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彩燈

雲彩燈

雲彩燈舞是山西靈丘縣的一種傳統歌舞藝術形式,流傳在靈丘縣大澗村一帶。每逢正月十五鬧元宵,人們就走上街頭,手持雲彩燈翩翩起舞,以示歡慶,並祈求一年風調雨順。後來,經過眾多地方民間藝人的加工,“雲彩燈舞”在音樂、表演形式、服飾,以及彩燈的製作、彩繪等方面不斷有所創新,形成了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燈舞形式,深受當地人的喜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彩燈
  • 地區:山西靈丘縣
  • 類型:歌舞藝術形式
基本介紹,舞蹈起源,舞蹈發展,表演形式,發展現狀,周總理囑託,花甲老人心愿,傳承價值,文化瑰寶,

基本介紹

在南召縣雲陽鎮文化活動中心,一群身著彩衣、手持雲朵狀燈盞的民間藝人,正在忘我地排練。隨著舞者的隊形變幻、燈盞起落、音樂轉換,幻化出各種形狀的花朵、雲彩、祥龍以及組成帶有美好祝願的辭彙。這項文化活動年年成為該鎮民眾翹首以盼、歡鬧元宵的傳統“壓軸戲”。雲彩燈也是燈舞的一種。“雲彩燈舞”一直是當地“香火會”中的節目是為人們所喜愛的民間歌舞之一。春節期間,“玩友”們組成一支龐大的鄉會隊伍,其形式繁多。隊伍前面由四人舉幡開道,後面是瑣吶鑼鼓隊,相隨是各樣花會舞隊,順序是:大頭和尚、蟹、花棍、雲彩燈、高蹺、梟褒會,花車、竹馬、獅子、旱船、龍燈。在鑼鼓伴奏下,各種舞隊統一走“游鄉步”,又叫“踩街”。在到達廣場後,即依序進行表演。雲彩燈舞一般做為壓軸節目,以其典雅、飄逸的舞姿使整個演出達到高潮。
雲彩燈的表演形式是用八個人,四男四女,每人手執二燈,燈為雲朵狀,燈上繪龍頭、龍身、龍爪蓮花、玉米穗、竹笛花籃、彩雲等圖案。初出場,以小橫步至台前,相繼作順燈(轉圓圈)、揭地皮、單折、雙摺、單折帶、雙摺帶,滿折、盤龍(正龍倒龍),對蓮、里五花、外五花等隊形畫面,以表現雲的變化,由輕輕飄動到激烈飛行.一九六四年,雲彩燈上也繪過八寶:寶劍、火葫蘆、佛爐、陰陽板、彈杖、犀牛角、青風扇、花籃等圖案。雲彩燈不但表現了雲彩的悠然遊行及快速的動盪,而且能把龍的形象模仿出來。在舞蹈中,出現了人們想像中機警靈活的龍,蜿蜒飛騰,久旱之時,龍在行雲施雨。接著,在行雲施雨之後天空出現晴朗,顯示了人們對豐收的喜悅心情。雲彩燈的特點是看燈不看人,利用雲朵、道具的運動,來表現雲的動盪。

舞蹈起源

對於“雲彩燈舞”的起源,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的元宵節夜晚,靈丘縣大澗村的喬三、白雲昌、白雲印等幾位老人在樂器的伴奏下唱起了“道情”,因需照明,便點起了紙糊的小方燈。其後為增加亮度,又改為較大的長方形燈,並根據八仙騰雲駕霧到人間觀燈的民間傳說,在燈上繪製了八仙神像,貼上雲彩花邊。而為了吸引觀眾,又讓另一些人拿著彩燈,隨著演唱的“道情”舞動起來,一時燈光閃閃,“彩雲”飄飄,故起名為“雲彩燈舞”。
雲彩燈雲彩燈
據云陽張富來等老藝人說:清朝乾隆十五年(一七五一年),雲陽褚方昌(一七零五年十月生)在汝寧府(今河南縣汝南)任訓導職,春節回家過年,感到雲陽的玩藝應多增添點品種好,於是,他在汝寧請了兩位雲彩燈舞的名藝人,在雲陽褚家祠堂傳教,從此,‘雲彩燈’舞就傳入了南召,—直延續至今,距現在有二百五十五年的歷史,是比較正確的論斷。一九六三年南召縣誌記載的‘雲彩燈’是從陝西汝寧府學來的說法:是—種謬誤。(以上情況在一九五四年出版的《河南民間音樂與舞蹈》及一九六三年的《南召縣誌》中均可查到資料。)‘雲彩燈’在解放前一九三八年,雲陽已發展成兩班,南菜園一班,火神閣一班。隨後傳了大馬道(今雲陽的五紅村),後又經黨玉仁在一九五三年傳到南召二中(今雲陽高中)。‘雲彩燈’最早是用桐木條做框,框子像雲朵,外麵糊上白紙,裡邊安裝上蠟。舞的時候可以點著,表面上也畫有雲朵狀。一九八零年經張富來老藝人,將燈改進了—大步,燈外邊是白綢子張面,燈面上繪龍、蓮花等圖案,內裝四節五號電池,接兩個小燈泡,起舞時開燈。該舞在樂囂方面,起初只用竹笛,大邊鼓、鑼伴奏,後又加上二胡、嗩吶等民間樂器。該舞最後對字,從前對字是“天下太平”,現在對字是“大幹四化”。

舞蹈發展

據悉,在剛開始的幾年裡,“雲彩燈舞”的表演者僅有4個人,每人舞兩盞燈,燈上繪有鐵拐李、張果老、呂洞賓、藍采和、韓湘子、何仙姑、曹國舅、漢鐘離八位神仙。後來,在演出過程中,人們覺得彩燈太少,顯得單調,整個表演氣氛不夠熱烈。於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增加了16盞燈,燈上分別彩繪梨山老母、孫臏、白猿、麻姑等人物圖像。此後,又增加了一對代表陰陽晝夜的日、月燈。
雲彩燈雲彩燈

表演形式

“雲彩燈舞”由男、女青年共同表演,其中,男青年頭扎白毛巾,額前繫結,身穿豆青色對襟襖、豆青色彩褲,系豆青色彩帶,腳穿黑便鞋;女青年身穿紅色大襟襖、湖藍彩褲,系棗紅色平絨小圍裙,腳穿黑便鞋。表演時,表演者手持雲彩燈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地舞動著,並變換隊形,彩燈隨著節奏上下顫動,閃爍明滅、撲朔迷離,如在白雲中游移。此外,由於“雲彩燈舞”由道情音樂伴奏,伴唱的歌詞為道情劇目選段,演唱內容與舞燈無必然聯繫,樂曲可隨時變換,伴唱者只唱不舞,而舞燈者在表演時只要跟上音樂節奏即可,只舞不唱,所以,在欣賞“雲彩燈舞”時,觀眾既可觀燈又可聽戲,兼享眼耳之福。這或許也正是“雲彩燈舞”為人們所喜愛的原因吧。
雲彩燈雲彩燈
表演者13人,領舞者手持日月燈。其餘彩燈依次繪著上、中、下八仙。12個參舞者雙手持燈,手臂不停地
舞動,遠遠看去若行雲飄移不定。由於燈舞以道情曲調伴奏伴唱,舞蹈氣氛比較莊嚴。同時因燈上繪有神仙道人形象,故而又給舞蹈罩上一層神秘色彩。舞蹈節奏徐緩,動作輕盈舒展,場圖及動作造型變化豐富多彩。表演主要是變化場圖和造型,舞蹈動作卻比較簡單,步式為一般走步,較平穩。該舞多被安排在燈會舞蹈隊伍的末尾,表演需在固定場地進行。活動時間一般在農曆正月十五前後,表演多在夜間。舞蹈伴唱是道情劇目中的片斷,唱腔有頭板、二板、散板等。主要樂器有板胡、二胡、笛子、漁鼓、鑼、梆子、板鼓、四塊瓦等。雲彩燈流傳在靈丘、廣靈、平順、長子、夏縣等地。“雲彩燈”的音樂,是由管弦樂及打擊樂組成。管弦樂有竹笛、二胡、嗩吶等,打擊樂有邊鼓、。管弦樂及打擊樂各用一曲,“順燈”用打擊樂,其它畫面完全用管弦樂配合。
雲彩燈雲彩燈

發展現狀

雲彩燈自清朝乾隆十五年(一七五一年)由汝寧府(今河南省汝南縣)傳入南召後一直流傳至今。以其畫面優美,含意美好而受到民眾的擁戴。一九五五年二月,該舞蹈作為中南地區優秀民間舞蹈,參加了全國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觀摩演出大會。周總理看後熱情地贊語:“朵雲、片雲、五彩雲、雲後雨、雨後龍、象徵著大自然的豐收。”2000年以來曾被省、市電視台錄製展播。為了使雲彩燈這一優秀民間舞蹈得到有效傳承,縣文化局在南陽電視台、南陽市民眾藝術館的大力協助下,對雲彩燈進行了挖掘整理,賦予新的時代氣息,曾參加了南陽市春節聯歡晚會,受到廣泛讚譽,在河南省“群星獎”評選中,被評為廣場類舞蹈三等獎,市級一等獎,擴大了雲彩燈的對外影響,得到有效保護和繼承。2008年被公布為南陽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為使雲彩燈這一優秀的民族民間舞蹈能夠得到保護和傳承,南召縣人民政府把雲彩燈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納入“十一五”規劃,制訂了詳細的保護規劃,採取多種有效措施,重點扶持雲彩燈的發展和傳承人的培養,使之更好地為豐富人民民眾文化生活發揮積極作用。
雲彩燈雲彩燈

周總理囑託

雲彩燈舞是植根於南召雲陽民眾中藝術瑰寶。1952年,經我縣有關部門推薦,雲彩燈舞參加了南陽地區民間舞蹈匯演,被評為優秀民間舞蹈。之後,和南陽大調曲一起,參加了首屆河南省民間曲藝舞蹈匯演,轟動了省城。對此《河南日報》曾作過專題報導。同年,又參加了中南地區民間舞蹈匯演,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盛讚。1955年2月,雲彩燈舞作為河南省民間藝術精粹參加了全國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觀摩演出大會,帶著芬芳鄉土氣息的表演,深深地打動了觀看錶演的周恩來總理。他在演出後接見雲彩燈舞參演人員時,情不自禁地讚賞道:“片雲、朵雲、五色雲、雲後雨、雨後龍,標誌著大自然的豐收”。此次演出雲彩燈舞被評為全國優秀民族民間舞蹈,榮獲錦旗一面,參演演員每人獲得天鵝牌金筆一枝。
雲彩燈雲彩燈
從此,雲彩燈舞聲譽雀起、美名遠播。帶著周總理的囑託,雲陽民間藝人在傳承中發展、發展中創新,使這一民間舞蹈流傳至今、長盛不衰。每逢新春佳節和重要慶典活動,都會被社會各屆邀請助興演出。1999年以來,先後在中央、省、市電視台春節節目中反覆播放。

花甲老人心愿

雲彩燈舞的第六代傳承人是現年60歲的張軒老人,其家可謂是雲彩燈表演世家。其父張富來曾對雲彩燈的弘揚、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受父親的影響,他自小就喜愛雲彩燈。父親去世後,他便成了大關村雲彩燈舞的"頭只燈",其家族中叔娘、堂弟、妯娌和兒子等9人,均是雲彩燈舞的主要演員。當談及雲彩燈的現狀和發展時,老人在高興激動之餘,顯得憂心忡忡:現在雲彩燈表演只剩俺們大關一班人,僅有30多人。大部分藝人都年事已高,最小的演員也30多歲。雲彩燈演出都是公益性娛樂活動,從排練到演出,沒有報酬,全是義務。不但掙不來錢,還耽誤大家掙錢。現今不少人都忙於經商、外出打工,大規模培養演員、組織演出比較困難。這種藝術形式能發展到現在,全憑一群老藝人對雲彩燈的一腔熱愛和神聖責任。
張軒老人憧憬著自己的夢想,動情地說:“雲彩燈是全國僅存的優秀民間舞蹈,這么好的玩意,不但不能在俺手中失傳,還是要把它發揚光大。我不斷地琢磨著對雲彩燈舞演出形式進行改進,走市場化路子,在市場競爭中繁榮。俺還盼望著它能進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他夢想有朝一日通過努力讓雲彩燈重放異彩,走出盆地,走向全國,走進國際藝術舞台。

傳承價值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至十七,雲陽大街小巷,戶戶門前張燈結彩,各種民間藝術競相鬥妍。一九五三年三月,‘雲彩燈’作為民間舞蹈,第一次進入劇場演出,參加了河南省首屆民間音樂舞蹈觀摩會,又參加了中南民間舞蹈會演。一九五五年二月,‘雲彩燈’為中南地區優秀民間舞蹈,參加了全國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觀摩演出大會,南召縣參加的有王廣華,陳三成、周玉香等同志。周恩來總理看後讚賞說:“片雲、朵雲、五色雲、雲後雨,雨後龍。標誌著大自然的豐收。”會演大會結束,‘雲彩燈’被評為優秀的民族民間舞蹈,得錦旗一面。一九九九年,為了傳承優秀的民族民間舞蹈雲彩燈,在南陽市民眾藝術館,南陽市電視台和縣文化局的精心組織下,對雲彩燈進行了二次創作,參加了南陽春節聯歡晚會的演出並錄送省電視台、中央電視台播出,榮獲省“群星獎”廣場舞三等獎,南陽市“群星獎”廣場舞一等獎。

文化瑰寶

雲彩燈舞表演起來優雅大方,韻味無窮,營造出童話、寓言般的意境。狀如雲朵的彩燈,在昏暗的夜色里燈光流轉,隨著舞者移步換形,配以宮廷古樂,讓觀舞者陶醉其中,如醉如痴。雲朵在舞者手中飄動,時而幻化成出水的芙蓉,盛開於微風吹拂的湖面,倏地花瓣片片飛去,變成一隻翩遷的蝴蝶,戲於爛漫的花叢間。隨著一陣打擊的響起,雲朵經過疾速的運動,各燈首尾相接,演化為一條祥龍,盤旋飛舞、行雲施雨。之後,舞者將雲朵迅速組合出“天下太平”、“五穀豐登”等金字,讓觀眾沉浸在喜慶的氛圍中,被其藝術魅力而折服。雲彩燈舞是清朝乾隆十五年,由雲陽人褚方昌(1750年生)引進改編的。當時,他在汝寧府任訓導職,不久回歸故里賦閒在家。他根據所熟悉的宮廷舞蹈,編排了雲彩燈舞,組織家族子弟,在褚家祠堂排練後,於當年元宵節走上街頭為鄉鄰獻藝,深得雲陽民眾的喜愛。從此,雲彩燈舞便在該鎮紮下了根。一代一代流傳下來,迄今250多年歷史、近300人參加過雲彩燈舞表演。
雲彩燈最早是用桐木做成雲朵狀燈框,外麵糊上白紙,裡邊裝點蠟燭,舞時燈光流動,熠熠生輝。1980年,著名雲彩燈藝人張富來對雲彩燈進行了改進,用白綢子飾面,彩繪龍頭、龍身、龍爪及各種花卉圖案,內裝電池和燈泡,提高了舞蹈的實用性和觀賞性。樂曲也由原來的簫和笛,增加了鑼、鼓、二胡、嗩吶等,增強了藝術感染力。其子張軒又於1999年再次對雲彩燈舞表演進行改進,由原來參演的4男4女16盞燈,擴展到8男8女32盞燈,使舞蹈陣容更強大,既適合春節踩街活動,又適合登台表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