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文廟

零陵文廟

零陵文廟雖飲經風雨滄桑,但作為古建築,仍以其規模之宏大,氣勢之雄偉,備受世人矚目。高超的建築技藝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卓越才能。現存的大成殿坐北朝南,建於高1.7米的台基上,台基及月台用青石築砌。兩廡各長35.8米,寬9.3米。大成殿是典型的宮殿式建築,殿高13米,1956年,省政府將其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曾做過多次維修。大成殿正面為月形大門,系建國後改建。“文化大革命”期間,石刻、石雕、木雕等遭到破壞比較嚴重,1981年至1982年由省文物部門撥款,原縣級永州市(現零陵區)文物管理所主持進行了維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零陵文廟
  • 外文名:Lingling Confucian Temple
  • 形式:古建築
  • 類型:文廟
簡介,來源,規模,藝術價值,地理位置,

簡介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零陵城內的東山就是這么一座名山。
東山位於瀟水以東,矗立於城廓之內,橫貫於城池之間,橫亘三五里,是零陵歷史文化的核心所在。圍繞這座小山丘,歷史上廟宇亭塔眾多,曾有大書法家懷素住過的綠天庵、大文學家柳宗元住過的法華寺(高山寺)、紀念南宋“布衣宰相”范純仁(范仲淹之子)而建的思范堂、南宋宰相張浚所建的三省堂等等,各路聖賢都在此顯靈。
最有意思的,是這座小山上,僅相距一箭之遙,建有兩座廟:文廟與武廟,讓文聖人孔丘與武聖人關羽比鄰而居,共建和諧社會。

來源

據史籍記載,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首遷城東,建成不足8年,毀於戰火。明洪武三年(1371年)改遷城南。明弘治三年(1490年)因避洪水三遷城北。嘉靖十三年(1534年),當時的縣令及紳士們認為廟地不吉利,曾議改遷到太平寺附近(今千秋嶺一帶),但因靠近南渭王文化教育而被阻止。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巡撫姜侑溪來縣巡視,第四次選定康莊宅地,離現廟址約10餘米處建廟,這次建成後約二百年未移址。明朝末年農民起義軍張獻忠部攻克永州時,文廟再次被毀。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在舊址上重建。並於康熙八年(1669年)、雍正四年(1726年)兩次重修。乾隆四年(1739年)文廟第五次遷於千秋嶺上、太平寺側的南渭王府地,歷時36年。乾隆四十年(1775年)復遷到城東,原文廟左側高地,即現文廟地址。  文廟在封建社會裡是一縣的最高學府,每年要在這裡舉行歲試和科試。歲試谷稱考秀才,科試是選送優等學生參加在省府舉行的會試。

規模

古文廟建築規模龐大。大成殿前面有三門,中間儀門,兩側戟門。儀門外有青雲橋,架於泮池之上,池外築有“宮牆”。大成殿後有“崇聖祠”,供奉孔子之父叔梁紇的牌位。大成殿左面是“明倫堂”,堂內豎有朱熹寫的“忠孝”、“廉潔”匾額。明倫堂下有兩個書房,一為“育才齋”,是兒童學習的地方;一為“興賢齋”,是舉人秀才的住處。右面是“鄉賢祠”,還有“名宦祠”、“孝子祠”、“節婦烈女祠”等建築,均毀於五十年代初期。  文廟現存的建築有大成殿和東西兩廡,面積約700平方米。大成殿的神台上原來供大體上著木刻朱地金字“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神位”,兩側有四子配(復聖顏子,述聖子思,宗聖曾子,亞聖孟子)和十二哲(閔子、冉子、促、宰我、子貳、冉求、季路、子由、子夏、子張、有若、朱熹)的牌位。殿內垛柱上原掛有“德配天地”、“萬世師表”、“與天地參”、“聖神天縱”等匾額。大成殿兩側的東西兩廡稱“配享從祀”。“從祀”的“先賢先儒”牌位是朱底黑字。左側東廡在明朝以前供奉董仲舒、程灝等47人牌位。清道光年間增至65人。右側西廡在明朝以前供奉張載、程頤等47人牌位,清道光年間增至56人。民國時期及以前,每年農曆二月和八月上旬的丁日,縣內大小官吏和儒生,都要聚集文廟舉行祭典,行三跪九叩大禮,先孔子,後拜“四配”、“十二哲”和“崇聖祠”等。五十年代初,殿堂內外的牌位、匾額均被毀;兩廡曾改作零陵縣四中(永州市五中的前身)的學生宿舍,零陵區文管所的辦公室及儲藏室等。

藝術價值

莊嚴雄偉,富麗肅穆,彩繪斗拱,疏朗宏大,歇山重檐,翼角高,屋頂黃色琉璃瓦,金碧輝煌,兩條彩龍匍匐屋,托著一寶葫蘆,極為壯觀。大成殿前檐下有漢白玉柱及青石柱各兩根,柱上是龍盤鳳舞的浮雕,兩根木柱上亦刻著蟠龍、飛鳳,額枋為“雙龍搶珠”等鏤空木雕,殿前石階有石獅、石象各一對,月台中部前方的石丹墀上有浮雕的大小五條盤旋雲龍。此外,殿後還存有玉石碑一塊,立於青石刻的烏龜背山,碑文系清鹹豐元年(1851年)重刻的清聖祖御製《聖對贊》,石碑兩邊的雕刻十分精巧。所有這些木雕、石刻的飛禽、走獸、花卉、人物等,都各具風采,造型生動逼真,雕琢玲瓏剔透,堪稱藝術珍品。
零陵文廟具有卓越的藝術價值,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為了保護好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大成殿大門兩側以雕花細格為牆,殿內四根大柱支撐屋頂,鋪平綦天花板,中央有圓形藻。1982年維修時請零陵縣建築公司退休老工人、畫師楊先哲先生用了四個多月時間,重繪山水、人物故事藻景120餘幅,殿正中靠後牆處有高1.7米,長6.2米,寬2.7米的漢白玉神台,1983年,塑了高2米的孔子像坐落其上,顯得格外莊嚴肅穆。祁陽縣羊角城山張秋元、黃新平等木雕師傅也參與了維修工作,為其重現昔日風采做出了貢獻。永州文廟已得到較好的保護,成為永州人民參觀瀏覽的一大勝地。

地理位置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城東
零陵文廟 地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