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里亞·胡盧貝伊

霍里亞·胡盧貝伊

霍里亞·胡盧貝伊(Horia Hulubei;1896年11月15日——1972年11月22日)

羅馬尼亞著名科學家、物理學家、教育家、國務活動家。羅馬尼亞原子能科學事業的締造者。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務委員會部長級顧問,布加勒斯特大學校長,羅馬尼亞原子能物理研究所創始人和第一任所長。羅馬尼亞科學院院士、博士、教授。

霍里亞·胡盧貝伊是著名的原子/核物理學家,以他對X射線光譜學發展的貢獻而聞名。在20世紀上半葉建立了羅馬尼亞原子物理學派,此外,還創立了圖爾努-默古雷萊原子能物理研究所,並建成了羅馬尼亞第一座核反應堆。

基本介紹

人物傳記,物理系高材生,法國求學,羅馬尼亞核物理權威,著作,對物理學的貢獻,榮譽,

人物傳記

物理系高材生

1896年11月15日,霍里亞·胡盧貝伊生於羅馬尼亞的雅西。早年在雅西就國小和中學,1915年高中畢業後,他以優等生的成績,就讀於雅西“亞歷山德魯·伊萬·庫扎”大學(雅西大學)自然科學學院,主修物理和化學,但還未來得及畢業,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羅馬尼亞加入協約國一方參戰,胡盧貝伊被徵召入伍送往前線。1917年夏天,他參加了默勒謝什蒂戰役,晉升為中尉。胡盧貝伊前往法國接受軍事訓練,成為一名戰鬥機飛行員。一戰結束後,他恢復物理學研究,並致力於完成學業,1922年任雅西大學物理化學系初級助理,1926年被授予物理化學學士學位。
霍里亞·胡盧貝伊空軍中尉霍里亞·胡盧貝伊空軍中尉

法國求學

畢業後,胡盧貝伊考取獎學金,1927年赴巴黎索邦大學留學深造,攻讀博士研究生。在巴黎,他師從索邦大學教授、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法國物理學家讓·佩蘭,並在其領導的索邦大學物理化學實驗室工作。1933年,胡盧貝伊在巴黎發表了關於“康普頓散射效應”的博士論文《論X射線量子擴散研究》,他的論文答辯在由諾貝爾獎獲得者瑪麗·居里擔任主席的審查委員會獲得通過,被授予物理學博士學位。他在巴黎大學佩蘭教授實驗室繼續從事研究工作,先後任研究員和科學研究部主任直到1947年。胡盧貝伊的研究論文得到了居里夫人的高度讚賞。
當時,在讓·佩蘭教授的介紹下,霍里亞·胡盧貝伊結識了被譽為世界物理學界“良心”的科學界的偉人巨匠:讓-弗雷德里克·約里奧-居里保羅·朗之萬、皮埃爾·奧日埃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1927年至1938年間,霍里亞·胡盧貝伊在雅西大學和巴黎大學開展交流工作,在雅西大學自然科學學院,建立了羅馬尼亞第一個物質結構實驗室,布加勒斯特理工學院設立了布加勒斯特物理學會。此外,在法國期間,胡盧貝伊開始從事放射性金屬的研究,並且在索邦大學有機會參與世界上第一台粒子加速器的工作。1935年12月21日,霍里亞·胡盧貝伊當選為羅馬尼亞科學院通訊院士,1937年5月26日當選為羅馬尼亞學院通訊院士。同年,霍里亞·胡盧貝伊參與法國發現宮的創立和組織活動。此時,他已成為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他在包括拉曼、X射線、康普頓、原子和核物理學和鑑定元素87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在內的物理學的各個領域取得傑出成果。
左起:馬努、居里夫人、毛古恩、佩蘭、科舒瓦、胡盧貝伊(右一)左起:馬努、居里夫人、毛古恩、佩蘭、科舒瓦、胡盧貝伊(右一)

羅馬尼亞核物理權威

1938年,霍里亞·胡盧貝伊回到羅馬尼亞,任雅西大學自然科學系物理學教授,1940年任布加勒斯特大學物質結構系教授,1941年——1944年任布加勒斯特大學校長。1941年6月3日當選為羅馬尼亞科學學會會員和第二物理學部主席。1946年5月27日當選為羅馬尼亞科學院院士。1948年6月9日根據大國民議會主席團的命令,羅馬尼亞科學院被解散,重組為新的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科學院(1965年改稱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科學院,1989年改稱羅馬尼亞科學院),胡盧貝伊失去院士頭銜。1949年9月1日,胡盧貝伊創建羅馬尼亞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並擔任所長直至1965年。1955年7月2日重新當選為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科學院院士。1963年——1965年任羅馬尼亞科學院數學和物理學部主任,1965年——1972年任羅馬尼亞科學院自然科學學部主任。
1955年,在蘇聯的建議下,羅馬尼亞的核工業計畫開始上馬,霍里亞·胡盧貝伊成為羅馬尼亞核計化的總協調人。1956年,霍里亞·胡盧貝伊將原子能物理研究工作從羅馬尼亞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分離出來,創立了獨立的圖爾努-默古雷萊原子能物理研究所(IFA),他擔任第一任所長直至1968年。在胡盧貝伊的倡議和他的直接支持下,IFA的專家在1956年設計製造了他們的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這在蘇聯東歐集團是首創。第一台設備CIFA1工作速率為每秒50條指令,一年後投入使用。胡盧貝伊領導了羅馬尼亞第一座核反應堆的建設和試運行,1957年7月31日,一個VVRS裂變反應堆和一個蘇聯製造的U120回旋加速器在IFA投入使用。羅馬尼亞第一台雷射器He-Ne紅外設備,就是由IFA的揚·伊·阿格拉恰努教授及其團隊開發的,於1962年10月20日投入運行,並在1963年2月在巴黎舉行的第三屆國際量子電子學會議上報告了這一成就。
1968年,霍里亞·胡盧貝伊退居二線,由“巴貝什-博堯伊”大學副校長兼物理-數學系主任伊萬·烏爾蘇接替他擔任核物理研究所所長。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霍里亞·胡盧貝伊還是布加勒斯特大學物理學院原子與核物理系原子物理學教授,他在那裡開設了關於康普頓效應和非彈性康普頓散射/共振非彈性X射線散射(RIXS)的優雅和清晰的講座。1969年12月31日——1972年11月22日任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務委員會顧問(部長級)和部長會議成員,他是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大國民議會代表。霍里亞·胡盧貝伊是享譽國際的科學家,他的科學貢獻為世界所公認,曾獲得國內外無數獎項。他是布加勒斯特物理學會會員、雅西科學院院士、法蘭西科學院院士、葡萄牙里斯本科學院院士、美國紐約科學院院士、美國、瑞士、法國和德國物理學會會員、蘇聯杜布納物理學會會員。1958年,胡盧貝伊被選為聯合國核試驗監測專家小組成員。
1972年11月22日,霍里亞·胡盧貝伊在布加勒斯特逝世,享年76歲。

著作

霍里亞·胡盧貝伊主要著作有:《液體的內部壓力》(1923年)、《拉曼效應》(1931年)、《質子的廣泛來源》(1934年)、《伽馬射線晶體光譜學新技術》(1934年)、《通過電場的嵴變形》(1935年)、《石英中的X射線反射》(1937年)、《物理化學課程》(1940年)、《X光譜學》(1948年)、《精細化學X射線分析》(1950年)、《物質結構》(1950年)等。
霍里亞·胡盧貝伊教授霍里亞·胡盧貝伊教授

對物理學的貢獻

霍里亞·胡盧貝伊在1956年至1968年領導原子能物理研究所期間,這是一個富有成果的時期,在此期間,為羅馬尼亞的現代化奠定了雄厚的技術基礎。他作為導師,培養了整整一代原子論-核物理學家,在未來幾十年,標誌著羅馬尼亞在這一科學領域的發展高峰。
同時,他作出了傑出的和重要的科學發現,通過世界最初的氣體的X射線譜,發現了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個未知元素,為此,他按照自己的構想設計製造了一個特殊的光譜儀。1936年,霍里亞·胡盧貝伊與法國物理-化學家伊維特·科舒瓦研究了銫榴石,使用的是高解析度X-光儀器,兩位科學家分析了polucitul並觀察到幾條弱射線,發現了87號元素,胡盧貝伊和科舒瓦報告了他們的發現並提出將新元素命名為“Moldavium”(Ml)。1939年,霍里亞·胡盧貝伊和伊維特·哥舒瓦聲稱通過對礦石進行光譜學分析,發現了93號元素,並將其命名為“Sequanium”(Sq)。由於科學家當時認為這一元素必須人工製造,所以他們的發現遭到了反對。當今人們發現鎿確實存在於自然界中,因此胡盧貝伊和哥舒瓦兩人有可能確實發現了鎿元素。
霍里亞·胡盧貝伊對超鈾元素的研究,對核反應,特別是在低能量、中和高核相互作用的研究,在中子物理學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他還研究了裂變中子

榮譽

霍里亞·胡盧貝伊以其在科學領域取得的傑出成就獲得了眾多獎項,包括法蘭西學院“福西農”和“亨利·王爾德”獎、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功勳科學家”稱號、一級“科學功臣”勳章,因在1956年至1961年間對核物理學領域科學研究的貢獻,在1962年榮獲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國家獎金。
霍里亞·胡盧貝伊院士霍里亞·胡盧貝伊院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