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束縛(心理學名詞)

雙重束縛(心理學名詞)

雙重束縛,是1956年,著名英國心理學家葛雷格里. 貝特森提出的關於精神分裂症病因的理論(Double Bind Theory)。是指一個人同時在交流的不同層面,向另一個人發出互相牴觸的信息,對方必須做出反應,但不論他如何反應,都會得到拒絕或否認,容易使人陷入兩難的境地,精神分裂症狀就是這種痛苦的表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重束縛
  • 提出時間:1956年
  • 提出者:葛雷格里. 貝特森
  • 套用學科:心理學
產生背景,特徵,作用,

產生背景

1956年,著名英國心理學家葛雷格里. 貝特森提出了關於精神分裂症病因的雙重束縛理論(Double Bind Theory)。他舉例說,如果一位母親嘴上對自己的寶寶說“我愛你”,同時卻扭過頭去不理孩子,這時孩子就受到了“雙重束縛”(與我們中國人所說的“無所適從”有些類似)。小孩子在身心上都嚴重依賴於母親,面臨這種情景,他(她)無法對母親表達出自己心理上的矛盾感受。一個人長期受到雙重束縛,就容易得精神分裂症
半個世紀以來,精神病學界圍繞該理論正確與否有過激烈的爭論,迄今沒有取得共識,因為雖然很多人覺得雙重束縛理論具有實用價值,但是難以獲得經驗研究的證實。不過,“雙重束縛”這一說法不脛而走,在許多領域都獲得套用。 雙重束縛總是讓人無所適從。比如,你對一個人說:“你必須自主選擇”,那人就面臨雙重束縛。自主選擇按說是自由的,但是你規定了“必須”,他又不自由了。他為什麼不可以諮詢別人意見後再做選擇?為什麼不可以將“不做任何選擇”作為一種選擇?一個單位的領導,從某種意義上說就像是個家長,也應特別注意別使自己的員工陷入雙重束縛。假如一位領導在員工大會上氣勢洶洶地說:“我的辦公室大門永遠是敞開的嘛,誰有什麼想法都可以來找我談嘛!”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員工的心理感受是什麼樣的。同理,不同政府機關推出相互矛盾的規章,使老百姓受到雙重以至多重束縛的事例,在生活中屢見不鮮。
貝特森認為,人類面臨的最基本的雙重束縛是:從一個層次上說,人類進化已經到了很發達的程度,可以為個體的生存而抗爭(比如,在科學和醫學不發達的時候,有殘疾的嬰兒很可能被父母拋棄,或者夭折,無數殘疾嬰兒生存了下來且長大成人了),而從另一個層次上說,人類作為一個有性繁殖的物種,仍然擺脫不了死亡。大部分宗教其實都在試圖幫人類擺脫這個基本的雙重束縛。從這個意義上說,貝特森認為,與其說《聖經》(或其他宗教經典)的創世故事是迷信和謊言,還不如說它們是表達真理的另一種版本--隱喻的、詩意的版本。

特徵

雙重束縛是家庭環境中常見的,是導致家庭成員發狂的現象之一。當一個人與他人處於一種重要的關係之中,如果同時收到兩個互相矛盾的信息,就會陷入兩難的境地,精神分裂症就是這種痛苦的表達方式。雙重束縛的特徵如下:
1、兩個或更多的人處在重要的關係之中
2、此關係是進行中的而且此經驗是重複的
3、第一個指令是負向的,如你要做某事,否則我會處罰你或你不要做某事,否則我會處罰你。
4、第二個指令通常是更高或者是更抽象的層次上與第一個指令相衝突,同時用懲罰和威脅的口氣來強化,可能會以非言語的形式呈現;如:你要這樣做,只是你想這樣做。
5、第三個指令是禁止逃跑並要求回答,受害者會被限制在兩難的情境中
6、一旦受害者領悟了雙重束縛的模式,指令的出現與否不再重要的了,但此過程中的任何一點小動靜就足以引發當事人的憤怒或痛苦。

作用

在家庭中,面對愛與恨的表達時,面對重要人物的遠離與靠近的指令,接受信息的人會被迫進入一種難以正確辨別信息矛盾的情景之中,並無法給予滿意的回應,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當一個人經受受困於雙重束縛時,他可能會變得困惑,懷疑一切,或採取防禦措施,以扭曲的態度面對所有的關係,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失去了解自己的能力,失去與他人真誠溝通的能力,久而久之,就會產生精神分裂,精神分裂症是家庭溝通系統失調的結果。雙重束縛理論的提出促進家庭治療運動的開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