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實根

雲實根

雲實根,中藥名。為豆科植物雲實Caesalpiniadecapetala(Roth) Alston的根或根皮。產廣東、廣西、雲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安徽、河南、河北、陝西、甘肅等省區。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有分布。具有祛風除濕,解毒消腫之功效。用於感冒發燒,咳嗽,咽喉腫痛,牙痛,風濕痹痛,肝炎,痢疾,淋證,癰疽腫毒,皮膚瘙癢,毒蛇咬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雲實根
  • 別稱:牛王茨根、閻王刺根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薔薇目
  • :豆科
  • :雲實屬
  • :雲實
  • 採集時間:全年
  • 毒性:無毒(《貴陽民間草藥》)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材性狀,藥理作用,現代套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根或根皮。

性味

味苦,辛,性平。

歸經

歸肺、腎經。

功效

祛風除濕,解毒消腫。

主治

用於感冒發燒,咳嗽,咽喉腫痛,牙痛,風濕痹痛,肝炎,痢疾,淋證,癰疽腫毒,皮膚瘙癢,毒蛇咬傷。

相關配伍

1、治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痛:雲實根30g,大血藤30g。泡酒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2、治冷骨風:閻王刺根、透骨香各9g,木姜子根15g,泡酒服。(《貴州草藥》)
3、治腰痛:雲實根60g,杜仲30g,豬瘦肉120g,黃酒120g,水燉,服湯食肉。(《江西草藥》)
4、治痢疾:雲實根30g,凌霄花、盤柱南五味子各15g,積雪草9g。白糖為引,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鮮品加倍;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挖取根部,洗淨,切片或剝取根皮,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雲實又名雲英,草雲母,臭草,羊石子草,老虎刺尖,杉刺,水皂角,虎頭刺,倒掛刺,閻王刺,爬牆刺,貓爪刺,斗米蟲樹,倒搭刺,山油皂,黃花刺。藤本;樹皮暗紅色;枝、葉軸和花序均被柔毛和鉤刺。二回羽狀複葉長20-30厘米;羽片3-10對,對生,具柄,基部有刺1對;小葉8-12對,膜質,長圓形,長10-25毫米,寬6-12毫米,兩端近圓鈍,兩面均被短柔毛,老時漸無毛;托葉小,斜卵形,先端漸尖,早落。總狀花序頂生,直立,長15-30厘米,具多花;總花梗多刺;花梗長3-4厘米,被毛,在花萼下具關節,故花易脫落;萼片5,長圓形,被短柔毛;花瓣黃色,膜質,圓形或倒卵形,長10-12毫米,盛開時反卷,基部具短柄;雄蕊與花瓣近等長,花絲基部扁平,下部被綿毛;子房無毛。莢果長圓狀舌形,長6-12厘米,寬2.5-3厘米,脆革質,栗褐色,無毛,有光澤,沿腹縫線膨脹成狹翅,成熟時沿腹縫線開裂,先端具尖喙;種子6-9顆,橢圓狀,長約11毫米,寬約6毫米,種皮棕色。花果期4-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灌叢中及平原、丘陵、河旁等地。產廣東、廣西、雲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安徽、河南、河北、陝西、甘肅等省區。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有分布。

藥材性狀

根圓柱形,彎曲,有分枝,長短不等,直徑2-6cm,根頭膨大,外皮灰褐色,粗糙,具橫向皮孔,縱皺紋明顯。質堅,不易折斷,斷麵皮部棕黃色,木部白色,占絕大部分。氣微,味辛、澀、微苦。
根皮呈捲筒狀、槽狀或不規則碎片狀,長短厚薄不一,外表面灰褐色,粗糙,具疣狀突起及灰黃色橫向皮孔,常有內陷環紋;內表面淺褐色,略平坦,具細縱紋。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顆粒性,平整切面可見由石細胞群形成的斑紋。氣微,味微澀。嚼之有砂粒感。以條大、皮厚者為佳。

藥理作用

根含有鞣質,故具有鞣質的藥理作用,具有收斂抑菌,止血,消炎,止瀉等作用,並可用治外感咽痛及風濕跌打疼痛等。

現代套用

治療慢性支氣管炎。

相關論述

《滇南本草》:“治咽喉腫痛,乳蛾,搗汁點水酒或同白酒汁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