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月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雙月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是一座蘊含歷史文化氣息並不斷發展規劃的旅遊勝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雙月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 地理位置:羅莊區委、區政府駐地
  • 占地面積:76.8萬平方米
  • 著名景點:泥沱雙月
概況,歷史文化,發展,

概況

雙月湖原名泥沱湖,“泥沱雙月”曾是古“琅琊八景”之一。臨沂雙月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位於羅莊區委、區政府駐地。1993年,原羅莊鎮組織人力物力大規模開發,在其舊址上開掘一人工湖。新區成立後,為豐富民眾文化生活,區城建部門又將其改建為人民公園。現濕地公園占地76.8萬平方米,是開敞式城市園林綠地廣場,四周環繞著碧波蕩漾的雙月湖,水域面積500多畝,修建各種風格和造型的橋樑11座。公園栽植各類花卉苗木20餘種、12.5萬株,。公園中心花壇組成了“雙月拱日”的圖案,8根高6米的大理石龍鳳柱矗立其中。園內設定了拓荒牛、飛馬等各類雕塑,形成了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四季有綠的綠化格局。現在,公園每天遊人如織,成為人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歷史文化

雙月湖原名泥沱湖,“ 泥沱雙月” 曾是古“琅琊八景” 之一。 據《 沂州志》記載:“ 在州南20里,中有圓洲,夏秋菱荷並茂,月夜泛舟,洲上香風四來,花氣拂人,宛如仙境。”《臨沂縣誌·湖泉》中說:“泥沱湖,城西南18里,周10餘里。中有圓洲,水環如鏡。”
古景成韻入詩中
明朝時,沂州詩人官棟作了《泥泊湖白蓮》詩,收在《沂州志》里。原詩為:
“芙蕖的礫斗清妍,
冰雪亭亭倚綠煙。
越女乍妝臨寶鏡,
楊妃初浴出溫泉。
魚驚振鷺窺芳渚,
人訝輕鷗狎畫船。
況是華峰香十丈,
坐令毛骨可升天。”
這首詩出神入化地描繪了泥沱湖蓮花盛開的妙景。
無獨有偶,《沂州志》還收藏了明朝河南新安人舒祥的《琅琊八景詩》,其中一首《泥沱月色》就是描繪泥沈湖月夜之美的。原詩為:夜半銀蟾印碧流,澄澄波底一輪秋。分明水府開金鏡,仿佛天河浸鬥牛。宿雁不驚磯上客,潛魚還避渚邊鷗。漁郎隔岸相呼語,儘是蘆花暗釣舟。
詩中描繪,泥沱湖夜半銀色月光映射在碧清的水流上,清澈的波底又現出一輪秋月,分明是龍宮裡打開了千里金鏡,又好像天河裡沉浸著鬥牛二星。此詩描繪的泥泊湖月色,真是幽雅絕倫。 更可貴的是,開頭兩句寫了天上、水中雙月相映之美,這恰恰是“雙月湖”取代“泥沱湖”的源頭所在。
倘再追溯泥沱湖的源起,則無據可考,只能藉助美麗的民間傳說。相傳很古的時候,一次天降隕石雨,一隻巨大的金盆落下來,砸了一個大坑。後來淤泥流入,漸漸形成了湖泊,就是泥沱湖。此湖,為臨沂境內唯一的常年積水湖。夏秋汛期,城南之水匯集南流,形成廣袤約10數里的大湖。湖水蕩漾,常年不涸。蘆葦叢生,蓮荷飄香,鷗鷺翔集,魚蝦繁昌。每當月夜晴空,月到天心,影印湖底,風吹水面,清香四溢,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如泛舟其上,令人心曠神怡,飄然若仙。
滄海桑田,至續修臨沂縣誌時,在《實業》篇中記載:“民國三年,八塊石村民王中庸等提議開溝,地方人多難之者,事遂未果。延至六年,其議始行。按地出夫,開溝鑿石,由湖底迤西北輸入魚梁溝,流入涑水,百餘頃之窪田水害遂除”。自此,泥沱湖變為米糧川。然而,水產之豐盛與名勝古蹟之風景,亦從此湮沒了。

發展

1992年,羅莊鎮黨委以泥沱湖原址為中心,在其舊址上開掘一人工湖,開發了占地1480畝的雙月湖景區,將“泥沱湖”更名為“雙月湖”,成為羅莊區的標誌性景點。
如今“雙月湖”景區皓月當空、靜影沉璧,寬闊的水泥馬路縱橫交織其間,羅莊區行政辦公大樓巍巍矗立於前。周圍,一座又一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聳入雲端。
2007年6月11日經建設部批准,臨沂市雙月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入選我國第四批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成為繼臨沂濱河城市濕地公園又一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