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樟

雲南樟

雲南樟(學名:Cinnamomum glanduliferum (Wall.) Nees)是樟科樟屬植物。常綠喬木,高5-15(20)米,胸徑達30厘米;樹皮灰褐色,深縱裂,小片脫落。枝條粗壯,圓柱形,綠褐色。葉互生,葉形變化很大,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或披針形。圓錐花序腋生,均比葉短,長4-10厘米,具梗,總梗長2-4厘米。果球形,直徑達1厘米,黑色;果托狹長倒錐形,長約1厘米,基部寬約1毫米,頂部寬達6毫米,邊緣波狀,紅色,有縱長條紋。花期3-5月,果期7-9月。

分布於中國、印度、尼泊爾、緬甸至馬來西亞;在中國分布於雲南中部至北部、四川南部及西南部、貴州南部、西藏東南部(察隅、定結)。多生長於海拔1500-2500(3000)米的山地常綠闊葉林中。

枝葉可提取樟油和樟腦。木材可制家具。果核油供工業用。樹皮及根可入藥,有祛風、散寒之效。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選地整地,栽植撫育,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5-15(20)米,胸徑達30厘米;樹皮灰褐色,深縱裂,小片脫落,內皮紅褐色,具有樟腦氣味。枝條粗壯,圓柱形,綠褐色,小枝具稜角。芽卵形,大,鱗片近圓形,密被絹狀毛。葉互生,葉形變化很大,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或披針形,長6-15厘米,寬4-6.5厘米,在花枝上的稍小,先端通常急尖至短漸尖,基部楔形、寬楔形至近圓形,兩側有時不相等,革質,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通常粉綠色,幼時僅下面被微柔毛,老時兩面無毛或上面無毛下面多少被微柔毛,羽狀脈或偶有近離基三出脈,側脈每邊4-5條,與中脈兩面明顯,斜展,在葉緣之內漸消失,側脈脈腋在上面明顯隆起下面有明顯的腺窩,窩穴內被毛或變無毛,細脈與小脈網狀,微細而不明顯;葉柄長1.5-3(3.5)厘米,粗壯,腹凹背凸,近無毛。
圓錐花序腋生,均比葉短,長4-10厘米,具梗,總梗長2-4厘米,與各級序軸均無毛。花小,長達3毫米,淡黃色;花梗短,長1-2毫米,無毛。花被外面疏被白色微柔毛,內面被短柔毛,花被筒倒錐形,長約1毫米,花被裂片6,寬卵圓形,近等大,長約2毫米,寬達1.7毫米,先端銳尖。能育雄蕊9,花絲被短柔毛,第一、二輪雄蕊長約1.4毫米,花葯卵圓形,與扁平的花絲近等長,藥室4,內向,花絲無腺體,第三輪雄蕊長約1.6毫米,花葯長圓形,長約1毫米,藥室4,外向,花絲近基部有一對具短柄的心形腺體。退化雄蕊3,位於最內輪,長三角形,連柄長不及1毫米,柄被短柔毛。子房卵珠形,長約1.2毫米,無毛,花柱纖細,長約1.2毫米,柱頭盤狀,具不明顯的三圓裂。果球形,直徑達1厘米,黑色;果托狹長倒錐形,長約1厘米,基部寬約1毫米,頂部寬達6毫米,邊緣波狀,紅色,有縱長條紋。花期3-5月,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多生長於海拔1500-2500(3000)米的山地常綠闊葉林中。適生於溫暖至溫涼,濕潤至半濕潤氣候環境。在中國昆明分布區, 平均氣溫12.2-15.6℃,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6-7℃,絕對最低溫-15.8℃,降水量810-100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68-74%;年日照2200-2400小時。具有喜溫暖又較耐低溫、喜濕潤又較耐乾旱的生長習性在天然林中,樹冠可達林冠上層,承受全光照,也能生存在林冠中層,承受一定蔭黻,特別是在幼齡期生長在林冠下層,承受全林冠蔭蔽,耐蔭蔽能力較強,表現出喜光又耐蔭蔽的特性。對土壤要求不嚴,分布區多為山地紅壤、黃紅壤,高海拔地帶多為棕壤,雲南樟都能適應。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印度、尼泊爾、緬甸至馬來西亞;在中國分布於雲南中部至北部、四川南部及西南部、貴州南部、西藏東南部(察隅、定結)。
雲南樟雲南樟

繁殖方法

播種:理畦作床施足基肥後,於10月播種,播種時間最遲不要超過年3月。一般採用條播,條距25厘米播種深度5厘米,翟蓋以不見種子為度。每天澆水一次,20天出芽,1個月出齊,當年雨季苗高30-50厘米,即可出栽。
分根:雲南樟萌芽芽性極強,根部能形成萌集條,可裁取栽於圓中培育,但成活率低,發展較慢,多不採用。
扦播:苗床宜用河沙、砂壤土或黃壤等易於透水的土壤。以30%將邊光度架設蔭棚。用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成活率最高。插條的年齡愈大,愈難成活。2年生實生茁的枝條,扦插成活率高達96%上。插條一般事先在母樹上用環剝法處理10天左右,待環剝口形成合組織然後取條擇摘。摘條長度15-20厘米,帶2-3個節種1-2片葉,以腋芽飽滿的枝條為好。扦插時間為6-10月。當氣溫0-23℃時,插條10-15天形成癒合組織,25-50天生根;當氣溫為24-26℃時,插條7-10天形成癒合組織,2035天生根。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林地選擇:從熱帶至南亞熱帶為其適生範圍,中亞熱帶南部地區也可以試種。在海撥550-1650米,年均溫16.5℃以上低溫極值不超過-3.5℃,積溫6000℃以上,年降水量1200毫米以上,士層深厚的紅壤磚紅壤,水分含量適中的山地、丘陵、台地均可選作宜林地。
整地方式:帶狀整地,頻寬1米,挖40厲米見方,可在定點上種橙樟苗,在行帶間種植茶、咖啡、木薯、包穀、黃豆等經濟作物。

栽植撫育

栽植:1年生苗即可出裁。起苗前剪去50-70%的嚇片,用泥漿蘸根,6-7月定植,成活達90%以上。截於定植成活也高。留根莖長6-10屬米。造林時需事先做好挖穴回穴工作,植苗時要做到苗正、根舒、壓實,有條件時澆定根水,當天挖苗當天裁完。每畝111-148株,株距1.5-2米,行距3-4米。
幼林管理:造林當年除草、鬆土2牧,9月次,1月1次。在雜草滋生之地,可增加1次除草工作。混農作業的造林地,可結合農作撫育一起進行。第二年在春秋季節除草、鬆土。
成林撫育:一般5一7年鬱閉成林,這時可減少除草工作,要注意不受其它伴生樹木的影響, 並適時進行疏伐。以用材林為目的應定值培育良材,以葉用林為經營目的,要以提高腦油得率為主。可進行頭狀作業和矮林作業。過去那種只留獨樁,每隔2-3年全部砍光枝葉的強度採伐,不利於培養樹勢、提高利用效率,宜留乾高1米;並留1級和2級主枝,每年釆小枝和葉蒸餾樟腦和樟油,所采小枝與量應控制在三分之二為宜,不要把小枝和葉完全採光。

主要價值

雲南樟乾形通直,尖削度小,出材率高,材質優良,堅硬美觀,是珍稀用材樹種,木材用途廣,可供建築、家具、裝飾等使用。雲南樟的葉含樟腦1.6%左右,在葉子發育成熟趨向衰老之際,摘取老葉,蒸餾出樟腦和樟腦油,把樟腦升華精製、人模壓榨,則可製成透明的樟腦塊;再把剩下的揮髮油用減壓精餾或低溫冷凍法加以分離和提純,可製得桉油、芳香油、樟油素等。樟腦可用作昆蟲驅避劑、增塑劑,入藥具通竅、殺蟲、止痛之效,主治心腹脹痛、腳氣、牙痛、瘡瘍疥癬、跌打損傷、風濕骨痛。樟油可用作選礦油、殺蟲劑,桉油也可用作化妝品的香料。枝葉也可直接入藥,效同樟腦。種子含油約45%,可供工業用;入藥具祛濕散寒、行氣止痛功效,主治吐瀉、胃寒腹痛、風濕痹痛、腫等。樹皮入藥,功效同種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