條件,見圖。
形式運算階段的少年兒童,面對問題,經過思考,先提出幾種可能影響鐘擺運動速率的因素:一是擺錘的重量,二是吊繩的長度,三是鐘擺下落點的高度,四是最初起動力的大小。然後通過實驗一一驗證這4個因素各自的影響作用(每次只改變一個因素,其他因素不變),結果得出了只有繩長改變才能影響鐘擺運動速率的正確結論。
相比之下,幼兒或隨機擺弄,或用力推動鐘擺;國小兒童雖然能夠提出少許可能的因素,但是尚缺乏運用假設演繹推理解決問題的能力。

邏輯推理

抽象邏輯思維是一種假設的、形式的、反省的思維。少年期抽象邏輯思維雖然占有優勢,但是其本身仍處於發展過程中。國內的一項大型思維發展研究(朱智賢等)的結果表明,青少年的邏輯推理能力和掌握邏輯法則的能力都隨年級(初一、初三和高二)的提升而顯著發展。
1.青少年邏輯推理能力發展的趨勢
青少年邏輯推理能力的發展隨年齡的增長而提高,初一學生開始具備了各種推理能力;初三學生的推理能力有明顯發展;高二年級後,學生的推理能力已基本達到成熟,各種推理能力都達到了比較完善的水平。
2.掌握邏輯法則發展的特點
邏輯法則的掌握主要表現在對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的認識上。初一、初三和高二學生掌握邏輯法則的能力隨年級的提升而顯著提高,到高二已趨於成熟;三個年齡組掌握不同邏輯法則的能力都存在著不平衡性,排中律的成績低於同一律和矛盾律。

自我意識

概括

少年期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二個飛躍期
發展心理學家認為,青春發育期進入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二個飛躍期(嬰兒期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一飛躍期)。進入青春期,由於生理髮育的加速和性發育走向成熟,使他們感到不適應,出現不平衡的感受及種種矛盾和困惑。面對這些矛盾和困惑,少年兒童體驗著危機感,這促使他們要關注自我的發展和變化。
兒童的發展歷程,使他們從面向母親到面向家庭、幼稚園和學校,不斷地向外界環境展開。青春期的“急風暴雨”式的變化,讓兒童產生惶惑的感受,與此同時,自覺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思想從外向的客觀世界抽回一部分來指向主觀世界,使思想意識進入再次自我,從而導致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二次飛躍。

表現

1.強烈關注自己的外貌和風度
青春期自我的興趣首先表現在關注自己身體形象上。他們強烈地渴望了解自己的體貌,如身高、胖瘦、體態、外貌、品位,並喜歡在鏡中研究自己的相貌、體態,注意儀表風度。青春期兒童特別注意別人對自己打扮的反應:對他人的良好反應,體現著自我欣賞的滿足感;對某些不甚令人滿意的外貌特點而產生極度焦慮。
2.深切重視自己的能力和學習成績
中學學生的能力和學業成績更加影響著他們對自己的能力和在群體中社會地位以及自尊感的認識,並逐漸影響著自我的評價。因此,能力和學習成績是少年兒童關注自我發展、體現自我價值的重中之重。
3.強烈關心自己的個性成長
他們認認真真地看待自己個性特點方面的優缺點;在自我評價中,也將個性是否完善放在首要地位;對他人針對自己個性特徵的評價非常敏感。
4.有很強的自尊心
他們在受到肯定和讚賞時,內心深處會產生強烈的滿足感;在受到批評和懲罰時,會感受重大打擊,容易產生強烈的挫折感。這是學校和親職教育不可或缺的心理依據。

性格特徵

心理紊亂

少年期生理髮展的加速和性成熟的加速,使少年兒童對自己的生理狀況不適應,甚至會對這種突然到來的急速發育產生陌生感與不平衡感,從而出現諸多心理生物性紊亂。
生理系統的不平衡會導致各種疾病的出現,如支氣管喘息、腸道運動失調、神經性食欲不振、強迫神經症、口吃等。表現出的症狀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胸悶、心慌、呼吸不暢以及全身酸懶、精神不振或其他疑似症狀。而這些症狀多半都是功能性紊亂所致。
由於他們對生理變化的不適應,往往把生理髮育上的不協調和功能性紊亂等感覺作為嚴重疾病加以反應,導致對症狀的過分誇大,乃至造成情緒緊張和焦慮。嚴重的心理生物性紊亂會使一些人感到難以忍受而影響學習和健康。

心理偏差

青春發育期被稱為危機期或困難期,這意味著這個時期的兒童會遇到許多壓力、矛盾和危機。
青春發育期較易出現的心理疾病有神經症、病態人格、躁狂症等。

矛盾特點

青春期生理上的急劇變化衝擊著心理的發展,使身心發展在這個階段失去平衡。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使少年兒童產生成人感,心理發展的相對緩慢使他們仍處於半成熟狀態。成人感和半成熟狀態是造成青春期心理活動產生種種矛盾的根本原因。青春期心理活動的矛盾現象可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
成人感與半成熟現狀之間的矛盾
由於生理的成熟,少年兒童在心理上產生自己發育成熟的體驗,認為自己已經是成人,這就是成人感,成人感的內容包括:
第一,從心理上過高地評價自己的成熟度。
第二,認為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屬於成人水平。
第三,要求與成人的社會地位平等。
第四,渴望社會給予他們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半成熟現狀是指少年兒童的心理發展處於從童年期向成熟發展的過渡階段。他們的認知水平、思維方式和社會經驗都處於半成熟狀態。於是就出現了自己認為的心理發展水平與現實的心理發展水平之間的矛盾,即成人感與半成熟狀態的矛盾。這是發展中的矛盾,是人生必經的矛盾衝突,這是青春發育期的少年兒童不能迴避的最基本的矛盾。
心理斷乳與精神依託之間的矛盾
成人感使他們的獨立意識強烈起來,他們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擺脫成人,特別是父母的羈絆,而有自己的獨立自主的決定權。事實上,在面對許多複雜的矛盾和困惑時,他們依然希望在精神上得到成人的理解、支持和保護。
心理閉鎖性與開放性之間的矛盾
青春期兒童出現心理的閉鎖性,使他們往往會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封閉起來,不向外袒露,主要是不向成人袒露,這是因為成人感和獨立自主意識所致。另外的原因是,這時的少年兒童認為成人不理解他們,而對成人產生不滿和不信任,又增加其閉鎖性的程度。但是,與此同時,少年兒童的諸多苦惱又使他們倍感孤獨和寂寞,很希望與他人交流、溝通,並得到他人的理解。這種開放胸懷的願望促使他們很願意向同齡朋友推心置腹。其實,他們也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向自己認為可信賴的成人朋友吐露心聲。
成就感與挫折感的交替
青春期兒童通常要表現成人式的果敢和能幹,如獲得成功或取得良好的成績,就會享受超越一般的優越感與成就感。如果遇到失利或失敗,就會產生自暴自棄的挫折感。這兩種情緒體驗常常交替出現,一時激情滿懷,一時低沉沮喪。

情緒變化

少年期的心身發展和所面臨的發展中的矛盾,使他們的情緒和心境都會出現不平衡乃至暫時性的紊亂,如煩惱、孤獨和壓抑等消極情緒體驗。
情緒和心境的發展呈現出動態的發展趨勢
考察青春期兒童情緒狀態的日常變化的研究(拉森)發現,青春期早期,情緒狀態的積極方面較少,消極情緒較多;情緒的穩定性較差,起伏變化較多。到青春期後期,情緒穩定性增加,情緒起伏變化逐漸趨緩。
煩惱增多
(I)為在公眾面前的個人形象而煩惱。外觀形象的變化是少年兒童要改變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的迫切需求。如何改變,以什麼樣的姿態出現才能得到別人的承認和喜愛,這是他們的心理需求。對此,他們在暗自探索,往往為找不到滿意的答案而煩惱。
(2)為在同伴集體中的個人尊嚴和社會地位而煩惱。在集體中的社會地位、受人尊重和喜愛是兒童的強烈心理需求。原有社會地位高者,希望在青春期得到鞏固或提升;那些過去在同齡人中未曾有過良好的社會地位的兒童,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和自尊心的需要,他們渴求得到同伴的接納、肯定和喜愛。這種願望困擾著他們,有時會讓他們感到無奈、痛楚,甚至屈辱。
(3)為與父母關係出現裂痕和情感疏離而煩惱。兒童的願望和要求遭到父母的阻止或干涉時,他們感到父母不能理解他,也不理解父母為什麼如此這般。常常出現矛盾,甚至情感疏遠。青春期兒童的種種困擾使他們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他們需要親密的親子關係。理解和不理解、疏離和親密、融洽和不融洽的親子關係,深深地觸動和困擾著兒童的心靈和情感。
孤獨感、壓抑感增強
少年兒童需要同伴的親密關係和朋友,如缺乏友誼和同伴交往,他們會產生孤獨感;如果未能建立起相應的社會關係,他們會陷入被同伴拋棄的孤獨和壓抑的困境而難以自拔。
少年兒童心理上的成人感與半成熟現狀之間的矛盾,使其在面對現實時常常會遭遇挫折;由於要維護精神獨立的自尊,而不輕易向成人求教,又讓自己常常處於孤立無助的狀態。
壓抑是當需求和願望得不到應有的滿足時而產生的一種心理體驗。少年期是發展的敏感時期,在身心發展方面,在物質、精神、文化、社會交往諸方面產生許多要求,這些要求或因為受到忽略、阻止,或因為不切實際而導致失敗。由於自尊心的驅使,好勝心受挫以及缺乏應有的滿足等,他們體驗著困苦、無助和深深的壓抑感。

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現象是皮亞傑最先發現和提出的,是皮亞傑描述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的術語。幼兒自我中心現象是以自我的感受、自我的認知來理解他人的感受和認知的現象。皮亞傑是在兒童的認知領域發現的自我中心現象,不是在社會和道德領域內發現的,也不是在兒童對他自己的意識中發現的。少年兒童的自我中心性表現與皮亞傑的原意不同,它是以人際關注和社會性關注為焦點,把自己作為人際和社會關注的中心,認為自己的關注就是他人的關注。少年兒童自我中心性,可以用“獨特自我”與“假想觀眾”兩概念來表征。

獨特自我

獨特自我是一種個人的虛構,是一種以個人的意願作為獨立推理體系的模式。將自我的情緒、情感體驗擴大化、絕對化,從而將主觀和現實統一於自我,而不理解他人為什麼與自己的感受和觀點不同。

假想觀眾

假想觀眾就是在心理上“製造”想像中的觀眾。他們關注自己。同時以為別人也都關注著他、注意著他,都是他的觀眾。將自己作為關注的焦點,他自我欣賞,便以為人人也都欣賞他;他自感不足,更以為別人也都對他無好感。他們的喜怒哀樂往往源於自我體驗,將自己的心境投射到別人身上。
從發展過程而言,少年期是從兒童的外傾趨向向內傾趨向發展的轉折期,故而同時具有兩種發展趨向的特點,是動態變化過程的過渡現象。

逆反期

反抗心理是少年期兒童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特徵,它表現為對一切外在強加的力量和父母的控制予以排斥的意識和行為傾向。

表現

1.為獨立自主意識受阻而抗爭
他們滋生著強烈的獨立自主的心理需求,而父母往往對此缺乏認識,總想在精神和行為上予以約束和控制,導致兒童的反抗。
2.為社會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滿而抗爭
他們需要成人將其視為獨立的社會成員,給予平等的自主性,父母卻一味地把他們置於“孩子”的地位,而予以保護、支配和控制,從而導致反抗,使親子矛盾突出。
3.觀念上的碰撞
教師和父母的教育,多將成人的觀點強加予少年兒童,在大小事情方面都已經具有自己的觀點和主張的“被教育者”會牴觸或拒絕接受,從而表現出觀念上的某種對抗。

主要對象

反抗的對象主要是父母,但也具有遷移性。當某人或某集團成員的言行引發其反感時,便會排斥或否定該人物或該集團的作為,有時因情緒左右,會將是和非一起排斥掉。

形式

反抗的形式可歸納為如下兩個方面:
第一,外顯行為上的激烈抵抗。主要表現為態度強硬、舉止粗暴,且往往具有突發性,自己都難以控制。事後會後悔而平靜下來。但再遇矛盾,又會以強烈衝突的方式應對。
第二,將反抗隱於內心,以冷漠相對。他們不頂撞,對不滿的,乃至需反抗的言行似乎置若罔聞,但內心壓力很大,充滿痛苦,並會將其內化為不良的心境,難以轉移。
第一、第二兩個逆反期的異同
1.逆反期的年齡時段
第一逆反期在2~4歲期間,多在3歲左右;第二逆反期出現在國小末期至國中階段的10~11歲至15—16歲,突出表現在青春發育期。
2.兩個逆反期的共同點
兩個逆反期的共同點在於:
(1)、都聚焦於獨立自主意識的增強、向控制方要求獨立自主權。
(2)、兩個反抗期的兒童都出現成長和發展的超前意識,第一反抗期的兒童具有“長大感”,第二反抗期的兒童具有“成人感”。
3.兩個逆反期的不同點
兩個逆反期的不同點在於:第一逆反期所要的獨立自主性在於,要求按自我的意志行事,其重點是要求行為、動作自主和行事自由,反抗父母的控制,反對父母過於保護和越俎代庖。他們所要求的獨立作為中,有許多是力所不能及和不切實際的。
第二逆反期所要的獨立自主性是要求人格獨立,要求社會地位平等,要求精神和行為自主,反抗父母或有關方的控制。這種內在需求和對環境的要求是發展性的需要,是必經的,但也由於發展現狀的矛盾性給他們帶來許多不適宜和不適應,乃至困惑和危機。
幫助少年兒童順利度過逆反期
逆反期是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是發展性現象。它出現在人生髮展里程中的兩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轉折期,甚至可以說具有發展過程中的“劃時代”意義。逆反期階段能否較為順利地度過,能否減輕挫折和危機,對他們後續的發展至關重要。尤其是處於第二逆反期的少年兒童,這一時期是他們一生髮展的鼎盛時期,
對外在環境的作用非常敏感。因此,父母、教師和有關者如何理解和幫助他們是既困難又複雜的事情,但必須積極面對這重大責任。
父母的認識、現解和引導最重要,最經常面對反抗的是父母、最需要對他們理解和指導的是父母。
父母應注意的問題如下:
1.父母要認識和理解逆反期對心理發展的意義
為了更好地認識逆反期現象,需要了解兒童心理發展特點,學習有關知識並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認識。
2.父母要正確面對兒童逆反期這一客觀現實
逆反期是大多數兒童都要經歷的現實,不能存在僥倖心理,也不能被動應付。要事先做好思想準備,提前調整對待孩子的方式,使關係和諧,做能夠平等溝通的朋友,為下一步打下良好基礎。
3.父母要理解少年期多重矛盾的焦點所在
青春期的生理髮育使他們產生成人感,這是心理上、自我意識中的成人感。現實中,他們仍然是少年兒童,心理發展水平並未成熟。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對自我的認識超前。而父母只把他們視為尚未發展成熟的兒童,未能認識到“成人感”是兒童心理發展中存在著的“現實”。從這個意義上說,父母對兒童的認識滯後。一個超前,一個滯後,這種認識上的差距就成為雙方矛盾的焦點。
4.父母必須正視少年兒童獨立自主的需求
正視兒童心理上的“獨立自主”、“社會地位平等”、“人格受到尊重”的需求,是處理好親子矛盾的關鍵。為此,父母需進一步端正兒童觀和教育觀。兒童本身是積極主動的發展者、學習者、前進者,不能視他們為被動的受教育者或被塑造的對象。對他們的教育應遵循雙向互動、教學相長的原則,正視、重視孩子們成長中的需要,理解他們,盡心盡責地完成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的母親和父親的責任。

不良表現

遊戲成癮

網路成癮屬於無成癮物質作用下的上網行為衝動失控,表現為由於過度使用網際網路而導致個體明顯的社會心理功能損害。網路成癮又被稱為依賴或網路性心理障礙。
主要表現
網路成癮會給青少年帶來心理、生理和社會適應方面的困擾和傷害。
第一,不由自主的強迫性網路使用。青少年持久地渴望玩電子遊戲,遊戲衝動失控甚至難以減少遊戲時間,乃至上網遊戲幾乎占據所有時間和精力。
第二,在網路遊戲中獲得強烈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第三,一旦停止網路遊戲會出現心理和生理方面明顯或嚴重的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現象包括較高的抑鬱和焦慮,出現行為障礙和社交問題,乃至放棄重要的社會角色,放棄學習和工作,造成親子關係、夫妻關係危機等。
第四,在網路遊戲中所獲得的虛擬感受反過來會強化無限上網的欲望,造成惡性循環而不能自拔。
發展過程
初期,患者會出現精神依賴:渴望上網,如不能如願就會產生極度的不適應,出現煩躁、焦慮、暴躁等症狀;
中期,出現軀體依賴:頭昏眼花、疲乏和顫抖、食欲不振等症狀;
再後,出現嚴重的心理社會問題:正常活動癱瘓,學習、工作、生活均受到嚴重影響,乃至出現生活自理障礙、認知能力下降、對現實生活失去興趣甚至出現暴力傾向和暴力行為等嚴重後果。
成癮原因
1.網路遊戲本身的特徵
網路遊戲具有娛樂性、互動性、虛擬現實性等特點,可以匿名,又具有不受現實生活交流方式限制的自由度,因此對青少年很有吸引力。網路和電子遊戲是雙刃劍,青少年在遊戲中獲得益智與促進能力的同時,往往不自覺地陷入網癮而不能自拔。
2.青少年本身的特點及個體的人格特徵
青少年自制力比較差,自我保護、心理抵禦能力弱而容易沉溺於遊戲中。那些在人格特徵方面具有高焦慮、低自尊、抑鬱傾向的青少年更容易網路成癮。
3.家庭環境不良和學校壓力過大
家庭中親子關係緊張、父母關係不和諧使青少年經受慢性而又長期的心理困擾;在學校學習壓力過大,尤其是對學校生活適應不良的青少年,在現實生活中受到挫折較多,而產生情緒、認知和人際關係失調,他們就會藉助網路來舒緩壓力、尋找安慰,逃避現實中遇到的困難。

分裂症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的症狀
1.精神萎靡,自訴頭痛頭昏,失眠心煩。談話時往往前言不搭後語,有頭無尾,支離破碎,或欲言不止,或百問不答,或喜歡使用自己創造的新詞、新字、使人費解。
2.活潑好動的青少年,逐漸變得孤僻離群、生活懶散,對外部事物不感興趣,注意力渙散,不專心聽課、學習成績下降,或是常發獃發愣,或蒙頭睡覺,衣衫不整,污穢不堪,或對鏡發笑,自言自語。
3.整日叫喊不停,獨自對空說話,甚至語不成句,情緒與言語內容常不相協調,如說有人要傷害他,但面部表現卻很高興;或為了一點點小事而勃然大怒。
4.情緒高昂、喜悅、話多、活動多、好管閒事、手舞足蹈、興奮異常。
5.情緒低沉,悲觀厭世,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往往自我貶低、自我譴責、自卑、多疑、憂傷、焦慮、話少、反應遲鈍。
6.想入非非,遐想終日。妄想內容多離奇古怪、荒誕無稽,如無中生有地認為飯菜內有人放了毒藥,或認為別人咳嗽、吐痰、搔頭等都是要對他採取行動的某種“特別信號”;有的認為自己被別人愛上了,常與對方糾纏不休;有的感到自己的思想、行為、身體受到電波、儀器的控制等等。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的先兆
在真正患病之前常常表現出社會行為退縮、交往困難、敏感、固執並缺乏幽默感等現象。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的原因
一是遺傳因素所致。研究表明,遺傳因素的效應,不是遺傳精神分裂症本身,而是遺傳易感性。
二是青春發育期身心發展迅速帶來的種種不適應、不平衡以及困惑和危機感。這些消極情緒的長期積累是導致精神分裂症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是青春發育期性機能的迅速發展和成熟、初戀失戀等誘因而導致患者常有對性的妄想等,也是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的一個重要原因。

自殺傾向

自殺這一心理社會問題已引起全球的關注。我國的調查數據表明,中國已屬於世界上的高自殺率國家之一,平均每年自殺死亡人數達28.7萬人,有200萬人自殺未遂。自殺已是我國全人群的第5位死因。更值得關注的是,自殺是15~34歲人群的首位死因(王聲濤)。
自殺傾向的年齡趨勢和性別差異
據國外調查,13—14歲的學生中有自殺意念者占29%,我國的調查顯示,15—26 歲的學生中有自殺意念者約占18%(范存欣)。16~ 24歲的自殺成功人數比率遠高於15歲以下。
自殺傾向的性別差異:在國內,無論是自殺意向還是自殺行為的發生,女性均明顯高於男性(梁軍);自殺已遂的男性青少年明顯多於女性,男女之比為3:1;在自殺方式上,男性多採取“剛性”方式,如跳樓、自縊等,女性則多採用“柔性”方 式,如服用大劑量的安眠藥、服毒等;從搶救效果來看,男性的自殺舉動多造成死亡 的後果,而女性的自殺方式比較容易被搶救過來。
造成青少年自殺的原因
1.心理障礙
據研究,青少年自殺者中90%都有心理障礙,其中尤以抑鬱最為常見。
2.家庭環境
父母關係不和、父母離異,父母教育方式不良,不懂得、不理解青少年的成長煩 惱,對他們採取消極、拒絕的態度,不能給兒童以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持,家庭暴力導 致嚴重的親子衝突等,這些家庭壓力使脆弱的青少年無力支撐繼續承擔壓力的男氣和信心,從而迷失良好生活和未來前途的希望。
3.學校的強大壓力
學習上的壓力、學業上的失敗、教師的高壓和懲罰、對青少年自尊心的嚴重傷害等,使脆弱的青少年個體難以“堅挺”地在集體中“適應”下去而尋求解脫。
4.不能面對個人遭遇的問題
如初戀失戀、與異性朋友發生感情上的糾葛和衝突,對違法和犯罪後的恐懼,還有被同伴拒絕、被社會排斥,使他們倍感痛苦、孤立和無助等都會加強他們的自殺傾向。
自殺傾向的先兆
青少年在自殺前往往會表現出一些先兆。他們會表現出各種嚴重的抑鬱症狀,如情緒極度低落,不與家人說話,躲避朋友,極度失落。在行為方面,他們開始梳理過去曾經出現過的麻煩的人際關係,將自已的財物整理並饋贈他人等。在言語方面,他們有時以暗示的方式表達出來,如說些與親人、朋友告別的話,或者說“我活著沒意思”、“我想死”、“我想知道死是什麼滋味”、“我不會再為這事煩惱太久了”等。
如果周圍的有關人員,特別是父母,對這些自殺先兆信號有所警覺,及時進行“心理救助”,在很大程度上會避免自殺行為的發生。

犯罪

青少年違反社會規範和社會行為準則或從事各種違犯法律的行動等,屬子反社會行為和犯罪。青少年的違法行為的比例比其他年齡階段的人要高,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青少年犯罪的發展趨勢和特點
據資料統計,青少年犯罪呈更加嚴重的趨勢,主要特點表現為:
第一,犯罪率增加。20世紀的後10年,我國的青少年犯罪在整個刑事犯罪中的平均比例為46%,近幾年所占比例在增大,年增加率超過5%。
第二,犯罪年齡呈下降趨勢。在2000年前後的5年期間,我國青少年作案年齡平均下降2歲,14—16歲犯罪狀況日益增多,13—14歲兒童明顯增多。第一次失足兒童的年齡呈下降趨勢。
第三,犯罪在性別上有女性增加的趨勢。
第四,未成年人作案特點日益呈暴力化、團伙化趨勢,犯罪類型集中在搶劫、強姦和盜竊,這類犯罪占全部犯罪類型的八成以上。社會中的閒散青少年等群體違法現象突出,並且構成青少年犯罪的主體。
引發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因素及預防
1.有些家庭成為滋生兒童反社會行為和犯罪的溫床
在我國失和、失教、失德、失才的家庭有所增加,這些問題家庭往往容易“造就”問題兒童。此外,失學、輟學問題也對青少年違法帶來嚴重影響。據少管所和監獄的數據,有近27 %的犯罪青少年來自破碎家庭,有近50%的犯罪青少年沒有完成九年義務教育。最新統計顯示,父母離異家庭的子女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4.2倍。
2.同伴因素和群體壓力
在青少年期,青少年與同伴交往的社會關係需求增強,同伴的影響逐漸取代父母的影響。青少年懼怕被同伴排斥,害怕被集體拒絕,所以許多犯罪是在群體壓力的情況下產生的。
3.處於發展過程中的青少年自身因素
青少年期,尤其是青春發育期的基本矛盾是成人感與半成熟現狀的矛盾。基於此,他們強烈要求表現自己的能力,實現自我價值,但是在行事過程中又經常遭受挫折。這使他們情緒波動,逆反心強,容易衝動,甚至導致矛盾的激化。於是,他們在強大的誘惑和壓力下,再加上心理抵禦能力的脆弱,又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便容易走向歧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