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口村

雙溪口村

雙溪口村位於浙江省泰順縣峰文鄉,以轄地兩溪交匯處因此而得名叫雙溪口,東鄰鄉政府駐地匯源村,南鄰彭溪鎮,西接松洋鄉秀澗,北與本鄉峰文村交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溪口村
  • 總面積:7.8平方公里
  • 地理位置:浙江省泰順縣峰文鄉
  • 總人口:564人
位置,歷史,革命英雄,雙溪口大橋,山水,

位置

西北距縣城42公里,位於新58省道(分水關至羅陽)15公里處,距鄉政府4公里,位於縣城東陲。雙溪口海拔平均高度580米左右,總面積7.8平方公里。下轄3個自然村,雙溪口自然村、小南山自然村以及峰坳自然村,村委會駐地於雙溪口自然村,全村總人口564人。是典型的革命老區村,浙南特委成立舊址、紅軍醫院舊址、水邊洞舊址等諸多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雙溪口村

歷史

雙溪口紅軍山洞醫院舊址
雙溪口紅軍山洞醫院舊址雙溪口紅軍山洞醫院舊址
位於峰文鄉雙溪口村。1937年2月初,敵人調集大批兵力向我紅軍挺進師指揮機關駐地—泰平區發起全自進攻。為了 粉碎敵人閒攻,保存有生力量,挺進師決定暫時撤離。有3O多名傷員傷勢嚴重,部隊領導與當地黨組織研究決 定,利用雙溪口山洞建立紅軍後方醫院,由雙溪口黨支 部書記黃明星負責,安置這批傷病員在此治療,並確定 原來平區區委書記陳輝留下堅持鬥爭,加強對傷病員的 保護。歷時八個月,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勝利完成掩護與醫治傷病員的任務。1995年8月,中共泰順縣委將紅軍山洞醫院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並建立紀念碑,原浙南遊擊縱隊副司令員周丕振,原泰順縣委書記章時趨分別為“紅軍山洞醫院”題寫碑名。1982年紅軍山洞醫院列為本順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雙溪口水邊洞舊址雙溪口水邊洞舊址
雙溪口水邊洞
紅軍山洞醫院之水邊洞。在公路未修建之前,水邊洞一帶三山夾峙,道路閉塞,環境僻幽,是小九曲中第一大曲。水邊洞位於靠近“曲”尾的岸邊,當年紅軍傷病員選擇這裡作為臨時醫院或避難所,首先是從地理上考慮到這裡的封閉性。建造公路時,為了縮短路程,直接將大山攔腰砍斷,又為了節省兩座橋樑的錢,將該“曲”的入水口和出水口封閉,強行使河水改道。
中共浙南特委成立舊址紀念碑
中共浙南特委成立舊址紀念碑中共浙南特委成立舊址紀念碑
位於峰文鄉小南山村。1936年3月,以劉英同志為書記的 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為了加強對浙南地區的領導,在泰順縣峰文鄉小南山正式成立 中共浙南特委,首任書記鄭宗毓領導瑞平泰、福鼎、鼎平3個縣委,建立黨的基層 組織,在積極發動民眾支持挺進師作戰中 起了重大作用。特委舊址座落於小南山自然村,1997年10月中共溫州 市委在小南山山坡上建立“中共浙南特委 成立舊址紀念碑”,原溫州市委書記張有餘題寫碑名。

革命英雄

黃明星(1905~1988)又名黃孔仁,峰文鄉雙溪口村人。民國25年(1936)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軍挺進師通訊員、中共雙溪口村支部書記、泰平區委書記、縣合作總社代理主任、仕陽區農協主任等職。
民國26年(1937)2月,劉英、粟裕率領的紅軍挺進師和浙南遊擊隊1000多人在峰文訓練,浙保二、三兩團和駐閩福鼎縣的國民黨第十師某團,分兩路進犯峰文。挺進師與游擊隊英勇反擊,在重創敵人後,撤離泰順。黃明星帶領當地黨員、民眾把30多名在戰鬥中受重傷的戰士轉移到雙溪口附近隱蔽於多個山洞內,精心護理。在敵人嚴密封鎖中,克服重重艱難險阻,給傷員送食、送藥達8個月之久,使30多名重傷員全部治癒歸隊。33年、36年,曾兩次被國民黨逮捕,坐牢達三年之久,甘受辣椒水灌鼻、指尖插針、坐老虎凳等種種酷刑,堅守黨的秘密,毫不動搖。粟裕大將在《回憶浙南三年游擊戰爭》一文中,高度評價黃明星等同志創建山洞“醫院”的事跡,指出:“我們的後代應該繼承他們的業績,無愧於這些平凡而偉大的無名和有名的革命英雄。”

雙溪口大橋

雙溪口大橋是整個泰順縣新58省道改建工程唯一一座連續鋼構橋,
也是溫州市最高的一座連續鋼構橋,它橫跨河谷,
大橋全長181米河谷與橋面的最大落差高達73米。
雙溪口大橋雙溪口大橋
雙溪口大橋雙溪口大橋

山水

雲霧繚繞中的群山蠟燭峰上怪石林立,山峰奇險
雙溪口雙溪口
雙溪口的蠟燭峰雙溪口的蠟燭峰
碧水綠林
雙溪口雙溪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