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嶗山登瀛民俗風情園

青島嶗山登瀛民俗風情園

登瀛民俗風情園即為原嶗山區沙子口街道西登瀛社區西部百雀林舊址 ,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環境優雅,景色旖旎,占地面積130公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青島嶗山登瀛民俗風情園
  • 地理位置:山東青島
  • 占地面積:130公頃
  • 著名景點:“徐福東渡”
歷史沿革,功能定位,專題功能區,徐福文化展區,生產工具展示區,生活用品展示區,傳統民居展示區,燈謎文化長廊,葫蘆文化展示區,中藥百草坊,餐飲服務,百姓小戲台,農家宴餐飲區,嶗山茶藝廳,休閒垂釣區,度假居住,社會公益,景區路線,

歷史沿革

《史記》記載,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徐福上書說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於是秦始皇派徐福率領童男童女數千人、以及已經預備的三年糧食、衣履、藥品和耕具乘坐蜃樓入海求仙,耗資巨大。但徐福率眾出海數年,並未找到神山返回大陸,取向說法不一,人們信服其率眾經朝鮮半島去了日本。徐福則在當地之山——嶗山留下後代,後代改山名為“勞”後改為“嶗”,取姓氏為“勞”。《史記》對徐福有簡短的記載。西漢劉向撰寫的《列仙傳》,晉人葛洪寫的《神仙傳》以及《廣異記》,《仙傳拾遺》等書中,都有對徐福神乎其神的描述。
青島嶗山登瀛民俗風情園
1934年沈鴻烈任青島市市長時,在這一帶興辦教育和開發嶗山旅遊,進行環境研究時,考證出這裡是秦始皇求不死藥派徐福伐木造船的地方,徐福從這裡登上了傳說中海上三神山之一的瀛洲,故將這裡改名為“登瀛”。
至今登瀛民俗風情園內仍留有一塊“望兒石”,傳說中數千童男童女隨徐福東渡,母親站在海邊苦盼孩兒歸來,日久竟化為一塊極目遠眺的人形岩石,似乎在企盼遠行的孩子平安歸來。
2008年3月,徐福東渡傳說被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登瀛村也成為很多歷史學者、民俗學者懷古探幽的世外桃源。
這裡舊有登瀛梨雪”的美譽,是嶗山的十大勝景之一。“嶗山腳下登瀛村,環山面海隱丘林”,這是原山東省副省長余修1958年視察登瀛學校時所題長詩中的開篇句,形象地寫出了登瀛社區的地理位置和環境特點。
登瀛村被譽為“嶗山第一村”,三面環山,南臨黃海登瀛灣,是嶗山西麓一塊肥沃的盆地。每當仲春時節,滿山的梨花飄灑在一層層梯田式的山坡上,玉蕊瓊英猶如雪蓋半坡,這一景觀早年被譽為“登瀛梨雪”。近年來,附近農民又多栽植水蜜桃樹,清淡中又添了粉紅,桃花似片片紅雲,梨花似皚皚白雪,空氣中瀰漫著濃郁的清香,景致宜人,使人有身臨仙境之感。

功能定位

登瀛民俗風情園處所即為原青島百雀林生態觀光園所在地,這裡地理位置優越、空氣清新自然,景色優美如畫,民俗風情濃郁,是一處集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登山健身、生態農業、農家客棧、特色餐飲、商務交流、民俗文化為一體的生、民俗旅遊觀光體驗園。
前百雀林生態觀光園始建於1996年,自開園以來,以優美的園林風光、鮮明的民俗風情,清新的綠色生態和溫馨周到的服務,總計接待了150餘萬遊客。先後被評為青島市農業旅遊示範點、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治理開發“四荒”示範戶、青島市綠色食品協會常務理事單位、2005年度青島市誠信旅遊經營單位、2005年度嶗山區委、區政府十佳農業園區和龍頭企業、2005年沙子口山海休閒遊定點單位、中國茶葉學會2003年、省農業廳2004年百雀林牌綠茶被評為一等獎、特優獎等榮譽。2007年被評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2008年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景區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森林覆蓋率達到70%以上,綠化率達到90%以上,這裡既有青島宜人的氣候特點,還兼具江南風光的秀美風情,有“天然氧吧”和“世外桃源”之稱。峻岭、峰林、幽峽、峭壁、林海、飛瀑、碧水、仿古棧道、吊橋、雲海、田園、廟宇、原始植被、珍稀動植物等構成了百雀林觀光園的獨特自然風光。景區四時之景不盡相同,隨季節更迭而各顯妙趣。春天,山花綻放,百鳥爭鳴,使景區充滿無限生機,如詩如畫,是回歸自然,探奇攬勝的良好去處;夏天,萬山疊翠,山靜水幽,是遠離喧囂,休閒避暑的勝地;秋天,這裡山色如黛,層林盡染,野果飄香,萬彩斑斕,適宜採摘登高;冬天,雲霧迷漫,白雪皚皚,銀妝素裹,尤宜踏雪尋梅,炕頭煮酒。
“不到登瀛來,怎識東海嶗。”景區內的山谷更是享有“小嶗山”之美譽,乃嶗山之餘脈,其山體不大而迴環曲折,集秀、幽、峻、奇為一體。山中建有登峰盤道,由四百三十二級台階組成,皆取山中天然之石順勢鋪就,全長約4里。山中有蓮花峰,高253.9米,峻峭高聳,氣勢雄偉,因形似蓮花,故名“蓮花峰”,令人倍感天地造化鬼斧神工之奇!另有“神龜望月”、“石門”、“仙人床”等自然山石景觀,追溯出古老的傳說以及對遙遠歷史的冥想,令遊人遐思無限。登峰遠眺,海天一色,山色雲氣相映,猶如身臨仙境。茂林奇石、琪花瑤草比比皆是,令文人墨客流連忘返。
依託得天獨厚的天然生態資源打造的登瀛民俗風情園,是山東省內第一個集徐福文化、嶗山民間藝術、民俗風情於一園的文化遊覽景區。本著保護和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提出的“挖掘、搶救、保護和傳承”的原則,築就了嶗山第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薈萃了徐福傳說的風情、膠東地區民俗的精華,展示了嶗山特有的道家養生文化是嶗山自然風光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縮影。
“一步邁進民俗,一日領略嶗山”是登瀛民俗風情園的生動寫照,園內搭建的10個內容不同的展區,風格迥異,各具特色。在林溪藤橋間盡情暢遊,倚山村小築,觀草亭魚池,讓人頓生“悠然見南山”的遁世之感。在民俗村中,遊客既能感受民俗文化的迷人魅力,又可以自己動手製作民間手工藝品。休憩時,還可以到小戲台聽戲唱歌,到茶藝區品茗欣賞水墨楹聯,到田間地頭感受垂釣、種植、採摘的樂趣。別具特色的嶗山櫻桃、嶗山茶、漁家宴、農家宴等更讓遊客興致盎然,流連往返。

專題功能區

徐福文化展區

作為徐福東渡的出發地,登瀛擁有豐富的歷史遺蹟和民間傳說,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展區內有望兒石、煉丹爐、求仙亭、造船遺址等多處歷史遺存,更有新建的徐福雕像、登船群像等人文景觀。遊客可以在這裡聽徐福東渡傳說,參與徐福拜祭儀式,與日、韓等國際友人交流徐福文化。
望兒石、煉丹爐、求仙亭、造船遺址、徐福雕像、登船群像
嶗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對於促進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發展,保護民族文化傳承,維護文化主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嶗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運用圖片、實物等資料,生動集中展示青島市及嶗山區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中包括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美術、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雜技與競技、傳統手工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節會活動等諸多種類。博物館定期舉辦各種民俗展覽活動,剪紙藝術、葫蘆藝術……在這裡,你會領略生產勞動、日常生活、歲時節日、人生禮儀等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你會感受民風、民情、民樂、絕活、絕技、絕倫的精美神韻,你更能體會百戲、百工、百曲、百品所表現的生命活力。
【嶗山民間故事、嶗山道教音樂、嶗山茶道、螳螂拳、膠州秧歌、茂腔、柳腔等】

生產工具展示區

在長期的農業生產過程中,先民們為滿足生產需要,創造出形形色色的生產工具。耕播、搬運、灌溉、收割,隨著生產方式的演進,生產工具也隨之發生了重要變革。生產工具展示區蒐集大量散落於民間的工具類舊器物,這些具有地方特色並正逐漸消亡的生產工具,讓人們從歷史的民俗中,了解社會和生產方式的歷史演變。
由曲軸、繩索、水桶組成的老式提水工具軲轆,撒播覆蓋壠溝間種子的拉行農具趟子,木製獨輪的老式運輸工具小推車,這些陌生而神奇的生產工具將帶遊客走進舊時光,感受農忙時節熱火朝天的勞動氛圍。
【石磨、石碾、碌碡、犁、獨輪車、木杴、木釵、篩子、連簡、鐵耙、耙頭子、鍘刀、擦板、鋤、鐮、杴、钁、三齒鉤、竹耙、偏簍、笆簍、糞斗子、糞筐、尿罐、尿桶、糞舀子、糞叉、摺子、草苫、石夯、笸籮、播種漏斗,驢具等】

生活用品展示區

生活用品展示區收集和展示上千件嶗山周邊地區百姓人家,從明清時期至今使用的生活用具。古風鄉趣的老屋,雕刻各式花紋的木門,種類繁多的木器、銅器、竹器、陶器、瓷器和大型家具,很多在電視中出現的生活用具在這裡都能一一覓到蹤跡,令人目不暇接。數百年的民間生活在罩子燈、油鐓子和笊籬間流連傳承,它們似乎在用喃喃低語,向人們講述一段段歷經滄桑的故事。
【風箱、舊罈子、舊缸、舊油燈、舊馬燈、罩子燈、汽燈、鉛水壺、錫壺、舊茶壺、舊臉盆、舊箱子、舊櫥具、舊柜子、舊炊具、舊桌子、油鐓子、漏斗、籮面籮、籮架、葫蘆瓢、堲褂子、泥飯罩、泥缽、泥盆、笊籬、舊桿子稱、舊盤、碗、碟子、舊衣物、舊木匠工具、舊鐵匠工具、木頭卡子(模子)、織布機、紡線車等】
祭祀類器物展示區
嶗山文化源遠流長,枝脈繁盛,有著強烈而濃厚的地域特色。嶗山的廟特別多,曾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之說。除了道教的影響,對狐仙的民間信仰,媽祖信仰,以及巫術、法術和占卜都在嶗山盛行。
嶗山民間歷來崇拜神靈:天地神、土地神、山神、財神、關帝聖君、海神、媽祖、胡三太爺等,都在人們祭祀之列,人們對他們頂禮膜拜,求神拜祖祈求平安。觀而化之成風,沿而久之成俗。民間祭祀器物展示區搜羅大量極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古時祭神用具,笙歌嘹亮,鼓樂悠揚,人們以虔誠之心祈求神明保佑,深深的文化烙印反映出人們鮮明而淳樸的性格特點。

傳統民居展示區

嶗山傳統民居與青島市區傳統的“別墅”和“里院”不同,接近膠東四合院式建築。農家院落里正屋三間,一明兩暗,鍋台、土炕均沿用舊制。正間架胡楷棚,梢間花紙封仰棚。壁子上封貼年畫,炕旮旯擺設衣櫥、櫃、箱、桌、橙等家具。炕上擺放的小炕桌、舊茶具、紙缸、針線笸籮、油燈等物品一應俱全。傳統民居展示區是嶗山民居的實物資料,真實還原古時人們生活原貌和民俗風情。
工藝技藝民俗體驗區
民間工藝是大眾生活的藝術,是經濟和文化的雙重載體。剪紙、年畫、刺繡、雕刻、陶器、編織、皮影、面具、麵塑、風箏等各具特色的民間工藝一脈相承,在歷史的沿革中保留至今。民間工藝區設有製作作坊,這裡有剪紙藝人、雕刻藝人、風箏、花燈、內畫、結藝、制陶等藝人現場製作,供遊人觀摩、製作、購買。表示戀愛的魚戲蓮,表示夫妻的魚咬蓮,這些承載著獨特寓意的傳統圖案,不出片刻就在民間藝人的手中栩栩而生,讓人嘖嘖稱奇。區內的陶器燒制爐,可以現場加工燒制簡易器物,供遊人一試身手。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民間手工藝製作,這裡讓您在遊玩中感受民間工藝品手工製作的樂趣。
【剪紙、年畫、刺繡、雕刻、陶器、編織、皮影、面具、麵塑、風箏】
特色民間文化展示區
百姓文化紀念牆,將遊人的題詞、手印等資料印製於牆上,作為一種永久性紀念。語言文化牆,將嶗山地區特色的地方方言,俚語、格言、謁後語、順口溜等語言文化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繪製在牆上,供遊人欣賞。
【百姓文化紀念牆,語言文化牆】

燈謎文化長廊

燈謎又名文虎,猜燈謎,亦稱打虎、彈壁燈、商燈等,但人們都習慣用“燈謎”一稱。燈謎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我們民族傳統的一門綜合性藝術。
園內建有目前國內排名第一的燈謎文化長廊,長廊依山而建,長約80餘米,數千條燈謎匯聚於此,蔚為壯觀。富有嶗山當地語言特色的燈謎紛紛懸掛於燈謎文化長廊之內,供遊人猜射,別有一番情趣。

葫蘆文化展示區

葫蘆是中華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人們常掛在門口用來避邪、招寶。上至百歲老翁,下至孩童,見之無不喜愛。葫蘆不但在古代人民的物質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與文學、藝術、宗教、民俗、神話傳說乃至政治等關係也十分密切,圍繞葫蘆所形成的種種意識形態,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園區內種植兩畝葫蘆田,供遊人欣賞、種植、領養。更有來自國內乃至世界各地的不同品種的異型葫蘆,以及不同風格的葫蘆藝術品,通過實物展示並輔以圖片和文字解說,全面系統地展示和介紹了葫蘆文化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淵源、地位和作用。
傳統採石技藝展示區
在區域內有大片裸露的天然花崗岩,景區開闢採集料石的場面,還原舊時人們使用木閘、鋼閘、鋼釺等採石的情景,展示大錘、手錘、鐵撬、鋼釺、鑽子、剛閘、剁斧子、花錘等加工花崗岩石料的工具。

中藥百草坊

嶗山是一座中草藥寶庫,有各種藥用植物1000餘種,本展區將嶗山具有代表性的和具有觀賞價值的花卉類、果實類藥用植物進行集中栽培。栽培的主要藥用植物有:牡丹、芍藥、辛夷、尖葉杜鵑、流蘇、紫薇、三椏烏藥、銀杏、側柏、杜仲、厚朴、木瓜、紫荊、木槿、海州常山、山茶、桂花、丁香、木繡球等。
百草坊是藥用植物栽培觀賞區,在這些藥用植物旁邊設有解說牌,逐一介紹植物的名稱、入藥部分性味、功效等,讓人們在瀏覽觀賞的同時,增長一些中草藥知識,充分發揮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
登山攀高採風活動區
沿村落內外的登山道路,開展登山、攀高專題活動,鍛鍊人們的意志和體魄。進行多種形式的趣味活動,展示體味嶗山地區引人入勝的民間民俗活動。

餐飲服務

百姓小戲台

設有戲曲、曲藝、歌舞、雜技、武術等小型演出,供遊人觀賞或展示才藝,進行聯歡互動。

農家宴餐飲區

提供福、祿、壽、喜、和、順、康、樂為名號的糧囤形餐廳八處,製做傳統農村食品、飯菜,供遊人品嘗、享用,並設自助間,遊人可以自己動手製作體驗自做、自食、自娛、自樂。

嶗山茶藝廳

嶗山茶素有中國江北第一名茶的美譽,具有生長周期長、品質優良、葉肥味厚的特點。正所謂:仙山聖水嶗山茶,在這裡獨坐品茗,樂賞茶道,一盞清茶也醉人。遊人還可以到茶田體會採茶樂趣,到茶廠親試炒茶過程,了解嶗山茶的歷史和現狀,了解嶗山茶的發展前景。品飲美味的嶗山茶,欣賞茶畫、茶詩、茶聯、茶曲、茶歌等。

休閒垂釣區

在水塘區域內的釣魚平台,人們可以約三五好友休閒垂釣,是周末休息賞景的最佳去處。山巒起伏,綠水蜿蜒,在如詩如畫的山水間,盡情享受外靜內動的等待和突然收穫的喜悅。

度假居住

提供數處功能齊全的鄉間民房、傳統院落、供人們周末時或其他時間居住、休閒、度假、體驗鄉情農韻。看潺潺溪流,聞幽幽花香,聽啾啾鳥語,嘗美美菜餚。感覺寂靜的山村生活,清幽的鄉野風情,解除緊張工作帶來的疲憊狀態。
寒暑假期間,民俗村定期邀請全國著名的民間工藝大師來基地進行授課講座,同時邀請各藝術院校的學生來基地聆聽、學習和製作。讓他們親近社會,親近自然,親近大師,共同感覺民間工藝的魄力。

社會公益

堅持普及提高,惠及於民。通過創建活動與文藝惠民有機結合起來,有計畫地組織民間手工藝深入農村、社區進行現場創作、展示、表演。擴大特色民間工藝在民眾中和社會中的影響。充分利用傳統節日、重要集會、農閒季節,廣泛開展民間工藝創作的多種形式的文藝惠民活動,把更多的民眾吸引到活動中來,更多地感受特色文化活動的魄力。
登瀛民俗風情園以民俗事象為表征,以民俗文化為內涵, 以民俗活動為烘托,融民俗之味、敘民風民情,展民俗絕活,演百戲百曲,聚百工百品,集民俗旅遊、餐飲購物、演藝競技、休閒娛樂、節慶會展、教育培訓等功能於一體,成為民俗文化的觀光點、體驗場、度假村和祈福地,是嶗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宣傳基地、嶗山民俗風情展示基地、嶗山民間手工藝品製作中心和青少年民俗文化教育基地。
古往今來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形式在此刻薈萃一堂,讓人們感受穿越時空的各種樣式的美,這是民俗對於我們最本質的意義。青島民俗學會會長、登瀛民俗風情園園長田清來說:“讓民俗活起來,讓民俗留長久,讓民俗樂萬家,就是要讓民俗回歸民眾,讓民眾同享歡樂。民有,民享,才能民樂。而與眾樂樂,其樂融融,才是我們民俗文化的盛景。”
熱誠歡迎八方賓客,前往登瀛民俗風情園,觀徐福勝景,探嶗山之美,賞山海風光,學民俗文化,徜徉在世外桃源的懷抱之中,解除工作帶來的壓力與疲憊,體驗妙趣橫生的鄉村生活,領略嶗山傳統民俗文化的風采,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景區路線

地址: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西登瀛北(嶗山路286號)
乘車路線:113和301百雀林站,104、304和802西登瀛下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