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幬山

雲幬山

雲幬山位於貴州仁懷市東,距城約8公里。由城區向東穿過峽谷,蜿蜒而上7公里。最高處海拔1468.6米。由玉皇頂、小尖山、雞冠山、老鷹窩山、青龍山、上天馬山、元寶山等山峰組成。山上有著名的雲幬山寺。

周圍群山起伏,植被茂盛。有“四龍朝聖地,千山護雲幬;遠近高低各不同,奇峰異嶺如神畫”之稱。雲幬為雲霧覆蓋之意也,山上常常雲霧翻滾一片混沌;山勢巍峨,氣勢磅礴,眾嶺薈萃。登山可俯瞰仁懷全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雲幬山
  • 地理位置貴州仁懷市
  • 主峰:玉皇頂、小尖山、雞冠山
  • 最高海拔:1468.6米
地理位置,位於貴州省仁懷市東,距城約8公里。,概況,歷史,地圖信息,

地理位置

位於貴州省仁懷市東,距城約8公里。

遠眺雲幬山遠眺雲幬山
雲幬山

概況

雲幬山主峰由大大小小的多個山頭組成,有玉皇頂、小尖山、雞冠山、老鷹窩山、青龍山、上天馬山、元寶山等,雲幬山寺在主峰腹地,占地約二十餘畝。2009年開始新修的大雄寶殿,雄偉莊嚴,內塑釋迦牟尼、藥師佛、阿彌陀佛,十八羅漢的塑像。大殿後面是老大雄寶殿,有燃燈佛、釋迦佛、觀音、地藏等菩薩。大殿左面是老觀音殿,供奉了大大小小的眾多的佛像、菩薩,還有一個孔子的塑像。大殿往右不遠就是山門,正面是“雲幬山”三個大字,背面是“積善積德”四個大字,正面的門柱上有對聯“雲幬巍峨接引眾生登淨土,鐘聲繚繞弘揚佛法悟禪機。”寺廟左前方有鐘山,謂之“金鐘撲地”;右有鼓山,名曰“玉鼓抬頭”;民間有“幽寺鳴金鐘,飛聲傳百里”之說法。由於每年都要舉辦許多活動,民眾朝山拜佛,絡繹不絕,香火鼎盛,四方聞名。

歷史

清代的仁懷八景,雲幬朝霞名列第一。
《遵義府志》引《通志》說:“在城東十五里,形勢起自西南,迤邐迴旋,由東轉北,綿亘百餘里,縣治祖山也。”引《縣誌》說:“環繞數十峰,勢若朝拱。晨早其頂有片雲,是日即雨。當夫惠風初宕,英雲小點,日披拂於幾席之間。又名雲幬山。”光緒年間仁懷人張義超詠贊仁懷八景的詩章其中《雲幬朝霞》的前兩聯曰:“蒼蒼雲幬鎮城東,嶻嶪高標夕陽紅。天地大鐘靈秀氣,河山不改古今雄。” 當代有詩寫道:“雲裹霧纏雲幬山,巍峨磅礴柱坤乾。雄心壯志凌高頂,仰首蒼穹日月懸。”
《仁懷縣誌》說:“主峰原建有寺廟,規模宏大,為遵義地區少有。民國期間,廟內住有和尚80餘人,四方香客絡繹不絕。1967年廟毀。現遺址建有電視差轉台。”據說山上最早的寺廟飛龍寺,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歷經元、明、清到公元1919年,有當地信教紳士等,重建飛龍寺。廟裡有民國8年和15年的兩塊石碑。傳說新修觀音殿時,突然從天而降頗似觀音菩薩神像的隕石,飛龍寺便改為“飛來寺”、“觀音寺”。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全部廟產廟地分給民眾,所有殿堂的木材等撤去修建鄉公所或作其他公益事業。1991年,有慈善人士重新選址恢復重建雲幬山寺, 2008年正式開放。

地圖信息

地址: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妙音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