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胃鏡

電子胃鏡

電子胃鏡是一種可插入人體胃腔內對胃腸疾病進行直接觀察、診斷、治療的醫用電子光學儀器。主要由物鏡系統、像陣面光電感測器、A/D轉換集成模組組成。將胃腔內的物體通過微小的物鏡系統成像到像陣面光電感測器上,然後將接收到的圖像信號傳送到圖像處理系統,最後在監視器上輸出處理後的圖像。電子胃鏡可獲得高清晰度的圖像,通過計算機可以進行各種圖像處理,進行三維顯像、測定黏膜血流、黏膜局部血色素含量及局部溫度等。電子胃鏡檢查是公認的診斷食管、胃和十二指腸疾病最可靠的方法,世界衛生組織將電子胃鏡作為消化道疾病診斷的金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子胃鏡
  • 外文名:Electronic Gastroscope
  • 一級產品類別:醫用內窺鏡
  • 二級產品類別:電子內窺鏡
  • 管理類別:Ⅲ類
發展歷史,工作原理,結構及功能,特點,適應證,禁忌證,注意事項,

發展歷史

1805年,德國學者Bozzini就利用燭光及硬金屬管觀察了泌尿道。
1826年,法國學者Segales製成了硬式膀胱鏡及食管鏡。
1932年,出現了半屈曲式胃鏡,使觀察的視野擴大。
1950年,日本發明了胃內照相機,使對胃黏膜的觀察盲區進一步減少,這是第一代內窺鏡。
1957年,隨著光學纖維工業的發展及套用,在美國出現了纖維胃鏡,這是第二代內窺鏡。後來日本將其進行改進,採用外接冷光源,增加了活檢管道,使其成功套用於臨床。
1983年,電子內鏡在美國產生並用於臨床,此種內鏡的觀察靈敏度較以往類型大大提高,成為內鏡檢查的新的里程碑,這是第三代內窺鏡。

工作原理

電子胃鏡與周邊設備連線後,利用電視信息中心裝備的光源所發出的光,經內鏡內的導光纖維將光導入受檢體腔內,鏡身前端裝備的微型圖像感測器(CCD)接受到體腔內黏膜面反射來的光,將這些發射來的光轉換成電信號,再通過導線將信號輸送到電視信息中心,再經過電視信息中心將這些電信號經過貯存和處理,最後傳輸到電視監視器中,並在螢幕上顯示出受檢臟器的彩色黏膜圖像。高像素CCD的採用使電子胃鏡畫面更加完美清晰,並可以及時發現和治療原來難以發現和確診的早期微小病變。

結構及功能

電子胃鏡主要由內鏡、電視信息系統中心和電視監視器三個主要部分組成。還配備一些輔助裝置,如錄像機、照相機、吸引器、計算機系統以及用來輸入各種信息的鍵盤和診斷治療所用的各種處置器具等。
內鏡:結構複雜,能插入胃腔臟器內,觀察內部情況,內鏡前端設定固態攝像器件,套用電視監視器能夠觀察圖像。
電視信息系統中心:將CCD接收的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設備。
電視監視器:用於內鏡的圖像輸出,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圖像的質量。

特點

1. 操作簡單、靈活、方便
由於電子技術的套用,在診斷和治療疾病時,都能在監視器的直視下進行各種操作,簡單方便。
2. 病人不適感降到了最低程度
由於內鏡鏡身的細徑化,在鏡身插入體腔時,使患者的不適感降到了最低程度。
3. 便於患者的密切配合
由於在監視器上觀察圖像,因此患者本人也可以直接參與觀察,這對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提高患者的檢查興趣和信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4. 便於教學及臨床病例討論
由於是在監視器螢幕上觀察圖像,可以供更多人員共同觀察學習,進行病例討論研究,從而提高診斷水平。還可以利用通信線路將電子內鏡圖像傳至遠方,進行臨床疾病的遠程會診。
5. 為教學、科研提供可靠的資料
由於電子內鏡可以對檢查過程進行錄像、照相,所以為今後的教學、科研提供真實、可靠的第一手資料。
6. 大大提高了診斷能力
CCD具有很高的分辨能力,正在使用的CCD成像解析度還具有很大的潛力。它可以觀察到胃黏膜的微細結構,可以發現微小病變,達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最終目的。
7. 優秀的圖像識別能力
通過調整圖像信號中的RGB(紅、綠、藍)分量參數觀察不同的組織結構,可以達到各種組織結構的最佳分辨能力。電子胃鏡除了能觀察到胃黏膜的最小解剖單位(胃小區、胃小溝)外,還可以觀察到黏膜的腸上皮化生的絨毛狀改變、潰瘍周圍的再生上皮、新生血管、黏膜下血管等顯微鏡下組織結構。因此,它對觀察和診斷疾病提供了技術保障。
8. 巨大的改進空間
把圖像分析技術和電子胃鏡檢查相結合,可以得到胃的血流圖,從而對病變進行定量分析,不但可以進行溫度測定,還可以將超聲探頭裝在內鏡前端進行腔內超聲探察。

適應證

  1. 長期反覆上腹部疼痛、飽脹不適、噁心、嘔吐、反酸、噯氣患者。
  2. 食管、胃、十二指腸惡變需要確診患者,X線鋇餐檢查發現病變而不能確診患者。
  3. 原因不明的急、慢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4. 不明原因的食欲不振,體重減輕或貧血患者。
  5. 已確診的上消化道病變及食管、胃手術後需隨訪複查者,如潰瘍、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胃手術後等。
  6. 上消化道異物取出及需電子胃鏡進行治療者(如狹窄擴張、食道支架置入等)。

禁忌證

  1. 嚴重的心臟病患者,如嚴重心律紊亂、心肌梗死活動期、重度心力衰竭。
  2. 嚴重肺部疾病患者,如哮喘、呼吸衰竭不能平臥者。
  3. 精神失常不能合作者,不願接受電子胃鏡檢查者。
  4. 急性重症咽喉部疾患、腐蝕性食管炎、胃炎急性期患者。
  5. 食管、胃、十二指腸穿孔的急性期患者。

注意事項

  1. 未行胃黏膜活檢者,檢查後禁水1小時,2小時後方可進食。以防止因為咽喉黏膜麻醉作用消失前進水進食,導致誤入氣管引起嗆咳。
  2. 胃黏膜活檢者,術後4小時方可進食流質或半流質,以防止粗糙食物或刺激性食物引起活檢處出血。
  3. 胃潰瘍伴出血的病人,經過止血治療及胃黏膜活檢後要求禁食4~6小時,然後進流質或半流質。儘早進行抗潰瘍治療,最好能住院治療。
  4. 檢查後1~2日內可能有短暫的咽喉痛和異物感,一般不需特殊處理,很快就會緩解,也可口含碘含片或漱口水以減輕症狀。
  5. 胃鏡活檢後或行胃息肉摘除後,要注意觀察大便的顏色,如為柏油樣便則提示出血,應及時到醫院複診。如突然劇烈腹痛伴板狀腹、肌緊張,常提示胃穿孔導致腹膜炎,應及時返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