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茜草

雲南茜草

雲南茜草,又名紅根色子片、小紅藥、小活血、小茜草、小舒筋,草本。莖長10至50厘米,近直立或披散狀,有時平臥;根條狀,稍肉質,數至十餘條簇生和莖基部均紅色;莖、枝均有4直棱或4狹翅,通常節部被硬毛,其餘近無毛,很少微粗糙。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雲南茜草
  • 別稱:小紅參、滇紫參、大理茜草、滇茜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亞綱:菊亞綱
  • :茜草目
  • :茜草科
  • 亞科:茜草亞科
  • :茜草族
  • :茜草屬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葉紙質,形狀和大小均多變異,線狀披針形至卵形或倒卵形、長圓形至闊橢圓形,有時近圓形,通常長1-4厘米,很少達5厘米,寬0.3-2厘米,頂端漸尖至短尖,有時微驟尖,邊緣常反卷,被短硬毛,兩面近無毛或脈上被短硬毛,很少上面微粗糙;基出脈3條,很少5條,通常在上面凹陷,下面凸起;葉柄幾無或上部葉有極短柄。聚傘花序三歧分枝成圓錐花序狀,腋生和頂生,通常比葉長,近無毛或被稀疏短硬毛;小苞片披針形,長約2-5毫米,通常1脈或花序下部的有時3脈,近無毛或被疏毛;花梗長1-3毫米,萼管近球形,徑0.3-0.4毫米,頂端截平;花冠黃色或淡黃色,乾時近白色,稍肉質,無毛,冠管長約0.5毫米或稍過之,裂片5,不反折,近卵形,盛開時長約1.2-1.5毫米,有時可達2毫米,頂端增厚而稍硬,內彎成短喙狀;花柱2裂幾達基部,長0.5-0.6毫米。花期夏秋,果期初冬。
雲南茜草

分布範圍

分布雲南等地。

主要價值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茜草科植物雲南茜草的根或全草。
雲南茜草
【功 效】:補血活血,祛風除濕,軟堅散結。
【主 治】:治血虛,跌打損傷,月經瘀滯不行,風濕痹痛,瘰癧。
【性味歸經】:《雲南中草藥選》:“甘,平。”入心、脾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或泡酒服。外用:搗敷。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秋季採集,洗淨曬乾。
【考 證】:出自《雲南中草藥》。
【相關藥材】柔毛茜草 林茜草 雲南茜草 大葉茜草 茜草 茜草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