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曼比例

霍夫曼比例是霍夫曼(W.G. Hoffmann)在1931年提出的解釋了一個國家或區域的工業化進程中工業結構演變的規律。它闡明了隨著人類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發展、經濟文化,尤其是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產業結構正由第二產業主導向第三產業主導轉變,並引入“中間需求”與“最終需求”的概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霍夫曼比例
  • 提出人:霍夫曼
  • 提出時間:1931年
  • 類型工業結構演變的規律
簡介,案例分析,

簡介

霍夫曼比例(H')=消費資料工業淨產值/資本資料工業淨產值。
工業化進程中,這一比率不斷下降。這也就是霍夫曼定律。
根據霍夫曼比例的變化,工業化分為4階段:(a)H'=(6-4),消費品在製造業中占統治地位,如印度。(b)H'=(3.5-1.5),資本品生產迅猛發展,但仍低於消費品生產,如日本、荷蘭、加拿大、澳大利亞。(c)H'=(1.5-0.5),資本品和消費品基本相當,如美國、法國、德國。(d)H'在1以下。資本品的規模大於消費品規模,還沒有出現這樣的國家。
霍夫曼定律是產業結構變動的一般規律之一。
霍夫曼比例定義
霍夫曼定理是霍夫曼(W.G. Hoffmann)在1931年在《工業化的階段的類型》一書中提出的。它揭示了一個國家或區域的工業化進程中工業結構演變的規律。霍夫曼使用了近20個國家的工業結構方面的時間序列資料,重點分析製造業中消費資料工業和資本資料工業的比例關係,這個比例被稱之為“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係數”。即,
霍夫曼比例=消費資料工業的淨產值/資本資料工業的淨產值
霍夫曼比例具體內涵
霍夫曼定理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工業化的進程中,霍夫曼比例呈下降趨勢:在工業化的第一階段,消費資料工業的生產在製造業中占主導地位,資本資料工業的生產不發達,此時,霍夫曼比例為5(±1);第二階段,資本資料工業的發展速度比消費資料工業快,但在規模上仍比消費資料工業小得多,這時,霍夫曼比例為2.5(±1);第三階段,消費資料工業和資本資料工業的規模大體相當,霍夫曼比例是1(±0.5);第四階段,資本資料工業的規模超過了消費資料工業的規模。
題目所示的修改,實際包含了兩個含義:
第一,隨著人類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發展、經濟文化,尤其是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產業結構正由第二產業主導向第三產業主導轉變,如下兩圖可以看出這一趨勢是不可逆轉的。
霍夫曼對工業化進程中經濟結構變化的研究,是在國民經濟只存在工業和農業兩個部門的理論框架下進行的,因此,他把資本品工業在工業中的比重的上升和居於主導地位,等同於它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上升和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 現在的修改,是將服務業,即第三產業加入到計算之中。
第二,引入“中間需求”與“最終需求”的概念,從而可以利結合列昂惕夫投入產出表以及消費、投資需求關係理論進行進一步分析。

案例分析

霍夫曼比例案例分析
下面進行具體分析:
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分析的大前提是“一般情況”,即沒有重大自然與人為災害或干預的影響的情況下。
“比例數值波動起伏,但總趨勢是不斷下降”這一變化趨勢即意味著最終需求部分相對中間需求部分的比值是下降的。這一情況的發生條件可以分四部分討論:
首先,是以消費需求/投資需求比值持續偏低為條件。消費需求的偏低導致B2C產業的萎縮與淨產值的下降,這意味著偏高的投資需求將集中分布在B2B產業中,而對於這部分投資需求的滿足,導致了B2B產業整體的發展與淨產值的提高。典型的例子就是21世紀初的中國。目前,我國經濟成長在相當程度上還是以投資增長為主導,投資需求的拉動作用因經濟運行中生產迂迴的程度提高而得到強化。比如,近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主要投向基本建設和住房開發,2003年固定資產投資中兩者合計占了76.7%。由於大量基礎設施投資項目的拉動,生產資料需求的大幅增長,引起生產資料價格的攀升,生產資料供應的短缺又刺激了生產資料投資增加,從而造成固定資產的過度投資。由於國內的投資需求無法及時轉化成消費需求,大量投資形成的過剩生產能力就會在重工業內部出現封閉循環的可能。重化工業和基礎產業的相互拉動,造成投資需求的急劇擴張。投資的快速增長帶來的是中間需求,而消費的增長帶來的是最終需求。只有實行消費拉動,擴大消費需求,以消費需求增長才能有效帶動投資需求增長。
第二,以早期工業化發展(主要集中在製造業)即服務業大發展之前的階段為前提,可以延用霍夫曼定理的原意,即在工業化初期,由於食品、紡織等最終需求產業是滿足人們最基本需要的部門,只有基本需要基本得滿足以後,才能把更多的資源用於發展其他工業;而且,最終需求產業投資少、周期短、技術要求不高、見效快,更容易發展;另外,由於資本缺乏、技術落後、勞動力成本低而且比較豐富,更適合發展多數為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最終需求產業,所以最終需求產業首先得到發展。隨著最終需求產業的發展,對中間需求增長,資本積累規模擴大,技術進步,勞動力成本提高,為中間需求產業的發展創造了必要的條件,提出了加速發展的要求,所以中間需求產業增長加快,超過最終需求產業的增長,逐漸成為主導產業。這在很多國家的發展過程中都能找到典型例子,像英國等歐洲已開發國家的工業化過程是從紡織、糧食加工等最終需求產業起步的。後發展的典型例子如台灣,20世紀70年代的工業起飛階段,紡織業、塑膠製造業、食品及菸草業比重逐步攀升,到1973年其在總產業淨產值中的比重達到51.6% 。
第三,是以服務業與信息技術及相關產業相繼迅猛發展的新型工業化的條件。由於服務業內部結構中的生產性服務業及信息服務業在中間產品生產產業中發揮的巨大作用,大幅度提高了產業在從採購材料與銷售產品全過程的的效率,節省了交易成本,使得該類產業的淨產值穩步攀升,因為中間產品的銷售階段屬於最終產品的生產階段。同樣的作用在最終產品生產產業中則只能體現在前期採購之上。
此外,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帶來了產業結構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化趨勢。專業程度越高、最終產品的性能和製造技術的複雜程度,相同產出的最終產品對中間產品的依賴程度越大。這使得高科技行業的核心部件生產行業因掌握了關鍵技術與生產能力而取得較大淨產值,相反面向最終產品的產業的淨產值則因為高昂的專利成本和技術擴散帶來的激烈競爭利潤微薄而逐步萎縮。最為明顯的就是PC行業和DVD行業,掌握核心技術公司的淨產值和利潤都遠遠高於處於產業鏈末端的生產完整消費產品的企業。當然這一變化也體現在國際分工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利潤與淨產值的對比上:掌握研發能力提供核心部件與技術支持的已開發國家的盈利與產值明顯高於進行簡單加工的開發中國家。
“比例數值波動起伏,但總趨勢是不斷上升” 這一變化趨勢即意味著最終需求部分相對中間需求部分的比值是上升的。如果單純在製造業範圍內來看,這一現象是違反霍夫曼定理的。但從更為寬泛的角度進行分,就發現同樣存在著這一趨勢的產生條件:
首先,消費需求的上升將導致B2C淨產值/B2B淨產值的比值上升。消費需求的變動將直接影響最終產品的生產結構和生產規模,而後通過產業波及效應間接影響中間產品的需求量及其變動。因為產業波及效果是延產業鏈向上呈現漸弱態勢的,即越遠離最終產品生產的產業被波及的效果越弱,因此消費需求上升拉動了B2C產業的淨產值更多,使這個比值呈現上升態勢。比如電子通訊產品製造業和日用電器製造業等,從需求角度看,該產業群的高速增長首先得益於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形成的需求增長。又如90年代末開始,中國居民家庭中傳統的耐用消費品增長明顯放慢,但以電子計算機、現代通訊為主導的新一代的耐用消費品進入加速增長狀態。如電子及通訊產品製造業,居民消費需求的比重已經達到10%,比90年代中期提高2倍以上。居民固定電話和行動電話普及率提高了近1倍,家用電腦用戶增長近5倍,空調、熱水器、彩色電視機等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根據2000年投入產出表的直接消耗係數粗略估算,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帶來的需求增長對該產業群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0%以上。而與此同時,處於這些產業鏈中上游的中間需求產業卻由於下游最終產品產業競爭壓力的影響,非但沒有持續擴張,反而開始關注未來可能形成的過剩風險而削減投資規模,從而形成了“比例數值波動起伏,但總趨勢是不斷上升”的趨勢。
第二,這與服務業發展過程中的內部結構有關。前文已經提到,“產業結構正由第二產業主導向第三產業主導轉變”,當服務業內部以金融、保險、房地產和商務服務為主的B2C的服務業在增加值中的比重增加時,規模龐大的服務業發展直接將導致B2C產業淨產值/B2B產業淨產值比值總趨勢的不斷上升。以1987——1997年OECD國家服務業分部門在GDP中的平均份額來看,這一趨勢是明顯的:
OECD國家服務業分部門在GDP中的平均份額(%)
1987 1997 變化
批發,零售,餐飲和旅館(Ⅰ) 15.2 14.6 -0.5
運輸,倉儲和通訊(Ⅱ) 6.8 7.1 0.2
金融,保險,房地產和商務服務(Ⅲ) 15.4 17.6 2.2
公共管理及國防(Ⅳ) 11.5 11.6 0.1
教育,衛生,社會服務及其他(Ⅴ) 8.6 10.1 1.5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保險,房地產和商務服務、公共管理、教育,衛生,社會服務及其他等領域面向B2C的部分增長趨勢完全彌補了批發,零售,餐飲和旅館領域中這一部分的下降。另一部分服務業則向製造業過渡,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複製業在北美行業分類中就被歸為製造業——面向B2C需求的製造業。
第三,這也同生產技術的進步有關。技術進步提高了生產資源的利用率,生產資源利用率越高,相同產出的最終產品對中間產品消費需求減少,從而導致在最終產品淨產值增加的的情況下中間產品淨產值相對不變甚至下降。以我國食品加工產業為例,2005年,全國國有及中等規模以上非國有食品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20344.8億元,比2000年增長97.2%,年均增長19.4%;工業增加值6300.0億元,比2000年增長87.8%,年均增長17.6%;銷售收入19900.0億元,比2000年增長了101.3%,年均增長20.3%;利稅總額3365億元,比2000年增長91.9%,年均增長11.4%。其中,糧油加工、肉類加工、乳製品加工等行業的工業增加值和利潤年均增長率均超過20%。而與此同時作為原料來源的農業的勞動生產率卻是偏低的:
“比例數值雖有波動,但總趨勢平穩無明顯升降”是一種穩定態勢。
首先可以從需求的角度為這一趨勢的產生給出前提條件。
需求結構來看,基於如前所述的“消費需求影響最終需求,投資需求影響中間需求”的規律,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的比例的平穩趨勢的出現意味著B2C產業淨產值與B2B產業淨產值趨同。出現這樣一種趨勢的情況有兩種:
一是消費需求持續低於投資需求且保持一定比例。這一情況主要發生在以出口導向為主的外向型經濟實體,如實踐“亞洲模式”的諸國。以日本為例,從 1955年到1973年的“高儲蓄、高投資、高增長”經濟發展階段,其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比例一直徘徊在一個較低的比值水平。
二是消費需求持續高於投資需求且保持一定比例。在歐美先行已開發國家出現過兩次。第一次是從19世紀各國第二次產業革命相繼完成到20世紀30年代大危機及大蕭條時代為止;第二次是20世紀70年代“滯漲”時期到今天為止,隨著“凱恩斯主義”經濟政策重新被自由經濟政策替代,消費需求比投資需求比值又逐步上升並維持在一定的高水平範圍。
從需求總量來看,對於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與地區來說,比值的無明顯波動是由於人口數量的巨大、社會發展水平的落後與技術水平的落後導致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的普遍低迷造成的,目前絕大多數的非洲貧困國家處於這種狀態,有些國家甚至於連農業經濟都還未發展起來;對於已開發國家而言,情況則恰恰相反:需求總量在一個高層次保持穩定,帶來了兩種需求產業淨產值的比例穩定。這在經歷了1914——1950年後起工業化發展後的北歐國家尤其突現。
第二,服務業與新興技術的發展對比值的影響會隨著各產業之間的產業關聯產業波及效果的作用,在沒有新的重大突破性發展的前提下被拉平。這也就是通常意義上的對某一產業業的推動最終帶來整個社會生產的進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計算機製造業。隨著新技術的不斷運用,作為最終需求產業的計算機生產產業淨產值不斷增加,並且帶動了計算機零部件生產業、電子元器件生產產業這樣的中間需求產業的進步,然後隨著計算機的廣泛運用與網際網路等信息產品的產生,世界範圍內興起了“第三次產業革命”浪潮,各產業,無論中間需求還是最終需求,都得到了極大發展。
由以上的分析,我們似乎看到了一個充滿矛盾的結果,即B2C產業淨產值與B2B產業淨產值的比例關係呈現出上升、下降和不變三種趨勢可能性的情況均存在。其實,這個比值會在一定時期內呈現上揚,另一個時期呈現下降,但總體上來說則正好互補而趨於平衡。這就類似於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中“價格圍繞價值波動”的描述。這一變動趨勢呈現周期性起伏狀態。其每次波動的波幅和頻率,隨著外因變化對某一產業或某一類產業產生影響的程度、該產業或該類產業的產業影響力係數大小、社會產業處於發展的那一階段等等因素的差異而不盡相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