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店鎮

雷店鎮

雷家店鎮是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下轄鎮,位於英山縣中北部,浠水支流東河中游。東河中游,東鄰楊柳灣鎮,西接石頭咀鎮,北至草盤地鎮,南抵紅山鎮,鎮政府駐知宇街。距縣城27公里。總面積172平方公里,下轄32個行政村,總人口4.2萬人。境內山巒起伏,風光秀美,名人輩出。 著名景點有羊角尖天馬寨神峰山

境內山巒起伏,風光秀美,著名的英山八景之一——“羊角嵯峨”壁立其間,風光旖旎,始建於唐代的仁風古寺座落在鎮區,古色古香。雷店鎮是湖北名茶重鎮,素有“大別山茶葉第一鎮”之美譽,是“英山雲霧”茶的發源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雷店鎮
  • 別名:雷家店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
  • 下轄地區:32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知宇街
  • 電話區號:0713
  • 郵政區碼:438600
  • 地理位置:英山縣北部
  • 面積:172.7平方公里
  • 人口:4.2萬人
  • 方言:英山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羊角尖
  • 機場:天河機場
  • 火車站:浠水火車站
  • 車牌代碼:鄂J
建制沿革,行政劃分,行政區劃,行政代碼,地理環境,地理,土壤,氣候,人口民族,文化教育,中國小名錄,雷店中學,經濟概況,特色發展,經濟建設,基礎建設,產業化發展,英山雲霧茶發源地,歷史人文,政治體制,風景名勝,羊角尖,天馬寨,著名人物,李次山,姜鏡堂,

建制沿革

1949年為第五區,
1958年改雷店公社,
1984年改區,
1987年設雷家店鎮。
1996年,雷家店鎮面積83.2平方千米,人口2.4萬人,轄五一、老鸛沖、程家咀、楊家坊、板船山、茶園河、茶園廟、飛躍、友誼、新華、東明、躍進、萬家沖、蔡家山、汪家山、楊樹橋、天花坪17個行政村;過路灘鄉面積89平方千米,人口1.6萬人,轄過路灘、朱家山、板塘坳、李家沖、王家塆、槐樹坪、伍家沖、曹家店、上溝、蔡家畈、冷家山、江家畈、方家山、楊家莊、阮基沖、杜家畈、黃栗樹17個行政村。
2001年,撤銷過路灘鄉,併入雷家店鎮。2004年,鎮政府駐雷家店,人口40338人,面積161.9平方千米,轄過路灘、朱家山、板塘坳、李家沖、伍家沖、曹家店、上溝、蔡家畈、冷家山、江家畈、方家山、楊家莊、阮基沖、杜家畈、黃栗樹、五一、老鸛沖、程家咀、楊家坊、板船山、茶園河、茶園廟、飛躍、友誼、新華、東明、躍進、萬家沖、蔡家山、汪家山、楊樹橋、天花坪32個行政村。

行政劃分

行政區劃

全鎮轄32個行政村,305個村民小組。

行政代碼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21124106:~201 220老鸛沖村 ~202 220程家咀村 ~203 220楊家坊村 ~204 220板船山村 ~205 220茶園廟村 ~206 220茶園河村 ~207 220萬家沖村 ~208 220蔡家山村 ~209 220汪家山村 ~210 220楊樹橋村 ~211 220天花坪村 ~212 220躍進村 ~213 220飛躍村 ~214 220東明村 ~215 220新華村 ~216 220友誼村 ~217 121五一村 ~218 220阮基沖村 ~219 220江家畈村 ~220 220黃栗樹村 ~221 220杜家畈村 ~222 220楊家莊村 ~223 220方家山村 ~224 220過路灘村 ~225 220板塘坳村 ~226 220朱家山村 ~227 220李家沖村 ~228 220伍家沖村 ~229 220曹家店村 ~230 220上溝村 ~231 220蔡家畈村 ~232 220冷家山村[2]

地理環境

地理

雷店鎮版圖面積172.7平方公里,擁有耕地面積30298畝。
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延伸狹長地帶。東北高、西南低。海拔高度東北部為1000—1200米,中部為400—500米,南部為200—300米,最低處海拔90米,最高處是北部大堂寨,海拔1729米。境內主要河流東河,自北向南流貫全鎮,在蔡家山遇阻回彎。這裡便是雷店鎮鎮府駐地。地熱資源豐富,多溫泉。

土壤

雷店鎮境內地殼以大別山古老變質岩和侵入岩組成,土壤母質以花崗片麻岩為主。全縣共有五大土類,十一個亞類,二十三個土屬,八十九個土種。其中黃棕壤占總面積的86.97%,水稻土占總面積的12.29%,其他土類共占0.74%。

氣候

雷店鎮屬長江中下游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性氣候。全縣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有災
害。全鎮氣溫隨海拔高度增加而遞減,存在明顯的垂直差異。全縣海拔每上升100米,年平均氣溫降低0.53℃,無霜期縮短3.5天。年平均氣溫16.4℃,1月平均氣溫3.6℃,7月平均氣溫28.5℃。全縣極端最低氣溫—13.5℃,極端最高溫度42.0℃。全縣全年平均無霜期241天,平均初霜日11月14日。
雷店鎮
全鎮年平均降水量達到1403毫米,東北部的桃花沖年平均降水量達到1533毫米。另外,全縣的降水量的年際變化也較大,年降水量的70%集中與4—8月。其中:春季占29.8%,夏季占45.1%,秋季占16.2%,冬季占8.9%全縣年平均降雨日133.1個,暴雨日5.1個全縣。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966.1小時,80%的年份大於等於1892.7小時。其中全縣四季輻射量分別為:春季26.2%,夏季35.2%,秋季22.8%,冬季15.8%。

人口民族

全鎮共10120戶,4.2萬人。以漢族為主。

文化教育

中國小名錄

英山縣雷家店鎮萬家沖村國小
英山縣雷家店鎮東明村國小
英山縣雷家店鎮中心國小
英山縣雷家店鎮五一村國小
英山縣雷家店鎮伍家沖完全國小
英山縣雷家店鎮冷山村國小
英山縣雷家店鎮友誼村國小
英山縣雷家店鎮曹家店村國小
英山縣雷家店鎮李家沖村國小
英山縣雷家店鎮杜畈村國小
英山縣雷家店鎮楊家坊村國小
英山縣雷家店鎮楊莊村國小
英山縣雷家店鎮楊樹橋村國小
英山縣雷家店鎮板船山村國小
英山縣雷家店鎮汪家山村國小
英山縣雷家店鎮程咀中學
英山縣雷家店鎮程家咀完全國小
英山縣雷家店鎮老鸛沖村國小
英山縣雷家店鎮茶園廟村國小
英山縣雷家店鎮茶園河村國小
英山縣雷家店鎮蔡家山村國小
英山縣雷家店鎮蔡畈村國小
英山縣雷家店鎮飛躍完全國小
英山縣雷家店鎮黃栗樹村國小
上述表格中有些學校在撤鄉並鎮的過程中,進行了合併重組或取消。有些已經不存在。

雷店中學

雷店中學自1997年從雷店高中獨立建校以來,迄今僅十個春秋,在縣教育局及鎮黨委政府的領導關懷下,經過雷中人的共同努力,現已成為具有一定辦學規模,發展勢頭強勁的年輕農村初級中學。學校占地面積34017平方米,現有16個教學班,學生1060人,專任教師69人。擁有功能齊全的現代化教學設備,配有圖書室、實驗室、音樂室、微機室、多媒體室、多功能的報告廳等。校園內花紅柳綠,四季常青,整潔幽靜,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了良好環境。
雷店中學雷店中學
長期以來,全校教職工無私奉獻,勇於探索,不斷創新,學校建設正向標準化、規範化、現代化的方向不斷邁進,已形成以科學管理為核心,師資隊伍建設為基礎,教育科研為先導,全面發展學生素質的辦學理念,學校工作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土的肯定。在新一輪課改背景下,學校把“營造優質學園,奠基美好人生”作為發展總目標,倡導以人為本的生命教育,努力建立起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體系,充分關注師生的生命發展,使學校教育更加富有生命的活力。
辦學理念;實施尊重的教育培養和諧發展的人。校訓:立德求知創造奉獻。師訓:愛崗愛生愛校為人為學為師。學訓:樂學篤行思辨健美。營校策略:人心環境規則質量。工作思路:強化管理正校風,最佳化校風促教學,加強教學上質量,提高質量好招生,擴大招生快發展,持續發展上品位。

經濟概況

特色發展

在發展茶葉主導產業的同時,該鎮還依託資源,大力發展藥、栗、菜等優勢產業,實現多業並進的產業格局。形成了以茶葉種植,深加工銷售為龍頭,機械加工、建材工業、鐵砂深加工、名貴中藥材種植開發等多個領域,多項優勢產業健康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尤其是從事茶葉種植,深加工銷售加工的金地茶業、雲峰茶葉有限公司,從事機械加工的世強工具有限公司等6個規模以上骨幹龍頭民營企業,生產規模在不斷擴大,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2009年工業總產值達28200萬元,建築業總產值600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額12328萬元,均處在全縣前列。
雷店鎮

經濟建設

自2012年以來,雷家店鎮圍繞縣委、縣政府“五個基本,七個體系”建設的重要思想,立足“全黨抓經濟,全民抓招商”的工作思路,把招商引資、項目開發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立足優勢抓招商,解放思想抓引進,強化責任上項目。利用獨特的河沙、鐵砂、礦石、藥材、茶葉和秀麗的山水資源,不斷改善和提高對外來客商的服務,營造良好投資環境,先後引進大別山石斛園、千頭奶牛場、旺祥養殖場、興旺養豬場、雲峰茶葉有限公司等11個項目,引資總額達8500萬元,有力地促進了全鎮經濟快速發展。目前,有機茶、中藥材、黃花菜、石斛、河灘休閒、羊角尖旅遊、高檔板手配件等項目正對外招商,熱忱歡迎海內外客商來雷店投資置業。

基礎建設

在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民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一是在交通建設上,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大力實施通村公路建設工程。迄今共投資1879萬元,修通了蔡家山村,天花坪村,杜畈,朱家山,冷山,伍沖,新華,板船山村等10條共渉及11個村103公里的通村公路。擴修、復修村組級公路50.6公里,積極探索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機制,成立了農村公路養護協會,完成了通村公路養護標牌設定工作。二是在農田水利建設上,大搞“家門口”工程和農業綜合開發,整修水庫3座,清淤水塘91口。三是在有線電視和通訊建設上,加快了農村通信和信息化建設。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進一步深入;移動聯通信號實現鎮內無縫覆蓋;電話“村村通”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全鎮通訊基礎條件明顯改善。四是扶貧開發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伍沖,程咀等5個村被縣委、縣政府列為脫貧奔小康試點村,5個村按照“三年取得明顯變化,五年實現脫貧奔小康”的目標,認真做好項目申報和規劃實施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產業化發展

在發展茶葉主導產業的同時,該鎮還依託資源,大力發展藥、栗、菜等優勢產業,實現多業並進的產業格局。特色產業如異軍突起,東明石斛、飛躍金銀花、友誼黃花菜和化工建材等漸成特色和品牌,形成“一業為主,多業並進”的產業化發展格局。

英山雲霧茶發源地

全鎮現有茶園面積26100多萬畝,茶葉專業村17個,專業組148個;茶葉加工廠9(點)242家,註冊“三山”、“佳茗”、“仁風齋”、“吉峰”、“天馬寨”、“寒香”、“雪芽”、“吉子春”、“羊角尖”、“雷店”等茶葉品牌10個。茶葉已成為全鎮農民的“搖錢樹”,出現了“村村建基地,戶戶有茶園,山山出佳品,季季產名茶”的發展格局,其規模、質量和效益在鄂東首屈一指,是遠近聞名的茶葉強鎮。九十年代初,省茶葉專家劉付繆等曾多次親臨雷家店指導茶葉生產,並在吉子山、汪家山和蔡家山等茶場親手研製開發“英山雲霧”(天堂雲霧)系列名優茶,為雷店茶葉生產寫下了輝煌一筆。在“三山”名茶的輻射帶動下,全鎮名茶生產精品迭出,異彩紛呈。其茶顏色翠綠油潤,條索緊秀勻整,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鮮醇甘爽,倍受消費者青睞。在歷屆名優茶評比中,兩次榮獲“中茶杯”金獎,六次捧回“陸羽杯”金獎,在中國英山茶葉節上,連續十二年名列榜首,六次拍賣的極品均為雷店“三山”茶葉精品。2003年4月,在武漢舉行的中國英山第十二屆茶葉節中,雷店極品茶創下了公斤價4.4萬元的全省茶葉拍賣最高價。
雷店鎮

歷史人文

英山有著悠久的歷史。古為皋陶部落,為英布封疆,為畢升故里,乃七星(皖:太、岳、霍、金,鄂:羅、浠、蘄七縣環拱)拱月(北寬南窄,與北斗星相趨相向)之縣,漢屬荊州江夏郡,晉屬豫州戈陽郡,宋鹹淳六年(公元1270年)立縣,屬淮南六安,民國屬安慶,1932年由安徽劃歸湖北。
英山是塊紅色的土地,曾孕育出一大批卓有成效的仁人志士。清代主審和珅貪污大案的刑部尚書金光悌,辛亥革命元老傅慧初,對孫中山確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提供確切依據的西伯利亞調查專員王孰聞,民國時期曾組織營救“七君子”的上海律師公會會長李次山,繼周恩來任中共中央軍委書記的傅維鈺,繼朱德任南昌衛戍司令、公安局長的彭乾臣等,在中國歷史舞台占有一席之地。黃埔軍校一、二、三期學員中,英山籍人數居全國首位。英山是革命老蘇區,早在1927年就組建中共黨組織,1931年建立蘇維埃政權。紅四方面軍從這裡西征,紅二十七軍在這裡組建,這裡是紅二十八軍游擊根據地,又是紅二十五軍長征的起點,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劉鄧大軍,將英山作為主要軍事通道,在此迂迴鏖戰,紅軍時期造就師級以上領導幹部22人,在當時僅18萬的人口中,為主力部隊輸送子弟3萬多人,犧牲七千餘人,被稱為“血染紅土三尺深”的紅色蘇區。[2]
英山人傑地靈,代代人文輩出。英山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活字印刷術發明家畢升的故里,現代著名作家劉醒龍、熊召政、姜天民也生長在英山。英山的黃梅戲在全國小有名氣,一首《銀鎖怨》唱遍江淮大地,演進了中南海,一曲《天堂夢》業已進入了“五個一”工程獎的攻關階段。

政治體制

雷家店有著光榮的歷史,英山第一個黨組織,第一位黨代表,第一任縣委書記均產生於雷家店。為了弘揚歷史,繼往開來,鎮黨委把革命傳統與新時期理論教育相結合,全面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按照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黨性要強、作風要正、工作要實,業務要精”的要求,認真開展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先進性建設學習教育。並且根據發源於黃岡,推廣於全國,豐富於湖北的“五個基本,七個體系”的重要思想指導下,積極開展基層黨建工作。同時結合整改加強班子建設,積極培養入黨積極分子,黨員隊伍不斷擴大,戰鬥力不斷增強,湧現出一大批優秀典型和市縣黨員標兵。思想道德協會建設穩步推進,計畫生育工作再上新台階,社會治安狀況良好。教育教學工作成績突出,廣播電視、電力通信等條件大為改觀。

風景名勝

羊角尖

雷店鎮位於英山縣中部,東河中游,兩山夾一河的地貌,使這裡高山流水,峽谷縱橫。明山大川,星羅旗布。著名的英山八景之一“羊角嵯峨”,指的就是位於雷家店鎮西部的羊角尖
羊角尖羊角尖
羊角尖位於湖北省英山縣金鋪鎮雷店鎮交界的正中間位置,站在荊楚地域向東瞭望,一座大孤山直插雲霄。站在南面向北看去,兩座山尖均勻分布,猶如山羊翹起的雙角。羊角尖因此而得名。地處英山縣東北角,界連鄂晥,水派江淮,是英山縣東河與西河交界處著名旅遊區。羊角尖平均海拔905米,主峰海拔1108.7米麵積30平方公里。 臨近大別山生態旅遊區,亦是黃岡英山縣草盤畢升故里縱深地。
它處於長江經濟帶中心,距武漢210公里,區位優越,交通便利,003鄉道直通山頂,距離最近是218縣道,距離武英高速東入口20公里,距318國道也是20公里左右。
羊角尖也叫英山尖。漢朝大將英布,因戰功卓著,被漢高祖劉邦封為九江王。後高祖又懷疑其有謀反之心,下令將其殺於此山。得知自己誤判,漢高祖非常後悔自己當初所為,便將此山主峰易名為英山尖,以此紀念英布。 捨身崖側,飛鶴亭下有一洞,洞深不可測,據傳曾有羅漢修身於此,故名羅漢洞。捨身崖前有一飛仙寺,一說始於唐朝,一說始於五教祖師,還待學者考究。甚喜!寺內有一崖刻,字跡依然;更有一墓碑,甚是奇特,雖凡夫俗子不可考,必有有識之士能究也。 居該山,但見峰巒迭起,雲霧繚繞,林木蔥鬱,飛禽往復;早可待日出,晚可觀月升;真可謂但當臨絕頂,一覽終山無。山上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瓜果香甜;聞名中外的龍井茶、雲霧茶就產於此山;更讓人驕傲的是在天井石崖下生有被譽名為活化石的紅豆杉。 據傳大別山歷史名人,北宋時期中國四大發明家之一畢升(又作畢晟,約970年—1051年),中國發明家,發明活字版印刷術。明武宗正德年間瀕湖山人李時珍(1518年—1593年)明代著名中醫藥學家,撰《本草綱目》、《奇經八脈考》等。都曾到此觀光。當地人說來此一游,可悟天地之神奇;可感自然之質樸,可塑史前之奧秘!

天馬寨

天馬寨位於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雷家店鎮境內,英山縣北部,古為蘄黃四十八寨之一,沿東西走向順東河流域綿延十里,西與英山古八景之仙人挑擔簍子石毗鄰相望,因為形似一匹奔騰的駿馬,原名天馬山。明朝馬朝柱起兵造 反,曾占據天馬山築寨稱王,故天馬山被人們稱作天馬寨。
“天工鬥巧乃如此,令人一步千徘徊”,山上雖然都是杜鵑,但花期前後不一。順序是從山底下一直往半山腰到山頂依次盛開。那些開過的花,零落萎地,形成花山花徑;盛開的花,千花怒放,組成仙山花海。更有含苞的骨朵,含羞待發。正是:“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天馬寨杜鵑,全部原生態,沒有一花一株是人工移植。且天馬寨杜鵑,因其地理位置、自然氣候不同,大量紫杜鵑與紅杜鵑共生共榮,互相媲美,這一特色在一般地區難得一見。當然,天馬寨花海,不光有五彩杜鵑花海,還有野櫻花花海、桐花花海。這各種花海在整個春天,涌動一撥又一撥花潮,讓天馬寨這匹寶馬,長期披上五彩花衣,激情豪邁地賓士在大別山山脈上。
天馬寨雖然無比美麗,但保護和開發更應注重生態效果,現在越來越多的遊客幕名而來,雖然大多數人的環境保護意識很高,但仍然極少數人折枝催花,亂丟垃圾現象時有發生。更為嚴重的是甚至有人濫采亂挖古杜鵑樹蔸銷售。我想要讓天馬寨五彩寶馬永遠煥發光彩,還需要全社會共同珍惜和愛護,也要地方政府合理整治開發,爛漫的天馬寨才能永遠綻放在世人心中。

著名人物

李次山

李次山(1887-1936)號時蕊,英山主簿寨人,幼年在私塾讀書,鄙夷科舉崇尚誠實。1906年赴安慶求學,1911年畢業於安徽官立法政學堂,同年參加辛亥革命。中華民國成立,任省議員。順參與討袁被捕,出獄後潛逃日本避難,1917年回國,在上海掛牌當律師。1919年創辦“聯合通訊社”,次年《新青年》出版紀念勞動節專號,李主編《上海勞動狀況》達7萬言。1924年加入國民黨,積極支持資助英山青年報考黃埔軍校。1925年掩護並資助南昌起義期間任南昌公安局長兼衛戍司令的彭乾成赴蘇聯學習,安置中共上海閘北區委書記蔣徑開任安徽旅滬中學教育長。

姜鏡堂

姜鏡堂,名誠炯,號稚丹,化名張民、蘭芳,1902年9月11日出生在湖北省英山縣(原屬安徽省)雷家店鎮楊家坊村。他的少年時代,是在家鄉私塾和英山縣高級國小度過的。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加過北伐戰爭、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等戰鬥。1927四一二政變後奉命回到英山,與肖伯唐等組建了中共英山縣委員會,任中共英山縣委書記,並先後歷任紅三十三師政治部主任、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員、紅一軍第三師政治委員兼六安中心縣委書記、紅一軍前委委員、中共皖西特委書記兼軍委會主席、紅四軍十二師政治委員、皖西北特委常委、軍事委員會主席等職,率領紅軍轉戰英山、六安、霍山、霍丘、潛山等地,為發展革命武裝,建立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作出了重要貢獻。1931年10月,在肅反運動中被張國燾殺害於河南光山縣白雀園。新中國成立後,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