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霄實驗國小

雲霄縣實驗國小前身,是解放前的中正國小,原址在南門兜現縣廣播站、法院、公安局及其前面的街道。解放後由人民政府接管並命名為雲霄縣第一中心國小。後來又經遷徒,合併,成為我縣一所規模最大的國小——實驗國小,2011年新搬遷的現校址在江濱路171號。現有教師190多人,學生數約4000人。網站地址請搜尋“雲霄實驗國小”有著yxsyxx縮寫的網站即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霄實驗國小
  • 類別:國小
  • 前身:中正國小
  • 現有教師:190多人
  • 學生:4000人
學校簡介,學制改革,教學實驗,文體活動,總結交流,展望未來,

學校簡介

追本溯源 幾經滄桑。
民國16年(1927年),下坂村旭東國小和城關育三國小合併,名樹人國小,遷校址於城關頂街張氏自治會(現實小幼兒班)。民國19年(1930年)8月,改名縣立雲霄國小,附設幼稚班。因學生逐年增加,遂相繼借用原“高山講舍”,“燕翼宮”(俗稱王府),並租用頂街一列民房為教室。民國27年(1938年),改名懷仁中心國小。民國29年(1940年)校舍不敷套用,遂興建平屋一間,二層樓房一座為教室。民國31年(1942年)改稱清溪鎮中心國小,後又改稱東北中心國民學校。抗日戰爭期間,學校每年都開設10個以上的班級,學生數保持在500人以上,教職員工20多名,師生熱心抗戰宣傳,舉得國防展覽,公演話劇,歌唱《中華頌》(即《延安頌》)等進步歌曲,參加義賣捐獻。教育質量甚得社會好評。
民國36年(1947年)為給蔣介石祝壽,縣擬辦“中正國小”,經當時縣府批准,由雲陵鎮出面,召集全鎮十三個保,攤派建校基金;縣任命當時教育科科員陳波樂為建校籌備主任;校址在南門兜空曠地,建起二座平屋,共有十四間教室。校舍落成後,因缺課桌椅、教具,又沒學生,縣決定取消東北中心國民學校,解散全體教師,把該校課桌椅、教具,連同學生移交給中正國小。東北中心國民學校取消後,即以張合成為主籌募資金,利用原來校舍,騁用原來教師,創辦私立“元甫國小”。民國36年下半年,中正國小開學,陳波樂暫代校長。翌年,張承芳為校長。
解放後,“中正國小”改稱“雲霄縣第一國小”,1954年遷回頂街原東北中心國民學校舊址,1955年春,改校名為“雲霄縣實驗國小”。
逐步發展 規模初具
1949年雲霄解放,人民政府接管學校後,把中正國小改為第一中心國小校。當時國小部只有十二個教學班,一班幼兒班,學生數不過三百多人,教師十多人,設備極其簡陋。1950年1月縣文教科任命石潤華為校長。1951年9月改派林兆鵬為校長,並分配一批青年教師來校任教,學校開始出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還合併了元甫國小、浚源國小高年級,全校學生增加到四百多人,教師也增加到二十多人,開始在學生中建立少年兒童隊。
1952年9月林兆鵬調任中教,何復初為校長,再次合併浚源國小(基督教會辦的私立國小),把原來幼兒班擴大,改為幼稚園,園址設在原浚源國小校址,仍屬第一國小管理。同時還成立學區兼管第三國小(現附小前身)、第五國小(原私立元甫國小)、下坂國小。
1953年初,因縣會議廳在學校範圍內,每逢縣召開會議,教學則受到影響,所以,縣決定把校舍改為縣招待所,學校遷往小宗(吳氏宗祠即現縣委會),由縣撥款在小宗兩旁建二座教室(十間),並撥用城隍廟為辦公廳。
1954年,學生數達六百多人,班級增加,原有校舍顯然不夠用,限於場地,無法擴建,且原來基建教室又不合標準,於是縣決定,校址再次遷移頂街(現在校址)。由縣撥款基建二座教室。是年12年,教室建成,遂遷往,並與第五國小(原元甫國小)合併,學校規模再次擴大,學生已近千人,共有二十四個教學班;教師三十多人。嗣後,幼稚園亦遷至頂街鼎寮(現在縣教師進修學校),幼兒數也從原來一百多名發展到三百多名,共有五個班,教養員八名。
1955年1月,經縣府研究決定把第一國小改名為實驗國小,正式宣布為我縣重點國小校,並相繼撥款修建校舍,擴建教室,添置教具。同年下半年,何複印初他調,改派張福順任校長。1956年9月,莊艮葉接替張福順校長之職。1959年,張耀坤接替莊艮葉任校長。1961年張耀坤他調,派許錫全任副校長。1962年派唐伍成任校長至“文化革命”。
1962年,實驗國小學生已達一千二百多人,省教育廳宣布為省重點國小。此後,省廳每學期都撥來成批圖書、教具,至1966年“文革”前,學校圖書已近萬冊,各科教具幾千件,其中人體各種模型十多套,發電機一套,電話機二部,留聲機三架,朗讀唱片近百片,顯微鏡三架,還有各種動植物標本模型幾百件,各科教學掛圖幾百套。由此可見,實驗國小在解放後是由幾所設備簡陋的學校拼湊起來的。它僅僅在十年左右的時間,一躍而成為一所初具規模的省級重點國小,這是各級黨政的正確領導,和全體教職員工辛勤耕耘的結晶。
桃李成行 碩果纍纍
1955年後,實驗國小有如一朵含苞待放的奇葩,即將吐蕊展瓣,怒放異彩,全體師生樹立了光榮感和責任心,個個精神煥發,願為學校貢獻一切力量。十多年來的事實證明,教師們嘔心瀝血,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創造了不少的教育教學經驗,對我縣教育事業的發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學制改革

根據教育部關於在全國國小有計畫地逐步實行五年一貫制指示,1958年縣決定在實小先走一步,然後逐步推廣。因此,在一年級招收三個班,採用部編五年制課本。在試行中不斷摸索,總結經驗教訓,指導全縣。至1963年畢業,學校進行驗收,經調查並與六年制對比,結果德、智、體都比原六年制差一些,但比原六年制的五年級有所提高。
1962年,再進行新四二制試驗,招收四個班,採用教育部新編六年制教材。經學校研究決定,由我負責抓這一試驗工作,當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都很重視,地區還召開新四二制教研會。每學期都驗收總結,初步試驗效果很好。但可惜只試驗至四年級碰上“文革”而夭折。

教學實驗

1955年,學校開設一個複式班,配備強有力的教師擔任。定期舉行公開教學,邀請農村複式班教師來校聽課,並經常總結經驗,向全縣交流推廣。1958年,縣在象坑設立實驗初小後,複式班解散。
1956年實小首先試行五級分制記分法,為我縣全面實行五級分法起了先導作用,當時由方懷音編寫的《五級分法評分標準》曾在《福建教育》發表。
1956年,學校開設手工勞動科,增強學生掌握手工勞動常識。為了解決教師對手工勞動課的教學困難,方懷音編寫了《各年級手工勞動科教材內容和教學安排》印發給各校參考,《福建教育》也發表這篇文章,同時還把教學情況及時向全縣報導。
1957年,為了加強體育課教學,省舉辦體育教師培訓班,我縣指派本校校長莊艮葉參加培訓。回校後,設立體育科教研組,開展體育課教研工作,並舉行體育課觀摩教學,邀請全縣各國小體育教師參觀。同時還介紹體育課教學經驗。莊艮葉編寫的《各年級體育課教學安排》在《福建教育》發表。
1958年,隨著我國工農業生產發展,原部編的語文、算術教材內容,顯然跟不上形勢的發展需要。中央來有及重新編寫新課本,於是提出對原來教材進行砍、刪、補,要求各地組織人員自行處理。學校領導即召集有關教師,組成教材編寫小組,砍掉或刪節不符合當時形勢的教材內容;同時還選收或動手編寫部分鄉土教材,充實教材內容。編寫後,印發全縣各校,供教學參考。
1964年,為了加強對教學工作領導,學校自下而上通過反覆討論制訂了《教學工作細則》四十條,從教師的備課,課堂教學、作業布置和批改,個別輔導以至教師的業務進修等做了具體明確的規定。該《細則》經縣教育局審查批准,於1965年先在本校試行,然後向全縣推廣。可惜的是,“文革”中被打入十八層地獄,全體教師的辛苦勞動付之一炬。
自1962年起,學校把高年級作文教學和低年級識字教學作為重點專題試驗,積累了不小資料。這些還來不及系統的總結,也在“浩劫”中煙消雲散了。

文體活動

1956年,在黨的教育方針指引下,為了培養全面發展人才,學校加強課外活動的組織領導,重視抓文體活動。全校組織了閱覽、歌泳、舞蹈、戲劇、田徑、球類、科技、飛機模型、木偶、木工、園藝......興趣小組。學生自願報名參加,各組指定有專長的教師負責指導。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活躍學生生活,效果很好。如木偶小組,當時還聘請漳州的木偶專家楊勝來校指導,學生躍躍欲試,自發組織木偶劇團,自製偶象,自選自編,自演自唱,還在學校公演木偶戲邀請家長觀看,深得民眾好評。學校每學期舉行二、三次文娛晚會,每年舉行一次學生運動會。每次參加縣文娛會演和縣小學生運動會,實驗國小都名列前茅。
1958年,實小在開展勤工儉學活動中,組織高年級學生上山採藥材二千多斤,燒火炭四十多簍。木工小組為學校維修課桌椅。中、高年級學生開荒種地瓜、花生、高粱、蔬菜等,也取得很大成績。

總結交流

實驗國小在辦學工作中,雖然取得一些成績,但從不孤芳自賞,固步自封;而是更虛心學習外地經驗。因此,學校一貫重視經驗的總結交流,這是本校的優良傳統。每學期一開學,各教師及各教研組最少都能訂出一個專題研究計畫,並定期總結。期中、期末舉行“豐收會”,每位教師都要向大家匯報半學期或一學期來的工作經驗體會,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並以此做為評定教師的成績。
學校每月出版一期《學校通訊》,除寄發本縣各國小外,還寄往本專區各縣的實小以及福州、廈門、泉州等地的重點國小,以期拋磚引玉。十幾年來,實小與省內各重點國小有著密切的聯繫,交流經驗,取長補短,為教師們學習外地先進經驗創造了有利條件,有力地推動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
實驗國小不僅在學校工作中起著“火車頭”的作用,而且又是我縣培養教育骨幹的搖籃。十多年來除調往其他部門外,先後調任中教或各學區、完小的校長教導,以及抽調到大學深造的近百人,多次被縣、地區評為先進單位。1958年被評為省先進單位。方懷音撰寫的《雲霄實驗國小辦學經驗》一文,還在全省各條戰線先進經驗彙編的《紅旗飄飄》上發表。

展望未來

“文革”期間,教師們精神上受到嚴重創傷,教師們長期付出心血、苦心經營的大批教具儀器也被一掃而空。
打倒“四人幫”後,實驗國小有如枯木逢春,枝繁葉茂了。現在,新建一座教學大樓,學生已達二千人左右,共有三十個教學班,教職員工八十多名,還配備了強有力的骨幹力量,莘莘學子,朗朗書聲,校園裡呈現了一派蒸蒸日上的可喜景象。喜看今朝,慰藉不已,展望未來,前程無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