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櫻

雪落櫻

雪落櫻為薔薇科櫻屬植物,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冬季腋芽三枚或兩枚並生,中間為葉芽,兩側為花芽;傘形花序,著花2-4朵,總梗不明顯,花梗長0.6-2.5cm;萼筒細管狀,雄蕊30-40枚,花柱長於雄蕊。果期觀測時,綠色苞片宿存;核果橢圓形,紫黑色;葉片狹小,葉柄長不足1cm,葉片基部著生1-3個盤狀腺體。花期3-4月,果期5-6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雪落櫻
  • 拉丁學名:Cerasus xueluoensis C.H.Nan & X.R.Wang
  • 別稱:雪落櫻 沼生矮櫻
  • 二名法:Cerasus xueluoensis C.H.Nan & X.R.Wang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 :薔薇目(Rosales)
  • :薔薇科(Rosaceae)
  • 亞科:李亞科(SubFam. Prunoideae)
  • :櫻屬(Cerasus)
  • 亞屬:矮生櫻亞屬(Cerasus Subgen. Microcerasus)
  • :雪落櫻
  • 分布區域:原產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雲南、福建、浙江,南京引種栽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物種區別,發表過程,價值與套用,

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高0.5-2.8m;腋芽三枚並生,中間為葉芽,兩側為花芽。嫩枝兩面異色,受光面紫紅色,背面黃綠色,無毛或被稀疏柔毛;老枝灰黃色,無毛;三、四年生枝條樹皮片狀剝裂。冬芽卵圓形,無毛。幼葉紅棕色或棕綠色,背面被微柔毛;葉片狹小,橢圓形、倒卵狀橢圓形,長3-7cm,寬1.5-3cm,先端尾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有單鋸齒或重鋸齒,基部著生1-3個紫紅色盤狀腺體,上面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被疏柔毛,脈上較密,側脈6-8對;葉柄較短,長0.5-0.9cm,無毛或被疏柔毛,無腺體。托葉披針形,紫紅色,邊有鋸齒或分裂,齒端具紫紅色頭狀腺體。花序傘形,總梗不明顯,花梗長5-6cm,有花2-4朵,近於花葉同放;總苞片倒卵狀橢圓形或匙形,紅綠色,外面無毛,內面密被黃褐色長柔毛;苞片綠色,果期宿存,倒卵形、匙形、扇形或葉狀,長約5-7mm,微被毛或無毛,邊緣具不明顯腺齒,腺體圓球形,紫紅色;花梗長0.6-2.5cm,紫紅色或紅綠色,無毛或被疏柔毛,果期先端膨大;萼筒細管狀,先端稍膨大,紫紅色或紅綠色,長6-10mm,寬1.5-2.5mm,無毛或疏被毛,萼片卵狀三角形,紫紅色或紅綠色,全緣,先端漸尖,花期直立或開展;花瓣白色,長1-1.5cm,寬6-8mm,橢圓形,先端兩裂,基部楔形;雄蕊30-40枚,無毛,花絲白色或紫紅色,長0.7-1.5cm;雌蕊1枚,長約2cm,明顯高於雄蕊,花柱及子房無毛。核果紫黑色,橢圓形,縱徑約9mm,橫徑約7mm,成熟前紫紅色,味酸,熟後紫黑色,味苦;果核扁橢圓形,淡黃褐色縱徑7-8mm,橫徑4-5mm。花期3-4月,果期5-6月。
雪落櫻

生長環境

多分布於海拔1100~1500m山頂灌叢或稀疏鬆林下。模式標本采自湖北省宣恩縣雪落寨。

分布範圍

產湖北雪落寨、湖南大圍山、江西廬山及井岡山、四川峨眉山、雲南福貢縣怒江沿岸、福建武夷山及浙江景寧大仰湖濕地群自然保護區。

物種區別

本種為灌木或小喬木;冬季腋芽三枚或兩枚並生;傘形花序,著花2~4朵,綠色苞片果期宿存;花梗長0.6~2.5cm;萼筒細管狀,先端稍膨大;成熟核果紫黑色。容易與該亞屬其他種相區別。

發表過程

2009年4月,作者在湖北恩施州進行櫻花資源調查時,在宣恩至鶴峰的雪落寨山頂發現了薔薇科櫻屬矮生櫻亞屬一種正在開花的野生櫻花資源,作者對此種櫻花的花部器官進行了外部形態觀測調查;2009年5月底,對其枝、葉、果實進行了外部形態觀測調查;通過對此植物的繁殖器官及營養器官的外部形態調查分析,結合花粉、葉片電鏡掃描結果及櫻屬矮生櫻亞屬現有植物的記載,確定此植物為薔薇科櫻屬矮生櫻亞屬一新種。後在查閱標本及外業調查過程中,發現除湖北外,湖南、江西、四川、雲南、福建、浙江等省份均有該物種分布。2012年作者將該新種投稿並正式發表於芬蘭植物類期刊Annales Botanici Fennici上。因雪落櫻生境多處於較高海拔冬季落雪的山區,模式標本產地又位於雪落寨,故種名定為雪落櫻,拉丁學名種加詞為種名的拼音組合。

價值與套用

本種植物植株低矮,適於早春觀花盆景的園林開發套用,目前多處於野生未開發狀態。本種與同亞屬其它種類存在較大差別,但與典型櫻亞屬個體具有一定相似性,但腋芽為三芽並生,因此對研究櫻屬植物系統演化具有重要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