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情境

電影情境

電影情境是指導演運用鏡頭捕捉演員表演來表達自己思想觀點所呈現出來的視、聲結合的意境。如拍紀錄片,視聽思維才是形象思維。生活里的動作和說話。生活里的一切都是樸實的。別玩深沉。一切只能透過生活的表層來看到內在的東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影情境
  • 相關學科:電影編劇
  • 參考書籍:方法派,一個人受益,九個人受害
  • 代表作:《雁南飛》
電影的情境模式,什麼是電影編劇學,

電影的情境模式

有一點要說明的,那就是關於方法派的問題,也就是中國稱之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體系的問題。我在國內讀到一些關於在西方斯坦尼學派的情況,比如說,導演ELIA KAZAN 原是紐約斯坦尼劇團里的成員,DE NIRO, Elizabeth Taylor, Monroe, Montgomery, Marlone Brando 等明星都受過這方面的訓練。好萊塢的老導演馬摩里安是先在蘇聯學斯坦尼,然後到倫敦學斯坦尼。他曾是美國百老匯的優秀年輕導演。可是我讀過他的有關電影的回憶錄。他好象從來沒有談過什麼斯坦尼。很多推崇他的好萊塢演員在提到他的時候也沒有提斯坦尼。我只知道他在視聽上有許多創新。我曾經見過他在台上回答問題,我和他也做過簡短的交流,那個晚上我從沒有聽他提過斯坦尼。我本人在電影譯叢雜誌編輯部任翻譯時,也翻過斯坦尼的東西,雖然不多,但總算有接觸吧。
我對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或者說,非常關心。因為我對電影裡套用這種方法有懷疑。我覺得絲毫沒有必要。有一次我們學校請余是之老師來給導演系講表演,那些教表演的老師想有權威來壓倒學生對電影表演的反對。誰都沒有意料到,余老師上了台就說,他始終想找到一個講壇來批斯坦尼體系。學生們高興極了。另外美國有一本書的名字叫,《方法派,一個人受益,九個人受害》,我也為學校訂了這本書。可惜沒有到貨。所以1984年當我們學校的工作代表團訪問美國時,我特別提出這個問題,告訴他們我們需要了解方法派的問題。他們的回答是美國的電影學院不教表演,那只有到戲劇學院去。我們去了三個戲劇學院。他們的說法一致,即方法派是很好的戲劇表演訓練方法,但是僅此而已,如果直接用到表演上,那就是僵化的教條了。電影更不需要這個。電影在很多情況下不需要體驗。我幾次看到電影學院表演系的老師在教導演系的學生那種虛擬的表演。老師作抱孩子狀,然後對學生說,我把懷裡的孩子交給第一個學生,你哄哄他,然後再傳下去。我在旁邊看了直噁心。多傻啊。在電影裡,借一個孩子來真的抱著就行了。難道吃冰棍還要摹似?直接給他一個快化的冰棍叫他吃。他會說,我沒有學過吃快化的冰棍?喘氣嗎?你先出去跑個一百米,接著回來說這句話。羅馬假日Peg讓Hepburn 把手伸進那石頭獅子的嘴裡,然後嚇她,小心裏面有東西要咬你,Hepburn真的嚇得叫了一聲,把手收了回來。這個鏡頭就拍成了。寫電影劇本有一個竅門,北京電影學院不教,我教。這個竅門叫情境設定。在雁南飛里,VERA趕去國小校給她的出征的未婚夫BOLIA送行,可是她因為一列坦克部隊過路,交通阻塞,眼看要耽誤了。她急得要命,她試圖衝過坦克列隊,可是她沖了一半,被困在兩列坦克之間,她再也過不去了。一個大遠景,兩列鋼甲戰車中間站著一個女孩子。這不需要表演,觀眾不僅全明白,而且都有自己的感觸。這根本不需要什麼影評家或符號學家來胡說八道。不用你來廢話。這是電影的情境設定。接著,VERA終於趕到集合地點國小校,可是新兵部隊已經出發,四周全是送親人的家屬。她哪裡擠得過去。最後,她知道再也趕不到BOLIA的前面了,於是她把那包餅乾扔了出去。並乾撒了一地。這也無需影評家來廢話。誰都看得明白,而且觀眾里有十幾年前就是這樣送走她的親人的人。她們的親人再也沒有回來。對這個演員來說,只要她敢衝到坦克行列的中間,站在哪裡,以及從人群中往前擠,而且周圍的民眾演員都奉命擋住她的去路,她拚命地擠。這就是她的全部表演。問題不在於這種情境有多少,而是在於這跟舞台有任何關係嗎?為什麼舞台上做不到,而電影卻能做到呢?因為電影的時空與舞台的時空完全不一樣。舞台的空間就是劇場的那個舞台的空間。那空間裡的一切全靠假定性。它的時間呢,受三一律的限制。電影沒有這些限制。電影攝影機可以到任何空間裡去,早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它已經隨著宇宙飛船進入了外層空間。它的時間是有時值的,更不受任何限制。而且所有的觀眾共享一個機位的視點。在時空完全不同的情況下,憑什麼把戲劇的東西照搬不誤地移殖到電影裡來呢?什麼叫藝術的提煉?不同的藝術形式有不同的提煉方法。在電影裡,不是在文字里提煉什麼,而是在許多視聽的生活場景中選擇最能體現那種思想感情的那個。因為電影的紀錄本性給電影作為藝術的形式帶來的語言是從逼真性的角度來摹擬人的視聽感知經驗。你們看,這是電影,所以我在這裡舉出的那兩個段落連話都不需要說。如果編劇懂得電影,他懂得如何摹似人的視聽感知經驗。懂得我所說的電影的情境設定,那誰來演都一樣。當然,為了掙更多的錢,最好是找觀眾當時最喜歡的形象。(你看,我沒有說找最懂得斯坦尼表演體系的演員。在電影裡最重要的是形象。)你們可以去看看《雁南飛》,動人極了。當時俄國的中年以上的婦女看過後更是泣不成聲,她們說,TAK BYLO,TAK BYLO。(是這樣的,是這樣的)。你們會發現,這整部影片都是由電影的情境設定構成的。SAMOILOVA,扮演VERA 的那個女演員根本不會表演。我一眼就看出來了。可是我看出來的不算。這說的是她的莫斯科國立電影學院表演系的同班同學說的。

什麼是電影編劇學

學電影編劇學什麼?首先要學會拍紀錄片(外行人看不起紀錄片,內行人知道,紀錄片是一切電影形式,不論是藝術的還是非藝術之本),學會視聽思維,而不用文字思維。視聽思維才是形象思維。會寫電影的情境(從生活里觀察得來的,而不是抄舞台上的),會寫生活里的動作和說話。生活里的一切都是樸實的。寫樸實的東西。別玩深沉。一切只能透過生活的表層來看到內在的東西。這又是另外一個課題了。好萊塢有一句話,“說教嗎?租個禮堂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