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慈宮

靈慈宮

靈慈宮,是媽祖信眾人們為供奉媽祖而修建的寺廟,它隨著媽祖信仰的傳播而美名遠播。靈慈一詞來源於歷代帝王對媽祖的褒封封號,從宋微宗宣和五年開始到同治年間為止,天后受歷朝皇帝褒封,封號有“崇福夫人”“靈惠夫人”“靈惠妃”“靈惠助順顯衛妃”“靈惠護國助順協正嘉應慈濟妃”“靈惠協正助嘉應慈濟妃”“靈惠顯衛慈濟嘉應善慶妃”等等數十個封號,由最初的“夫人”、“妃”、“天妃”、“天后”,直至“天上聖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靈慈宮
  • 出土地點:興化府興福里瀛洲境安寧社界埕頭村鄉里
  • 館藏地點:莆田荔城區北高鎮埕頭村
  • 所屬年代:明朝
  • 俗    稱:埕頭大宮、娘媽宮,天后宮
  • 建築面積:620平方米
  • 占地面積:2820平方米
  • 興建時間:明朝(具體時間不詳)
基本信息,泉州泉港沙格靈慈宮,莆田涵江宮口靈慈宮,天津大直沽天妃靈慈宮,泰國北大年慈靈宮,

基本信息

埕頭靈慈宮靈慈宮,原名天后宮,後改名為靈慈宮,也叫娘媽宮、大宮,坐落於福建莆田市荔城區北高鎮埕頭村,即興化府興福里瀛洲境安寧社界埕頭村鄉里。 靈慈宮興建於明朝(具體時間不詳),系湄州媽祖祖廟第五代分廟,廟宇坐落與環境俱佳地脈——前有清水寶鏡(現名宮池)和金印壽山,後有金龜赤嶼山,左有青?山,右有白象筆架山。 靈慈宮現存結構,與乾隆四年仲冬(即1739年,有物證)重建時的規模和地基基本一致,模仿皇宮修建,四中三座殿,一進三門殿,二進兩邊朝房(現名六房),三進朝參殿(天子殿),四進天上聖母寶座金殿。 廟宇規模浩大,占地1000多平米,系乾隆君感媽祖救駕之功,下旨勒封媽祖為“天上聖母”聖號,賜金字聖旨“靈慈宮”扁額一面,“奉勒賜”下馬牌一塊,內書“文官下轎,武宮下馬”聖諭。鹹豐六年(1856年)季秋,鄉紳員外蔡一農宮捐資重修。1952-1980年間,被抽調為埕頭國小校址。1979-1980年,因年久失修坍塌為瓦礫堆。1981-1982年,媽祖金身寶座重建。1986年,前坊芳源庵應空方丈大師捐贈巨資兩萬元和鄉紳、善男信女鼎力支持,原址原基重建天子殿和六房等宏偉工程。

泉州泉港沙格靈慈宮

位於泉港區南埔鎮沙格村東端,北臨湄州灣。始建於元至正年間(1314—1368),奉祀海神天妃。
現存為清光緒五年(1879)重修,坐北朝南,東西寬18米,南北進深22米,占地500多平方米。二進由山門、拜亭、兩廊和大殿組成。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重檐歇山頂,內懸掛一方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惠安知縣胡文所立“海天元後”大木匾。拜亭為重檐歇山頂,內有八角藻井結構。宮有5對輝綠岩、花崗岩的透雕大石柱,均為清代惠安石雕藝術的上乘之作。
拜亭前檐的1對輝綠岩石透雕大龍柱,龍頭由上而下,宛如從海中騰空而起又驟然俯衝而下,大有雷霆萬鈞之勢。宮的營造反映了當時的建築藝術水平。
沙格靈慈宮是泉港少有的省級文保單位,這足於說明它的歷史價值。其建築風格是典型的閩南風格,有著很高的建築藝術水平。很值得一看。
泉港人對靈慈宮的了解,恐怕比不上對其龍舟賽的了解。每年的五月端午節,這裡都要舉行龍舟賽,凡泉港各鄉鎮均組隊參加比賽。有時還有周邊以及海內外的隊伍前來參加,盛況空前。已然成為泉港地區富有特色的地方傳統節日,成為泉港的一道獨特的風景。
在靈慈宮的旁邊,還有一座觀音閣和一座放置龍舟的龍舟室。特別是那間龍舟室,建築風格頗有點阿拉伯的伊斯蘭建築特點。
沙格,只是湄洲灣南岸的一個漁村,村人世代以耕海為主業。這么一個僻居海隅的鄉村,能夠名見經傳,曾有著“鄒魯之鄉”的美譽,多源於靈慈宮(俗稱“沙格宮”)。靈慈宮位居村東,扼於沙格村中的“河土乾”水尾。宮內供奉著媽祖娘娘等三女神及司馬聖王、武安尊王神像。或許是諸神庇佑著一村生靈,聚集沙堤“龍氣”的緣故,沙格村自王忠孝以來,人文薈萃,斯文書香世代氤氳。
外觀靈慈宮,與別處廟宇並無二致。可及至當代,引得各方重視,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因為宮裡有數對清嘉慶年間重修時添置的、能充分體現當時石雕藝術水準的蟠龍及人物花鳥石柱,還有極具藝術價值的木構八角藻井、清乾隆皇帝御賜的黃袍霞帔和“海天元後”匾額,使靈慈宮別具魅力。
靈慈宮的起始興替,與沙格村的歷史變遷、人文鼎盛,有著緊密的聯繫。唐前,沙格村地面還是一片荒坡野地。至唐初,先後有胡張辜朱蘇吳陳等姓來此居住。其間,皆因陰氣太盛瘟疫肆虐及其他變故,村居興興廢廢,不成規模。直至宋初,沙堤富商陳義與莆陽沙坂人王公(名字不詳)私交甚篤。因村中流年不順(村前河水泛紅,白蟻肆虐,民多疾病),陳托王延請勘輿之士,來沙格勘踏規劃。將五代晉朝(公元936-947年)年間由陳美容主持開鑿的沙河(貫通東西,兩端皆設有排水入海的出口,河上曾造七橋。今通稱“河土乾”)西首堆土填平,再開剝排水溝渠清除沙河淤泥,並放水調源,村落方得安居。陳義等感王公之德,為之作媒,娶蔡氏女使王公在沙堤定居。此後,陳王二姓“枝繁葉茂”,繁衍至今。
據清末舉人王進科所撰鄉譜載,自王氏入居之後,舉村財丁兩旺,然而書香不盈,更少仕人,可謂美中不足。村人四處尋訪明師,請來一鄭姓風水先生,改村居一律向南,背海面對蟹山,以吸納陽氣,並建議於“河土乾”兩端建築寺廟,以聚集“龍氣”,好讓子孫脫下布衣系玉帶,以光宗耀祖。宋度宗鹹淳六年(公元1270年),村東端的“聖母廟”(今靈慈宮的雛型)便落成了。
當時,廟中供奉媽祖娘娘,附祀張巡許遠二神。此時距媽祖誕辰(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已逾300年,媽祖正經常顯靈於海上庇護海面船隻。沙格與湄洲僅一水之隔,又以耕海為業,討海人崇奉媽祖,便在情理之中。令人詫異的是,主神兩側的偏殿里供奉著的黑臉司馬聖王和紅臉武安尊王,乃中唐時的張巡和許遠。二人系郭子儀手下將領,曾引兵據守睢陽城。面對十倍於己洶洶而來的安史叛軍,他們以身殉國,保住了京畿門戶,使中原百姓少遭屠戮。天下有諸多英雄可以奉之為神,僻居海隅的沙格人,偏偏選中了幾千里外並不太知名的張許二將。據地方志載,閩人的祖先大都是因逃避戰亂而來的中原人氏。睢陽位於豫東,乃中原腹地。由此可證,沙格人的祖先,當也來自中原,他們相沿敬仰崇拜祖籍地英雄,並塑像以祀之,應該說是一種地域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據鄉譜記載,越宋元二代,沙格人文仍嫌不振。至明永樂年間,沙格人又重金禮聘堪輿先生對村落風水重行改造,並修造龍舟。每年端午佳節,龍舟競渡於沙堤海面,並隆重請出媽祖及諸神神像繞村巡遊一圈,使孽障盡除,使龍氣匯聚。賽後,龍舟也保藏於靈慈宮中。沙格村的端午節龍舟賽即起於此時,綿延相續至今已五六百年。自此,沙格村人才輩出,自明末王忠孝舉進士始,僅清朝一代,中舉者凡幾十人。
據傳,諸舉子在未登皇榜時,皆曾於聖母廟中就讀,常得媽祖和諸神指點迷津。相傳,有一學子為一文題所困惑,懨懨睡去。醒來後竟靈竅大通,下筆滔滔如流水。原來他於夢中得神靈點撥,自此學業精進。王忠孝常於廟中日夜課讀,媽祖讓他雙肩散發毫光,以照明讀書。學子們中舉回鄉,第一炷香都要敬奉給媽祖娘娘,以叩謝媽祖栽培之恩。鄉譜上的此類記述未免太過玄乎,但沙格村的先人們在那蒙昧的年代裡,能傾力教育以造就後人,其遠見卓識和積極意義是值得肯定的。
至明末清初,因王忠孝竭力襄助鄭成功抗清復明,沙格村屢遭清兵洗劫,媽祖廟也遭受嚴重破壞。
至清嘉慶十四年(公元1809年)聖母廟始得大加修繕。這次大修,可以說是里程碑式的,不僅形成了延續至今不變的規模格局,正式冠名“靈慈宮”,而且添置了數對石雕龍柱和木構藻井,使靈慈宮平添了文化品位。
靈慈宮坐北朝南,東西寬18米,南北深28米,總建築面積500多平方米。由前殿(山門),拜亭(過亭),兩廂和大殿組成。前殿寬五間,進深二間,為單檐歇山式。拜亭則是重檐歇山式結構,中嵌木構八角藻井,由小如意、斗拱層疊承托,彩畫裝飾,圖案精美;而且整個藻井所用的1200餘塊木料構件,由卯榫穿楔而成,不用一根鐵釘,其工藝之精巧也為四近寺廟所僅有,極具藝術價值。大殿寬五間,進深三間,亦為重檐歇山式結構。正中神龕里供奉媽祖坐像,媽祖娘娘儀態端莊嫻靜;兩旁是被村人稱為“二媽”的註生娘娘和“三媽”注花娘娘。一座寺廟供奉多位女神,凸現濃厚的母性崇拜色彩,遠近少見,這又是靈慈宮的一大特色。
最具文物價值的,當數66根石、木大柱。其中雕琢蟠龍、人物、花鳥的石柱10根,造型別致雅觀。其中拜亭處兩根輝綠岩雕龍柱上,二龍纏繞其上,龍首至柱端猛然朝下,張牙舞爪,裹風雨挾雷電,威赫赫似自海中騰空,又欲潛入大海;龍尾處波濤翻湧,有鯉魚競相躍向“禹門”(此處取“鯉躍禹門即為龍”的神話典故)。其中有隻躍過“禹門”一半之鯉,所以龍身鯉尾,屬半化之龍。龍柱上方還雕有四海龍王,分別足踏魚蝦龜蟹,在巡視海域。這龍首朝下的龍柱,當時全國僅有三對(台灣台北靈山寺、安溪孔廟和沙格靈慈宮),沙格靈慈宮的這一對又屬上品。前殿還有一對花崗岩龍柱,柱下石礎四周雕有八駿,立臥滾奔,姿態各異。另有花鳥石柱一對,牡丹花枝招展,錦雞雌雄唱和。拜亭後有一對輝綠岩人物石柱,左刻八仙過海故事,右雕封神演義人物,形態栩栩如生。惠安石雕被譽為“中華一絕”,而靈慈宮中龍柱,又屬惠安石柱之上乘佳品。一廟之中,擁有如此眾多的雕藝非凡的石柱,實屬罕見。
靈慈宮的殿宇建築,還有一項獨特的民間藝術,那就是殿頂屋脊上的剪碗雕塑。
靈慈宮殿頂,從前到後有橫有縱,共有十五道屋脊,三十隻高翹的燕尾脊。這些殿脊和翹角,全都採用剪碗雕塑(把瓷碗剪成塊狀,拼裝成各種圖案)裝飾,雕有八仙和龍虎獅象豹鱷等猛獸及各種景物的圖案。構思獨特,形象生動,景物逼真。曾有來自台灣的藝術家和有關專家,贊之為中國獨一無二的“剪碗藝術”。
清末光緒年間,靈慈宮又經一次大修繕,基本保持嘉慶年間重修的結構規模。只是大殿正中神龕上方,懸掛上了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敕授文林郎署泉州府惠安知縣楚南胡啟文”所敬立的乾隆御書“海天元後”四字鎏金匾額;媽祖身上換上了御賜的黃袍和霞帔。上述幾物,連同靈慈宮僅有的一副大箬杯,媽祖每年出巡時鳴響開道的大銅鑼,和傳自元代的大螺殼等五件文物,曾由福建省文化廳攜往台灣展出。
1978年,由沙格村旅居海外的眾多鄉賢鼎力襄助,集資三十多萬元,按原先規模結構再加修繕,使靈慈宮更顯得金碧輝煌。宮前東側原有一座坐東向西的關帝廟,毀於“文革”不復重建,而在東側靠“河土乾”處另建有藏置龍舟的“龍舟宮”等配套建築。
靈慈宮,其獨具文物價值,卻又超乎文物價值,已成了弘揚媽祖文化,增進海內外文化交流,凝結海峽兩岸同胞感情的紐帶。

莆田涵江宮口靈慈宮

靈慈宮位於涵江宮口壽澤橋北岸水鄉,創建於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相傳當年秋蘆鎮洪南天后宮(媽祖分靈廟宇)到湄洲請香,回鄉路經宮口河北岸地帶,歇息片刻後,神轎就抬不動了,似是落地生根。眾人在場目睹這等奇觀,甚為驚訝。於是秋蘆天后宮一行人馬,只好再次赴湄洲請香分靈。從此,宮口鄉親就在此地建起“靈慈宮”,尊奉媽祖,香火不息,後因年久失修倒毀。明嘉靖三年(1524年),新任知府到涵江巡視,見其地荒蕪,僅存一座臨時搭建的小廟奉祀媽祖,甚為不安。於是在多次勘察探訪後,就撥款在此創建一座書院,作為讀書會文之所,後又應鄉民請求,在書院東側重建一座“靈慈宮”,即今日的媽祖廟。
清康熙四年(1665),靈慈宮遷移到書院東側,民國時期書院被地方政府改為服務社,後又改為醫院,靈慈宮也同時被徵用,鄉人只好要求在書院東側另置一廂房供奉媽祖。上世紀50—60年代,書院被拆改建為工人電影院,鄉人即在書院後面土埕東側另行擇地重建“靈慈宮”,直至1999年,才建了一座比較美觀的廟宇。2005年間,因城建改造需要,媽祖宮拆遷移地,重建了大型“靈慈宮”,即今涵宮口勝境。
在靈慈宮前的壽澤亭還有一個傳說,據說這個木橋是媽祖的織布機,而橋下船隻往來不斷,猶如媽祖的織布梭。同時,在木橋兩邊有兩口織布石井。據靈慈宮主任介紹,原“靈慈宮”大殿東西側分別為媽祖寢室和梳妝檯。清末民國初年,在媽祖寢室和梳妝檯前100米處又開挖了兩口龍鳳池。同時,在宮殿的大門口兩側又分別建造了兩座鐘鼓樓。

天津大直沽天妃靈慈宮

位於河東區大直沽的天妃靈慈宮,是中國北方最早的媽祖廟,與福建湄州的媽祖廟、台灣北港朝天宮齊名,1900年遭八國聯軍焚毀。20世紀90年代開始對天妃宮遺址進行發掘,現已建成元明清天妃宮遺址博物館。目前,天妃靈慈宮重建工作正在籌備當中,年內將完成重建。

泰國北大年慈靈宮

泰國南部、馬來半島北部的北大年,有一座富有中國藝術建築色彩的廟宇,叫靈慈宮,是那裡華僑、華人和當地人為明代泉州林道乾的妹妹林慈貞而建造的。
林道乾乃明朝嘉靖年間海上貿易商人,亦商亦盜,有“海盜”之稱,早年活躍於閩、浙、粵、台以及海南島一帶海上,曾為溝通大陸與台灣之間交往做出過貢獻。其妹妹慈貞,自幼聰明,能文喜武,既機智又有膽量。傳說林道乾因結夥行劫海上商船被明政府所通緝。為逃避官軍追捕,林道乾一度轉到台灣活動,林慈貞亦冒險入台為其兄保管財物。台灣民間流傳“埋金山”的傳說,就是頌揚林慈貞為其兄保管財物的事績。後來林道乾離開台灣,先走菲律賓,後入安南進北大年,並率眾在北大年“稱王”。
北大年古稱“大泥”,也有寫作“勃泥”,今屬泰國。林道乾率眾到了勃泥,“視之為世外桃源,從事耕植,墾闢土壤”。勃泥酋長見林氏乃一人才,尤樂親近之,“贅以女,劃其所屬之地若干,使道乾率眾居之,治理其國土”。於是林道乾在那裡“立國”、“稱王”。其部下亦多贅酋長的小頭目之女。其所居之地以道乾之名名之,號日“道乾港”。此不難看出林道乾當年對北大年的影響。林道乾既與當地酋長之女通婚,很自然促進了這批以及以後到此的中國人與當地人民的融合,也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也因為這樣,他們不打算在短期內回國,為此,不免引起家鄉親人對他們的思念。
林道乾老家泉州除了妹妹林茲貞,還有年邁體衰的母親,她們自是日夜想念他。林慈貞多方打聽後得知其兄道乾率眾來到北大年定居,便設法尋找其兄。她辭別母親,遠涉重洋,歷盡千辛萬苦,來到北大年,找到其兄,苦苦勸說其兄早日回老家,在家鄉成家立業,瞻養年邁的母親,盡人子之孝。可林道乾考慮到自己已被這裡酋長招為駙馬,入籍當地“立國為王”,何其威風,如果回到國內,難免遭受明朝政府逮捕,權衡之後認為不走為好。儘管其妹再三苦苦勸告,望兄能回心轉意,儘早返家,以慰母念,與親人團聚共敘天倫之樂。可林道乾決心已下,不想接受其妹的勸告,不想返回老家。林慈貞見此何其傷心!
林慈貞來時抱著滿腔希望,到了這時陷入悲傷和絕望之中。在無法可想、無計可施的絕望之時,林慈貞想到了死的作用和意義,也許用自己的死能換來兄長回心轉意,只要兄長能回家鄉,自已死也心甘情願且也值得。於是她決定以死勸兄。一天,林慈貞自溢於一棵棗樹下。她留下了遺書,句句血淚,勸說兄長,不要久留異國,要儘快回家鄉,不可辜負家中老母和家鄉親人的殷切希望,不然小妹死不瞑目!令人讀了潛然淚下。
據《北大年府志》記載,林女熱愛祖國殉身他鄉的壯烈舉動,給當地民眾和華僑以巨大的震動,成千上萬的人們被她的精神所感召。人們認為林女乃忠貞女傑,義氣可風,於是把她的遺體安葬於離北大年5公里遠的大路旁。那是一處風景優美之地,可讓更多的人經常到此憑弔。同時,人們集資在北大年迪斯村為林女建祠奉祀,以示不忘這位愛國烈女。
為了永久紀念,也為了讓廣大民眾燒香奉祀,當地華僑和泰國民眾在北大年市內建造了一座堂煌壯麗的中國式廟宇——靈慈宮。靈慈宮的左側建有一座別墅,專供遠方到此供祖的香客休息用;靈慈宮對面則有一座供人憑弔的“林慈貞善堂”。農曆正月十四日為林女的誕辰日。人們敬稱林女為“聖母”,每年農曆正月十三至十五日,當地民眾、附近華僑、華人莫不紛紛到此燒香燃燭,向林女像頂禮膜拜,有時還專門搭台演戲,熱鬧非常,往往一連延續三四天,長期來經久不衰。外地到此游觀的華僑、華人亦多前往進香,以表示他們對這位女傑的崇高敬意。
北大年靈慈宮的建造和當地泰國人、華僑華人對林慈貞的奉祖,既表明了人們對林慈貞愛國愛鄉精神的景仰和崇敬,也表明了中國和泰國人民長期以來的友好關係。這是永遠值得中泰兩國人民所珍重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