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髁亞綱

雙髁亞綱 中、小型原始無翅昆蟲。體柔軟,長形,平扁,表常有鱗片。有複眼。觸角長,絲狀,達30節以上,末端逐漸尖削。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雙髁亞綱
  • :動物界
  • 亞綱:雙髁亞綱
  • 特點:體柔軟,長形,平扁
總體分類,具體分類,衣魚目,蜉蝣目,蜻蜓目,襀翅目,紡足目,直翅目,[蟲脩]目,

總體分類

包括衣魚部和有翅部。

具體分類

衣魚目

中、小型原始無翅昆蟲。體柔軟,長形,平扁,表常有鱗片。有複眼。觸角長,絲狀,達30節以上,末端逐漸尖削。口器咀嚼式,露出頭外。下顎須5~6節,下唇須3節。腹部末端有線狀多節的尾須和中尾絲。雌性有發達的產卵器。表變態。 性喜溫暖的環境,多數夜出活動。快速逃跑時多為橫向動作。全世界廣布。有的生活於室內,為害儲藏物。迄今已知3科約250種。我國5種1亞種。常和石蛃目合併為纓尾目Thysanura。

蜉蝣目

體柔軟纖細。口為退化的咀嚼型,已喪失功能。觸角剛毛狀。翅三角形,後翅明顯小於前翅。腹末有一對細長多節的尾須,常有一條中尾絲。原變態,即稚蟲發育至成蟲有一個很短的亞成蟲期,此期足較短,翅較不透明,較不活躍,經脫皮羽化為成蟲。稚蟲期1~3年,蛻24次皮,捕食小型水生動物,捕食範圍很廣,是淡水食物鏈中重要的一環。成蟲生命極短,“朝生暮死”,飛翔力弱,部分種類有趨光性,飛翔中交配。全世界2250餘種,我國250餘種,分屬14科。蜉蝣對監測水質有重要作用,是國際流行的EPT(E-蜉蝣目;P-襀翅目;T-毛翅目)水質監測三大水生昆蟲之一。

蜻蜓目

包括蜻蜓豆娘。頭大,半球形或亞鈴形。複眼發達,單眼3個。觸角剛毛狀。翅膜質,分布有發達的網狀翅脈。腹部細長。交配狀態特異。半變態。多數以“蜻蜓點水”方式每次投下幾顆卵。稚蟲水生。成蟲陸生,捕食性。按其捕食能力,可分三類:豆娘類,體纖瘦弱,飛翔力差,捕食能力也弱;蜻類,飛翔力強,捕食功能健全;蜓類,飛行極強,在山間小溪迅速來回飛行捕捉獵物。全世界6500餘種,我國有400餘種,分屬20多個科。

襀翅目

通稱石蠅。體長而扁平,兩側幾乎平行。口器咀嚼式,較軟弱。觸角絲狀,多節。複眼發達。翅2對,膜質,後翅常大於前翅。飛翔能力不強。尾須1對,多節,絲狀。半變態。稚蟲水生,1~4年1代,捕食蜉蝣稚蟲和雙翅目的幼蟲等,或取食藻類以及其他植物碎片。稚蟲對監測水質有重要作用。成蟲常棲息於流水附近的樹幹、岩石上或堤坡縫隙間,部分植食性,主要取食藍綠藻。全世界共2500多種,我國有320多種,分屬20餘科。

紡足目

通稱足絲蟻。體長而扁,體長4~6毫米。行動活潑。咀嚼式口器。複眼發達,無單眼。觸角念珠狀。雌蟲無翅,狀如若蟲;雄蟲一般有翅,前後翅相似。前足第一跗節膨大,有紡絲腺開口於此,故名。能分泌絲,結成絲管,棲息其中。常見於石塊、樹皮裂縫間。種類甚少,分布於熱帶地區,我國見於廣東、福建,在桉樹皮下縫裡營隧道生活。已知有2亞目8科200多種,我國已知僅有5種。

直翅目

包括蝗、蟋蟀、螽蟖、螻蛄等。頭下口式,口器咀嚼式。觸角絲狀。複眼發達,多數單眼3個。前翅狹長且稍硬化,為覆翅,後翅膜質;有些種類短翅,甚至無翅;有的種類飛行力極強,能長距離飛遷,可引起蝗災。後足強大,適於跳躍。腹端有尾須一對,短或中等長,並有產卵器。漸變態,若蟲類似成蟲,但體裁較小,前、後翅位置反迭。全世界已知近3萬種,分為3亞目12總科26科,我國已知1000餘種。

[蟲脩]目

([蟲脩]讀音xiū)包括竹葉蟲和葉[蟲脩],前者體竹節狀,體及附肢細長,雌雄異型現象普遍;葉[蟲脩]葉片狀,體肢寬扁,頭小,非常珍稀。頭小,觸角絲狀,口器咀嚼式。前胸短;中、後胸長,第1腹節與後胸合併。翅發達或消失,具高度的擬態和保護色。體長通常在10-130毫米之間,但最長的種類可達330毫米,是昆蟲中身體最長的一種。植食性,部分種類為農林害蟲。世界已知約2500種,均為植食性種類,大多數種類發現在熱帶潮濕地區,主要分布在東方澳洲地區,但在乾燥與溫帶地區也有發現。世界已知約2500種,分屬5科,大多數分布於熱帶潮濕地區,以大洋洲為多。我國已記載200多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