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篳篥

雙簧氣鳴樂器。也作“雙觱篥”。隋代九部伎和唐代十部伎中僅用於安國伎。用兩支同度觱篥捆成,現今民間流傳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及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朝鮮族地區的雙管、雙觱篥均屬其遺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篳篥
  • 實質:雙簧氣鳴樂器
  • 也作:“雙觱篥
  • 朝代:隋代
形制結構,演奏方法,文獻記載,

形制結構

管身竹製,管長18厘米~22 厘米 、尾端內徑0.6厘米,管身開有八個(前七後一)按音孔,每管上口都安有一 個蘆葦制的雙簧管哨,哨長4.5厘米,竹管上下兩端鑲有銅箍,兩管的首尾 分別用絲弦綑紮或金屬片聯結牢固。
雙篳篥

演奏方法

演奏時,管身豎置,右手指橫按兩管下四孔,左手指橫按兩管上四孔,口含兩管簧哨吹奏, 可奏出同度雙音,也可吹奏單管,發出單音,並能奏出三度、四度或五度和音。音域d?1— b?2。音色高亢粗獷、清麗悠揚,音量較單管顯著增大,吹奏技巧也較單管難度大。常用於 獨奏或參加民族樂隊合奏,富有獨特韻味,是深受朝鮮族人民喜愛的吹奏樂器。

文獻記載

《隋書·音樂志下》:安國伎“樂器有:箜篌、琵琶、五弦、笛、簫、篳篥、雙篳篥、正鼓、和鼓、銅鈸等十種為一部,工十二人。”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樂十一》:“胡部安國樂有雙觱篥,唐《樂圖》所傳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