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德聚

雷德聚

雷德聚:南陽的“張海迪”,高位截癱但文學頗有造詣的農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雷德聚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臥龍區七里園鄉大劉村小劉莊
簡介,生平事跡,後續發展,

簡介

雷德聚:南陽的“張海迪”
雷德聚
雷德聚

生平事跡

僵直的身軀,架著雙拐,用右前腳板支撐,蝸牛般地走。這就是雷德聚,一位高位截癱的農民。1月20日,臥龍區七里園鄉大劉村小劉莊,他斜倚在大門框上迎接記者。軀體,病殘但直立;神態,淡定而平和。
雷德聚
雷德聚
他蝸居的屋內,100多萬字的書稿靜靜地躺著,記錄著他的辛酸歷程,更張揚著他搏擊生命的豪情。
雷德聚的病殘,只因一次莫名其妙的腿疼,入院102天以後,終因治療無效而致殘,躺在了床上幾成“廢人”,他的求學生涯,也因此畫上了句號。
至今,他的病因仍是個謎。那一年是1984年,他正在南陽一中上高二。可緊接著,更大的災難徹底擊垮了他:為他病殘而痛苦的母親,又被腦溢血突然奪去了生命。
病殘、失學、失去至親、破落的家庭、年邁的父親……當美麗的夢想都結束後,只有這些與雷德聚相依為命。他一度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可是他連上吊的力氣都沒有。於是自殘、絕食,他想盡一切辦法折磨自己,想解脫。
可看到蒼老的父親時,雷德聚忽然清醒:“人不能自私得只為自己而活。父親承受不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打擊。”至親大孝再次點燃了他生的希望。他開始堅持自己為自己針灸推拿。
這種治療小有成效:1994年,他可以用右前腳掌支撐著走路。之後,他便借來5000元開了小賣部維持生活。
這樣的平靜生活他也沒享受幾年,2001年,父親也去世了。
生活不能自理的他,含著無奈的眼淚投靠了姐姐。
連串災難,激起了他生命的頑強反抗:他相信,堅持就是希望,堅持耕耘就有收穫。
於是,他開始在文學領域的辛勤筆耕。
頸椎以下失去知覺,不能趴在桌子上寫,他就半躺在特製的大椅子上,左手拿著書本,右手凌空書寫;右腿不能彎,左腿伸不直,每次寫作只能堅持15分鐘,他就架起雙拐,輕鬆會兒再寫。
夠不到電腦鍵盤,就特製一個跟他的脖子一樣高的鐵架子。就這樣,如流的文章,噴泉一般從他的筆下源源不斷湧出。

後續發展

耕耘了,自然就有收穫!
2001年至今,雷德聚寫了100多萬字。他的作品頻繁被南陽日報以及山東、哈爾濱等地的報紙雜誌刊登。因自己行動艱難,雷德聚就讓親戚朋友代他投稿,每個星期至少要送3篇稿子!
本報門衛趙師傅對此驚嘆不已:“身體那個樣,還如此勤奮寫作,俺從沒見過這樣的人。”
災難教會了雷德聚反抗和堅強。因此,他總念叨:“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河南省南陽市民間愛心組織將籌拍公益慈善電視片《愛心飛揚千萬家》
雷德聚
雷德聚
雷德聚
雷德聚
近日由河南省南陽市廣大民間愛心組織慈善公告網和愛心飛揚網站等愛心組織籌拍的公益慈善電視片《愛心飛揚千萬家》,進入緊張籌備中,據悉本片是河南首部公益慈善電視片,劇情以有南陽“張海迪”之稱的殘疾愛心大使,雷德聚先生的自傳體小說《半隻腳掌走天下》真實故事以及南陽愛心飛揚公益慈善網站,站長張萬彬真實故事為藍本,
並融入南陽特色文化,宛綁,大調曲子,內鄉縣衙,石頭村,寶天曼世界地質公園,等.....南陽秀美山川地貌民俗風物等....本片擬請著名作家二月河,易存安,孫君仙,為名譽顧問;愛心大使雷德聚,張萬彬,等愛心人士為顧問兼製片監製;本片所有字幕一律由首創中國楷書速成新法“。
及十字黃金格”的著名發明家,化學教授,書法教授李少平傾情撰寫。望社會廣大愛心
仁人志士踴躍參與.........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