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池(地名)

雷池(地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在安徽省望江縣東部,在地處楚頭吳尾的皖西南沿江地帶,是廣闊的水網密布地區,古時候統稱為大雷水。而其下游則在今日的望江縣東部積而成池,這便是漢語成語詞典中“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出典處——“古雷池”。追根溯源。昔日的“古雷池”便是今天的安徽省望江雷池鄉境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雷池
  • 位置:安徽省望江縣雷池鄉
  • 面積:147.5平方公里
  • 文獻:《中國歷史地圖集
  • 交通:離望東長江大橋G35高速口僅4公里
地理位置,歷史典故,出處,爭議,

地理位置

在安徽省望江縣城東部10公里處,緊靠長江北岸,面積147.5平方公里,入江處為雷港。因古雷水一說源自湖北黃梅縣界東流;另一說源自宿松隘口以下之水均為雷水。雷水東流至此,積而成池,故名雷池,亦名大雷池。東晉時置大雷戍,為江防要地。1974年版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在晉以後的各朝代地圖上,明確標明雷池即今日黃梅和宿松境內的龍湖、感湖等大部分水域。
雷池
近年經安徽省宿松縣地方志辦公室廖理南先生和在湖區工作幾十年的九姑鄉何景華先生考證,古雷池是長江北岸安徽省望江縣、宿松縣,湖北省黃梅縣連在一起和不連在一起的水域,現存遺址主體水域在宿松。廖理南先生就雷池為此曾與上海辭書出版社有過多次《關於“雷池”釋義問題與上海辭書出版社的通訊》。

歷史典故

鹹和二年(327年)歷陽(今和縣)鎮將蘇峻聯合壽春(今壽縣)鎮將祖約叛亂,向京都建康(含南京)進攻,忠於朝廷的江州刺史溫嶠慾火速統兵去保衛建康。在建康掌管中央政權的庚亮得知後,擔心當時手握重兵的荊州刺史陶侃乘虛而入,因此在《報溫嶠書》中說:“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意思叫溫坐鎮原防,不要越雷池而東。後來用以表示不可逾越的一定範圍。“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成語,即源於此。明天啟間(1621-1627年)雷池口為大量流沙所塞,雷水改道從望江縣華陽鎮流入長江。《太平御覽(六十五卷)》引《孝子傳》:“孟宗為雷池監,作魚乍一器以遺母,母不納。”孟宗,又名孟仁,三國時的江夏(今湖北黃岡西北)人,曾在望江雷池地域任監魚官
《三國志·吳志》中亦有此記載。這就是說,最晚是在三國時期,就有雷池,並且設立了行政官員。這也就是說,在江淮這片土地上,早在1700多年前便已經有古雷池的存在。
古雷池的復原可以依照下述的辦法就可以一目了然。如果可能的話,弄一張1954年洪水時的受災區域水文圖,參考一下便不難想見雷池當日的氣勢。這實際就是當長江水位上漲到19.5米時,抽掉同馬大堤可以看到的一切。那時整個望江被洪水覆蓋的地方都是古雷池之領域。

出處

不越雷池一步”是今天人們常常引用的一句成語,典出東晉丞相庾亮《報溫嶠書》:晉鹹和二年,歷陽太守蘇峻反,東晉都城建康(今南京)被圍,駐守尋陽的平南將軍溫嶠準備率大軍馳援,庾亮回書勸阻道:“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見《晉書 庾亮傳》)。
雷池古韻雷池古韻

爭議

雷池的位置,有兩種說法:一說雷池在今安徽望江縣,一說雷池即今湖北黃梅縣和安徽宿松縣共有的龍感湖。前一種說法,源自北宋樂史編纂的《太平寰宇記》:“大雷水至望江積而為池,謂之雷池”。後一種說法,中國地圖學社1974年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它在晉以後的各朝代地圖上,明確標明雷池即今日黃梅和宿松境內的龍湖、感湖等大部分水域。在安徽省望江縣、宿松縣和湖北黃梅縣沿江長江北岸一帶連在一起和不連在一起的整個水域,主體在宿松。因古雷水一說源自湖北黃梅縣界東流;另一說源自宿松隘口以下之水均為雷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