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離(江蘇城市頻道欄目)

零距離(江蘇城市頻道欄目)

《零距離》是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城市頻道傾力打造的一檔日播類新聞直播欄目,是全國第一個內容完全自采的大型新聞資訊類直播欄目。該欄目於2002年1月1日開播,節目面向省會南京,以報導南京、服務南京、宣傳南京為宗旨。該欄目一經推出,即受到了廣大電視觀眾的熱烈歡迎和廣泛好評,真正實現了與電視觀眾“零距離”,被譽為“南京人的電視晚報”。

主要內容由社會新聞、生活資訊、甲方乙方、孟非讀報、小璐說天氣、新聞調查、現場熱線等版塊構成。欄目新聞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的“三貼近”精神為指導,開創了全國電視民生新聞之先河。國內有學者認為:“在2003中國電視新聞改革浪潮中,《南京零距離》扮演了領跑者的角色,由該欄目主創人員提出的“民生新聞”理念在業內同行及觀眾心中得到了廣泛認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零距離
  • 國家/地區:中國
  • 類型:社會新聞、生活資訊
  • 主持人:大林等
  • 製作公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
  • 首播時間:2002年1月1日
  • 播出頻道蘇省廣播電視總台城市頻道
  • 播出時間:每天18:40
節目簡介,主要成就,總製片人李響,原主持人孟非,簡介,個人經歷,獲得榮譽,欄目品牌建構,行銷模式,零距離助孕基金,零距離抗白基金,改版升級,背景與願景,可行性研究,升級後版面,升級口號,SOFTEN法則,

節目簡介

《零距離》——絕對深度 第一報導 關注民生聚焦熱點城市頻道主辦的《零距離》,是全國第一個內容完全自采、長度為60分鐘的大型新聞資訊類直播欄目。

主要成就

《零距離》,一個非上星城市頻道的新聞直播節目,在開播第2周就進入AC尼爾森南京地區電視榜;開播第28周進入AC尼爾森南京地區排行榜前5名;從第36周開始,名列AC尼爾森南京地區電視節目排行榜第一名。2003年7月,《南京零距離》平均收視率為8.3%,最高點收視率達到驚人的17.7%。曾經創造了不可思議的收視率和年廣告收入1.008億的神話,成為了全國身價最高的地方新聞欄目。
零距離
長期以來,該欄目收視率雄居南京地區電視節目排行榜榜首,並在全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力。該欄目被江蘇省廣播電視學會評為2003年度“江蘇省十佳電視欄目”;國內最大的政經雜誌《南風窗》將2003年度“為了公共利益”新聞獎授予了《南京零距離》;在新浪網舉辦的“2003年中國十大電視欄目”網上評選活動中,《南京零距離》名列榜首;主持人孟非在 “全國十大優秀電視節目主持人”網上評選活動中得票數位列第2位。在贏得廣泛社會影響的同時,《南京零距離》也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2004年該欄目廣告以超過1億元的價位被廣告商買斷。

總製片人李響

李響,男,32歲,現任江蘇廣播電視總台城市頻道總監。1994年7月大學畢業後進入江蘇電視台,在經濟台編輯部(江蘇二套)《市場與法》欄目從事採訪、編輯、出鏡等工作。
1996年起在江蘇電視台二台編輯部《21點紀實》擔任編輯,《大都市》欄目任責任編輯;有多部紀錄片獲得國家及省級獎項。期間,《大都市》欄目榮獲中國廣電學會頒發的“電視欄目類”二等獎,擔任編輯、撰稿的人物類專題片《薛元龍》獲得江蘇省電視社教類專題一等獎。
1997年11月起擔任大型談話類欄目《走進直播室》製片人;該欄目被評為江蘇省“十大優秀專欄”,期間作為主創人員製作的《江湖騙術大揭密》,在播出後引起強烈反響,同時得到了領導表揚,該片獲得省電視社教類專題一等獎。
2000年4月起擔任城市頻道總監助理,分管時尚生活類節目《都市線上》(後改為《亮點21》,成為華東地區最有影響力的時尚類專欄)及引進類節目。
2000年7月起擔任城市頻道編輯部副總監,分管新聞類欄目《城市點擊》。
2001年11月作為主創人員開辦大型新聞資訊直播類專欄《南京零距離》。並任該欄目總製片人,此後分管該欄目至今;2002年該欄目被評為“江蘇省十大優秀專欄”;2003年獲得“年度公益組織大獎”(授獎單位:《南風窗》);同時被評為“2003最親民的新聞直播節目”(授獎單位:《新周刊》);2003年,本人在由中國廣播電視學會電視製片委員會開展的“第6屆全國十佳製片人”評選中當選十佳製片人。
2004年度《南京零距離》欄目類廣告以1.0088億元被獨家買斷,該欄目自開播以來已連續70周在收視率排行榜位居首位。

原主持人孟非

簡介

孟非,男,1971年10月出生於重慶市。1982年隨父母工作調動來到南京,先後就讀於南京一中、三中、七中、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中共江蘇省委黨校哲學研究生專業。

個人經歷

1991年至1992年期間,在江蘇廣播電視報印刷廠做印刷工。
1992年至1996年期間,在江蘇電視台文藝部體育組擔任攝像,開始了新聞工作生涯。在這期間,參加了第三屆全國城市運動會的轉播報導,給中央台的新聞供片在全省獲得體育新聞一、二、三等獎。1994年參加國家文化部《西域風情》大型紀錄片攝製組,擔任攝像,行程三萬公里,圓滿完成製作任務,該片於當年參加國際交流。1995年參加國家體委《奔向亞特蘭大》大型紀錄片攝製組,擔任撰稿、編導和總攝像,該片於1996年獲得全國體育電視二等獎。
1997至1999年期間,在原江蘇電視台二台擔任記者、編導。1999年至今,在江蘇廣播電視總台城市頻道擔任製片人、主持人。在2001年第九屆全國運動會期間,組織實施了江蘇電視史上第一次跨省搭建演播室,衛星直播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受到省委省政府領導的表揚。《南京零距離》開播後,擔任主持人,為該欄目成為江蘇地區收視率最高的電視新聞節目作出了突出貢獻。其獨立撰稿的評論專欄“孟非讀報”成為《南京零距離》中收視率最高的子欄目。

獲得榮譽

孟非同志,2003年度被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授予“總台十佳個人”稱號,獲頒“突出貢獻嘉獎”。2003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新銳主持人”、“中國百優電視節目主持人”;在新浪網發起的“2003最受中國電視觀眾喜愛的電視節目主持人”評選中,獲第二名。

欄目品牌建構

《零距離》從創辦之初就注重全方位的打造自身品牌,並在運營過程中注重強化品牌,使用品牌,鞏固品牌,保護品牌。
零距離(江蘇城市頻道欄目)
高質量節目內容新穎包裝和編排方式打造品
2002年元旦,《南京零距離》開播,給業界帶來了歷史性的變革。新穎的編排方式,獨特的主持風格,關注普通民眾的喜怒哀樂,這一系列在當時看來打破常規的做法使剛剛開播的《南京零距離》欄目收視率直線上升。
策劃組織活動提高欄目品牌知名度、美譽度
欄目策劃人採取多種方式強化自身品牌,創造了業界數個第一:第一家採用以掛橫幅的方式宣傳自己的媒體——“《南京零距離》,就在你身邊”的標語經常掛滿南京城的大街小巷;第一家採用飛艇宣傳自己的媒體——2002年元旦,欄目花巨資租用飛艇並現場直播“空中看南京”節目;2004年1月13日,在欄目開播2周年之際,欄目策劃“空中再看南京”大型直播航拍活動,讓老百姓“換個角度看南京”。欄目還舉辦了“零距離社區行”系列活動,從“春的問候”、“清涼一夏”、“金秋送爽”到“冬日陽光”,記者、演員和居民同台演出。為社區百姓送上精心組織的文藝演出,這在全國也是首創的。2004年,欄目加大活動力度,每周都進社區一次,除了延續以往的文藝演出,還增加了“便民社區行”——欄目組織專家醫生、知名律師、家電維修公司在社區現場接受百姓諮詢,提供免費服務,體現節目宗旨:《南京零距離》,就在你身邊。欄目還免費舉辦面向廣大下崗職工外來務工人員的技能培訓班,教授美容、園藝、編織、烹調、電腦、家政等技術。該欄目還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口號——“節日您放假,我們不休息”,每當春節、五一、國慶等長假,均組織“節日應急服務隊”,為市民提供維修家電、醫療保健等方面的服務。
此外,欄目還舉辦了“送電影進社區”活動、“零距離十大新聞瞬間”評選活動,開展“春之影”DV攝影大賽、三八節請下崗女工免費看電影、微波爐菜譜烹飪大賽等節目推廣活動。通過這樣一系列活動,欄目有效地鞏固了品牌,提高了品牌的含金量,觀眾的滿意度和忠誠度遠遠高於其他同類欄目。同時也有效地使用了品牌,發揮了其品牌的外延價值。
吸引民眾參與節目,推陳出新鞏固品牌
《南京零距離》在開播之初就招聘了一支特殊的編外記者隊伍——請社會上擁有DV攝像機的婚慶公司的攝像師為欄目提供社會新聞,這一招非常有效,許多鮮活的新聞不是本欄目記者拍攝到的,而是由這支非專業隊伍提供的。據了解,在冊編外記者已經達到數千人。這也使欄目始終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從2004年元旦起,欄目引進娛樂節目的互動模式:每天都增加一個“2004歡樂送”的環節,直播車開進小區,隨機敲開老百姓的家門,請他們回答一個與當天節目有關的問題,送出價值千元的大禮。雖然業界對這一嘗試有不同的看法,但此舉客觀上還是提高了收視率,並且據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觀眾非常喜歡這種方式,認為在看新聞的同時還有可能獲得意外驚喜。
欄目品牌效應綜合體現
較高的收視率帶來了巨大的廣告效應。2003年《南京零距離》的廣告時段進行招標,結果以5000萬元的價格被三家公司聯合中標;2004年的買斷價格居然突破億元大關,開創地方台新聞欄目廣告收益的最高紀錄;2006年的廣告創收指標仍然維持在億元以上。欄目還創辦了“簡訊新聞俱樂部”,沒有及時看到零距離電視新聞的觀眾可以通過手機來訂閱新聞。這塊衍生產品的收入也頗為可觀。2005年10月,《南京零距離》欄目、江蘇綜藝頻道江蘇交通廣播網等單位聯合策劃“看莫文蔚演出、免費游香港”活動,利用媒體的宣傳優勢、觀眾對欄目的品牌忠誠度進軍演藝市場。目前看來,社會反響非常好。

行銷模式

定位領跑,取勝之道
節目必須要有精確的定位一句口號“南京零距離,就在你身邊”就很好的詮釋了定位,南京市民是節目的主人公。對民眾零距離的貼近,極大地開闊了《零距離》的新聞視野。每天《零距離》三大板塊、二三十條涉及社會事件、生活投訴、實用資訊的內容,通過事件化、過程化、細節化的表述,立體而保真地再現了普通的市民生活。節目在報導角度和姿態上,也力爭貼近百姓生活和平民心理,激發了觀眾的收視心理。報導不再以板著臉孔的姿態出現,表現出了濃濃的人情味。
節目搭台,模式唱戲
以百姓為中心。直擊現場是電視新聞基本的業態要求,老百姓拍新聞卻是新鮮模式。《零距離》在每天製作的60分鐘節目裡至少要播出25至30條新聞。提供這一保證的,除了節目本身擁有的幾十位記者,還有一百多人的百姓攝影師。於是,《零距離》的記者往往會比火警、110先到現場,因為一有事,市民就會先打電話給《零距離》。
真正的現場新聞。《零距離》從開播之日就堅持直播。從演播室直播到主持人與現場記者的語音連線,最終實現新聞事件的現場衛星直播。先進的技術只有和欄目人員的敬業態度相結合,才能發揮充分的作用。《零距離》把節目的採訪製作放到了24小時的周期內考量,率先“抓”夜新聞。於是《零距離》有了兩“多”:出鏡記者多,同期聲多。占記者總數20%左右的出鏡記者,直接在現場說話,給觀眾以“零距離”的心理感受。評說新聞。《零距離》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其獨特的運作方式,特別是在足夠空間中主持人展現出來的個性化主持與評論。《零距離》中有一個“讀報”的板塊,“讀報”本來是最不符合電視特徵的節目形式,卻成為節目中最受歡迎的內容,選擇什麼報紙,讀哪條新聞,都是由主持人來確定,這其中個性化的評論起到了最大的作用,“民生新聞”的內容決定了《零距離》評論的姿態和方式。
聽看新聞。節目不僅有許多鮮活的現場畫面,還有各種大量的新聞資訊以字幕的形式不斷滾動。政府活動、會議新聞經常被壓縮在螢幕下方以滾動字幕的形式出現。“視、聽、讀”通道三位一體,無形中增大了客群獲取的信息量。這些新聞資訊就內容而言,由政府層面延伸至經濟層面、生活層面,在擴大信息量的同時將信息地區化,“零距離”為南京人服務。
光頭主持,彰顯個性
孟非的光頭成為中國光頭新聞主持第一人,更是光頭品牌第一人。
孟非闡釋出一個“民生新聞”主持人形象:他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簡單的發言人和播音機器,他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能與觀眾一起共鳴。慷慨激昂、痛斥陰暗、妙語連珠、一針見血、勇於自嘲……這是南京觀眾對孟非主持最直觀的感受。孟非屬於平民形象,其主持風格也帶有平民色彩,這也正暗合了《零距離》做民生新聞的思路。他不是權威和專家,在節目中也有出錯的時候,觀眾也會批評他,對於節目中的錯誤及時向公眾道個歉。主持人孟非被市民親切的稱為“市民的兒子”,也因此主持人孟非在“全國十大優秀電視節目主持人”網上評選活動中得票數位列第2位。
整合推廣,補足曝光
《零距離》除了強調節目的平民性外,還十分注重客群參與性。節目中每天都有現場人物訪談:有南京市長在演播室暢談南京新發展,也有老藝人介紹自己祖傳的扎花燈手藝,還有賣菜的老大媽現場表演如何以唱歌代替吆喝賣菜。通過開通的現場熱線,向主持人講述自己的意見看法。另外,現場熱線也成為市民反映身邊問題和節目為市民提供服務的雙向互動通道。春節期間,《零距離》欄目聯合了醫院、電器維修等部門成立了一支“零距離節目應急服務隊”。
社區行是《零距離》品牌推廣的一個成功經驗。欄目社區行的主要內容包括,為老百姓維修家用電器,提供法律援助,接受現場諮詢等服務項目。為了幫助下崗職工的和部分民眾的困難,欄目舉辦的20多期的下崗職工的技能免費培訓,則是更深層次的服務。除了服務外,《零距離》每進一個社區,欄目組成員、省市優秀文藝工作者和社區居民同台演出。南京的觀眾每晚收看《零距離》節目時候,就會看到欄目小組走進南京市的各個城區,通過隨機抽取的方式訪問正在家裡收看《零距離》直播的觀眾。

零距離助孕基金

江蘇城市頻道零距離欄目主持人大林擔任此次活動的公益大使,面向全省徵集不孕不育患者進行援助。
江蘇廣播電視台攜手南京長江醫院主辦的“好孕零距離大型助孕公益活動”最大亮點就是面向結婚一年多未採取任何避孕措施而沒懷上孩子的急欲求子貧困育齡夫婦或曾患有生殖系統疾病,常年治療,仍未成功懷孕的夫婦,為其提供援助政策。

零距離抗白基金

江蘇城市頻道零距離欄目主持人卞湣擔任此次活動的公益大使,面向全省徵集白斑患者進行援助。
江蘇城市頻道零距離攜手南京華廈醫院主辦的“夏季零距離抗白基金”對一些長期治療沒有效果的進行免費檢查活動。

改版升級

2009年從5月1日起,江蘇城市頻道王牌民生新聞欄目《南京零距離》升級為《零距離》(播出時間及播出方式不變),這在中國電視新聞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背景與願景

1、實現民生新聞在新階段的自我提升、自我轉型。
自從《南京零距離》在南京乃至全國異軍突起後,以“零距離”為樣板,民生新聞欄目在各地電視台紛紛“開花”。湖南台的“都市一時間”、重慶衛視的“天天630”、安徽台的“第一時間”、山東台的“民生直通車”、杭州台的“阿六頭說新聞”、湖北經視的“經視直播”等等不勝枚舉。這些欄目的出現延伸了民生新聞的內涵和外延,張揚了個性魅力和地域、特色,取得了不錯的收視效果。但在繁榮的背後也有隱憂,例如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節目內容在強調貼近性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低端化的傾向。觀眾的審美疲勞期正在到來。  以南京地區為例,各台陸續在相似時段開播了《直播南京》、《法治現場》、《標點》、《服務到家》、《新聞地理》等民生新聞欄目,由此引發了本地區以大時段直播、關注本土化市民生活為主體內容的城市新聞“大戰”。南京地區知名的民生新聞節目多達10個,播出總時長達500多分鐘,僅在17:40-20:00,就有460多分鐘,其中的《你好南京》、《新聞地理》、《直播南京》等節目,和《零距離》的播出時間重合,瓜分了城市頻道一些收視份額。《零距離》儘管是民生新聞的領軍欄目,在這樣激烈的市場同質化競爭形勢下,也不可避免會遇到越來越小的市場空間。  創新是電視永恆的主題。唯有創新,才能迎接挑戰,才能繼續擔當領跑者的角色。在《零距離》進入到開播到的第7個年頭時,有必要進行一次民生新聞的全面升級。
2、推動城市頻道品牌及零距離品牌向省域邁進。
“立足南京,輻射全省,影響全國”是該節目努力的方向。一方面,南京地區已經有多檔與零距離同時段的民生新聞欄目,《零距離》作為省級地面頻道的王牌節目,應該從這樣的大戰中,“拋開”地域性,至少是不再強調自己的地域色彩。在特定的時期(如今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甚至還要走出省域,在全國範圍采編新聞或組織活動。節目改名為《零距離》,可以更直觀地讓人感受到節目走出地域限制。這方面,業界已有先例,如北京衛視1998年開播的《直播北京》,就改名為《晚間新聞報導》。
在操作層面上,首先,自采節目的題材向全省輻射,一些重要題材要多採用SNG衛星直播等手段實現跨省的報導。考慮到節目預算體系可能很難支撐大規模向全省擴展題材,因此要建立一個全省通聯網路。這些年來在《零距離》的影響下,全省各地也有很多民生新聞節目,比如鎮江的《直播鎮江》,常州的《新聞廣場》等等,各地培養了大批的民生新聞人才,城市頻道將通過網羅各地方台民生新聞的力量來建立通聯網路,並用供稿排行和獎勵的形式,鼓勵地方台積極性。其次,頻道的品牌推廣體系要向全省延伸,過去重點面向南京的“社區行”、“便民網”、“電影進社區”、“愛拼就會贏”等活動,要向全省尤其是蘇南地區推進。
3、在“網路化傳播”時代體現傳統媒體的輿論影響力,同時體現出向“大網時代”的特色。  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媒體崛起和迅猛發展,不僅意味著傳播技術的提高,更體現了傳播理念的革命。目前我國已經有850多萬家網站,1.67億個個人部落格,網路在傳播新聞、發表言論方面的功能正在逐步增強。同時,網路現象的自由性、隨意性也受到了宣傳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傳統媒體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網路傳播互動性、及時性強的特點,吸引網路傳播的一些特長,另一方面要敢於“先發制人”,力爭引導網上輿論。
升級後的《零距離》將充分體現網路特色。這在城市頻道《播播客》研發時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首先是形式感,如通過運用首頁、搜尋、視頻、留言板等形式來實現欄目的網路化表達。其次,進一步強化與廣電總台網站、知名論壇和入口網站的合作進行自身的宣傳推廣。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提出並真正實現TV3.0的概念。
網路從web1.0逐步發展到web2.0、並正在迎來web3.0。比爾.蓋茨打破了“微軟不談web2.0”的格局,認為web3.0可能是一種更有效的商業模式。於是,有很多人在詮釋web3.0是什麼樣子。專家表示,Web1.0的本質是信息的聯結,web2.0的本質就是互動,它讓網民更多地參與信息產品的創造、傳播和觀點的分享,但它的缺點是沒有體現網民勞動的價值,所以2.0很脆弱,沒有太多的商業價值。而web3.0是在web2.0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能夠更好地體現網民的勞動價值,實現價值的均衡分配。更重要的是,“傳者”和“客群”的界限開始模糊起來。
與網際網路走過的這三大階段一樣,電視也正在走三大階段,TV1.0是單一的終端顯示器,電視觀眾只能被動地、單一地接受信息,這也是我國電視節目主要形態;TV2.0開始實現電視與電視觀眾的交流、互動,把電視和網路進行有效結合,表達觀眾意見,這是目前我國數位電視的先進形態;那么,TV3.0作為我國電視的未來形態,它著重強調的是在海量信息中為觀眾定製個性信息,從單一的電視媒體向多種媒體和傳播方式進行跨越,把“傳播組織”和“個人”的界限模糊化。
我國還處在從TV1.0向 TV2.0邁進的時期。這個時候我們就提出TV3.0的理念,並不是為了標新立異,而是確立一個更值得追求的目標。
我們認為“可以操作的”TV3.0,大致有以下特徵:1、強化新聞評論,多種觀點多元展示,同步互動。除了個性主持人,還將請入新聞評論員、意見領袖、特邀嘉賓、場外觀眾參與意見和觀點表達,特別節目及周末節目中還將引入場內觀眾。2、線上線下整合傳播,節目和活動並駕齊驅,形成複合空間的強勢傳播。例如面向全省嘗試的“零距離公眾服務大獎”,紀念新中國成立60周年大型直播活動“解放日”等。今後這些活動都要注意網路推進,體現整合傳播的特點。3、傳統媒體調整自己的生存方式,質量評估也將側重於網路影響力。從2007年開始,業內已經開始開展“中國最具網路影響力省級衛視評選活動”,每年都有《中國電視網路影響力報告》出書成集。升級後的《零距離》將爭取“中國最具網路影響力電視欄目”稱號。
從歷史上看,“零距離”大致經歷了三大階段:TV1.0時代,用平度視角關注百姓生活、家長里短(2002年元月1日之後);TV2.0時代,提高輿論引導力,加強節目互動性(2004年8月12日之後);TV3.0時代,即“新媒體網路化傳播時代電視節目新形態”,從這次升級開始。

可行性研究

1、《零距離》欄目經過七年多時間打造形成了很強的品牌影響力,同時頻道有一個強有力的品牌推廣體系、一支具有戰鬥力的采編隊伍和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的先進流程。可以預計,開全國民生新聞之先的《零距離》在升級行動,一定會在業界產生重要的影響而受到高度的關注。   2、城市頻道在節目創新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1)在總台研發部門的統一部署下,於2008年6-7月間進行的新欄目《播播客》的研發,大量運用了網路形式,邀請了南京本地的各類新聞評論員參與節目,實際上是這次零距離升級行動的預熱。(2)在歷次創新中,網路形式已經在廣泛運用在節目中,如年初推出的《孟非讀報之網路連連看》、《曉樂畫你知》等。演播室,現場可以容納70名觀眾。3月15日推出的3.15特別節目《挑戰潛規則》首次把嘉賓和觀眾請進錄製現場進行互動,為今後的特別節目和周末版積累了經驗。(4)《早安江蘇》、《城市午間特快》、《城市生活資訊》,到《絕對現場》、《石頭會說話》,再到《新聞夜宴》、《萬家燈火》和《精品演播室》,眾多欄目可以成為《零距離》節目的孵化器。
3、在資源整合方面已經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如與電台937新聞頻率和公交移動電視等跨媒體的聯動;以本頻道為核心成員的全國民生新聞協作體和SNG協作體運作正常(將同步推出《重返地震帶》等大型活動);與總台新聞中心與省內各地方台建立了通聯關係,基本上能夠做到資源共享;與省市政法系統、工商質監、氣象等部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4、隨著省網整合的推進,在省內數字網的覆蓋水平提升。為《零距離》實施走出去的戰略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升級後版面

升級後的《零距離》將強調“五個一”:一個焦點、一個人物、一組評論、一個調查和一個故事。  1、18:40-19:05《焦點》,即一組快速全面的組合報導。圍繞民生話題和焦點話題,展開聚集式報導,含現場訪談。在採訪部的報導中已經開始實施,如4月4號推出了“清明祭掃”,4月6號推出“文明出遊”,4月7號“新醫改方案”。下面將引進新聞評價員參與觀點表達。有關專家曾多次向《零距離》建議,在一開始推出一組聚焦式的組合報導,把一件事件說深說透,成為“零距離”的標誌性產品。爭取在這一次升級中予以實現。
2、19:05-19:10《角色》,即每天讓觀眾認識一位栩栩如生的新聞人物。每天讓觀眾認識一個人物,講述人物坎坷經歷,展現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與人格力量。專題部已經派出記者奔赴各地進行採訪,相關的人物專題報導已經在逐步推出。以前我們強調人物為故事說話,在這個版塊中,我們將強調故事為人物說話。
3、19:10-19:20 《觀點》,即一串妙語連珠的新聞評論。所謂“一串”評論,就是不僅僅在原來的《孟非讀報》時段,而要在整個欄目時段,強化個性主持、特邀嘉賓、新聞評論員的特色,全程對新聞展開精彩的評論,同時開展與場內外觀眾和網民的觀點互動。
4、19:23-19:30《追蹤》,即一樁環環相扣的新聞調查。記者深度介入新聞事件,揭露事件真相,體現輿論監督的力量。原有的《楊警官說治安》、《重案組》等內容也將納入這個版塊。
5、19:30-19:40《紀錄》,即一個曲折離奇的新聞故事。用溫暖的目光、感人的故事關注大千世界、人情冷暖。原有的《甲方乙方》和《重案組》的一些情感類故事納入這個版塊。專題部已經開始實施《甲方乙方》的升級。上述為常態版面。升級後還將推出周末版《零距離周末》,把熱心觀眾和新聞當事人等請進演播室,進行一周焦點回顧、一周人物評選、一周調查回音等。

升級口號

“《零距離》——江蘇城市頻道獻給全省電視觀眾的新聞大禮”;
“TV3.0時代,中國電視新聞欄目的領跑者”;
“引導更成熟、視野更開闊、題材更豐富、評論更精闢、監督更有力、故事更生動、互動更緊密”。

SOFTEN法則

“軟化”(softener)是一種非言辭姿態,它使你更容易接受和被接受。因為在說話之前,你的肢體語言先起作用,所以發出一種可接受的信號是很重要。當你使用開放性肢體語言時,你正在發出這樣的信號:“我是友好的,如果你有興趣的話,我很願意與你溝通。”“S-O-F-T-E-N"中的每一個字母都代表一種可以鼓勵他人和你交談的形體技巧。
S=Smife
S代表著微笑。一個舒心的微笑是友好、熱情,並願意進行溝通的強有力的暗示。
O=Open Arms
O代表著張開的雙臂。或許曾有人”張開雙臂“歡迎你的到來,這表明他很高興見到你。
F=Forward Lean
F代表著身子前傾。當他人和你交談時,身體輕微前傾表明你正在聽對方講話,並對其很感興趣。
T=Touch
T代表著接觸。在我們的文化中,兩個陌生人初次見面最容易接收的接觸是一個熱情的握手。
E=Eye Contact
E代表著眼神交流。通過眼睛表達的非言辭言語可能是最強烈的。
N=Nod
N代表著點頭。點頭表明你正在聽,並能理解對方所談的內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