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橋村(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通濟街道下轄村)

雲橋村(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通濟街道下轄村)

該村位於青島市即墨區西南部,南臨城陽區與204國道毗鄰,新規劃8路南北貫穿村西,東臨墨水河城陽區,境內交通便利,路面硬化,距青島國際機場3公里,是務工經商的黃金地段。現隸屬青島市即墨區通濟街道辦事處,全村轄區總面積2625.8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雲橋村
  •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
  • 地理位置:青島市即墨區
  • 人口:600餘人(1980)
  • 轄區總面積:2625.8畝
村莊由來,經濟發展,集體福利,地圖信息,

村莊由來

據傳,明永樂年間(1403——1424),董、於兩姓來此地定居。因村東河段稱“雲溪”,且上有天橋,下有石橋,故名村為“雲橋”。清康熙時(1662——1722)仇姓自溝岔遷來,同治《即墨縣誌》標有此名。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49年有耕地1500畝,主要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地瓜等,糧食畝產130公斤,農業收入0.7萬元,畜牧業收入0.8萬元。1951年實行土地改革,全村耕地增加到1848畝。1958年人民公社化後,可耕地調整為1748畝。糧食畝產由150公斤增加到200公斤。全村有揚水站一處,攔河壩一座,灌溉渠2500米,有效灌溉面積1100畝。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200馬力。1970年糧食畝產300公斤,比建國初期增長了3.5倍,農業收入10萬元。集體固定資產從1956年的2萬元增加到1970年的15萬元。1995年先後成立了20多個私營企業,徵用土地達300多畝。隨著耕地面積的不斷減少,第一產業連年萎縮,到2003年,農業耕地面積只有800畝,村民主要從事第二、三產業。
第二產業,1969年,該村建起了第一個集體企業--雲橋磚瓦廠,年收入10萬元。改革開放後,雲橋村相繼發展到20多家企業,1982年全村企業產值達120萬元,上繳村集體5萬元。1981年,農民仇宗農建起該村第一家私營企業—即墨市汽車配件廠。2002年,為了建好工業發展載體,村集體投資建成了占地400畝的村級工業基地,為招商引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02年,外資企業青島耶麗工藝品有限公司、青島叄進箱包有限公司落戶此地。2003年,萊陽農學院在該村工業基地落戶,同年12月,城陽區職教中心也前來落戶。
第三產業,1980年後,該村第三產業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村民從事鋁塑門窗、裝修、小百貨、餐飲業、五金、針織等行業的達到100多戶、600餘人。隨著第三產業的興起,村民人均經濟收入由1998年的2870元提高到2003年的4977元。

集體福利

1999年開始,村集體每年出資10萬元,為60歲以上老人發放油、面、肉等生活必需品。70歲以上老人每人每年發放360元的生活補助金;60歲以上的黨員每人每月發放50元的生活補助金。2003年始,對60歲以上的老人除發放面、肉、油等外,每人每月再發放生活補助金30元,60歲以上的黨員,每人每月發放生活補助金100元。
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相關圖片

地圖信息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