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馬屏監獄

雷馬屏監獄

雷馬屏監獄位於四川省峨眉山市,原獄址為涼山彝族自治州,1952年,根據毛澤東主席“三個為了”的方針,在時任西南局第一書記鄧小平同志的親自批准和西南公安部的具體籌劃下,始建雷馬屏監獄。2012年9月26日,雷馬屏監獄走出大山,搬進位於峨眉山的新監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雷馬屏監獄
  • 獄址:四川省峨眉山市
  • 始建時間:1952年
  • 原獄址:涼山彝族自治州
  • 搬遷時間:2012年9月26日
  • 成立依據:“三個為了”
監獄概況,集訓隊,簡介,特殊,編制,成分,籌建過程,西征烽火,拓荒墾場,平叛捍獄,搬遷,

監獄概況

雷馬屏監獄,位於峨眉山市符溪鎮。
1952年,時任西南局第一書記的鄧小平同志親自批准,新中國改造服刑人員的重要基地在雷馬屏宣告成立。
雷馬屏農場,是在四川與雲南交界處的小涼山地區,行政區劃屬涼山彝族自治州。
這農場其所以叫“雷馬屏農場”,就因為它是建立在雷波、馬邊屏山三縣交界的邊遠山區。這地區解放前是種鴉片煙的煙匪盤踞的地方,國民黨和四川軍閥的軍隊,許多年都沒有能剷除盤踞在這裡的煙匪,甚至還吃過不少敗仗。解放後,煙匪肅清了,這地區當然不能讓它再種鴉片。後來是公安部門的人發現,這是一座天然的監獄,只有一條公路與外邊相通,後面是豹子和豺狼出沒的原始森林,以及一條任何游泳健將都難於泅渡的金沙江,是辦勞改農場的最理想的地方。於是,這裡便建起了“國營雷馬屏農場”。不過,這是對外的名稱,在內部,它就是“四川省第一監獄”。

集訓隊

簡介

雷馬屏農場是一個方圓百里的大監獄,大監獄裡面有一個小監獄叫“集訓隊”。所謂“收監”,便是把在各箇中隊勞動的犯人重新收進集訓隊關押的意思。其所以叫“集訓隊”,是因為這裡關押的,是從全農場各箇中隊押送來的犯人中的“反改造分子”,把他們集中到這裡來加以整訓,故名為“集訓”。有的犯人,因為“重新犯罪”,情況比較嚴重,需要“加刑”或“公審處決”的,一般也是先送到這裡關押。不過,要處決或需要隔離的“重犯”,一般是關在集訓隊特設的“小監”裡面。這小監又叫“獨居”,一間“獨居”只能容一個人,整天關著,吃飯由炊事房送,也不參加集訓隊的勞動與學習。要等重新處理後,才從獨居里放出來。這樣的獨居,是“小監中之特小監”,是只有勞改隊的監獄才有的。
雷馬屏監獄雷馬屏監獄

特殊

集訓隊是農場裡的一個特殊單位,整個農場,只有這個隊里的犯人是關在圍牆裡面的。圍牆的前後有高高聳起的碉堡,由刺刀晃亮的武警日夜守衛。犯人進出集訓隊的大門,都用槍桿子押送,在工地上勞動時,也有劃定的警戒線,有武裝的警衛人員在四周看守。據說,集訓隊原先是叫“嚴管隊”,即對反改造分子“從嚴管制”的意思。這個隊,沒有生產任務,犯人一般只半天出工,半天學習。出工時,也只是在隊部周邊的蔬菜地里種菜扯草,或作點“學大寨”改田改地的勞動。假若不是精神壓力特別大和糧食定量特別低,單從勞動方面來看,這裡倒是個休閒時間比較多的地方。

編制

集訓隊是中隊編制,有中隊長、指導員和管教幹事,還有幾個日常帶隊出工的分隊長。集訓隊隸屬於桂花大隊,而桂花大隊就是總場部唯一的一個直屬大隊;總場部附近的幾個中隊,如桂花溪中隊、通木溪中隊、山西寨中隊、白岩中隊等,都屬於桂花大隊。而集訓隊所在監獄的警衛工作,則是由總場部的警衛營派出的一個加強排在管。這個加強排,是由一位副連長負責。總的來說,這個小監獄的管理和警戒,是相當嚴密的。

成分

集訓隊的犯人,成分非常複雜,有國民黨的老反革命,包括特務站長、反共救國軍副師長、四川地方黨政官僚及下級軍官和土匪司令等。有右派升級為“新反革命”的,包括原來的幹部、記者、作家、大學生、中學教師和解丨放軍的軍官、戰士、文職人員等。也有刑事犯,包括搶劫殺人犯、小偷、飛車大盜和在大躍進中犯了各種錯誤的“五風乾部”。還有個別比較特殊的“農村反革命”,有“大同黨”的、“民意黨”的、和農村會道門抬出來的“真龍天子”之類。所以這集訓隊裡面,犯人之間的關係,也是相當複雜和微妙的。一般說來,“右派”在其他犯人中,是比較受尊重的。他們認為“右派”文化水平高,懂得的事情多,而且“右派”不害人,而老反革命則是喜歡打小報告害人的。但老反革命犯和“右派”犯人之間,則常常是格格不入的。大概因為在這兩類犯人之間,過去國民黨和共產黨的敵對心理,仍然有某種程度的遺留。雖然大家都作了犯人,仍然是相互戒備的。

籌建過程

西征烽火

1952年6月20日,川南公安廳在瀘州正式掛牌成立“國營雷馬屏農場籌備處”。王秀廷、呂顯共同主持籌備處的具體工作。
經過動員,來自機關、部隊、學校、農村大批青年懷著“一切聽從黨召喚”、“越是艱苦越光榮”的信念,很快組建起新中國第一代警官隊伍。
從7月28日起,各路“大軍”按支隊、大隊、中隊序列,陸續依次向墾區進發。
行軍途中,前有先遣隊,提前向當地政丨府通報情況,組織民兵巡邏守夜並安排好當天的食宿;後有收容組,搜尋掉隊服刑人員,並向當地民眾做宣傳解釋工作。
從籌備處成立,到4個專區、幾十個縣市編成的兩個支隊,8個大隊,42箇中隊,160個分隊,共1.5萬名服刑人員全部進入墾區,僅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

拓荒墾場

雷馬屏墾區,位於川、滇兩省接合部的金沙江畔,橫跨涼山彝族自治州樂山宜賓兩地區的雷波、馬邊、屏山三縣,並與雲南省的綏江永善等縣隔江相望,人煙稀少,滿目荒涼。那么多幹警、服刑人員進入墾區以後,如何解決住房、交通、通訊、醫療衛生及生產生活物資的供應是考慮的首要問題。
雷馬屏監獄雷馬屏監獄
1952年8月29日,率先進入墾區的呂顯同志,主持召開第一次場務工作會議,決定將“國營雷馬屏農場指揮部”改為國營雷馬屏農場場部,下設六個股室,分別開展各項業務的基礎建設工作。
到1952年底,全場共建草房1703間,幹警、服刑人員總算有了安身之所。
經過1952年下半年和1953年的艱苦奮鬥,各項工作逐漸走上正軌。經四川省人民政丨府批准,農場正式命名為“國營雷馬屏農場”。

平叛捍獄

1956年,涼山實行民主改革,部分反動奴隸主分子不甘心自己的滅亡,糾集原國民黨反動派的殘渣餘孽,舉行武裝叛亂。從美姑縣天喜至雷波縣西寧300華里的戰場上,聚集叛匪5000餘人,約3000條槍,以恩扎、石圖、後補等家支反動頭人為首,砍羊頭、喝血酒,叫囂要“殺盡農場幹部,解放服刑人員”。對雷馬屏墾區和地方政府進行瘋狂的襲擊、燒殺和搶劫。
據不完全統計,雷馬屏墾區在平息叛亂中光榮犧牲的幹警達10人,受傷14人,戰鬥中死亡的職工和服刑人員20人;匪徒燒毀房屋185間,燒毀搶劫糧食6萬餘公斤,農具1460件,服刑人員裝備1130件。被匪徒襲擊騷擾的中、分隊40餘個。發生大小戰鬥近百次。幹警組成的自衛隊,配合平叛部隊殲敵1000餘人。

搬遷

2012年9月26日,雷馬屏監獄走出大山,搬進位於峨眉山的新監獄。監區寬敞的壩子裡安放了籃球架,圍牆上有服刑人員自己繪製的黑板報。服刑人員宿舍乾淨整潔,牙刷牙具擺放齊整,被子則是統一的豆腐塊,宿舍的每一層還有圖書室、洗衣房、多功能廳等,秩序井井有條。
民警辦公室內座位上都擺放著風險提示牌。在外觀標識上,雷馬屏監獄嚴格按照四川省監獄管理局制定的22個標準執行,從民警辦公環境、獄政管理、教育改造、生活衛生管理、勞動改造現場等五方面進行規範化管理建設。
雷馬屏監獄監獄長羅琳介紹,“目前,監獄管理已經從分散走向了集中,從粗放走向了規範,並按規定實行了獄務公開。”
監獄的變化也得到了法務部部長吳愛英的好評。吳愛英說,“從大山來到城市,新舊雷馬屏監獄的變化,正是四川監獄近年來監獄布局調整的縮影。監獄從大山走出來是歷史性的,其貢獻是能被載入中國監獄史的。”
新世紀之初,思變、思強、思富的雷馬屏人開始把目光投向了秀甲天下的靈秀峨眉,負重開拓、八年奮爭,終於在峨眉山市站穩了腳跟,實現了三代雷馬屏人圖強圖變的世紀夙願。新一代雷馬屏人站在了歷史的節點,擔負起了第三次創業的歷史重任,勇扛建設雷馬屏、管理雷馬屏、發展雷馬屏的大旗,規劃了五年創建部級現代化文明監獄的雄偉藍圖,高昂地吹響了雷馬屏第三次創業的號角。
新監獄大門新監獄大門
監獄指揮中心監獄指揮中心
監獄文化廣場監獄文化廣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