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舌千里光

雙舌千里光

雙舌千里光(學名:Senecio biligulatus)為菊科千里光屬的植物。分布於錫金、緬甸、尼泊爾、不丹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等地,生長於海拔3,000米至3,900米的地區,多生在山坡開曠處,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舌千里光
  • 學名:Senecio biligulatus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桔梗目 Campanulales
  • :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千里光族 Senecioneae
  • 亞族:千里光亞族 Subtrib. Senecioninae
  • :千里光屬 Senecio
  • :番紅菊組 Sect. Crociseris
  • :雙舌千里光
  • 分布區域:中國西藏,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
  • :軟葉系 Ser. Malacophylli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異名,

形態特徵

多年生根狀莖草本,根狀莖粗,徑達10毫米,具多數纖維狀根。莖單生,直立,高60-90厘米,上部彎曲,被黃褐色柔毛或無毛。基生葉在花期枯萎,下部和中部莖葉三角形或三角狀披針形,長7-12厘米,寬2-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心形至箭形或近戟形,有時大頭狀2-4裂,邊緣有不規則粗齒,上面有貼生柔毛,下面常紫色,沿脈具短柔毛或無毛;羽狀脈,側脈9對;葉脈在下面較明顯;葉柄上部有多少間斷的翅,向基部變成相連線且漸寬的翅,基部具耳;耳半抱莖,具齒;上部葉漸小,無柄,三角狀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5-10厘米,寬1-2厘米,漸尖,基部楔形,常大頭羽狀淺裂,基部具連合的耳。頭狀花序小,有舌狀花,多數密集成頂生密復傘房花序;花序梗極短,長1-2毫米,有黃褐色柔毛,具1-2細小苞片。總苞圓柱形,長5毫米,寬約1毫米,具外層苞片;苞片5-7,極小,線狀鑽形,上端黑色;總苞片5-6,線形,長3毫米,鈍,上端黑色,草質,邊緣狹乾膜質,外面有疏短柔毛。舌狀花2;管部長2毫米;舌片黃色,長4毫米,寬1毫米,頂端具3細齒;管狀花2-3,花冠黃色,長6毫米,管部長2.3毫米,檐部漏斗狀;裂片卵狀長圓形,1.2毫米,尖。花葯長1.5 毫米,基部具鈍耳;附片卵狀披針形;花葯頸部短而細,向基部稍膨大。花柱分枝長0.7毫米,頂端截形,有乳頭狀毛。瘦果圓柱形,長1毫米,有疏短微毛;冠毛白色,長3.5毫米。花期6-9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開曠處,海拔3000-3900米。

分布範圍

產西藏(亞東、吉隆、察隅)。尼泊爾、錫金、不丹和緬甸也有分布。模式采自錫金。

異名

Senecio gyirongensis Y. L. Chen et K. Y. Pan
Senecio jilongensis Y. L. Chen et K. Y. Pa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