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曉角·赤壁

《霜天曉角·赤壁》是南宋詞人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詞。

這首詞上片寫詞人遊覽赤壁,因赤壁而緬懷蘇軾,束髮自己懷才不遇的悲憤。下片先寫江景,結尾三句突出“嘯“、”悲“、”窄”三字, 表達了封建社會許多有理想、有才能受壓抑的志士共同的悲憤之情。全詞隱涵江山依舊、英傑流逝、人生瞬息、功業渺茫之慨。全詞語言簡潔有力,感情激烈動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霜天曉角·赤壁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辛棄疾
  • 作品別名:霜天曉角·雪堂遷客
  • 作品出處:《全宋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霜天曉角1·赤壁2
雪堂遷客3,不得文章力4。賦寫曹劉興廢,千古事、泯陳跡5
望中磯岸赤6,直下江濤白。半夜一聲長嘯,悲天地、為予窄。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霜天曉角:詞牌名。又名“月當窗”“長橋月”“踏月”等。雙調四十三字,前後段各四句三仄韻。
2.赤壁:赤壁有二,均在湖北境內。一在今嘉魚縣東北江濱,有赤磯山,為當年孫、劉聯軍大破曹兵之地。一在今黃岡市,臨江有赤鼻磯。當年蘇軾貶黃州曾游赤壁,因地名相同起興,寫下懷古詞賦。辛詞所指,當是蘇軾筆下的黃州赤壁。
3.雪堂: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蘇軾築室於黃州東坡,取名“雪堂”。遷客:遭貶遷的官員。語出范仲淹《岳陽樓記》:“遷客騷人。”
4.不得文章力:語出劉禹錫:“一生不得文章力,百口空為飽暖家。”
5.泯:消失。陳跡:舊跡,過去的事情。
6.磯(jī)岸赤:即赤壁。磯,水邊突出的岩石或石灘。

白話譯文

遭貶的蘇軾,寫的文章沒有用處。賦寫曹劉的興盛和衰亡,千百年來已消除得沒有蹤跡。
眺望江中突出的赤鼻磯和紅色的岸石,還有直瀉奔騰的江水,象瀑布樣。半夜裡一聲長嘯,天地生悲,容納不了我這深廣的憤懣,為我而變得狹窄。

創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辛棄疾曾出仕湖北,並在江西、湖北兩處調任頻繁,當年蘇軾貶黃州曾游赤壁,辛棄疾在此地因相同境遇起興,寫下這首詞。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赤壁懷古詞,因赤壁而懷念曾被貶到黃州的蘇軾,並借蘇軾的文詞,進一步追懷歷史興亡,表達自已雖知興亡如夢、也執著人間的痛苦感情。
詞的起韻,毫無鋪墊,以急直的筆調,為才華滿腹的蘇軾屢遭貶斥致以不平。以下一韻,就“文章力”專寫蘇軾那可敬佩的才情。而又專取他賦寫“曹劉興廢”的那一段來寫,這是切合題面的選材,同時也表明英雄業績是他的興趣所在。“千古事,盡陳跡”一語,既是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主旨所在,也是作者對於歷史人物和英雄功業不能不有的幻滅陰影。他嚮往“生前身後名”,即是嚮往精神上的永生,可是又分明從歷史的啟迪中,感覺到美好名聲的不能永恆。與蘇軾善於以“物我”的“有盡”與“無窮”自我排遣,因而能達到精神超逸的境界不同,執著於人間的作者,為此感到深深的矛盾和痛苦,此處他暫時將它們包藏在歷史慨嘆中。
過片賦寫江行至赤壁時所見風景,寫得氣勢雄壯,很精彩。一“赤”一“白”,石一水,在色彩和軟硬的品質上,形成清晰的對照。尤其是寫赤壁“直下”即直插於江濤之中的景象,與當年蘇軾寫“亂石穿空”時的精彩相近。然而這兩句,所要表明的不過是江山依舊的意思,以與上片末韻的人事已陳跡形成“永恆與短暫”的對照。在這樣的對照之下,本來就久郁著種種痛苦:耿耿國憂而不得從事抗金大業,調動頻繁而不得逃於小人利口,明知功業難成卻念念難忘,難忘永生的誘感卻又知永恆是夢想……現在內心更是積滿了勃鬱難名的悲憤了。所以最後一韻,他以一聲極不尋常的“半夜長嘯”,來抒發他充天塞地的悲憤與苦悶。這“天地為予窄”的長嘯,十分形象地表達了他此時的巨大痛苦,也使全篇的詞情達到高潮,顯示出稼軒作為一個失志英雄的精神特點,這與蘇軾的神仙超曠之風,顯然是迥然有別的。
全詞語氣急直,辭鋒剛勁,在沉鬱頓挫的風格中,更增人拗怒的神采。稼軒此詞雖無符合“神味”說詩學理論義旨之“細節”,然其中所蘊含之情感、思想、精神,則無不可以“九度”為衡量,若“細節”者,必欲論之,則此詞並無具體而微之“細節”,而可將稼軒之一生視為一莫大之“細節”,然後審視此詞,則益有會心者矣。“悲天地、為予窄”,此六字亦真稼軒平生夫子自道之最傳神之寫照、心聲一至此全詞雖然短篇, 面蘊含深刻、廣大,結句更如玉碎鐵裂、驚心動魄。

名家點評

山東大學中文系教授朱德才: 蘇軾善以“人生如夢”、“物與我皆無盡”自遣,故雖感憤,而總見絕世超塵、翩然欲仙之風韻。相比之下,稼軒更多執著現實,耿耿國憂,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故其結處有長嘯泣歌之舉,天狹地窄難納滿腔憤懣之悲。(《辛棄疾詞選》)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曾任耿京軍的掌書記,不久投歸南宋。歷任江陰簽判,建康通判,江西提點刑獄,湖南、湖北轉運使,湖南、江西安撫使等職。四十二歲遭讒落職,退居江西信州,長達二十年之久,其間一度起為福建提點刑獄、福建安撫使。六十四歲再起為浙東安撫使、鎮江知府,不久罷歸。一生力主抗金北伐,並提出有關方略,均未被採納。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愛國感情。有《稼軒長短句》以及今人輯本《辛稼軒詩文鈔存》。詞存六百二十九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