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錦花

雲錦 - 簡介雲錦在古代絲織物中,錦是代表最高技術水平的織物。“錦”字,是“金”字和“帛”字的組合,《釋名·采帛》:“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價如金。故惟尊者得服。”這是說,錦是豪華貴重的絲帛,在古代只有達官貴人才能穿得起。 雲錦是至善至臻的民族傳統工藝美術珍品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錦花
  • 所屬類別:絲綢
  • 出處:《釋名·采帛》
  • 產生時期:三國東吳(222—280)時期
雲錦-歷史發展,雲錦-主要用途,雲錦-品種,雲錦-當代傳人,

雲錦-歷史發展

雲錦
南京雲錦的產生和發展與南京的城市史密切相關。南京絲織業最早可追溯到三國東吳(222—280)時期,東晉(317—420)末年,大將劉裕北伐,滅秦後,將長安的百工全部遷到建康(今南京),其中織錦工匠占很大比例。後秦百工中的織錦工匠繼承了兩漢、曹魏、西晉和十六國前期少數民族的織錦技藝。417年東晉在建康設立專門管理織錦的官署——錦署,被看做是南京雲錦正式誕生的標誌。從元代開始,雲錦一直為皇家服飾專用品。明朝時織錦工藝日臻成熟和完善,並形成南京絲織提花錦緞的地方特色。清代在南京設有“江寧織造署”,《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曾任江寧織造20年之久。這一時期的雲錦品種繁多,圖案莊重,色彩絢麗,代表了歷史上南京雲錦織造工藝的最高成就。
雲錦 - 獨特工藝
南京雲錦
雲錦的誕生應歸功蘇州的緙絲,它實際是蘇州緙絲衍生出來的附屬品。南京雲錦工藝獨特,用老式的提花木機織造,必須由提花工和織造工兩人配合完成,兩個人一天只能生產 5-6 厘米,這種工藝至今仍無法用機器替代。雲錦主要特點是逐花異色,從雲錦的不同角度觀察,繡品上花卉的色彩是不同的。由於被用於皇家服飾,所以雲錦在織造中往往用料考究、不惜工本、精益求精。雲錦喜用金線、銀線、銅線及長絲、絹絲,各種鳥獸羽毛等用來織造雲錦,如在皇家雲錦繡品上的綠色是用孔雀羽毛織就的,每個雲錦的紋樣都有其特定的含義。如果要織一幅 78 厘米寬的錦緞,在它的織面上就有 14000 根絲線,所有花朵圖案的組成就要在這 14000 根線上穿梭,從確立絲線的經緯線到最後織造,整個過程如同給計算機編程一樣複雜而艱苦。

雲錦-主要用途

冕服
雲錦在元、明、清王朝皇室御用龍袍、冕服,官吏士大夫階層的貴婦衣裝,以及民間宗室,喜慶、婚禮服飾等套用的範疇里,它是最華貴、最精美的工藝美術品之一。它匯集了以絲質(材料、組織)肌理美、色彩和諧美、紋樣情愫美的裝飾美化特徵,以“質與紋”、“巧與藝”、“意與象”三者結合的內容與形式,達到科技與文藝,兩者完善統一的形態美感。從雲錦品種繁多,所表達的審美藝術觀念的實質來看,它可以歸納為三種美的形式:即宮廷王室之美,是追求昂貴奢侈性的雍容華貴之美;士大夫、宗主儒生之美,是顯示抒情雅潔之美;民間喜慶禮儀之美,是實用與華麗結合的純真民風之美。因此,雲錦妝花所特有的儀表裝飾美,都能適應於人們對審美情愫性的高雅藝術價值的享用。這就是雲錦作品真、善、美統一的藝術風格,它代表著民族服飾文化的時尚性和民俗性,亦是具有世界性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的佐證。
在中國傳統戲劇的舞台上,凡有帝王將相、王妃公主出場,他們身上光彩奪目的服飾,總會讓人們的眼睛為之一亮。它們有力地烘託了人物,渲染了劇情氣氛。這些雍容華貴的戲劇服飾,是以明清帝王后妃和高官貴婦及千金們的服飾為藍本,經過藝術加工製成的。而這些古代帝王們的服飾,其中許多就是用南京雲錦縫製而成的。所以在“南京雲錦”的製成品上也就打上了深深的“階級烙印”。帝王服飾體現了“王權神授”的觀念。歷代帝王自命“真龍天子”,受命於天,駕臨人世,統治眾生,於是在服飾上大量使用傳說中的神獸“龍”的形象,非帝王不準用,以示君臨天下,唯我獨尊。

雲錦-品種

雲錦
妝花類織物是代表雲錦技藝特色和風格的品種,圖案布局嚴謹莊重,紋樣造型簡練概括,多為大型飽滿花紋作四方連續排列,亦有徹幅通匹為一單獨、適合紋樣的大型妝花織物(如明、清時龍袍、炕褥毯墊等)用色濃艷對比,常以金線勾邊或金、銀線裝飾花紋,經白色相間或色暈過渡,以緯管小梭挖花裝彩,織品典麗渾厚,金彩輝映,是雲錦區別於蜀錦、宋錦等其他織錦的重要特點。1949年後,在傳統品種的基礎上創新品種,如雨花錦、敦煌錦、金銀妝、菱錦、裝飾錦及台毯、靠墊等,供應蒙、藏兄弟族服飾和書畫裝裱、旅遊紀念品、外貿等的需要。
現在,了解雲錦的人很少,即使是南京人亦是如此.關於雲錦的書則更少,南京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南京雲錦》,倒是既可以滿足欣賞者的好奇,又可以作為雲錦研究者的案頭書。著名紅學家李希凡先生稱讚這本書“把雲錦的美充分地表現出來了”。
如今生產的雲錦除出口做高檔服裝面料及供少數民族服飾、演出服飾外,又發展了新的花色品種,如雲錦台毯、靠墊、被面、提包、馬夾、領帶、掛屏等日用工藝品。

雲錦-當代傳人

雲錦麒麟
金文從1973年就開始從事雲錦的研究製作工作,對這門傳統工藝的傳承與保護傾注了他畢生的精力。在金文大師看來,雲錦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所以在金大師的眼中,雲錦工藝的每一個花紋,每一個圖案,甚至是每一絲、每一線,無不浸透著華夏民族多少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欣賞雲錦作品,不光是欣賞她富貴華麗的表面圖案和巧奪天工的製作工藝,還應該透過她去品味其後的文化特色。比如由金大師設計創作的雲錦“一品麒麟補”,作品的圖案表現的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吉祥動物——麒麟。其外部形狀是麋身,牛尾,馬蹄(史籍中有說為“狼蹄”),魚鱗皮,一角,角端有肉,黃色。在古代傳說中麒麟被稱為“仁獸”。雲錦作品中的麒麟周圍有很多草,麒麟腳下卻清爽無物,這是因為麒麟有一個重要的品性“不折生草,不殺生靈”,即有生命的草都不去踩,何況是人呢。這就有個矛盾了,麒麟是一品武官補,武官哪有不殺人的呢?但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是要愛惜生命,要“以德服人”,以智慧、智謀戰勝敵人,就如諸葛亮之“七擒孟獲”,不是靠武力,而是用智謀和品德折服敵人。傳說,孔子的母親夢見過麒麟而生孔子。於是就有了“麒麟送子”之說,且送的都是棟樑之材。於是“麒麟送子”就成為一種“早生貴子,子孫賢德”的美好祝願。唐代武則天時,以麒麟作紋飾繡於袍服,名曰“麒麟袍”,專門賞賜給三品以上的武將穿用;清代時,將麒麟繡於武官一品的“補子”上,將這種“仁獸”作為武將官服的紋飾,不僅代表權力地位,更暗喻要“以德服人”。雲錦“一品麒麟補”,這件作品曾被南京市政府作為禮品,贈送給前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讚頌他為世界體育事業作出的貢獻。
金文大師每年都要為廣大的民眾所需所愛的“生肖禮品”,設制一款民俗文化蘊味極濃,寓意生動,精緻獨特又有時代感的雲錦鏡掛。
雲錦牡丹
今年他創作的“生肖福豬”不僅憨態可掬,更是表達了幾重寓意:豬身肥碩,表示“旺年”、“肥年”;耳大有福,做成招風耳,寓能招財納福;牡丹被稱為“百花之王”,象徵著富貴,福豬的身上再加上牡丹花,表示福貴上加福貴;福豬的腳上套銅錢,諧示“奔前(錢)程”;福豬的背上飾串錢,則寓意“輩輩有錢”。這五點合在一起,就是“五福臨門”,過肥年(富裕年)的象徵。
金文大師認為:中國傳統的藝術品應有崇高的地位,古代的藝術品因為代表了當時的時代特徵,充分體現了那個時候的社會和文化生活面貌,流傳下來就成了今天的文物。同樣,現在的雲錦若能與現在的時代生活充分結合,那就是未來的文物。雲錦工藝要傳承和發揚光大,必須根植於我們的傳統文化,在此基礎上貼近生活,不斷創新。這也是金文大師矢志不移長期堅持與前進的方向。
為了更好地傳播雲錦文化,金文在新成立的江蘇省工藝美術館(愛濤藝術中心)內設立了大師工作室,今後將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平台開展更多的雲錦文化推廣活動,讓雲錦走進生活,走向世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