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橋鎮(安徽省壽縣雙橋鎮)

壽縣雙橋鎮地處淮河南岸,距古城壽縣西南12.5公里,面積115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和1個街道,總人口6.05萬人,集鎮人口1.9萬人,耕地面積8.4萬畝。

雙橋鎮屬典型的農業大鎮,物產豐富,資源充足。糧油、蔬菜、生豬、白鵝、肉雞、水產等農副土特產品質優量足,是全縣優質糧基地、小麥高產攻關項目示範區之一,連續多年榮獲全縣農業生產先進鄉鎮稱號。境內有國家2A級景區壽州孫狀元紀念館,有大郢鬥雞台、袁家老墳等歷史古蹟,文化底蘊深厚。壽霍公路(310省道)穿境而過,東至合淮阜高速道口13.5公里,南距天下第一塘—安豐塘15公里,濟祁高速公路、引江濟淮工程規劃在境內設定道(港)口,加之縣5平方公里工業園入駐、商杭高鐵在壽縣設站,雙橋的交通及區位優勢日益突顯。

近年來,雙橋鎮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工業強鎮、商貿活鎮、農業穩鎮、開放興鎮的發展理念,大力發展以生物發電、建材、化工為重點的工業經濟,以規模種植、特種養殖為重點的農村經濟,以集鎮建設、商貿流通為重點的集鎮經濟,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建設、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政治生態建設,著力打造北部工業、交通、商貿、旅遊重鎮,積極營造穩定和諧大鎮,實現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雙橋鎮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安徽省壽縣
  • 下轄地區:轄32個行政村和1個街道
  • 政府駐地:雙橋街道
  • 電話區號:0554
  • 郵政區碼:232200
  • 地理位置:安徽省中部、淮河南岸
  • 面積:115平方公里
  • 人口:6.05萬
  • 方言江淮官話、中原官話
  • 著名景點:孫狀元紀念館,大郢鬥雞台、袁家老墳、孫家祠堂
  • 車牌代碼:皖D
雙橋概況,風景名勝,著名人物,

雙橋概況

壽縣雙橋鎮地處淮河南岸,距古城壽縣西南12.5公里,面積115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和1個街道,總人口6.05萬人,集鎮人口1.9萬人,耕地面積8.4萬畝。
雙橋鎮屬典型的農業大鎮,物產豐富,資源充足。糧油、蔬菜、生豬、白鵝、肉雞、水產等農副土特產品質優量足,是全縣優質糧基地、小麥高產攻關項目示範區之一,連續多年榮獲全縣農業生產先進鄉鎮稱號。境內有國家2A級景區壽州孫狀元紀念館,有大郢鬥雞台、袁家老墳等歷史古蹟,文化底蘊深厚。壽霍公路(310省道)穿境而過,東至合淮阜高速道口13.5公里,南距天下第一塘—安豐塘15公里,濟祁高速公路、引江濟淮工程規劃在境內設定道(港)口,加之縣5平方公里工業園入駐、商杭高鐵在壽縣設站,雙橋的交通及區位優勢日益突顯。
近年來,雙橋鎮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工業強鎮、商貿活鎮、農業穩鎮、開放興鎮的發展理念,大力發展以生物發電、建材、化工為重點的工業經濟,以規模種植、特種養殖為重點的農村經濟,以集鎮建設、商貿流通為重點的集鎮經濟,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建設、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政治生態建設,著力打造北部工業、交通、商貿、旅遊重鎮,積極營造穩定和諧大鎮,實現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風景名勝

雙橋風景名勝
雙橋風景名勝景點即有歷史特點,也有現代氣息。楚文化景點鬥雞城被省列為省級重點保護單位,秦漢文化遺址團城子是劉馥、董卓、鄧艾等屯兵種田之地,明朝袁家老墳是皇家修建的,清文化遺存孫家嗣堂是皇帝御賜修建。近期還有街道開發建設景點,新農村建設景點等,特別直得推介的是清孫家嗣堂。
孫家嗣堂被國家授予AAA級旅遊景點。宗祠始建於1880年,氣勢恢宏,殿堂軒郎,為壽州僅有,皖西一勝。
由於歷史和時局多種複雜因素,文革前後宗祠全部坍塌,成一片磚瓦礫碎和幾面孤獨的磚牆。
二十一世紀,孫氏譜人,倡導修祠續譜,議定了“發動族人,捐錢捐物,慷慨解囊,集資修祠”十六字方針,2006年清明舉行的開工禮,歷時四年,於2009年竣工。修舊如舊,修舊勝舊在新的時空中沐浴著當代光輝,屹立於江淮大地。
宗祠坐北朝南,占地面積3600多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048平方米,選址考究,環境優雅,建築為磚混結構,外觀呈高牆封護式,白牆青瓦,錯落有致,中正典雅,莊重大方。
孫氏宗祠有牌坊,有四根才高八斗旗桿。門前廣場,大門,錫作堂,饗堂,迴廊,香火堂和名人紀念堂組成,莊重高聳的“孫氏宗祠牌坊,鐫刻著孫氏族人600年來,醇世澤。敬慎家風的祖訓和“克儉養廉尊祖訓,守勤茹苦效前人”的對聯,烘托出祠堂神聖的氣氛。
宗祠門前端坐一對石獅,昂首怒目,剛猛威嚴。
宗祠正門三間,104平方米,青瓦蓋頂,飾有脊獸,飛檐翼張,門楣上“孫氏宗祠”四個金色大字熠熠生輝;門廳兩側半人高的青石抱鼓,襯以高高的門檻,凸顯祠堂的莊嚴。
錫作堂又名孫家鼐紀念堂五間192平方米。正門靠後牆端放著孫家鼐半身銅像,銅像後有孫狀元遺像和對聯,葵藿有心惟向日,竹松晚節慣經霜。記憶體有孫狀元年譜,記載了“終身為國,永存青史。維護變化,教育興國”,任職:文淵閣大學士,圖史館總栽,資政院總栽,大子太傅。北京大學副校長、黨委書記郝斌代表北大為孫狀元紀念館贈送了光緒帝像,慈禧太后像等文字圖片。文物、書法珍貴資料40餘件。為祭典先賢興然提詞:“前賢垂範,後學之師”。表達崇敬心情。
饗堂五間246平方米。它在祠堂的建築群中規模最大,用材最考究,裝飾最華麗,梁棟厚重,工藝精緻,造型簡潔。饗堂正中設立龕,供奉著孫氏始遷本派始祖的牌位。兩相按照左昭左穆的序位,供奉著孫氏各支派的歷代祖先。
饗堂門前左右各立一角亭,分別為後人捐建的“恩愛亭”和“思源亭”,兩亭東西對稱,護佑著饗堂,承寄著後人對先祖的敬仰和思念。
錫作堂和饗堂兩側分別輔建書房,香火房和名人紀念堂,總面積344平方米,歷代族人的精英介紹和名人事跡在這裡一一呈現。
祠堂兩側130米的長碑廊總面積為205平方米,碑廊兩邊花木蔥蘢,鳥語花香,近千名孫氏族人慷慨解囊,籌資修祠的功德薄赫然在牆,以示後人,群策群力,延綿世澤。
閱盡滄桑今猶在,整體修茸續傳奇修復後的宗祠,雄麗婧深,丹素交彩,樸實無華,既隔塵器,尤顯清秀。遠望北山淝水,極目江淮平原,小河灣流水於前,松柏陳列於後,日月晦明以增其色,雲霞聚散而變其狀。氣勢鐘毓,蔚為壯觀,足顯孫氏先祖之睿知,子孫之勤勞。醇厚家風綿衍久遠之歷史也。

著名人物

雙橋名人典故
袁洪:雙橋鎮袁郢村人,明開國功臣,官都督,謚沂國公,輔助朱元璋開創大明江山。
袁容:袁洪次子: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選為燕王府儀賓,配永安郡主。燕兵起,他有戰守功。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進郡主為公主,他為駙馬都尉,封廣平候。宣宗時卒,封涇國公,謚忠穆。
袁子金(1878—1960)名家聲,雙橋鎮袁郢村人,幼讀私墊,24歲中秀才。目睹清廷腐敗,投筆從戎,考入安慶武備學堂,團結聯絡有志青年組織了“同學會”秘密宣傳革命,抨出清廷腐敗,因被發覺受到阻撓。後參加柏文尉等組織的“岳王會”。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成立,又加入同盟會。由於經常登台演說,影響很大,被安徽巡撫知,下令開除,他又回到壽州。
次年,張匯滔由日回皖,在家鄉一帶宣傳革命,他和匯滔等在壽州組織了“信義會”。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農曆三月十五,擬乘四頂山廟會之機舉行起義,不料事泄中止。時熊成基起義失敗,信義會組織暴露不存。後與州人孫旨美聯絡,組織了農會。值安徽成立“咨議局”,壽州推王慶云為省議員,經王要求壽州成立團防局,王任局長,省撥給毛瑟槍700支,軍事指揮由袁子金負責。
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農曆九月十五日,壽州光復,旋即成立“淮上起義軍”,王慶云為總司令,他和張綸、匯滔為副總司令。兵分三路挺進江淮各地,他任一路軍總指揮,直逼鳳陽等地,軍紀嚴明,秋毫無犯。一路克鳳陽,蚌埠等地,與張勛部激戰,大挫張部土氣。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8月),柏文尉任安徽都督兼第一軍軍長,他任第七旅長,駐紮蚌埠,懷遠一帶。次年袁世凱竊據總統後,各地軍閥捲土重來。安徽軍閥倪嗣沖窮兵黷武,企圖消滅淮上起義軍。子金率部固守於鳳台平頂山,與倪軍展開激戰,屢挫敵軍。後因眾寡懸殊,傷亡慘重,奉命撤退。行至蕪湖,被倪捕獲,受盡酷刑,正擬槍殺,幸被旅長張永正迫以兵力,未曹毒手。釋放後避居上海旋東渡日本,繼續研究軍事,鼓吹革命。
10年他由日本回國,同廖梓英在安慶創辦《建設日報》。13年秋,復到上海與柏文尉、岳相如聯絡,在柏的支持下同岳相如回皖,組織“淮上人民自衛軍”。他到家鄉袁家湖,動員戚族募集經費,號召青年參軍,一時投筆從戎,棄農參軍者數以千計,由袁少儀率領,開往淮北高皇寺一帶駐紮,與鳳台岳相如、廖梓英所募的淮上軍合併共3000餘人,他任總司令集中訓練,以待北伐。這支部隊遭到安徽督軍馬聯甲的仇視。馬與柏文尉商量,資助該部軍響3萬元,移防山東濟南駐紮永城夏邑一帶。次年,他率部移防山東濟南,投靠國民革命軍馮玉祥部,與軍閥張宗昌激戰,直達河北懷來,爾後回師湖北羅田。15年,柏文尉任國民革命軍三十三軍軍長,他任一師師長。同年,奉軍楊樹藩旅駐紮壽縣正陽關,柏令調第一師收復正陽關。他接令後,星夜赴皖,指揮湘軍葉開鑫一團,由淠河登岸,開赴正陽前線,與楊部屢戰不支,傷亡慘重。他令炮營以三八式野炮向楊部排擊,奉軍全線崩潰,餘部被浮。
國民革命軍北伐開始,三十三軍奉命出征,他率第一師由皖經豫至魯,與軍閥張宗昌殘部邊打邊行,節節勝利。不久又奉命開往六安一帶,掃蕩軍閥餘孽。他率部窮追,直把孫傳芳殘部全殲于山東騰縣。
16年,將介石排除異已,貽誤北代,軍民共憤。三十三軍將領集體簽名,敦促將下野。他率領一師首先簽名。次年北伐戰爭結束,南京召開編遣會議,他被委為旅長。18年,他退居安慶等地休養。不久,攜眷返里,閉門謝客,禮佛誦經,鑽研焚學。1952年到合肥文史館工作。1956年應邀至北京出席全國佛教會。回皖後,擔任安徽省佛教會會長。1960年因病逝世於合肥。
陳祥原名邸銀國,壽縣雙橋鎮大郢村人,小隨父逃荒至金寨縣
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先後任戰士、班長,參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第三、第四、第五次反“圍剿”鬥爭。紅軍長征後,他留在潛山、太湖、英山邊區武工隊工作,堅持了三年艱苦的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任排長、幹事、巡視員、政治教導員、科長、團政治委員等職,參加了創建皖中、淮南抗日民主根據地的鬥爭。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支隊政治委員、軍分區政治部副主任、師政治部主任等職,參加了解放長春戰役、東北冬夏季戰役和遼瀋、渡江、解放廣州等重大戰役,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新中國成立後,歷任珠江軍分區副政委、粵中軍區副政委、中南軍區裝甲兵副政委、軍政治部主任、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北京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北京軍區副政委等職。他認真貫徹毛澤東軍事思想和軍委的軍事戰略方針,大力加強部隊政治工作,為部隊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他1961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陳祥同志學習努力,工作負責,作風民主,團結同志,聯繫民眾,顧全大局,克己奉公,生活儉樸,始終保持了老紅軍的光榮本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