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出走(因矛盾或其他原因離開家的一種行為)

離家出走(因矛盾或其他原因離開家的一種行為)

離家出走指在家庭中的某一個成員(通常是指青少年,當然也有成人離家出走的現象)因與其他家庭成員產生矛盾或因其他原因而離開家的一種行為。

通常離家出走的人一般都是孩子,也有些不原再忍受家庭環境的婦女,離家出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心理上看,國小高年級的孩子,獨立意識增強,覺得自己是“大人”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離家出走
  • 外文名:Running away from home
  • 對象:可以是任何家庭成員
  • 性質:離開家的一種行為
主要原因,心理學分析,

主要原因

自己的事要由自己來做主,因此常與家長鬧獨立性,孩子離家出走就是這種獨立意識的外在表現。從教育上看,一些家長把孩子看得死死的,除了讓他們完成教師留下的大量作業外,還要加碼,那做也做不完的書面作業占去了他們玩的時間;還有些家長只顧忙自己的“事業”,對孩子撒手不管,漠不關心。孩子離家出走就是對這種親職教育方式的一種反抗。從社會環境上看,五光十色的市場經濟,使有的孩子坐不住了,他們也想到市場上去露一手,心想只要到市場上賣點什麼,大把大把的鈔票就唾手可得。孩子離家出走下“海”經“商”就是這種心態的反映。另外,壞人的引誘教唆也是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之一。
離家出走

心理學分析

首先是人際關係緊張。
從調查材料來看,出走的中學生大多因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師生關係緊張及與同學相處不融洽,造成心理上的壓抑,導致棄學離家出走。
其次是人格異常與逆反心理。
人格異常的學生會對周圍的人抱有敵意和戒備心理,與學校或家庭的成員鬧矛盾而突然出走。
第三,學生感到學習負擔過重,厭學情緒就會產生,某種逆反心理也會形成,有些學生便以逃學或出走的形式表現出來。
第四,角色觀念變異與拜金心理。
學生通過各種信息渠道接受了大量信息後,一部分人會對讀書不感興趣,而熱衷於讀書以外的東西,比如早戀或迷戀於網咖。此外,拜金傾向嚴重的學生,在學習中經常表現出漫不經心,逃學去掙錢,或學某些歌星、影星,離家外出闖天下。
最後就是盲目從眾心理。
當媒體披露因片面追求升學率造成一些學生壓力太大而離家出走的訊息後,有的學生就加以仿效,以為是解脫的好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