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出版

電子出版

所謂電子出版,是指在整個出版過程中,從編輯、製作到發行,所有信息都以統一的二進制代碼的數位化形式存儲於磁、光、電等介質中,信息的處理與傳遞藉助計算機或類似的設備來進行的一種出版形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子出版
  • 外文名:Electronic Publishing
  • 分類:線上 離線
  • 環節:前期策劃、素材準備、美術設計等
  • 階段:構建 發行 接受
簡介,出版過程,分類,電子出版作品著作權自願登記制度,問題與建議,問題,建議,發展趨勢,

簡介

電子出版(Electronic Publishing)是指以數字代碼方式將圖、文、聲、像等信息編輯加工後存儲在磁、光、電介質上,信息通過計算機或其他具有類似功能的設備讀取使用的一種出版形式。電子出版(elektronisches Publizieren)分成線上電子出版(elektronisches Online-Publizieren)和離線電子出版(elektronisches Offline-Publizieren)兩大類型。
通常包括前期策劃、素材準備、美術設計、程式編制、後期製作或通過網路傳送等環節。可見電子出版以計算機為生產工具,原作的大量複製也是以計算機為核心。這裡,定義出版時所必需的編輯改為前期策劃、素材準備和美術設計等。因此,與傳統意義上的出版相比,電子出版包含了更複雜的勞動。工藝手段和技術含量也更高。

出版過程

1) 構建階段(Konstruktionsphase)——編輯把作者送來的信息(稿件)加工整理成可供使用的文本形式。
2)發行階段(Distributionsphase)——包含文本製成之後到可供讀者使用這個時段。
3)接受階段(Rezeptionsphase)——讀者最終接受所提供的信息。

分類

電子出版(elektronisches Publizieren)分成“線上電子出版”(elektronisches Online-Publizieren)和“離線電子出版”(elektronisches Offline-Publizieren)兩大類型。
就線上電子出版說來,電子手段貫穿這三個階段:“電子構成”指藉助計算機生成文本,所生成的是電子形式的文本;“電子發行”指文本超越郵遞等非電子的發行渠道,通過計算機網路傳播;“電子接受”指讀者藉助電子數據處理(EDV)裝置讀取信息,不同於通過紙質材料等非電子手段接受信息。
而在離線電子出版的情況下,電子形式的文本不是以電子方式而是通過非電子方式發行的,如郵寄載有電子文本的軟碟或光碟,讀者再用計算機讀取。上述電子出版三階段劃分法與我們有所不同。所謂“構建階段”大體相當於我們的編輯階段,沒有提“複製”看來是因為經過編輯加工、可供使用的電子文本複製十分容易。在“發行階段”之後加了一個“接受階段”大概是考慮到電子出版物的特點,不像書刊任何讀者都能打開瀏覽其中的圖文,讀取和接受電子出版物的內容要複雜得多,必須有專用的或適用的電子裝置才行,出版者不能只管發行到讀者手裡了事,不考慮讀者能否“接受”。其實,無論是印刷型出版物還是電子出版物,出版者都應當重視傳播效果,即讀者能否接受和是否接受、如何才能最有效地利用的問題。

電子出版作品著作權自願登記制度

我國著作權實行自願登記制度,電子出版作品不論是否出版,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權不受影響。我國實行作品自願登記制度或者出版自動形成著作權登記,維護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有助於解決因著作權歸屬造成的著作權糾紛,並為解決著作權糾紛提供初步證據。

問題與建議

問題

出版社的電子出版部大多是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由軟體出版部發展而來,在出版社內一般為一個獨立的部門。與圖書出版物相比,電子出版物技術含量高、資金投入大,相應對人員的素質要求高,風險性也大,如果完全按圖書出版的要求和模式發展電子出版顯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到目前為止,相當一部分出版社雖具有電子出著作權,但還不具備獨立開發、製作完整電子出版物的能力。在我國電子出版業發展初期,電子出版單位較少,對電子出版物技術性要求不高,出版社尚能出版或能製作一些規模不大的選題。但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一些專業電子音像出版社誕生和國內一些具備實力的專業多媒體製作公司加入電子出版隊伍,相比之下,出版社電子出版的實力顯得較為弱小,難以快速發展。歸納起來,制約出版社電子出版的發展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2.技術力量不足,隊伍不穩定。目前多數出版社的電子出版部還缺乏一定規模的專業製作隊伍,即使有也為數甚少。電子出版物時間性強、製作連續和技術性強,無一定規模的專業製作隊伍無法確保製作周期和質量。出版社的工資待遇、人員流動等方面不如專業製作公司靈活,難以留住人才,穩定隊伍。
3.合作出版失去了出版社的主導地位。由於出版社獨立製作電子出版物的能力不強,與製作公司合作出版較為普遍。製作公司策劃並把製作好的選題交給出版社,出版社對選題內容和技術性能等進行逐項審查,並提出修改意見,返回製作公司修改完善,待達到出版要求後正式出版。製作公司投入大量製作資金,產品投放市場後,主動尋找銷售渠道,設法儘快收回成本以獲得回報,實際上是由製作公司掌握著市場的銷售權,出版社不能完全控制產品的銷售權,從而失去了出版產品的主導地位。
4.市場秩序不規範,發行渠道不暢通。目前我國電子出版物市場尚處於原始的、自發的形式,大多數出版社發行人員少、銷售網點不健全、發行碼洋和利潤上不去。雖說國內已有如連邦、賽樂氏等較大的專業銷售公司,但市場管理不規範,價格體系不健全,銷售折扣混亂,盜版猖獗,其銷售也受到制約和衝擊。加上這些專業銷售公司內部管理上仍存在許多問題,如人員不穩定以及與出版社結賬不及時,影響了與出版社之間的合作關係,未能對出版物的發行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
5.盜版猖獗,資金投入難以回報。光碟盜版十分猖獗,對電子出版物製作和出版單位的生存和發展構成了嚴重威脅,只要出版物有市場,盜版便很快出來,使得出版單位的經營十分困難。能夠依靠市場運作產生經濟效益的電子出版物不多,依靠開發電子出版物產生經濟效益幾乎不可能。猖獗的盜版行為,嚴重地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阻礙了電子出版的發展。國家政府部門雖對盜版行為採取了嚴厲的打擊措施,但效果不明顯。

建議

1.調整電子出版管理機制,組建隸屬出版社的製作公司。電子出版物的製作和出版是一種多人協同合作的工程,適宜項目管理的方式。出版社可投入適當資金,組建隸屬本社的多媒體製作公司。聘請有管理能力、有電子出版物製作經驗的人員全面負責公司業務,面向社會招聘各類專業技術人員,並以項目組形式進行管理。項目組長負責選題製作工作,項目組的多少根據選題的多少而定。出版社電子出版部則集中力量,進行選題策劃、腳本編寫、審查出版及複製工作。出版社應有一支素質良好的編輯隊伍,善於策劃選題,同時了解整個製作過程,並參與選題的全部製作過程,把好選題內容這一關,並嚴格監督製作質量。出版社與製作公司在業務上緊密聯繫,但管理上分開,即投入與經營分離。製作公司完成選題製作後,出版社支付製作費用給製作公司,這樣有利於製作公司的發展,同時彌補了出版社製作能力不足的弱點,確保有新產品不斷出版。
2.出版社與具有製作實力的多媒體製作公司建立製作與出版關係。出版社如果沒有專門製作電子出版物的隊伍,又無隸屬本社的製作公司,可與本地區具有較強實力的製作公司建立合作關係,出版社編輯策劃選題,編寫腳本或者委託製作公司組織編寫腳本,並完成製作工作。責任編輯參與該選題的全部過程,把握和監督其內容和質量。製作公司製作完成後交給出版社進行審查和出版。出版社交付給製作公司製作費用。
3.組建全國性的電子出版物大型專業中盤發行公司和發行聯合體。目前電子出版物不能快速輻射到全國主要城市,各地零售網點少,品種不齊全,而且無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因此,出現了出版的產品無處銷和用戶無處買的現狀。為了能把產品快速推向市場,應在全國範圍內建立幾個有實力、有影響的大型專業中盤批發公司。中盤公司有健全的配送網路,由他們組織各地的批發及銷售工作,建立多種層次、多種經營形式、多種經濟成分輻射全國的零售網路,出版社主要與這幾個大型中盤批發公司建立業務聯繫,而不需要建立自己的銷售網路。國外大多採用這種模式,其效果顯著。出版社與中盤批發公司應共同規範市場,以解決批發渠道雜亂和狹窄問題,同時也可控制批發折扣不規範。中盤批發公司的建立要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和全國電子出版單位的協作,共同制定批銷制度和原則,共同規範市場。當中盤發行公司尚未建立時,出版單位應聯合起來,利用出版資源和出版單位分布在全國的優勢,建立緊密型或疏散型的聯合銷售體,各出版社在本地建立聯合體內的批銷業務視窗,逐步擴大銷售網點。應該重視和支持新華書店銷售電子出版物,幫助他們提高銷售和服務能力,使其成為銷售電子出版物的主力軍。

發展趨勢

電子出版概念的發展呈現出兩個趨勢:其一,是這一概念的專業化,即認為電子出版是指專業和正規的具有出版資格的出版機構藉助電子技術進行的採集、編輯、加工、製作、傳遞、瀏覽、閱讀、下載、列印等工作程式。這更多的是學術界為了進行科學研究,對概念進行嚴格界定,明確學科的基本範疇與研究對象的需要。其二,是電子出版概念的泛化。現在。社會中的一切個體或機構藉助網路等信息化手段進行的“表達”都可以稱為“電子出版”,其“話語”無論載體為何,都是“電子出版物”,這可以稱作電子出版概念的泛化。以網路出版為例,因為其無需發行環節,其傳播過程就是發行過程。它的出現甚至顛覆了以往對於“出版”必須包括“發行”這一環節的規定。楊曉鳴認為:“所謂出版,就是指一切為了適應社會客群需要,以一定的方式將作品公之於眾的活動。”問正是基於對出版的這種定義,最新產生的部落格、播客等個人網路套用模式都被冠以“個人出版”等頭銜,而溝通了無線通信和網路通信的手機部落格等套用更是將“個人出版”延展到了“隨時隨地、隨心所欲”。這充分說明了電子出版的泛化趨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