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鎮(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下轄鎮)

青城鎮(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下轄鎮)

青城鎮位於蘭州黃河下游50公里處,地處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北部,陸路距離蘭州市約100公里,白銀市25公里,是古絲綢路上的重鎮。

2016年10月14日,被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以及住建部共同認定為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青城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
  • 下轄地區:14個村
  • 電話區號:0931
  • 面積:137平方公里
  • 人口:2.26萬(2008年)
  • 方言:蘭銀官話-金城片-蘭州話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氣候
  • 車牌代碼:甘A
中國名鎮,基本概況,條城,水煙發源地,文化遺產,發展史,景點簡介,青城書院,青城隍廟,羅家大院,百畝荷塘,高氏祠堂,

中國名鎮

青城是古絲綢之路上的水旱碼頭和商貿中心,唐宋元明時期的邊塞軍事重鎮,被譽為“黃河千年古鎮”。2006年被甘肅省建設廳甘肅省文物局命名為“甘肅歷史文化名鎮”。2007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10年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特色景觀旅遊名鎮”,2013年,榮膺“中國十佳最美風情小鎮”,青城古民居建築群落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城河村入列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4年被國家環保部評為“國家級生態鄉鎮”。2014年獲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基本概況

青城又名一條城,青城鎮位於榆中縣最北端,黃河南岸,距蘭州90公里、白銀25公里;總面積137平方公里,所轄14個村7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26萬,總耕地面 積1.44萬畝,人均耕地0.64畝。青城地勢南高北低,地形呈狹長地帶,屬典型的黃河谷地;這裡平均海拔1450米,年平均氣溫10.2℃,年降雨量300毫米,無霜期190天。是古絲綢路上的重鎮。全鎮擁有一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高家祠堂,有三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青城隍廟、青城書院二龍山戲樓,有60多處保存較完整的明清時期的古民居四合院,有400多株百年以上的各類樹木,除此之外,英雄武鼓、燒秦燴、柴山等獨具特色的傳統民俗活動,《西廂調》小曲、剪紙、刺繡等經久不息的民俗文化,青城長面、糝飯、陳醋和酸爛肉等具有地方風味的飲食,都可以讓遊人流連忘返。

條城

青城鎮位於蘭州黃河下游50公里處,地處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北部,陸路距離蘭州市約100公里,白銀市25公里,是古絲綢路上的重鎮。自古以來是西北商貿集散地。青城歷史悠久,地理條件優越,歷代文人墨客薈萃,商賈雲集,會館林立,創造了燦爛的青城文化,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和遺蹟。據史料記載,唐朝在此修築壟溝堡(舊城),北宋仁宗年間,西夏王李元昊叛亂,時任秦州刺史的大將狄青為防止西夏入侵,憑藉黃河天險,在唐朝壟溝堡的基礎上增築了新城。因為新城東西長,南北狹,故稱“一條城”或“條城”。後來為了紀念狄青,將“一條城”叫做青城。

水煙發源地

青城鎮被譽為“中國水煙之鄉”。水煙業的興起,鼎盛推動了古青城加工業、運輸業、商業、教育、文化和建築業的發展。這裡曾經人才薈萃,教育發達,文化興盛,民風淳樸,被譽為“風雅青城,仁義之鄉”。據統計,僅清代一朝,青城鎮就湧現出進士10名,舉人數百名。
青城古鎮民俗文化旅遊節青城古鎮民俗文化旅遊節
青城水鄉青城水鄉

文化遺產

全鎮擁有一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高家祠堂、有三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青城隍廟、青城書院二龍山戲樓。有60多處保存較完整的明清時期的古民居四合院,有400多株百年以上的各類樹木。除此之外,英雄武鼓、燒秦檜、柴山等獨具特色的傳統民俗活動,《西廂調》小曲、剪紙、刺繡等經久不息的民俗文化韻味十足,青城長面、糝飯、陳醋和酸爛肉等具有地方風味的飲食,都足以讓遊人流連忘返。蘭州青城水煙製作技藝、道台獅子、西廂調等已被列入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發展史

青城鎮黨委、鎮政府面對眾多的文物古蹟,以“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為基本思路,依據《文物保護法》和《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加大對文物古蹟的宣傳保護力度。使廣大民眾認識到保護文物古蹟對卉發民俗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地方經濟有著重要的意義。並積極參與到保護文物古蹟的行列中來。使現有的文物古蹟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此外,從2001年開始,政府多方籌資,先後對高家祠堂、青城書院羅家大院等古建築採用原址、原貌、原材料修復其完整性、真實性,恢復其傳統的自然風,打造黃河第一古鎮。使青城成為蘭州、白銀大都市圈內最具有魅力的生態觀光與休閒度假的旅遊勝地。原甘肅省委書記陸浩、原蘭州軍區政委喻林祥上將(現任武警部隊政委)等黨政軍領導曾專程到青城考察。電視連續劇《老柿子樹》、《黃河浪》中大量鏡頭在古鎮青城取景拍攝。著名演員斯琴高娃陳逸恆田成仁沙景昌張兆北和多次出演王光美郭紅以及於月仙唐靜、席於立等演員曾到青城鎮參加電視劇拍攝。《老柿子樹》中的“青城縣船灣鎮”即為青城鎮。這使得青城逐漸成為一個具有鮮明黃河風情特色的影視拍攝基地。以“青城水煙”為題材的30集電視連續劇《黃河古鎮》已進入籌備階段。這也是甘肅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一次“全景式”地展現在螢屏上。《黃河古鎮》主要以“青城水煙”為主線,講述了1900-1937年,在青城古鎮發生的與水煙相關的故事。故事將圍繞青城兩個水煙大戶三代人的恩怨展開,以此來反映“青城水煙”這一甘肅地方工業從興盛到衰落的整個過程。劇中人物80%都有原型。青城水煙雖聞名遐邇,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正在淡出人們的視線。《黃河古鎮》就是通過“全景式”的拍攝視角去記錄這一古老的工藝,包括水煙的製作、銷售等,以此弘揚甘肅省獨有的青城文化。
青城小三峽青城小三峽
非物質文化遺產--道台獅子表演非物質文化遺產--道台獅子表演
在史學界引起轟動的“闖王李自成歸隱榆中青城”之說,使黃河古鎮青城引起了各方關注。2007年4月5日(清明節),甘肅省明清史學會聯合李氏後人在青城鎮葦茨灣村龍頭堡子為“闖王之墓”立碑揭幕,並舉行首次公開祭奠儀式。此外,他們還初步計畫將在青城葦茨灣村建成李自成陵園,陵園將包括紀念堂、雕像等建築,以紀念、旅遊為一體,將極大提高青城的文化知名度。
據“李自成歸隱榆中青城”的提出者、當地70多歲的退休測繪師、歷史研究愛好者羅士文介紹,根據當地流傳久遠的口頭傳說,他先後多次踏訪榆中青城、白銀武川、靖遠北灣一帶的李氏後人,並最終在青城鎮葦茨灣村李文生家發現了一本抄修於康熙三年(1664年)的《李氏家譜》。經過考察研究,他得出全新結論,李自成兵敗後,化裝為和尚投靠其在榆中青城的叔父李斌,晚年的李自成就生活在附近的深山大溝里,並葬於龍頭堡子山下。
李自成歸隱榆中青城的論點一經披露,立刻引起各方關注,並同時給明清史學界帶來了一股新鮮空氣,成為闖王之死的又一歷史新說。2005年8月14日,在蘭州參加第十一屆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明史學會會長張顯清等專家專程赴榆中青城考察,查閱了《李氏家譜》,踏訪了當地傳說中的闖王之墓,認為值得研究。
對李自成史事研究頗深的常福元先生著作《李自成陝北史事研究》中,對《李自成兵敗歸隱榆中青城》進行了肯定,指出李自成歸隱青城具有可能性。常福元先生在這本書中以《關於李自成歸隱甘肅青城問題的探討》為題,專門進行了詳細分析,提出了四點理由。常福元先生經過深入調查了解後認為,當時清朝的注意力在南方,西北是清人統治的薄弱地區,因而李自成兵敗後會選擇西北落腳,而且李自成了解甘肅榆中的人情地理,有一定的人事基礎。另外,他認為,青城有奇人隱士生存的歷史,也有利於隱居的環境,並且青城李氏多,李自成可以得到族人的掩護照顧。

景點簡介

青城書院

建於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一百多年的歷史培養了大批優人才,其中翰林1人,進士10人,文舉23人,50多位武舉人及許多貢生。是蘭州六大書院之一。古鎮還有多處明清時期的民居和城皇廟內的古建築。青城古鎮,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澱,有待於進一步去挖掘開發。

青城隍廟

原址初為秦州刺史狄青的議事廳,故又稱“狄青府”,始建於宋仁宗寶元年間1038~1039年。明神宗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改為守備府,是一條城守備軍指揮部的所在地。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改建為城隍廟,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大殿保存基本完好。集資修復了門樓及戲樓,這裡成為當地人們進行文化交流、休閒娛樂的場所。

羅家大院

四合院建築,風格為典型的明清時期建築,造型獨特别致,氣勢宏偉莊嚴,使整個祠堂更顯古樸典雅,是典型民俗文化博物館。院子中有當年水煙作坊、水缸,石桌和滿院子自然而生的草相映成趣。二進院子陳設有刺繡、燈籠和一些小物件。院後花園裡有一處荷塘,荷葉碧綠,生機勃勃。電視劇《老柿子樹》在此院拍攝,成為劇中四個兒子居住的場所。

百畝荷塘

碧葉連天,蛙聲陣陣,微風過處,留下一縷清香,這是朱自清生活中的荷塘月色,這如今已成為甘肅省榆中縣青城鎮千畝荷塘的真實寫照,荷葉盡情地舒展著身姿,落在荷葉上的水珠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
荷塘位於蘭州榆中縣青城鎮的建亭村和三合村,這一帶數百畝的荷塘是近幾年來發展的新興產業。盛夏季節,水面的荷花隨風搖曳,陣陣清香撲面。荷池中各種魚類的養殖已成為當地民眾的主要經濟收入。每逢節假日,都市的垂釣愛好者成群結隊,在荷池邊垂釣,享受大自然的恩賜。

高氏祠堂

甘肅條城高氏祠堂位於素有“隴上平遙”之譽的千年古鎮——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青城鎮主街道旁,被甘肅省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高氏祠堂始建於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祠堂臨街坐南向北,落成於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大殿中梁題辭記事可考:上書“大清乾隆五十年歲次已巳仲呂月下浣吉日創建,第六世之孫高登、高官七世孫希、良翰眾孫文、弟、武翰等敬立,水木匠祁成元等,畫工陶理作等,石匠馮大科,泥水匠陳國祥、梁子林等”。據譜記,乾隆五十年間,公請貢生九世祖高秉信和其子十世祖高登、高官(四世祖高銳第六世之孫)及其孫十一世祖高希翰、高良翰、高文翰、高弟翰、高武翰父子祖孫三代創修祠堂上殿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山門三間。道光十八(公元1838年)公請十一世祖高登泰、高翔翰、高其明重修家祠山門移前,中修雨廊、過庭、牌廈。鹹豐六年(公元1856年)公請拔貢高鈺、高丕麟、高繼和、高崇信等協力彩畫家祠。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武舉高中、高仲魁鑄立鐵旗桿一對,武舉高凌樞立木旗桿一對。
祠堂一進三楹,由山門、過庭、雨廊、大殿組成。總體方案為方形八卦,院內四合小院成四寶聚珠之勢,左右對稱,東西各設廂房和耳房。山門為懸山頂磚木結構,青瓦朱門,脊高檐飛,正中懸掛“高氏祠堂” 四字匾額,門外有鎮宅石獅子二座,旗桿二枝,坐南向北,聳立街心。進山門首先進入眼帘的是兩米多高的石碑(碑文見後)一座,過小院直入過庭,過庭、雨廊均為歇山頂式,庭內廂房照壁上,分別寫著家訓格言和繪有孝道圖畫。雨廊橫樑正中懸掛一幅三尺見方匾牌,上寫端莊秀麗的“進士”二字,旁書“鹹豐鉞次癸丑會試中貳第一百六十三名高鴻儒”、“署理甘肅蘭州府正堂加三級紀祿五次王”。穿過雨廊直入大殿,大殿面寬三間,進深二間,為重檐結構,大殿內地面鋪設二公分厚木板,正面牆壁正中為彩繪高氏先祖畫像,前面供桌中間擺放著“高氏門中列祖列宗之神位”的精緻牌位,周圍以鮮花、香燭、供品配飾。殿內東西牆上張貼著讚詞,(附後,《恭題》)。整個建築構想精妙,造型古樸典雅,布局奇巧別致,嚴謹凝重而又不失寬敞大度,尤其是磚雕壁畫,可謂匠心獨運,其構圖奇異瑰麗,畫面生動多彩。其中山門裡側有兩幅“虞舜感動天地”和“庾黔婁嘗糞祈禱”二十四孝故事磚雕刻繪圖,工藝十分嚴整精美。前後兩過庭右側有一尺許粗的古柏,根為一體,三尺高左右分杈相依相攜直插兩檐夾縫天外,百餘年來不用管護,其自然枝繁葉茂,剛勁挺拔,傲然獨立,望之使人肅然,其冥冥之中之所昭示,常常使後來之人頓生悠遠而深廣的無限遐思。緊挨祠堂之左側有重檐懸山頂式瑩門一道,進門直入,拐入祠堂後先祖墓地,也可從祠堂大殿旁小門進入墓地。據譜記,此處系始祖殿候原配晉氏始祖母及其以下二至八世祖之墳塋。墳地有六等嘉禾章清封承德郎前陝西長武縣知事高公字顯庭墓志銘石碑(碑文見後)一座。據高氏老人回憶,祠堂和瑩地西側是規模恢宏的“福堂”,進山門為寬敞院落,碗粗桑樹錯植相間,東西各為五間廂房,坐南向北三間大殿,殿內供奉著財神佛祖。重檐山門十分氣派,門上方正面懸勒“高氏福堂”四字,背面懸勒“降福孔階”四字,和祠堂匾額一樣均為清光緒乙酉年舉人高顯庭書寫。整個福堂由十二世祖中鏵高樹楠、西鏵高克仁、東鏵高丕映共同倡議,於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修造完成,與祠堂互為映襯、渾然一體。
高氏祠堂、福堂的相繼建成,為紀念先祖,啟迪後昆,昭示晚生,整肅族風,撻惡揚善,和諧家族社會,傳承孝道文化,繼承民族傳統美德,弘揚民族愛國精神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據健在的高氏老人們回憶,因為祠堂蓋在高氏祖墓塋地之前、福堂之側,所以每年清明和農曆七月十五日祭奠先祖時,祠堂、福堂內外十分熱鬧,門口旗桿上飄著鮮紅旗幟,所有房屋都張燈結彩,雙嗩四鼓吹吹打打,殿內香火燎繞,果酒飄香,殿外爆竹聲聲,人山人海,對河兩岸加上五溝十三莊的高氏子民,手提祭品,扶老攜幼,家境較好者乘坐轎車或騎馬,先後來到祠堂聚會。良辰時刻,公推家長在助理季首的主持下,先行祭奠先祖之禮,由各村莊德高望重的大輩們按次序進入墳院墓地,擺好事先宰殺製作的豬羊等供品,焚香化紙,跪拜祈禱,宣讀祭文,祝告祖宗,以祜後生。禮畢,按大小遠近順序到福堂內吃祭祖之份飯,由於人丁眾多,場面十分壯觀,雖然略顯擁擠,但規矩嚴明,秩序則有條不紊。飯後為家長例會,由公推的宗族家長與各地宗族長者聚集廂房議事,除公布祠堂收支、推選家長、修訂族規外,特別重要的一項是對一年中各村莊家風狀況、老人瞻養、孝悌遵訓、樂善好施、子女讀書等狀況進行稟報評比,從中推選排出幾名孝敬父母、讀書有成、尊老愛幼、勤儉持家的孝子、烈女典型和不學無術、為害鄉鄰、虐待老人、不遵守家規的逆子惡少悍婦,當場執行高氏傳統族規、家法。對值得讚揚者有的授於稱號,有的披紅掛花予以旌表;對需要懲罰的喝令拿下,由執事壯漢將其五花大綁,押在過庭(也叫論理庭)之中,壯漢手持事先準備好的柳條,在主持者歷數其劣行,宣布懲戒形式後,當眾執行家規,施以鞭刑,直至進行到一定程度,本人告饒並發誓改好時,準其跪請本庄大輩老人出面作保,詢問眾人可否允許,主持人才可訓戒幾句罷休。至此一年一次的祠堂祭祖活動即告結束,人們或收拾返家,或逛街購物,一路上的話頭說笑均為某某披紅掛花光榮、某某挨打受刑丟人之類。大人們則因勢利導、諄諄告誡,循循善誘,曉以利害,誡後生於以往;子女們則刻骨銘心,望而生畏。從而達到了祭祖育人之功效,所以每當快到清明、七月十五祭祖時節,各村莊凡是有一些惡行的後人,都十分懼怕,一方面趕快改邪歸正,另一方面則請人到家長處求情說話,避免當眾丟人臉面。條城高氏的家規一向以嚴明而著稱,直到民國之後,施刑責罰做法稍有放鬆。
高氏祠堂的管理由各莊推選的會長負責,平時委託一些無拖累、善操心的成年人住守,祠堂的維修管理及祭祀費用來源:一是讀書做官獲得功名之高氏自願資助,二是靠當地高氏富戶的資助,三是祠堂積累或放貸吃息,或置地收租,四是各村莊按高氏人丁數量的攤派。所有收支狀況都有專人記載,均在分家長會議上公布議定。
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後,高氏祠堂仍由高姓家族派人看管使用,修繕保護。人民公社化後,福堂被稅務所占用,“文革”中,青城人民公社將祠堂以2700元賣給青城供銷社當作倉庫使用,墳地被夷平,劃給村民當宅基建房。後來祠堂山門被供銷社拆除用二扇鐵門代替,福堂全部建築被稅務所拆除建成三層辦公樓,其餘建築設施均遭到破損丟失。
“文革”後,高姓家族子孫先後出資48092元,將高氏祠堂從青城供銷社贖回,進行了整理修復。1997年10月,高家祠堂被榆中縣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在省、市、縣、鄉和文物部門領導的關心支持下,2002年4月11日,高氏族人成立了祠堂維修擴建籌委會,先後自願捐款17萬元,貸款1.6萬元,省文物局撥款6萬元,於2002年開始擴建維修,先後完成了大殿過庭廂房補修、山門和院內四角三間耳房重建、壁畫磚雕修理、地坪整修、全面彩繪等項內容,使其恢復了昔日的原貌風采。2003年7月5日,省政府以甘政發(2003)63號檔案“甘肅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6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明確確定將位於榆中縣青城鎮城河村建於清代的古建築“高家祠堂”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9月17日,成立了“條城高氏祠堂管理委員會”,在省、市、縣、鄉和文物部門領導的關心支持下,集高姓宗族之力,不斷加強對高氏祠堂文物的保護和完善,不斷豐富高氏祠堂的文化內涵。收集挖掘了一些貴重文物,如十八世孫白銀高家台子高生河捐送的祖傳六世祖高寧支系祖宗神靈牌位影和“名門壽母”匾額一幅、“懿範出名門天河大姓榮生五桂崇甲第,令儀欽壽母婺宿靈輝慶集三多近珍從”板對一幅,予以展出;填充了高忠誠編撰的“高氏歷史文化百幅圖解”、“高門廣被仁雨德風源渤海,氏牆固植清輝雅範炳青城”板對一幅、“高氏頌—懷祖”大幅條框六幅、《蓨城高氏公祭先祖大典文集》一本和高志武編的《條城高氏文化》初稿一本;山門外臨街立起了“高家祠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石碑一座;山門正中懸掛起由高占祥書寫的“高氏祠堂”木匾一幅;塋門上方懸掛起由高昌禮書寫的“高氏祖塋” 匾額一幅;過庭正中懸掛起高立峰主辦恢復的清道光皇帝御賜高鳴桂“才兼文武”圓匾一幅、高建苑出資恢復的“進士及第” 匾額一幅;大殿門前對柱上和對門雨廊檐下懸掛起高昌禮書寫的“為武聖人靈宣昭代,合渤海君慶荷神恩”板對一副和“光前裕後”、“木本水源”匾額一對。在2006年9月舉行的蘭州市青城古鎮文化藝術節期間,陸浩陳寶生、李發伸等先後參觀,並給予了高度評價。2007年4月5日,在祠堂成功地舉辦了一次隆重的“公祭高氏祖先居隴五百周年大典”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如今,高氏祠堂已成為甘肅一處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是高氏子孫尋根祭祖、感受親情的一個場所,是慎終追遠、明德歸厚的一個聖地,是閃耀在隴原大地上的一顆明珠。
高志武 髙忠誠 敬撰
2007年8月27日修訂於西北師大
2009年6月21日再修訂於西北師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