霑益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2014年度工作情況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霑益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2014年度工作情況報告
  • :創新思路,提高效率
  • :以人為本,最佳化服務
  • :從嚴要求,依法履職
報告簡介,報告內容,

報告簡介

城鄉建設管理與民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城鄉發展是拉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要素。縣住建局幹部職工上下一心,團結奮進,攻堅克難,奮力拚搏,全力抓好各項工作,使霑益城鄉建設管理邁上新台階,城鎮化的拉動成效得到凸顯,城市綜合競爭力日愈增強。主要工作落實在以下五個方面:

報告內容

一、從嚴要求,依法履職。全面規範行政行為,嚴格依據建設法律法規辦事。認真清理收費許可項目,按照精簡後保留的22項行政審批事項履行行政審批,並進駐縣政務中心進行辦理,全年辦理行政審批540件,收取各項行政收費4741902.33元(其中垃圾代運和處置費3077513.33元,房產登記費896100元,其他行政收費768289元)。查處違法違規行為30起,處罰金額26650元。全年完成建築業產值13.34億元。全年辦理施工許可證58份,完成工程項目招投標66項,總投資6.58億元,通過招投標為建設單位節約投資435.44萬元。招標率和公開招標率均達到100%。贏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一步制定相應的工作制度,公開收費項目和標準,強化收費監管,杜絕違規收費行為。
二、以人為本,最佳化服務。全面提升城建系統幹部職工素質,特別是開展民眾路線教育活動以來,緊扣“民心”黨建,“服務型”部門建設,打造人民滿意部門。使幹部職工取得兩個“明顯增強”,一是服務意識明顯增強。各部門結合工作實際主動對接,上門服務,開闢“綠色通道”,全面落實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等制度。進一步最佳化審批流程,縮短辦結時限,努力提高行政審批效率。二是行業管理明顯增強。做到規範管理、精細管理。增強服務民眾的能力和水平,著眼為民、利民、便民,切實解決好民生和民眾利益的實事。2014年,著力解決城市髒、亂、差、堵等問題,打造以東風路為主的“一路兩節點”人居環境提升示範工程,共改造人行道2700平方米,綠化改造1.5萬平方米,新建燃氣管網1000餘米,鋪設路燈管線2400餘米,新建路燈110桿990盞,拆臨拆違25戶約1000平方米,建築立面改造10萬餘平方米,圓滿完成了人居環境提升任務。
進一步強化城市管理,建立片區管理責任制,採取格線化管理模式,綜合整治亂停亂放、亂搭亂建、亂丟亂倒、亂占亂擺行為,規範生產經營秩序。清除拆除小廣告和戶外不規範廣告8萬餘平方米,拆除違章臨時建築5萬餘平方米,糾正亂停亂放車輛5000餘次,查堵畜力車進城300餘輛,清理店外攤、流動攤點4900餘個,查處無覆蓋運輸砂石料車輛2000餘輛。
三、創新思路,提高效率。全年全面組織和督促實施重點項目20個,建成區面積年增長0.89平方公里達10.68平方公里,城鎮化率年增長2.1個百分點達45.3%,完成城鄉建設固定資產投資43.87億元,同比增長20%。城鄉建設得到快速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夯實一個基礎。集中力量新建設東風南路、太昌路、匯寶路西段、太和山片區進場道路;改造拓寬提升東風北路、龍華東路、西正街等道路。維修了九龍北路、望海路、天生路、文昌路、西正街等21條城市主幹道和背街小巷,維修硬化路面3.1萬平方米。完善望海國小周邊和安置區基礎設施,建成內部道路17條,建設排水管網2000餘米,徹底解決片區多年排水不暢和出行不便的難題。新建設城南片區三條排水主通道污水管網2.4千米。進一步清除全城雨污管道淤泥4020立方米,更換城市道路井蓋300餘套,安裝路燈566桿6326盞。
(二)突出兩個重點。一是有序推進城市重點項目建設。加快西河綜合治理項目建設。先後完成西河綜合治理項目實施方案、可行性研究報告、防洪影響評價、周邊路網設計等方案。6月1日啟動拆遷,已簽訂拆遷安置協定580戶,拆除406戶。9月30日啟動主湖面及環湖路網建設,環湖道路路基已完成50%,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同時,為滿足滬昆客專2016年運營需要,積極做好滬昆客專霑益片區開發建設的相關工作;為增強城市競爭力,深入推進納入全省首批150個重點城市綜合體名錄的恆江七彩城項目建設,前期工作已基本就緒。
二是紮實開展創建工作。以“四城聯創”為載體,積極開展市容市貌、環境衛生和園林綠化等整治工作。
全面開展創建衛生城市工作。進一步理順環境衛生管理體制,落實環衛一體化管理制度。做好全城環境衛生監督管理、垃圾處理、城區主幹道清掃保潔及垃圾處理費收繳工作。全年新建4座垃圾中轉站,新改建16座公廁,均達到國家二類標準,配置30輛環衛專用車輛、1268個垃圾箱體和果皮箱投入城市淨化工作。進一步加強日常保潔,確保建成區50餘條街路、122萬平方米的清掃區域乾淨整潔。同時對珠江源大道、龍華大道等13處城市主幹道兩側的空地實施圍擋,採取“三個統一” 標準:統一設計風貌、統一建築材質、統一封閉高度進行封閉圍擋。實施圍擋2418米,並在牆體上做了創衛、人文、人居環境提升等宣傳畫面。為營造人人尊重環衛、支持環衛的良好氛圍,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將每年10月26日設立為霑益環衛工人節,今年舉辦了首個霑益環衛工人節系列活動。
有效推進創建園林縣城工作。加大城區綠化美化工作力度,積極增加城市綠量,不斷豐富綠化景觀。2014年新增街道綠地3萬平方米,改造綠地6萬平方米。及時對死亡苗木進行補植,實施了12條道路行道樹補植補栽和林蔭路改造工作,共補植喬木378株、灌木11萬餘株。同時對珠江源大道、龍華大道、五線譜等重點地段進行綠化提升改造,新實施太昌路(珠江源大道至盤江路段)綠化建設,栽植喬木600株、小灌木15.8萬株,綠化面積5200平方米。
(三)抓住三個關鍵。一是為房地產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進一步帶動經濟社會發展。今年促動開發建設房地產項目11個總建築面積136.13萬平方米,總投資25.69億元。全年房屋銷售備案總套數2259套,銷售備案房屋總金額11.96億元,銷售備案面積22.55萬平方米。通過各項有力的措施,保持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是切實抓好民生工程。把保障性住房建設抓實抓好。續建2013年500套公租房,建築面積24478平方米。其中政府統建20658.42平方米416套,委託代建3819.58平方米84套。政府統建公租房目前主體已斷水,正在進行室內外裝修。委託代建公租房大部分項目點正在進行主體建設及室內外裝修。大力投入棚戶區改造,2014年向中央爭取了1500戶的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該項目具體實施納入西河片區綜合治理工程,目前正在進行片區範圍內的拆遷工作。同時,做實做優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較好的實施了800戶農村危房改造,真正成為一項得民心、順民意的工程,逐步解決農村民眾居住困難問題。
三是抓好小集鎮建設。因地制宜的做好市級重點小城鎮建設,重點抓好白水市級重點小城鎮建設,已通過縣級初驗。建設中整合各類項目資金3.96億元,基本建成一個“功能完善、人居最佳、產業最強”的特色小城鎮。同時積極開展鄉村清潔工程,對金龍、花山街道辦事處先行試點,在起得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廣實施。著手開展了農村危房現狀和農村環境信息“兩項調查”,為農村建設發展奠定基礎。
四、多措並舉,信息公開。全面實施服務視窗工作人員、辦事程式、服務項目、服務方式、服務承諾、監督手段等公開制度。縣住建局以雲南省政府信息公開入口網站、霑益縣政府入口網站和黨務政務公開欄為信息公開的主渠道,及時公開發布有關政府信息。全年上網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172條。工作類信息92條,黨建工作信息23條,黨風廉政建設信息18條,招投標信息61條,編髮《霑益住建》信息23期,公開發布信息86條。保證信息公布的時效性、完整性和真實性。
五、健全制度,勤政廉政。從班子成員自身做起,帶頭嚴格遵守紀律,做到嚴以律己,清政廉潔、克己奉公。建立健全民主決策機制和工作落實機制,健全視窗單位、服務行業履職盡責的相關制度。設立20餘個工作意見箱和監督舉報電話,增強工作的透明度,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強化內部監督管理,定期不定期開展糾風抽查,嚴肅處理涉及頂風違紀的行為。同時,積極開展主題活動和廉政教育,打造出一支清正廉潔、作風優良的城建隊伍,營造風清氣正、廉潔辦事的大好氛圍。
在城市建設管理取得較好成績的同時,還存在城市基礎設施薄弱,城市承載功能差,城市建設融資方式少、總量小等不足和困難問題。縣住建局將求真務實、銳意進取,在提升城市品位和對外形象上採取新突破,使城市建設管理更好的服務於市民、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努力建設珠江源大城市北城新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