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膝過肩

雙膝過肩

席地而坐,雙膝屈起,兩手抱腿,膝關節過肩(取自《跳高選材》)。雙膝過肩與否可以粗略地判斷腿身比,判斷方法包括抱膝坐地和下蹲。

《三國演義》中,“雙手過膝”用於誇張描述劉備的臂長;而“雙膝過肩”則反映出一個人身短腿長

雙膝過肩與否、腕線過臀線與否、腕線過會陰與否皆可粗略地判斷腿身比(一字馬高舉過頭例外)。而得出精確的腿長數據須測量坐高等,得出精確的腿身比須依據馬氏軀幹腿長指數等。

基本介紹

原始出處,粗略判斷腿身比,年齡性別差異,年齡差異,性別差異,運動員,跳高,籃球,雙膝過頭,

原始出處

取自《論優秀跳高選手的選材方法》和《跨越生命的橫桿 胡鴻飛自述》,胡鴻飛描述朱建華腿身比
雙膝過肩
原文為“兩膝過肩”,經百度腿身比吧吧主改編為“雙膝過肩”,之後在網路廣泛流傳。

粗略判斷腿身比

雙膝過肩與否、腕線過臀線與否、腕線過會陰與否皆可粗略地判斷腿身比(一字馬高舉過頭例外)。而得出精確的腿長數據須測量坐高等,得出精確的腿身比須依據馬氏軀幹腿長指數等。
判斷方法:一是抱膝坐地,二是下蹲。

年齡性別差異

年齡差異

我國研究資料表明,人體各部長度的年增長比(各年度增長值/身高年增長值×100)均隨年齡的增長而變化,這就決定了人體各部長度/身高×100指數也隨年齡的增長而有所增加。
如圖冊所示,城市男生的[(身高-坐高)/身高]×100指數在7-13歲時隨年齡增加而增大,13歲以後,隨年齡的增加而減小。與此相反,身高坐高指數在7-13歲時隨年齡的增加而減小,13歲以後則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大。城市女生的情況與城市男生相似。所不同的是,由於女生青春期發育較男生早,這兩項指標的曲線隨年齡增加而變化的轉折點比城市男生早一年。
因此,13歲左右的男少年相對容易出現“雙膝過肩”的身體形態。

性別差異

馬氏軀幹腿長指數,等於[(身高-坐高)/坐高]×100。對於成年人來說,亞洲男性平均僅為85.10(中腿型),亞洲女性平均僅為83.41(亞短腿型);歐美男性平均為90.77(亞長腿型),歐美女性平均為89.16(中腿型)。因此,成年人中較少出現“雙膝過肩”的身體形態,而男性相對女性容易些。

運動員

跳高

在田徑項目中,跳高運動員的(坐高/身高)×100指數最小,而下肢長及下肢各環節的長度與身高之比最大,說明跳高運動員軀幹短,下肢長,這是跳高運動員的突出特點。

籃球

籃球運動員的形態特點是:軀短肢長。籃球運動員的(坐高/身高)×100指數,男、女均小於其他項目的運動員,尤其是黑人籃球運動員更為顯著,有的只達45左右,甚至以下,即馬氏軀幹腿長指數122以上(如威爾特·張伯倫內特·瑟蒙德派屈克·尤因迪肯貝·穆托姆博杜恩·考斯威爾約翰·漢森布蘭登·英格拉姆等)。
雙膝過肩
歐洲、美洲等白人籃球運動員次之,(坐高/身高)×100指數在50-52之間。
亞洲籃球運動員如中國、日本運動員的(坐高/身高)×100指數在53.5左右。
而據1979年的青少兒體制調查,我國城市青年,男性平均為54.1,女性平均為54.3。

雙膝過頭

如果說雙膝過肩反映出一個人身短腿長,那么雙膝過頭則是雙膝過肩的極端。
在《世界跳高三女傑》中,作者誇張地形容約蘭達·巴拉斯腿身比——“坐在地上,雙膝比頭竟高出一大截”。
其實,約蘭達·巴拉斯也只是雙膝過肩,並未雙膝過頭(正常人幾乎不可能)。不過,歷史上確實有人做到了,他就是NBA球員、蘇丹丁卡人馬努特·波爾馬努特·波爾從未申請過任何腿長記錄,但他的腿長腿身比遠勝過所有申請過腿長記錄的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